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期刊报告-女性不孕症课件.ppt,共(61)页,508.0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34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期刊報告-女性不孕症報告者:陳稼洺實習醫師指導醫師:阮膺旭醫師報告日期:990430◼一般稱為不孕症,係夫妻結婚之後,有正常的性行為關係,每週維持2~3次的頻率,,而且沒有採取任何避孕的措施,超過二年以上,仍然沒有懷孕的跡象,稱之為不孕症。目前在台灣2,300萬人口中有15%
,大約有30~35萬不孕症夫妻。。◼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約15%的育齡夫婦因不孕而尋求醫學幫助,一般是在約二年受孕失敗後。問題可能來自男方也可能來自女方。一般而言,不孕的原因有:◼約30-40%的病例
僅與女方有關。◼約10-30%的病例僅與男方有關。◼15-30%的病例中,夫妻雙方都可檢測出異常。◼通常不孕症又可分為原發性不孕症(Primaryinfertility)和繼發性不孕症(Secondaryinfertility)。所謂原發性
不孕症就是指從來沒有懷孕過的病人,稱為原發性不孕症;而繼發性不孕症就是指過去曾經懷孕過,但是結果是流產,子宮外孕、死胎、死產,或是正常生產之後,而再也沒有懷孕的病人,都稱為繼發性不孕症。女性不孕原因的構成百分比1.排卵或荷爾蒙紊亂排卵異常的WHO分類系統分類診斷描述I
下視丘-腦下垂體衰竭閉經婦女,沒有生成內生性雌激素的跡象;泌乳素濃度不高;FSH濃度低(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減退),及未見下視丘-腦垂體區域有病變。II下視丘-腦下垂體功能障礙各種月經週期失調婦女(如,黃體功能不足,週期無排卵,無排卵性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及閉經)有內生性雌激素生成的
跡象,及泌乳素和FSH濃度正常。III卵巢衰竭閉經婦女無卵巢生長的跡象,伴隨FSH濃度升高,但泌乳素濃度不升高。IV先天性或後天性生殖道疾病反複雌激素給藥治療沒有出血的閉經婦女。V下視丘-腦下垂體區域有病變的高泌乳素血症不育婦女各種月經週期紊亂婦女(例如,黃體功能不足,週期無排卵,或
閉經),伴隨泌乳素濃度升高和下視丘-腦垂體區域病變的證據。VI未見下視丘-腦下垂體區域有病變的高泌乳素血症不孕婦女除沒有病變的證據外,與第V類相同。.VII泌乳素濃度不升高且有下視丘-腦下垂體區域病變證據的閉經婦女內生性雌激素濃度低,而泌乳素和FSH濃度正常或降低。◼排卵異常伴隨的症狀:◼閉經
(無月經)◼月經週期不規則◼月經稀少(月經次數減少)◼肥胖◼嚴重體重下降◼溢乳(乳房泌乳)◼多毛症(身體和臉部有不正常或過量的毛髮生長)◼粉刺痤瘡引起排卵異常的可能原因◼全身性疾病◼甲狀腺異常◼高泌乳素血症(泌乳素濃度異常升高)◼下視丘疾病◼腫瘤◼下列原因引起的負迴饋異常:◼壓力◼體重下降
◼柯氏症候群,先天性腎上腺增生◼卵巢或腎上腺腫瘤◼腦下垂體疾病◼腫瘤◼下列原因引起的負迴饋異常:◼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體重下降◼感染(肉瘤樣變)◼卵巢疾病◼衰竭:◼遺傳、感染、手術、免疫◼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PCOS)◼腫瘤2.生殖系統缺陷及病變◼外陰陰道疾病:◼先天無陰道,陰道閉鎖與處女膜閉鎖致不孕。◼陰道炎症:陰道炎症多數由大腸桿菌、霉菌、滴蟲感染等引起。陰道炎嚴重時,排液內大量白細胞吞噬精子外,還會降低精子活動力,縮短其生存時間。◼子宮因素:◼先
天子宮畸形。◼子宮發育不良:青春型子宮主要是由內分泌不足影響所致。◼子宮肌瘤與子宮內膜瘜肉:子宮粘膜下肌瘤,其表面內膜發生病變易併發附件炎,影響受孕。子宮內膜瘜肉引起不孕的機理與子宮肌瘤,基本上相同。◼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生長於子宮腔以外任何部
