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X线诊断及应用课件

PPT
  • 阅读 6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5 页
  • 大小 13.808 MB
  • 2023-03-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乳腺疾病的X线诊断及应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乳腺疾病的X线诊断及应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乳腺疾病的X线诊断及应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乳腺疾病的X线诊断及应用课件
乳腺疾病的X线诊断及应用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7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乳腺疾病的X线诊断及应用课件.pptx,共(175)页,13.808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34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乳腺疾病的X线诊断及应用•自我检查及定期医院检查和普查是早期乳癌发现的关键•欧美>40岁妇女1次/1-2年•应加强对易患及高危人群的关注乳腺病变的检查设备及现状•钼靶乳腺检查•MR乳腺检查•超声乳腺检查•CT乳腺检查•乳腺穿刺活检•红外线扫描•乳腺导管造影•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乳

腺钼靶检查设备•乳腺钼靶X线摄片机•乳腺钼铑双靶X线摄片机•数字乳腺机,FFDM•乳腺立体定位穿刺系统软X线摄影•什么是软X线摄影:•40KV以下管电压所产生的X线—软射线;软射线其能量低、波长较长、穿透

力弱;•用于:乳腺、阴茎、喉及其它软组织原理-软射线摄影•在35kV管电压作用下:•钨不能产生标识射线•钼能产生标识射线•这种波长的X线强度较大,波长恒定,单色性强,产生X线对比度高,是摄取软组织较为理想

的线谱。•钼靶X线设备成为“软组织”摄影的专用设备。钼铑双靶乳腺机数字立体定位穿刺系统检查技术及特点•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一、常规钼、铑靶乳腺摄影•1、内外侧斜位(mediolateral-oblique;M

LO)•2、头尾位(craniocaudal;CC)•有的也用侧位(lateral)。•3、双侧乳腺同时摄片•4、局部点压摄片CC位MLO位•二、局部点压和放大摄影:•适用:肿块、钙化及较小的病灶的观察•三、乳腺导管造影•适

用:乳管内病变•四、CR或全数字乳腺摄影•五、数字化立体定位穿刺•应用:1、乳腺病变病理活检•2、病变术前定位正常乳腺X线解剖图乳腺分型(美国放射学会BI-RADS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分为4型:•脂肪型:腺体组织占25

%以下•少量腺体型:腺体组织占25%~50%•多量腺体型:腺体组织占50%~75%•致密型:腺体组织占75%以上。•该分型意义在于说明X线对不同乳腺类型中病变检出的敏感性不同。乳腺分型(国内胡永升主编.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Ⅰ型致

密腺体型,含Ⅰa、Ⅰb两个亚型,•此型多见于青年人。•腺体为主,间质较少。Ⅰ型Ⅰ型•Ⅱ型透亮脂肪型,含Ⅱa、Ⅱb两个亚型,此型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或肥胖型女性。乳腺实质退化,脂肪纤维取代。Ⅱ型Ⅱ型•Ⅲ型索带导管型,含Ⅲa、Ⅲb、Ⅲc三个亚型,此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乳腺退化不良,导管增生型,重度增生使导管形成柱状扩张。Ⅲ型Ⅲ型•Ⅳ型中间混合型,含Ⅳa、Ⅳb、Ⅳc三个亚型,此型多见中老年妇女。•为前三种混合型。Ⅳ型Ⅳ型•Ⅰ•Ⅱ•Ⅲ•Ⅳ一、乳腺良性病变的X线表现㈠乳腺增生性

疾病以乳腺组织增生和退行性变为特征的病变,伴有上皮和结缔组织的异常组合.发病年龄以40-50岁组较多.乳腺增生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乳腺腺体组织随月经周期变化,经前有生理性的乳腺增生,经后可自愈。•(2)增生病的诊

