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下课件

PPT
  • 阅读 8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2 页
  • 大小 7.012 MB
  • 2023-03-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乳腺疾病下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乳腺疾病下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乳腺疾病下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乳腺疾病下课件
乳腺疾病下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乳腺疾病下课件.pptx,共(62)页,7.012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34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乳腺疾病BreastDisease下2IncidenceRate:37.7/10万,是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16%,占全部恶性肿瘤的6.3%.好发年龄:40-60岁,绝经前后的妇女,绝经后发病率继续升高。乳腺癌BreastCarcinoma3Etiology:内分泌因素:雌醇与雌二

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促进作用。孕酮既有致癌作用又有抑癌作用。催乳素对乳腺癌的发病有促进作用。乳腺癌BreastCarcinoma41、初潮早于12岁或闭经期晚于55岁。2、第一胎足月产年龄大于35岁。3、乳腺癌家族史(

母亲、姐妹、女儿)4、对侧乳腺癌病史。5、未婚、未育和未哺乳的妇女。6、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的妇女。7、长期应用雌激素8、胸部过度X线照射乳腺癌好发人群5临床症状ClinicalSymptoms1

)无痛肿块:80%首发症状,1/2外上象限,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较差,表面结节感。2)疼痛:10%-15%乳腺疼痛或胀感不适。绝经后妇女发生乳痛者乳腺癌检出率高。3)乳头溢液:5%-10%乳头溢液,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生理性溢液:双侧、多管口,

呈乳汁样或水样。6临床症状ClinicalSymptoms7无痛、单发小肿块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桔皮样”改变侵入Cooper韧带,出现皮肤凹陷“洒窝症”8临床症状ClinicalSymptoms94)乳头回缩、固定:将乳头拉向癌灶。Paget’scarcinoma

ofthebreast:少见,恶性程度低,乳头和乳晕皮肤粗糙、湿疹样变、糜烂、溃疡等,较晚发生淋巴转移5)皮下受累改变:酒窝征:癌瘤不一定晚期。6)皮肤侵犯:局部晚期症状。桔皮样改变:表皮水肿、萎缩变薄、潮红发亮、坏

死溃破Inflammatorybreastcarcinoma:属晚期表现,大片皮肤发红、水肿、增厚、皮温增高,但发烧疼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ClinicalSymptoms10ClinicalSymptoms11ClinicalSymptoms12炎性乳癌ClinicalSymptoms13C

linicalSymptoms14ClinicalSymptoms15ClinicalSymptoms16ClinicalSymptoms17ClinicalSymptoms18ClinicalSymptoms19ClinicalSymptoms

20国际T、N、M分类一、T分期T0:原发癌瘤未扪及Tis:原位癌(非浸润性癌及乳腺Paget病)T1:癌瘤长径≤2cmT2:癌瘤长径>2cm,≤5cmT3:癌瘤长径>5cmT4:癌瘤大小不计,但侵及皮肤或胸壁(肋骨、肋间肌、前锯肌)21国际T、N、M分类二、N分期

Nx:区域淋巴结无法估计(以往已切除)N0: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N1: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尚可推动N2: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彼此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N3:有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三、M分期Mo: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

转移22国内常用的临床分期一期:T1N0M023二期:国内常用的临床分期T0-1N1M0T2N0-1M0T3N0M024三期:国内常用的临床分期T0-2N2M0T3N1-2M0T4加任何NM0任何T加N3M025四期:国内常用的临床分期M1加任何TN组合26转移途径局部扩展淋巴转移血运转

移27胸大肌筋膜胸大肌浅筋膜深层浅筋膜浅层乳后空隙局部扩展1、癌细胞沿乳管侵犯扩散2、侵出乳管至周围结缔组织及其他腺叶3、沿筋膜间隙扩散4、侵出乳腺至皮肤、胸肌、肋间肌和肋骨28转移途径局部扩展淋巴转移29胸肌旁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至肝的

淋巴管30乳房皮肤淋巴网31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Definition:接受乳腺癌引流的第一枚淋巴结。意义:预测腋淋巴结是否有肿瘤转移,对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病人可不作腋淋巴结清扫。适用于临床检查未发现腋

淋巴结肿大的乳腺癌病人,对临床I期的患者准确性更高。美兰找--SLNB.mpg32转移途径局部扩展淋巴转移血运转移1、肺转移2、骨转移3、肝转移4、其他:肾上腺、脑及卵巢33病理分类1、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

乳头湿疹样乳腺癌2、早期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3、浸润性特殊癌:乳头状癌、髓样癌、小管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4、浸润性非特殊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单纯癌、腺癌34按组织形态分类非浸润性癌未突破导管壁腺泡壁基底膜

早期浸润性癌已突破导管壁腺泡壁基底膜浸润性特殊癌已突破导管壁腺泡壁基底膜浸润性非特殊癌已突破导管壁腺泡壁基底膜35乳管切面图按组织形态分类36导管原位癌位于导管内37侵出导管基底膜浸润性导管癌381、手术治疗为主。2、化疗、放疗、内分泌及生物治疗为

辅助3、手术的适应症:Ⅰ和Ⅱ及部分Ⅲ期乳腺癌。4、手术的禁忌征:已经有远处转移全身情况差主要脏器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乳癌治疗原则39手术治疗operation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术保留乳房乳腺癌切除术40Halsted认为:乳腺癌的扩