位引起的一種疾病。它使子宮直腸陷凹封閉,子宮被向後拉固定。亦可形成疤痕結節或巧克力囊腫。直接破壞軟卵巢實質,造成不排卵。內異症使子宮內產生前列腺素增高,因而阻止卵泡生長,造成黃體退化也都是造成不孕因素之一。◼子宮內粘連:子宮內粘連是由子宮壁粘連使宮腔部份或全部閉鎖或宮頸內口
粘連;導致月經異常如閉經或月經過少,甚至不孕、習慣性流產等症狀。◼子宮內膜炎:◼結核性子宮內膜炎,主要繼發於輸卵管結核。◼非結核性內膜炎,常由分娩、流產後、性交及各種不孕症檢查等引起交叉感染。◼子宮內膜功能不全:子宮內膜功能不全,妨礙受精卵著床,導致不孕。子宮內膜功能不全可分
類為子宮內膜功能萎縮、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及黃體期內膜功能不全。◼子宮頸因素:◼宮頸異常導致不孕:包括先天宮頸管狹窄和閉鎖、宮頸發育不良、宮頸瘜肉、宮頸粘連等。◼慢性宮頸炎:化膿性細菌引起的慢性宮頸炎,結核性宮頸管內
膜炎,淋球菌感染等引起宮頸粘液性狀改變,粘液中的白細胞和細菌使精子活力減弱甚而有殺精作用。◼卵巢因素:任何原因引起卵巢功能喪失,均可導致不孕。◼先天卵巢發育或分化不良。◼中樞性的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垂體
腫瘤引起高泌乳素症、多囊卵巢綜合症、精神過度緊張焦慮干擾下丘腦、垂體分泌功能,都能抑制排卵。◼卵巢病變:卵巢早衰無排卵,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破壞卵巢組織。◼輸卵管因素:輸卵管炎症導致管腔阻塞,阻礙精子通過,或破壞內膜絨毛
運動,使管壁僵硬引起周圍粘連因而失去運輸功能。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可以引起輸卵管粘連、扭曲、蠕動受限,影響傘端攝卵。3.染色體異常◼性染色體數目異常的性疾病常引發不孕。例如,缺乏一條X染色體導致特納(Turner)症候群,這種症候群只發生於女性。◼約3000個女性中就有一人在出生時即患此病。主
要特徵是身材矮小,第二性徵缺失或發育遲緩。儘管這些患者的女性特徵不發育,但她們在外表和身體上確實是女性。雌激素藥物可使患者有月經,但患者始終不孕。4.其他因素◼後天罹患疾病◼傳染病:腮腺炎、淋病、梅毒、猩紅熱等直接損害卵巢,肺結核能抑制卵巢功能。◼慢性疾病:嚴重貧血、腫瘤、
代謝病如甲狀功能低下或亢進,腎上皮質功能低下或亢進,重度糖尿病,皆影嚮卵巢功能。◼營養不良,維生素A、E缺乏,過度肥胖或消瘦等,都可造成不孕。◼免疫因素:◼精液在陰道內可作為一種抗原,被陰道或宮頸上皮吸收後,血液產生抗體,使精子凝集或使精子喪失活動功能。在原因不明的女性不
孕者,常發現這種凝集素。◼心理因素:◼精神過度緊張或焦慮、工作或體力過度消耗等,都可能影響卵巢功能而引起不孕。一般不孕症治療◼(1)最初6個月:◼說明不孕症原因、檢查及治療方法◼基本檢查:測量基礎體溫、一般精液檢查、同房試驗、子宮
頸粘液檢查、子宮輸卵管攝影、陰道超音波檢查。◼偶爾檢測尿液LH(黃體刺激素)以預測排卵日,以指導適合的性交日。◼(2)6個月以後藥物療法:◼排卵誘導療法:當排卵障礙或黃體機能不全時,使用口服排卵藥幫助排
卵。◼Bromocriptin療法:使用於高泌乳激素血症引起的排卵障礙。◼黃體素療法。◼HCG療法:促進排卵、活化黃體。◼(3)6個月~1年間◼誘發排卵:HMG-HCG療法、FSH-HCG療法◼適時的施行人工受精(I
ntrauterineinsemination,IUI):直接將精子注入子宮◼(4)治療2年以上未懷孕時進行人工輔助生殖技術,如IVF(試管嬰兒),GIFT(禮物嬰兒,為輸卵管內精卵植入術(GameteIntra-FallopianTransfer),單一精子卵質內顯微注射
(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或輔助孵化(AssistedHatching,AHA)中醫◼中國歷代醫家對於不孕症之研究,源遠流長,文獻詳博。◼最早在《周易集