断应密切结合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生育史及月经情况。•(3)多种类型的增生同时存在。X线表现•直接征象•片状影大片状或小片状、团片状影,密度较高,较均匀,边缘模糊或部分边缘稍清,形态可不规则,若片状影接近乳腺边缘,可向皮下脂肪膨突,对周围结构有挤压。•肿块影

为密度较高,边界较清楚的块影•结节影为孤立、密集或散在的结节,直径在1.0cm以下,多为3-6mm,密度与腺体相似或稍高于腺体,边缘可见。•条索影多与乳腺导管走行方向一致,波及部分或整个乳腺,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或部分边缘模糊不清,与结节影合并存在时,表现为串

珠状,•伴随征象•Cooper韧带增粗、变形为腺体边缘,基底部向内,尖端向外的致密影,又称牛角征。•钙化为1~多粒,形态为圆形、杆状、条弧状,数量多者呈簇状或散在分布,数量少者一般形态较粗大。•乳管造影•表现为:乳管显影中断并形成杯口,其远端无造影剂。图1LCC位:左乳外侧大片状致密

影,密度较均匀,边缘较模糊图2RMLO位:右乳外上3cm×2.5cm大小的类圆形块影,后缘较光整,前缘稍模糊,边缘未见毛刺征象•图3RMLO位:右乳乳头后方3cm处一直径8mm大小的结节,边缘光整图4RCC位:右乳外上一1.5cm×1.4cm大小肿块,其内多枚粗大的圆点

状及条弧状钙化,为良性钙化左乳腺病左乳腺病右乳腺病(二)乳腺炎症•急性乳腺炎•主要发生在哺乳期(产后乳腺炎),临床上可根据病史及临床检查确诊。•X线表现早期无明显变化,随病变进展出现局限性腺体密度增高,结构紊乱,皮肤增厚,腋窝淋巴结

增大。•慢性乳腺炎•可由于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而形成,也可能由于低毒力细菌感染的结果。左侧乳腺炎(双侧对比)•左侧急性乳腺炎(双侧对比)乳腺脓肿•可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妇女,由乳腺炎形成,也可于非产后哺乳期妇女,不是急性乳腺炎迁延而来,常无

急性过程,临床以发现乳腺肿块而就诊。•X线表现多发或单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肿块,大多数边缘清楚,也可边缘毛糙,不规整,根据脓液成分不同而表现不同的低或中等密度。•抗生素或穿刺治疗后非常有效。右乳脓肿(三)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

乳腺无菌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多发生在绝经期前后,或在妊娠后发生,多数患者有哺乳困难史。•有学者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导管扩张症发展的后期或伴随着乳腺导管扩张症,但浆细胞性乳腺炎不是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必然过程。•X线表现:•部位:主要位于乳头或乳晕

下区或在乳晕附近。•早期,大乳管蚯蚓状扩张,内含脂肪物质而呈现高度透亮。后期有炎症反应时,表现为乳晕后方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浸润阴影,边缘模糊而无明确的边界,也可能伴火焰状突起。•皮肤增厚因水肿、炎症,乳头内陷因纤维增生牵拉。钙化

为散在斑点、棒状、中空小圆形钙化。•导管造影可见数支大导管扩张扭曲,充满粘稠分泌物时,可造成不规则形态的充盈缺损。鉴别诊断:部位大导管乳头状瘤,其导管造影检查为单支导管扩张,形态固定的充盈缺损,而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充盈物形态可变。抗生素治疗无效。2A2B图2患者女,35岁,左乳肿痛1

0d。图2ALCC位:左乳乳头后方及外侧见较大团片影,边界模糊,周边结构紊乱,左乳皮下脂肪层混浊,左乳散在少许粗大斑点状、环状钙化。图2BLMLO位:左乳外上较大团片影,左腋窝两枚淋巴结增大。左乳浆细胞性乳腺炎(两侧对比)左乳浆细胞性乳腺炎(两侧对比)(四)乳

