【文档说明】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课件.pptx,共(67)页,12.352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34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e1二、乳腺正常解剖结构及正常影像表现四、常见疾病诊断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三、基本病变表现主要内容xx2乳腺疾病检查方法乳腺的最佳检查时间月经后1-2周X线检查超声检查MRI检查CT检查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xx3❖乳腺X
线摄影对于成像设备及成像质量都有严格要求。❖乳腺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本身密度范围相对狭窄,所以需要用可产生低能辐射的特殊X线管以达到高的组织对比,从而显示乳腺密度的细微改变。❖乳腺X线摄影要求:高空间分辨率—可辨认乳腺的细小结构短曝光时间—以减少运动伪影X线钼靶检查xx4钼靶摄影xx常规摄
影技术轴位片(头足位CC)斜位片(MLO)5xxX线钼靶摄影乳腺X线摄影方位体位要求:自上方加压将乳腺向远离胸壁的前方及上方挤压。图像要求:图像能显示乳头的侧位像,并显示所有内侧及大部分外侧乳腺组织,除了乳腺的腋尾之外。轴位(CC位)6xxX线钼
靶摄影侧斜位(MLO位)体位要求:X线束以30°-60°自上内向下外侧投照,沿胸壁斜行压迫乳腺,并垂直于胸大肌长轴。图像要求:图像应当能显示乳腺下角及乳头侧面像,乳头位置应位于胸大肌下缘水平,而胸大肌位于图像后缘,与垂直方向成25°-30°角。7xxX线钼靶摄影乳腺压迫原因
:⚫使乳腺结构接近胶片,以减少几何模糊;⚫可减少散射,改善对比度;⚫因为受照射乳腺组织变薄、散射线减少,使辐射剂量减少;⚫使乳房厚度及图像密度更均匀;⚫减少乳腺组织重叠以更好显示病变。8乳腺压迫xxX线钼靶摄影9xx选择性乳管造影适应症1单管乳头溢
液2治疗后单管乳头溢液3溢液伴相应区域肿块10超声检查xx检查指征:➢可触及包块的性质;➢乳腺X线摄影所见异常的评估;➢年轻女性乳腺病变的首选检查;➢引导活检及导丝定位特点:➢可多角度扫查;➢能清晰显示乳腺内各层软组织及其内肿块的形态;➢能分辨囊性肿块及实质性
肿块;➢可显示腋窝淋巴结;➢对钙化灶不能显示;➢彩色血流成像及弹性成像在病变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11MRI检查xx❖乳腺增强MRI检查越来越重要,主要因为其检测浸润性乳腺癌的高敏感性,许多研究显示其敏感性接近100%。❖MRI是评估乳腺植入物完整性的首选技术,在确定植入失败方面,MRI比
乳腺X线摄影、超声或临床体检更准确。❖满意的乳腺MRI检查至少需要在1.5TMRI系统上进行并配有专用乳腺线圈。❖对比剂增强乳腺MRI一般用于原发性乳腺癌的局部分期。12CT检查xx❖能显示乳腺内的解剖结构❖
能发现较小的乳腺病变❖能同时显示胸壁情况及腋窝淋巴结情况❖作为钼靶X线摄影的补充13二、乳腺正常解剖结构及正常影像表现xx正常乳腺的解剖结构❖乳房由输乳管、腺叶、腺小叶、腺泡以及间质(脂肪、纤维、血管及淋巴管等)❖乳腺的结构1、腺泡→腺小叶→腺叶→乳腺2、腺泡→小叶内
终未导管→小叶间导管→排乳管→输乳窦→15~20条输乳管→乳头14二、乳腺正常解剖结构及正常影像表现xx❖美国放射学会(ACR)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将乳腺在X线上密度的不同分为4种类型▪脂肪型乳腺(腺体组织<25%)▪少量腺体型(腺体组织占25
%~50%)▪多量腺体型(腺体组织占50%~70%)▪致密型(腺体组织>75%)15xx二、乳腺正常解剖结构及正常影像表现脂肪型腺体16xx二、乳腺正常解剖结构及正常影像表现少量腺体型17xx二、乳腺正常解剖
结构及正常影像表现多量腺体型18xx二、乳腺正常解剖结构及正常影像表现致密型腺体19三、乳腺基本病变xx1、肿块●良性肿块:边缘整齐,锐利呈类圆形,密度均匀●恶性肿块:边缘模糊不清,有长短不一的毛刺2、钙化●良性:较粗大、呈条状、新月形、环形,密度高、分散●恶性:细砂样、粗细不均、浓淡不一、密集3
、皮肤局限性增厚、回缩:多见于恶性肿瘤,或手术后瘢疤所致4、乳头内陷:见于恶性肿瘤,或发育不良5、血管增粗、迂曲:多见于恶性肿块20xx分叶状肿块:导管浸润癌21xx良性肿块钙化血管钙化“铅管样”钙化22xx恶性肿块钙化23xx乳头凹陷,漏斗征阳性24xx血管
增粗、迂曲25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常见疾病四、乳腺常见疾病乳腺癌乳腺脂肪瘤xx26乳腺纤维腺瘤xx●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发病率占乳腺肿瘤的首位●多发于30岁以下,多发生于一侧●肿瘤边界光滑,呈圆形,活动度大,质地坚韧。【影像学表现】1、X线表现