解》中有“婦孕不育”及“婦三歲不孕”之記載,意即婦女懷孕後不能順利生育或嬰兒夭折,以及婦女結婚後三載不能受孕。◼《山海經》稱不孕症為“無子”。◼《神農本草經》曾提出“絕孕”、“絕子”、“無子”之病名。◼內經《素問‧骨空論》云:「督脈生病,其女子不孕。」
◼晉‧王叔和《脈經》亦提出“無子”、“絕產”之說。◼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稱原發性不孕為“全無子”或“全不產”,稱繼發性不孕為“斷緒”。歷史沿革◼隋‧《諸病源候論》中將不孕分為“月水不利”、“月水不通”、“子臟冷”、“帶下”、“結積”等五種「無子候」,提出婦人有三十六疾。所論三十
六疾者,七癥、八瘕、九痛、十二帶下是也,而以赤白帶下為最;直接指出內因勞傷氣血、衝任虛損,外因六淫據於胞宮致胞宮受損而致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疾病,致成不孕。◼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對不孕症也主張觀
察夫婦雙方有無勞傷痼疾、精虧血虛、瘀血內阻等疾病。◼宋‧陳自明《校注婦人良方‧產寶方序》:“若脾胃虛弱,不能飲食,榮衛不足,月經不行,肌膚黃慘,面無光華,寒熱腹痛,難於子息,提出了脾胃虛弱,化源不足,營血不充
,而致不孕”。◼又說“然婦人無子,或勞傷氣血,或月經閉塞,或崩漏帶下,皆致絕產,若調攝失宜,飲食不節,乘風襲冷,結於小脈,每令無子也”。◼宋‧《聖濟總錄‧婦人無子》:“婦人所以無子者,衝任不足,腎氣虛寒也,內經謂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陰陽和,故能有子。若衝任不足,腎氣
虛寒,不能繫胞,故令無子。”也主張不孕與衝任不足,腎氣虛寒,不能溫煦胞宮有關。◼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若是肥盛婦人,稟受甚厚,恣於酒食之人,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軀脂滿溢,閉塞子宮,宜行濕燥痰。”提出了痰濕阻滯胞宮而致不孕的關點。◼明‧張景岳《景岳全書
‧婦人規‧子嗣類》:產育由於血氣,血氣由於情懷,情懷不暢,則衝任不充,衝任不充則胎孕不受。指出肝鬱氣滯,病及衝任導致不孕。◼清‧陳士鐸《石室秘錄》中指出,“女子無子有十病,胞胎冷也、脾胃虛也、帶脈急也、肝氣鬱也、痰氣盛也、相火旺也、
腎水衰也、任督病也、膀胱氣化不行也、氣血虛而不能攝也。”病因病機◼綜觀歷代醫家論點,本病常見的病因病機主要有:腎虛、肝鬱、痰濕、血瘀。◼腎主生殖,故不孕與腎關係密切,並與天癸、衝任、子宮功能失調,或臟腑氣血不和,影響胞胎、胞絡功能有關。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氣;肝藏血,
主疏泄;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中氣而統血,亦即脾有生血與統血的作用,故不孕症主要與肝、脾、腎三臟功能相關。臨床常見有腎虛、肝鬱、脾虛、痰濕、血瘀等證型。一、腎虛宮寒◼多因婦女稟賦虛弱,腎氣不足,發育不
良,或疲勞過度,精血耗散,或陽虛內寒,胞失溫養,以致生長發育功能減弱,衝任氣衰,不能攝精成孕。如《聖濟總錄》所說:「婦人所以無子,由於衝任不足,腎氣虛寒故也。」《傅青主女科》云:「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陰之淵,不長魚龍,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此正說明腎虛宮寒不孕的原因。二、肝鬱氣滯◼主要多
因情志不舒,肝氣鬱結,氣機失暢,氣血不調,衝任氣鬱,肝腎不調,衝任不能相資,致經期紊亂,不能攝精受孕。正如《傅青主女科》所說:「其鬱而不能成胎者,以肝木不舒,必下克脾土,而致塞脾土之氣,塞則腰臍之氣必不利,腰