腺纤维腺瘤•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是由乳腺纤维组织及腺管两种成分增生共同构成的良性肿瘤,组织学上,可表现为以腺上皮为主或纤维组织为主,按其比例不同而称为纤维腺瘤或腺纤维瘤。•其发生与乳腺组织对雌激素反应过强有关。•可发

生于乳腺一侧或两侧,单发或多发。多为40岁以下年轻女性。•X线表现:•圆形或类圆形肿块,或分叶状,密度较高,直径多为1-3cm(青春型腺纤维瘤较大,生长快,几乎占据整个乳房),边缘光滑整齐,周围可有薄层晕环。

可发生钙化,呈粗颗粒状、蛋壳状、细沙样或树枝状,钙化可逐渐融合成大钙化。左乳纤维腺瘤右乳纤维腺瘤右纤维腺瘤伴粗大钙化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乳腺囊肿高密度肿块,边界可清楚伴晕征。但囊肿触诊质软、有囊性感,体积可变化,钙化多呈蛋

壳状。结合超声检查。(五)积乳囊肿•比较少见,与妊娠和哺乳有关。泌乳时,输乳管排乳不畅或阻塞,引起乳汁淤积而形成囊肿,积乳较长,水分吸收,内含大量脂肪,。•经久不治可形成致密乳石。•X线表现:•一般位置较深。肿块轮廓清楚,边缘光滑锐利。根据形成的时间和内容物成

分不同,X线呈不同表现类型。•早期(致密结节型积乳囊肿),水分较多时呈致密结节影,密度均匀,囊壁较厚,周边可见透亮环。•后期(透亮型积乳囊肿),囊内含大量脂肪而呈现圆形或卵圆形高度透亮的结构,囊壁光滑整齐。•图1左乳内侧见一低密度类圆形肿块影(黑箭头),大小约4.7cmX3.7cm,其内密度不

均匀,可见脂肪密度及颗粒、斑片状钙化灶,边缘光整,囊壁呈线状致密影。图2左乳内上见一约4.4cmX4.5cm的混杂密度分叶状肿块影(黑箭头),其内脂肪密度及点状,斑片状钙化密度,边界清,囊壁呈线状致密影

,肿块外上壁旁见高密度结节影(白箭头),大小约1.0cmX1.3cm,边界光整。•鉴别诊断•脂肪瘤多发生在中、老年妇女,一般较积乳囊肿大,轻度分叶状,内有纤细的纤维分隔。•错构瘤也是混杂密度,但其内可见多量的腺体密度。(六)乳腺脂肪瘤•不多见,以较肥胖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多见

。X线表现:圆形或椭圆形透亮脂肪密度的病变,周边为较纤细而致密的包膜,病灶内可见高密度纤细的纤维分隔,病灶较大时,周围腺体呈推挤、受压改变,常不伴钙化。•鉴别诊断:•透亮型积乳囊肿•错构瘤•正常乳腺内局限脂肪岛•包膜不明显的乳腺脂

肪瘤与正常乳腺内局限脂肪岛相似,需要不同位置投照,充分显示脂肪瘤的包膜,而正常乳腺内局限脂肪岛是没有完整包膜的,可能是纤维条索构成的假象。↘↖↙↗1A1B图1左乳外上脂肪瘤1ALCC位示左乳外侧见一约2.0cmX1.5cm的低密度(透亮脂肪

密度)肿块,边缘光滑,周边为较纤细而致密的包膜。1BLMLO位病灶内可见高密度纤细的纤维分隔。↙↖↘↖图2右乳外侧脂肪瘤2ARCC位示右乳外侧见一约6.0cmX4.0cm密度不均匀的肿块,边缘光滑,周边

为较纤细而致密的包膜。2BRMLO位示病灶内显示不均匀的片状、结节及条索状腺体密度影,为病灶与腺体重叠所致。•手术后瘢痕•脂肪坏死乳腺癌的X线诊断•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和死亡率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治疗密切相关。据报道,乳腺原位癌的五年生存率为100%,Ⅰ期为8