●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多为1~3cm●边缘光滑,可有分叶,周围有薄层晕环●部分见粗大钙化,呈环状、块状或斑点状2、CT表现平扫:●类圆形肿块,轮廓整齐●可见粗大钙化或爆米花样钙化增强:腺瘤呈均匀性强化较大腺瘤边缘强化27xx乳腺纤维
腺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伴钙化28◆病灶多为低回声,且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包膜完整。◆探头加压时可有一定程度的收缩。◆CDFI示:多数为无血流或少血流型乳腺纤维腺瘤xx29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xx❖为起源于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有
恶变趋势,多发病灶恶变约10%❖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40-50岁的中年妇女❖持续或间歇乳头溢液,呈血性或浆液性❖乳腺导管造影是最准确、最有效的检查方法30xx乳腺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右乳导管
内乳头状瘤31◆乳晕下导管内可见中强回声团,呈砂粒样改变,近端导管扩张。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xx32xx乳腺脂肪瘤❖易发生于脂肪丰富的大乳腺内❖境界清楚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影,较大,直径在4cm以上33xx乳腺脂肪瘤34饮食及饮食相关因素电离辐射激素及生殖相关因素乳腺良性疾病乳腺
癌家族史女性乳腺癌病因学乳腺癌xx35xx❖临床症状(clinicsymptom)➢好发年龄:40-60岁妇女➢症状:乳腺肿块,乳头回缩、溢血❖病理类型(typesofpathology)➢浸润性导管癌,最
常见➢非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36直接征象肿块钙化局限性致密浸润毛刺X线表现间接征象:皮肤增厚和局限性凹陷乳头内陷和漏斗征血运增加导管征癌周水肿环(透亮晕)彗星尾征乳腺结构紊乱乳后间隙侵犯腋下淋巴结增大xx乳腺癌37xx❖直接征象(primarysigns)➢肿块(breastmass):结节状或
不规则,多有毛刺X线片上显示的肿块小于临床触诊,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征,约70%的乳腺癌患者在X线片上能清晰显示肿块影。大小:X线片上测得的癌块绝大多数94.2%小于临床测量密度:较致密,比良性肿瘤密度高形状:多数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边缘:多数可见毛刺或浸润。乳腺癌38xx乳腺癌肿块型右侧浸润性导管癌39xx❖直接征象(primarysigns)➢局限性致密浸润•乳腺某一区域出现异常密度增高;•两侧乳腺的对应领域进行比较发现腺体呈非对称样改变;•如果触诊也发觉不对称,通常为病变所致2/3为良性病变所
致,1/3系恶性肿瘤瘤所致,特别是小叶癌。乳腺癌40xx局限致密浸润右侧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41xx❖直接征象(primarysigns)➢毛刺:通常见于肿块或浸润区的边缘毛刺的长度可数倍于肿瘤直径,或仅见放射状毛
刺,瘤体本身不明显。乳腺癌42右侧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毛刺型乳腺癌xx43xx❖直接征象(primarysigns)➢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依据。◆良性钙化皮肤钙化血管钙化蛋壳样或环形钙化爆米花样钙化圆形和点状
钙化中空状钙化◆中间性的钙化不定形的或模糊的钙化粗糙不均质的钙化◆高度可疑恶性的钙化细小的多形性钙化线样或线样分枝状钙化乳腺癌44xx钙化-簇状分布左导管内癌乳腺癌右侧浸润性导管癌45xx❖直接征象(primarysigns)➢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肿块直
接侵犯皮肤▪患乳血运增加、淋巴回流障碍等原因可导致皮肤增厚▪肿瘤表浅时,病变附近的局限性皮肤增厚,多为直接侵犯所致;▪肿瘤位置较深时,少有皮肤的改变▪炎性乳癌常有弥漫性皮肤增厚➢乳头内陷和漏斗征乳头内陷常与乳晕
区皮肤增厚或“漏斗征”同时并存。“漏斗征”多系乳晕下非特异性纤维组织增生所致乳腺癌46xx乳腺癌乳头凹陷漏斗征阳性47xx❖直接征象(primarysigns)➢血运增加▪患乳血管直径较健侧明显增粗,超过1:1.4认为恶性病变▪病灶周围出现多数细小血管丛,迂曲呈网状。多
出现在中、晚期乳腺癌中乳腺癌48xx乳腺癌血运丰富粘液腺癌49xx❖直接征象(primarysigns)➢腋及乳腺内淋巴结的侵犯▪转移性淋巴结常表现为大、圆且密度高▪当伴有钙化或结外的浸润时,诊断较明确乳腺癌50xx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右侧浸润性导管癌51xx乳腺