臍之氣不利,必不能通任脈而達帶脈,則帶脈之氣亦塞矣;帶脈之氣既塞,則胞胎之門必閉,精即到門,亦不得其門而入矣。」三、脾虛血虧◼婦女先天就脾虛胃弱,生化之源不足,導致血少不能攝精。正如朱丹溪所說:「人之育胎,陽精之施也,陰血能攝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形乃成。」薛立齋亦說:「又有脾胃虛損,不能榮養
衝任。」所以說脾虛血少,亦是引起不孕的原因之一。四、痰濕阻滯◼中醫所稱之痰,分為有形之痰與無形之痰。引起不孕之痰,多為無形之痰。或因體質肥胖,或因恣食膏梁厚味,造成痰濁內生,氣機不暢,體脂滿溢,滯於衝任,閉塞子宮,不能攝精成孕。正如丹溪所說:「軀脂滿溢,閉塞子宮。」五、陰虛內熱
◼本型之不孕多由陰虛火旺,水不涵木,木鬱化火,以致氣血鬱滯,胞絡受阻,不能受孕。或因內熱多火,耗傷陰血,造成血虛,使攝精成孕的物質基礎不足,無法成孕。六、血瘀◼醫宗金鑑指出“因宿血積於胞中,新血不能成孕。”沈氏女科輯
要“二、三十年全不產育者,胞中必有積血。”說明瘀血積滯胞宮,脈絡受阻,必難受孕。臨床上常見婦女於月經期調理不當,產褥期不注意衛生或失於調懾,或平時喜食生冷,感受寒冷之邪,凝澀血脈而成瘀。其機理主因瘀阻胞脈、胞絡、衝任,以致經隧不通,或血不歸經。辨證論治◼一、腎虛宮寒◼主症:結婚數年未孕,月經
初潮延期,或常有閉經,經量少,色淡黯紅,小腹隱痛,腰酸,大便溏薄,脈沉細,舌淡苔薄。◼治則:以補腎培元,養血溫宮。◼方藥:右歸丸或十全大補丸加減等。◼二、肝鬱氣滯◼主症:有情志抑鬱,焦慮不安、易緊張、情緒不穩,月經延期,量少色黯紅,經前乳房脹痛,經行或平時少腹兩
側緊痛或脹痛,舌正常或苔薄膩,脈弦細。◼治則:舒肝理氣,養血調經。◼方藥: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加減。◼三、脾虛血少◼主症:結婚多年未孕,月經提前或延期,量多少不一,食慾不佳,大便溏,常頭暈乏力,腰酸,
心悸失眠,脈虛細,苔薄白。◼治則:益氣健脾,養血調經。◼方藥:歸脾湯、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加減。◼四、痰濕阻滯◼主症:形體肥胖,面色蒼白,胃納不佳,素多痰涎,月經不調,或逾期月經不來,脈弦滑,苔薄白而膩。◼治則:理氣化痰,養血調經。◼方藥:蒼附導痰丸、二陳湯、四物湯等加減。◼五、陰虛內熱◼主症:婚久
不孕,月經前期量少或月經後期量少,色紅無血塊。全身症狀:形體消瘦,腰酸,頭暈目花,耳鳴,五心煩熱,舌紅脈細數。◼治則:滋陰養血,調衝益精。◼方藥:養精種玉湯加減◼六、血瘀型◼主症:婚久不孕,月經後期,經量多少不一,色紫夾塊,經行腹痛。全身
症狀:小腹作痛不舒或腰薦骨疼痛,拒按,舌暗或紫脈澀。◼治則:活血化瘀,調理衝任。◼方藥:少腹逐瘀湯加減期刊討論一◼針灸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症臨床觀察◼宋豐軍1、鄭士立1、馬大正2(1.浙江溫州市中醫院針灸科,2.婦科)◼中國針灸2008年1月第28卷第1期◼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
為我院婦科2005年4月-2006年12月門診患者,診斷標準採用衛生部於1995年頒佈的《中藥新藥治療女性不孕症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對排卵障礙性不孕症的診斷標準:基礎體溫連續記錄單相3個月以上;陰道脫落細胞塗片檢查無週期性變化;血、尿孕酮(P)水準低於黃體水準;系列B超檢測無
排卵徵象。◼凡符合排卵障礙性不孕症的診斷標準,年齡在20-40歲,自願加入本試驗並簽署“知情同意書”者,為納入觀察治療病例。符合納入標準者120例,按患者就診順序隨機分為針灸組和藥物組各60例。2組情況比較見下表經x2檢驗,2組
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病例排除標準◼符合不孕症診斷標準(如屬輸卵管因素、子宮因素、生殖道畸形、免疫等原因的不孕症),但年齡在40歲以上者,以及對電刺激過度敏感者;長期服用(接受)其他藥物(治療)以及採取綜合治療者;合