4%-100%,Ⅱ期为76%-87%,Ⅲ期38%-77%。•乳腺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妇女随年龄的增大,患癌的机会越大。•基因–两种基因,BRCA1和BRCA2极大增加危险因素.家庭成员中患过乳腺癌或卵巢癌的

妇女应该检测。•个人因素(雌激素优势)–12岁前开始月经或55岁后绝经的。没有生育小孩或大于35岁生育第一个孩子。•致密型乳腺(早期诊断较困难)。•曾诊断为乳腺癌。•良性乳腺疾病病史(囊性增生或纤维腺瘤)。•其他因素包括•营养和其他生活方

式因素(超重,应用激素替代治疗,服用避孕药,饮酒)•暴露在射线下浸润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主要征象肿块,局限致密浸润,毛刺,恶性钙化•次要征象皮肤增厚和局部凹陷,乳头内陷和漏斗征,血运增加,阳性导管征,癌灶周围改变,“彗星尾征”等•凡具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主要征象,或一个主要征象加两个次要征象,乳腺癌的诊断即可成立。唯有钙化例外,若有典型恶性钙化,无其他恶性征象仍可诊断。•肿块的8种直接征像•(1)毛剌肿块•(2)分叶肿块•(3)透光环肿块•(4)钙化肿块•(5)模糊肿块•(6)

囊壁肿块•(7)花瓣形肿块•(8)园形肿块主要征象乳腺癌肿块的8种直接征像示意图(1)毛剌肿块2、分叶肿块3、透光环肿块4、钙化肿块5模糊肿块6、囊壁肿块7、花瓣形肿块8、圆形肿块局限致密浸润•定义当乳腺某一区域的密度异常增高,或两侧乳腺比较发现不对称的较致密区。•此征象

2/3为良性改变,1/3为癌,特别是小叶癌。•形成原因①癌细胞沿乳导管浸润扩展而不形成明显团块。②癌周炎性反应明显,遮盖肿块。③癌周无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缺乏明确境界。④肿块密度较淡,隐藏于周围腺体中。•X线表现片状、不规则或类圆形,伴毛刺或

钙化。局部致密浸润•实图局部致密浸润毛刺•乳腺癌约40%可见毛刺,癌性肿块约60%以上合并毛刺.•毛刺征的病理学意义:代表恶性细胞和纤维基质,可能由促结缔组织纤维生成或者肿瘤浸润所致。分为三种蔓延方式:癌细胞沿导管蔓延,癌细胞的间质蔓延,癌细胞沿淋巴管蔓延方式。•毛剌内伴钙化是乳腺癌

重要的恶性征象。•乳腺癌瘤周毛刺的病例表现:•一、毛刺中央部位癌细胞团,周边部为纤维组织,能反映癌细胞浸润范围,这类毛刺较短,呈角锥形。•二、毛刺基地宽,近根部含癌细胞团而外部主要为增生的纤维组织。•三、没有癌细胞而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细长如针,不能反映癌细

胞到达的范围。•毛刺的X线表现•形态多样较短小的尖角状突起、粗长触须状、细长状、伪足状、火焰状、不规则形等。毛刺•实图毛刺毛刺钙化•钙化不仅可帮助乳腺癌的确诊,而且约4%-10%的病例是诊断乳癌的唯一阳性依据。在临床“隐性”乳腺癌中,至少50%-60%是单凭借钙化而诊断的。•

乳腺癌钙化发生机制•一种观点坏死细胞矿化论认为癌灶局部缺血坏死分解磷酸根,形成磷酸钙。•另一观点细胞活跃分泌说认为癌细胞钙质代谢增强,导致钙盐沉着•钙化成分多是磷酸钙,少数为草酸钙。•发生部位位于肿瘤原位起源部位,或肿瘤浸润部位•好发类型管内癌、

导管癌、硬癌、粘液癌等钙化的X线表现•美国放射学院乳腺影像报告和资料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将乳腺钙化分为典型良性、中间性、高度可疑恶性3类。•钙化的形态随乳腺病变的不同而异,其形态表现为:散在细沙样