癌肿块伴毛刺邻近皮肤局限增厚乳头凹陷右侧浸润性导管癌局限性致密浸润伴成簇钙化右侧浸润性癌乳后间隙肿块边缘毛刺浸润左侧浸润性乳头状癌双乳不对称致密浸润右乳脂肪层混浊皮肤增厚右侧浸润癌52xx乳腺癌乳腺癌的CT表现❖乳腺内不规则形肿块,可见沙粒
状钙化❖可显示邻近皮肤及胸壁改变❖可显示内乳、胸肌间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多用于乳腺癌术后复查,同时显示有无肺转移、肝转移53左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xx乳腺癌54xx乳腺癌内乳淋巴结❖钼靶:无法显示内乳淋巴结❖超声:肋骨及肺组织干扰❖MRI:心脏、大血管的搏动伪影呼吸运动
伪影肺组织干扰空间分辨率❖内乳淋巴结-CT检查最具有优势55xx乳腺癌左乳癌术后,左侧内乳淋巴结增大左乳癌术后化疗后复查左内乳淋巴结缩小乳腺癌胸肌间淋巴转移左乳癌术后CT扫描,胸大小肌之间多发结节影提示IPNs转移左乳癌术后化疗后CT扫描胸大小肌之间多发结节
影较前缩小56xx乳腺癌乳腺癌MRI表现❖MRI表现▪不规则形肿块,单发或多发,发现多发病灶较其他检查更敏感▪增强:“快进快出”型强化方式,边缘强化征,毛刺征▪其他征象:肿瘤周边血管增多,皮肤增厚凹陷,胸肌侵犯,腋窝淋巴结转移57乳腺癌➢X线示毛刺状病灶(箭)位于乳腺中央,CC位显示最佳
;➢活检提示为具有小叶特征的癌;➢MRI证实为恶性毛刺状病灶,且具有典型的恶性增强曲线(对比剂快速摄取随后为清除期);➢在远离原发病灶肿瘤的部位发现另一癌灶。280260240220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00123456对比
剂强度(SI)时间(min)xx58乳腺癌毛刺征边缘强化征血管增粗增多皮肤及胸肌筋膜侵犯乳腺腋窝淋巴结转移xx591.肿瘤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2.内部多呈的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3.肿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4.
肿瘤后方回声亦呈衰减暗区。5.肿瘤向组织或皮肤呈蟹足样浸润。6.肿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暗区。7.CDFI肿瘤内血流信号增多,并有新生血管及动静脉瘘形成,PSV>20cm/s,RI>0.70。乳腺癌xx乳腺癌超声表现60616263xx乳腺检查方法的选择❖
乳腺X线钼靶检查优点:能准确显示乳腺的大体结构,空间分辨率较高,对乳腺疾病具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简单,经济,诊断经验丰富,是目前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局限性:对乳后、腋部淋巴结转移较难显示。密度分辨率稍低,对
微小病灶、致密性乳腺中的早期病变及特殊部位病灶的发现尚有不足。❖乳腺CT检查优点:能清晰显示乳腺内部解剖结构,对乳腺囊肿、出血、丛状钙化敏感性较高,增强扫描能大大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对肿瘤的术前定位、临床分期及乳腺后区、内乳、腋部
淋巴结转移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局限性:空间分辨率低于钼靶摄影。其费用相对昂贵,放射剂量过高及造影剂的过敏反应等。以上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取代钼靶摄影,但可作为重要补充。64xx❖乳腺MRI检查优点:对钼靶X线片评价困难的致密
性乳腺,乳腺癌术后复发的评估。乳房成形术后观察其位置、有无逸漏或并发症等有一定优势,定位更准确直观。对胸壁侵犯、腋部淋巴结转移优于其它影像检查。局限性:对微小钙化显示不敏感(微小钙化是乳腺癌的可靠征象)。设备昂贵,检查时间较长。乳腺良恶性肿
瘤的鉴别尚有不足。❖超声乳腺检查优点:能鉴别囊性和实性肿块,也能检出致密性乳腺肿块。缺点:超声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仍不够可靠,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不过近年来超声技术飞速发展,其发展前景仍不可预期。❖乳导管造影检查适应于任何有乳头溢液的患者。对某些乳腺癌的患者,虽无溢液也可考虑。一般使
用水溶性造影剂(如泛影葡胺等)。此方法结合X线钼靶摄影,对导管系统的癌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乳腺检查方法的选择65小结三重评估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Concept乳腺疾病诊断标准xx66xx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