併有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伴男方有不育原因者;腎上腺、甲狀腺等分泌腺功能異常者;卵巢功能早衰,敏感綜合征等高促性腺激素者;未按規定治療,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
影響療效判斷者。◼2治療方法◼2.1針灸組◼取穴:神闕、中極、關元、子宮、足三里、三陰交。操作:針刺前囑患者排空小便,中極、關元、子宮、足三里、三陰交,分別選用0.30mmX40mm不銹鋼毫針,常規消毒
後直刺30mm左右,得氣後大幅度提插撚轉九數,中極、關元、子宮的針感向會陰放射為佳。每隔10分鐘撚針1次,留針30分鐘。神闕、三陰交分別用艾條懸灸30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針灸治療從月經週期的第5天開始,每天1次,連續治療10天。◼2.2藥物組◼月經週期第5天開始口服克羅米芬50mg,每
天1次,連續5天。◼以上治療均以3個月經週期為觀察療程。6個月後隨訪1次。◼3療效觀察◼3.1療效評定方法◼(1)整體療效評定:參考衛生部於1995年頒佈的《中藥新藥治療女性不孕症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確定療效標準,並行針灸時宮頸黏液評分(CMS)評分≧8分,繼而基礎體溫(BB
T)呈現雙相;(2)連續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並出現排卵徵;(3)BBT上升第7天孕酮(P)值達黃體期水準(以黃體期P≧32mmol/L)為黃體功能正常的診斷標準;(4)妊娠。◼(2)BBT評定:自接受治療第1
天起,患者每天在5:00-7:00點之間,將體溫表放在口腔舌下,約5分鐘,自測體溫並在體溫表格上描出曲線,治療觀察期間連續測定。◼(3)宮頸黏液塗片評定:按宮頸黏液結晶檢查常規操作進行。標本採集時間:對月經週期基本規律者,在月經週期的第8-9天、12-14天、17-18天
及22-23天各取標本1次;對於閉經及月經無規律者,結合BBT,B超及末次宮頸黏液結晶情況而確定時間和次數,根據黏液量、拉絲、結晶以及宮頸情況進行評分。◼(4)B超檢查及排卵評定:檢查時間及次數根據BBT,B超及宮頸黏液結晶情況而確定。當宮頸液出現典型的羊齒狀結晶或B超檢查主卵泡直徑大於
15mm時,隔天1次B超檢查,主卵泡直徑大于17mm時,每天1次B超檢查。◼3.2結果分析◼(1)參與數量者分析◼針灸組60例,2例因懼針中途退出;2例治療2週期後,失去聯繫,原因不明。納入結果分析者56例,共觀察133個排卵週期。藥
物組60例,3例中途轉院退出;3例治療1或2週期後退出,原因不明,納入結果分析者54例,共觀察121個排卵週期。◼(2)整體療效分析◼針灸組納入結果分析者56例,治療1週期受孕10例,治療2週期受孕15例,治療3週期受孕15例,妊娠率7
1.4%;其中單胎39例,雙胞胎1例;流產2例,流產率為5.0%。◼藥物組納入結果分析者54例,治療1週期受孕16例,治療2週期受孕9例,治療3週期受孕3例,妊娠率51.9%;其中單胎22例,雙胞胎4例,三胞胎2例;流產6例,流產率
為21.4%。◼(3)2組排卵障礙者治療後療效比較分析,見下表◼研究的結果分析可以看出,用針灸和口服克羅米芬排卵,都有較高的排卵效果,兩者之間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但據文獻報導,使用克羅米芬、人停經期後促性
腺激素(HM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誘發排卵,藥後引起的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症(OHSS)的發生率可達10.0%一15.4%。嚴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預防OHSS目前尚無較理想的措施。而針灸並不替代體內激素的作用,也較不會干擾正常體內的