钙化,大块状钙化,粗大颗粒状钙化,少量成簇细沙样钙化,多量成簇细沙样、小叉状、小棒状钙化。•微小钙化形态分类•1类圆形透亮•2类规则粒状•3类针尖状•4类不规则粒状•5类线状、分支状•(LeGal'sclassification).•type2合并肿块或钙化区域直径超

过20mm•type3合并肿块或微钙化超过10枚•type4•type5均提示乳腺癌钙化的分布散布性两侧性领域性集簇性区域性线性癌可能性大恶性钙化的依据:•①孤立簇状微小钙化.直径0.5mm以下,在1

cm2内>5粒(3-5枚则列为可疑);•②成群无法计数(20粒以上)的微小钙化或大小不等的钙化.但以微小钙化为主且密集分布于某一区域;•③小线虫样、泥沙样或小棒状或叉状钙化;•④病变区内及其附近同时发现钙化.或仅在病变区边缘发现钙化;•⑤沿乳导管方向密集分布的钙化等。钙化•实图钙化钙化钙化•良

性钙化多数较粗大,密度较高,数目较少;也可能数目较多而散在于乳腺的某一区域或沿导管稀疏分布;形态分别呈沙石型、融合型、圆弧型、轨道型、圆孔型等改变良恶性钙化的鉴别诊断•良性恶性发生率少见,占良性病变的12.7%,占钙化病例的

26.4%较多见,占乳腺癌的31-50%,占钙化病例的73.6%部位肿块或浸润区内肿块或病变区内或外,或内外兼有密度较致密致密或淡大小粗大或以粗大为主掺杂少许微小钙化均匀一致的微小钙化,或以针尖样微钙化为主,掺杂少

许粗大钙化形态圆形、环形、不规则融合状、平行杆状、火花状针尖状、细砂样、小线虫状、分支状、不规则状数目少,66.7%在10枚以下,多,64%在10枚以上,1/4以上超过30枚分布在一局限区域融合成团或较大范围散在分布,或导管稀疏分布在1cm2内3-5枚或10-20枚聚集

成簇状,或较大范围内密集分布或沿导管密集分布发展过程3-6月内钙化无变化3-6月内钙化数可能有增加次要征象•皮肤增厚和局部凹陷(酒窝征)•常见于位于乳腺较表浅的肿瘤或伴有毛刺征的肿瘤皮肤增厚和局部凹陷•乳头凹陷与漏斗征•多见于中晚

期乳腺癌,判断是否乳头凹陷,必须先除外先天乳头凹陷。•常合并漏斗征在X线片上呈现一较致密的三角形阴影,位于乳头下方,尖指向深部,形似漏斗,故称为漏斗征。病理上多数系乳晕下非特异性纤维组织增生反应。乳头凹陷与漏斗征•血运增加•三种形式•一、患乳血管直径较健侧增粗(静脉)•二、癌灶周围出现多数细小血管

丛•三、病变区出现粗大的肿瘤引流静脉血运增加导管征癌细胞沿乳导管向乳头方向扩展、蔓延,造成乳导管因充满癌细胞而变得致密、增粗、粗糙。或癌附近乳导管非特异性上皮增生。•导管征癌周表现•癌灶压迫邻近乳腺小梁使之移位,或癌灶周边直接浸润引起不规则纤维反应,或癌周炎性反应和水肿。•造

成癌周小梁增粗、增密,或模糊,或出现不规则透亮“水肿环”水肿环牛角征塔尖征腋窝及乳内淋巴结特殊类型癌•粘液癌•粘液腺癌的X线表现:密度低,限局性圆形椭圆形肿块,境界清楚,边缘锐利,瘤周有恶性晕圈,晕圈内见受浸导管