散是遵循时间与解剖学规律进行的,先是肿瘤细胞的局部浸润,后沿淋巴道转移,最后出现血行播散。Halsted于1894年创立,即整块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全部乳腺、皮肤和周围组织、胸大、小肌和腋窝淋巴结.乳腺癌术后局部复

发率从80%降到20%左右,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被誉为乳腺癌手术的经典术式.乳腺癌根治术RadicalMastectomy41RadicalMastectomy42乳腺癌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在解剖学范畴的体现。肿瘤播散遵循:由近及远,由淋巴到血液循环。血行播散仅在晚期

出现。30年生存率仅13%,57%的患者死于乳腺癌。?手术失败原因:“未能将乳腺区域淋巴结全部清除”。RadicalMastectomy4320世纪40年代末,人们认识到乳腺癌的淋巴转移除腋窝淋巴途径外,还有内乳淋巴结、锁骨上和

纵隔淋巴结。1949年Margottini和Urban提出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癌根治术合并清除内乳淋巴结,5年生存率提高10%,尤其对内侧或中央区的癌肿。乳癌扩大根治术ExtensiveRadicalMastectomy441954年,Andreassen和Dahllverso

n在扩大根治术的基础上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称为乳癌超根治术。1956年,Arhelger等甚至还要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称之为扩大超根治术。大量的研究显示,扩大根治术较根治术在远期复发率与总生存率均不存在明显差别。结果甚至相反,由于手术的扩大,术后

并发症相应增多,死亡率高,生存率并未提高。乳癌超根治术Super-radicalmastectomy45Fisher乳腺癌生物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Fisher提出:乳腺癌早期阶段即属全身性疾病,甚至亚临床阶段,癌细胞也可以经血液循环转移,而发生全身扩散;血行播散是乳

腺癌播散的重要途径,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区域淋巴结不是癌细胞的机械滤过屏障。手术治疗失败是因为癌细胞的全身播散,而非手术不彻底。46现阶段乳癌的生物学行为乳腺癌平均倍增时间为198天,一个癌细胞增殖至109细胞,体积达到1.0cm3,需经30次倍增,即数年的时间生成,足以形成肿瘤转移。转移无

固定模式:半数患者在未见有淋巴结转移时先发生了血行转移。血行播散:A浸透邻近的血管壁进入血管腔,小静脉为最易受侵的脉管。B侵入淋巴循环,汇入上腔静脉而转移全身。471951年,Auchincloss则提出保留胸大、小肌,称为改良根治术(I)。乳腺癌Ⅰ、

Ⅱ期行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病人,术后的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并无显著性差异。改良根治术在功能恢复与美容整形等方面有明显优越性,几乎成为所有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术式。乳癌改良根治术ModifiedRadicalm

astectomy48ModifiedRadicalMastectomy改良根治术手术录像49乳腺癌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5035年前行左乳癌根治术25年前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51Definition:是指保留乳房的乳癌治疗。包括:乳房肿块完整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

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保乳乳腺癌切除术LumpectomyandAxillaryDissection52乳腺癌改良根治与保乳手术53化学药物治疗Chemotherapy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化疗占有重要地位,可以杀灭亚临床型转移灶。浸润性乳腺癌,术后

应用化疗,可以改善生存率。术后早期应用,治疗时间以6个月为宜,联合化疗效果优于单药化疗。54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Definition:手术前进行的全身性、系统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又称为术前化疗、首次化疗或诱导化疗。理论基础:原发灶切除术后24小

时远处转移灶的肿瘤增殖指数和外周循环中生长因子浓度增高,持续7-10天。意义:55内分泌治疗Endocrinotherapy早在1896年就有报道:应用卵巢切除治疗乳腺癌,有三分之一对此种治疗方法有效。70年代发

现了雌激素受体(ER),并发现在癌细胞中ER含量高者对用卵巢切除治疗乳腺癌有效,而癌细胞中ER含量低者对应用卵巢切除治疗乳腺癌效果差。乳腺癌根据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分为激素依赖性和非激素依赖性肿瘤。三苯氧胺(Tamoxifen):结构与雌激素类似,可与雌激素竞争结

合至雌激素受体,从而达到减小雌激素对肿瘤的促生长作用。用药方法:每天20mg,至少服用3年,一般是5年。56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内分泌预见性:ER、PR均阳性者有效率为70-80%;ER(+)PR(-)的有效率为50-60%;ER

(-)PR(+)的有效率为20-30%;ER(-)PR(-)有效率仅为5-8%。内分泌治疗Endocrinotherapy57内分泌治疗Endocrinotherapy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抵制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过程中的芳香化环节从而降低雌二醇,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适用于绝经后妇女。如:瑞宁得、芙

瑞、依可优、阿诺新等。58放射治疗Radiotherapy对I期病例无益,对II期以后病例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适用于中晚期改良根治术后及保乳手术者,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对腋淋巴结有转移的或肿瘤位于乳房内侧及中央区的病人应行胸骨旁区、锁骨上区的放疗。59生物治疗

BiologicalTreatmentHerceptin(赫赛汀):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对于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通过分子靶向治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60Paget’scarcinomaofthebreast:少见,恶性程度低,乳头和

乳晕皮肤粗糙、湿疹样变、糜烂、溃疡等,较晚发生淋巴转移。Inflammatorybreastcarcinoma:属晚期表现,大片皮肤发红、水肿、增厚、皮温增高,但发烧疼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总结61无痛、单发小肿块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桔皮样”改

变侵入Cooper韧带,出现皮肤凹陷“洒窝症”621、乳房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2、乳腺癌的TNM分期3、乳腺癌的鉴别诊断4、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思考题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