的索条状影,粘液间质内发生钙化,较粗大。粘液癌•图粘液癌•不典型髓样癌的X线表现:瘤体边缘不规则,模糊不清,边缘大片状浸润,成束向外伸延,向外渐细,形成彗星尾征。•硬癌的X线表现:肿瘤2-3cm,密度高,边

缘有明显而长短不一的毛刺,长度数倍于肿块直径,毛刺可伸至皮肤、乳头引起皮肤增厚、乳头凹陷、漏斗征等。•浸润性小叶癌的X线表现:X线密度低,与腺体重叠常被淹没,早期多弥漫性浸润,少形成肿块,钙化率较高,星形灶较常见,表现为肿块小而毛刺长。浸润性小叶癌•低度恶性肉瘤的X线

表现:边缘较光整肿块,伴分叶状和毛刺征代表恶性度增加。炎性乳癌数字化立体定位穿刺•应用:1、乳腺病变病理活检(麦默通mammotome)•2、病变术前导丝定位数字穿剌乳腺机•(钼靶乳腺机+全自动数字穿剌系统)•全自动数字穿剌系

统•(细针定位穿剌+乳腺切割器)•一、设备•合理、严格选择穿剌人群•1.高危妇女人群,随访X线检查乳腺有异常病灶出现或特殊变化者。•2.乳腺摄片发现有以下情况应及时穿剌活检或进一步检查•(1)疑有恶性钙化病灶•(2)小肿块.结节。•(3)放射性疤痕(radials

car)。•(4)结构不对称性紊乱-15°+15°-15°+15°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1992年•出版了指导性的文件:乳

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2003年•不仅指导乳腺X线诊断(第4版),而且,也增加了超声和MRI诊断。3次修订重要性•对乳腺作为一个整体器官的所有

影像学正常与异常情况的诊断报告进行规范。•使用统一的专业术语、标准的诊断归类及检查程序。•使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有章可循。•同时,也加强了放射科和临床其他有关科室的协调与默契。•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归一研

究方面和乳腺X线检查随访的监测等方面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I—RADS的应用始于乳腺x线普查,由以下5部分组成:标准术语、报告系统的格式、随访和结果监控方法、国家乳腺数据库和附录。•前2部分主要包括:乳腺实质组成类型,肿块、钙化和结构扭曲描写

,伴随征象和最后评价分类。•乳腺实质组成类型分为4型:•脂肪型•散在纤维腺体型(少量腺体型)、•不均质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此种分型的主要意义在于说明影像科医生在不同的乳腺实质组成时对病变检出的敏感度如何,对脂肪型乳腺病变的检出可达80%,而致密型则

可能只有30%。这部分的描述放在报告的起始,使临床医生对这份报告描述的病变检出的敏感度有清楚了解。乳腺病变的主要征象有:肿块钙化结构扭曲。肿块:BI—RADS标准术语中定义肿块为两个投照体位均显示的有明确鼓出边

缘的占位,并从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几个方面给予描述。•形态:圆形、卵圆形、分叶形和不规则形;•边缘:清晰、小分叶、模糊(由于邻近组织覆盖)、浸润和•星芒状;•密度: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和含脂肪密度。•

(肿块密度根据与周围或对侧相同容积的正常乳腺•组织密度进行比较,)•注意不要将乳腺中正常的脂肪误认为含脂肪密度的•肿块。钙化形态:◆典型良性钙化(皮肤钙化、血管钙化、爆米花样钙化、粗•棒状钙化、圆形或点状钙化、中空状钙化、蛋壳样钙化、•牛奶钙化、缝线钙化和营养不良性钙化),•◆高度恶性可能钙化

(多形性钙化和线样分支样钙化),•◆介于两者间的中间型钙化分布:◆簇状分布、•◆线样分布、•◆段样分布、•◆区域性分布•◆弥漫散在•这是BI—RADS术语中惟一被明确分成良恶性的征象,结合形态和分布对特殊的病理类型鉴别有一定的帮助。例如,不伴有其他异常的线样或段样分布的恶性钙化多为导

管原位癌,并且显示为线样分支样钙化的病理类型较多形性钙化的病理类型更差。结构扭曲:为不伴肿块的从一点发出的放射状影或实质边缘扭曲,无肿块是诊断这个征象的前提。最常见:◆良性的手术后瘢痕、放射状瘢痕、硬化性乳腺病、脂肪坏死等病变,•◆恶性的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和预

后较•好的属浸润性乳腺癌的小管癌。••此征象由于常易与乳腺内正常的重叠纤维结构相混淆,诊断时需慎重,需在两个投照体位均显示,并且见到较明确的收缩或杂乱征象时方可诊断。一旦诊断明确,如果不是手术瘢痕所致,则一定建议临

床切取活检,因为穿刺活检的组织或细胞对鉴别良性或恶性改变是不够的。伴随征象•乳腺内淋巴结、单个扩张的导管、非对称性乳腺组织、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皮肤增厚内陷、乳头内陷、腋下淋巴结肿大等。••这些征象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伴随出现,需综合分析并且结合临床检查作出判断。BI-RADS评价最终类别

(AssessmentisComplete–FinalCategories)(1-6类,Categorie1,2,3,4,5and6)。•不定类别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最终得出综合的诊断评价分类。•如加摄其他X线投照体位、对比旧片、作超声或MRI(注意:并未推荐红

外热图或CT)。不定类(AssessmentisIncomplete)(0类,Category0)注意Category一词不应翻译成“级”,应翻译成“类”。报告书写提示•一般将BI-RADS分类表述在整个诊断报告的末尾处。•总的最终报告应该基于最令人

担心的事情或对于患者最需要解决的事情。••例如,假如一侧乳腺记为可能良性的发现,而对侧乳腺疑有恶性病变,则总的诊断报告应该记录为“BI-RADS4类(可疑恶性病变)”。相似地,如果一侧乳腺需要立即进行附加的评价

(结合超声检查,但病人当时没作超声检查),其对侧乳腺可能有良性的发现的,这个总的分类应为“BI-RADS0类,不定型”。•如果,临床扪及病变而影像阴性时,诊断报告应该基于影像发现而做出最终评价。•当影像发现的解释受到临床发现的影响时,最终的评价应该结合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但是临床发现应细致描述到报

告中。0类(Category0):theneedtorecall,combinedwithothertestsbeforeassessment.NoteChecktheinformationobtainedmaybeincomplete•需要召回,结合其他检查后再评估。说明检查获得的信息可能

不够完整。在乳腺常规X线摄影之后使用0类。•限时进一步的诊断评价(如加摄投照体位或行超声检查)需要召回旧片分析只有乳腺X线摄影确定有某些改变需要旧片比较才将其定为0类。例如,可能代表正常变异的局限性非对称性改变或者

X线片显示边缘清楚的肿块,它们可能已经在先前的图像上存在,需要旧片对比。如果没有旧片比较,那就应该进一步检查,评为0类。对照旧片可以降低病人回访的必要。然而,对照并非总是必须,据报道,在缺乏任何发现的情况下,先前的照片仅仅约3.2%(35/1093)是有帮助的(Bas

settLW,1994)。•在我国,一些妇女乳房脂肪较少,实质丰富,乳腺组织缺乏自然对比,也需要采用其他影像学方法(如超声、MRI)进一步检查,也可将其评价为0类。1类(Category1):Negative.阴性乳腺结构清楚而没有病变显示。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

病(统称为纤维囊性改变或结构不良)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的淋巴结门(侧面观)或者中央低密度(淋巴结门的轴向观)均视为正常淋巴结,如果临床扪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性改变,尽管最后诊断为硬化性腺病,亦不能归入此类,可能归入

3类或4A类。2类(Category2):BenignFinding.良性,建议定期随访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如纤维腺瘤、纤维脂肪腺瘤、脂肪瘤、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积油囊肿等)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状钙

化、粗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肿块边缘清楚并不是排除恶性病变的必然条件,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妇女,应该注意扪诊,并召回旧片进行比较,或者随访观察其变化,因此,可能分别被评价为0类或3类3类(Category

3):benigndiseasesmay,butneedtoshortenfollow-upperiod(eg3to6months).Thisisaratiooflessthan2%ofmalignant.良性可能性大,需要缩短随访周期。这一级

恶性的比例小于2%。•其表现被逐渐认识,均是基于对照既往普查结果或者没有既往普查资料对照的图像,用对乳腺加拍其他方位的投照和/或超声的评估需要定为3类(可能良性)。•在常规的X线片上不能扪及的边界清楚的肿块(除非是囊肿、乳内淋巴结或者其他良性病变)在点压片上部分较薄的局限性非对

称性改变、•细点状成簇钙化。3类单侧摄片短期随访。6月后6月后双侧摄片随访。未观察到可疑之处,则为3类12月后仍未改变,则为1类,2类或结合临床慎重考虑为3类。根据文献(SicklesEA,1995)在2-3年稳定后,最终的诊断可能改变为

2类(良性),但还是需要随访,必要时还进行放大摄影。在这些病例中,最终的诊断评估分类应该基于恶性的危险性,而不是基于所提供的处理。立即活检由于临床医生或病人恐惧肿瘤而不愿意随访等原因4类(Category4):Considermalignan

tlesionsmayrequirebiopsy.•可疑恶性,建议活检4A类:Findingneedinginterventionwithalowsuspicionformalignancy.需要介入处理但恶性度较低的病变4B类:

Lesionswithanintermediatesuspicionofmalignancy.中等拟似恶性的病变4C类:Findingsofmoderateconcern,butnotclassicformalignancy。中等稍

强拟似恶性的病变,尚不具备象5类那样的典型恶性特点•4A类用来表述需要介入处理但恶性度较低的病变。•其病理报告不期待是恶性的,在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结果为良性后6个月常规随访是合适的。•此类包括一些可扪及的、部分边缘清楚的实体性

肿块,如超声提示纤维腺瘤、可扪及的复杂性囊肿或可疑脓肿。•4B类包括中等拟似恶性的病变••部分边界清楚,部分边界模糊的肿块穿刺为纤维腺瘤或脂肪坏死,应定期随访。但是,如为乳突状瘤则需要切除活检以进一步明确。•4C类病变表示中等稍强

拟似恶性的病变,尚不具备象5类那样的典型恶性特点。•此类中包括例如边界不清、不规则形的实体性肿块或者新出现的微细的多形性成簇钙化。此类病理结果往往是恶性的。••4类的这些更细分类,无论哪个亚级,有良性病理结果后均应定期随访。•4C类中应该鼓励病理学家在报告为良性的

病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5类(Category5):HighlySuggestiveofMalignancy–AppropriateActionShouldBeTaken.•5类用来表述几乎肯定是乳腺癌的病变。•在BI-RADS早期版本中,当穿刺活检获得组织学或细胞学诊

断尚不普及时,5类预示病变最终要被处理而没有先前的组织标本。•现在,此类包括发现的标本必须保留以发现典型的乳腺癌,具有95%的恶性可能性。•带毛刺不规则形密度增高的肿块、段或线样分布的细条状钙化,或者不规则形带毛刺的肿块且其伴随不规则形和多形性钙化是归于5类。•规范的活检而没

有发现典型恶性的病变归于4类。•6类(Category6):KnownBiopsy-ProvenMalignancy–AppropriateActionShouldBeTaken.•6类是新增加的类型,用来描述已被活检证实为乳腺癌但先前仅仅进行了有限的治疗(如外科切除、放疗、化疗

或乳腺切除术)的病例。•不象BI-RADS4类、5类,6类不需介入处理以确定病变是否为恶性。•在先前的标本中发现第二个诊断并显示为恶性,或者检测先于手术前进行的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就可以评定为6类。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