內分泌平衡,◼從受孕情況及流產率來看,針灸促排卵的受孕率高於口服克羅米芬促排卵的受孕率,經統計學處理兩者之間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由此表明針灸促排卵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相對于口服克羅米芬促排卵治療排卵障礙性不
孕有一定的優勢,而且針灸促排卵的流產率低於口服克羅米芬促排卵流產率,經統計學處理,兩者之間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可能是因為應用克羅米芬等促排卵,有卵泡發育過多的情況,太多的卵泡發育,則卵泡發育不良,排
卵後黃體功能不健以及可能對抗了雌激素,影響了宮頸黏液,不利於精子的穿透,這可能是其妊娠率低的原因。而應用針灸,通過直接刺激卵巢及子宮局部可起到較強的自身調節作用,避免此事件的發生,同時針灸可改善局部的微循環,加
快血液迴流,提供更多營養,從而改善子宮壁,利於孕卵的著床。期刊討論二◼中西醫結合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症60例◼(蘭蘇平,王初容浙江省麗水市中醫院)◼山東中醫雜誌2009年12月第28卷第12期◼1臨床資料◼1.1一般資
料90例均為門診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對照組30例。◼觀察組中,年齡20-40歲,30歲以上者15例,24-29歲者30例,小於24歲者15例;婚齡2年者30例,3-5年者17例,6-9年者7例,10年以上者
6例。◼對照組中,年齡20-39歲,30歲以上者7例,24-29歲者15例,小於24歲者8例;婚齡2年者15例,3-5年者8例,6-9年者4例,10年以上者3例。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納入標準◼(1)患者均為結婚2年以上,同居但未
避孕;或曾經妊娠,後夫婦同居2年未避孕而未孕者;(2)均排除男方因素;(3)至基礎體溫測定呈單相;(4)宮頸黏液檢查,評分<10分;(5)超監測:從月經周期第8天開始,連續追蹤觀察l0d,無卵泡發育及排卵;(6)診斷性刮::子宮內膜呈增殖期改變,均連續觀察3個月經
週期,確診為排卵功能障礙。◼2治療方法◼2.1觀察組月經週期第5天開始服克羅米芬100mg/d。同時服用中藥湯劑並根據患者症狀辨證加減,治療原則以補腎為主,輔以疏肝、健脾、養血活血調沖任。基本處方:女貞子15g,
枸杞子20g,熟地黃20g,菟絲子12g,紫河車3g(研末沖服),香附12g,當歸15g,川芎15g,白芍18g,黃耆18g,茯苓20g,山藥15g,丹參15g,甘草3g。◼陰血虧虛者加阿膠5g(烊化)、五味子15g;腎陽虧虛者加紫石英20g、巴戟天15g;肝鬱氣滯者加柴胡15g、鬱金l0g、
川楝子12g、枳實15g;脾虛痰濕者加制半夏12g、蒼朮15g、陳皮15g、生薏苡仁20g、炒白朮15g;瘀血內阻型加桃仁10g、紅花12g、五靈脂l0g。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ml,每日3次,每次100m1口服,連續8d,當卵泡平均直徑>18mm時一
次性給予HCG8000IU肌肉注射。◼2.2對照組月經週期第5天開始口服克羅米芬,每次100mg,每日1次,連用5d。當卵泡平均直徑>18mm時一次性給予HCG8000IU肌肉注射。兩組患者除外妊娠者,均治療3個月經週期。◼3治療結果◼3.1療效標準◼治癒:妊娠或治
療3個月經週期均有排卵徵象;◼顯效:治療3個週期中2個月經週期出現排卵;◼有效:治療3個月經週期中1個月經週期出現排卵;◼無效:治療3個月經週期未排卵。◼兩組療效比較結果見如下◼西醫誘導排卵主要用克羅米芬,
其作用亦是調節下視丘-腦垂體-卵巢軸,在誘導排卵的過程中,2/3的患者很快出現雙相體溫。其促排卵率雖高(50%-96%,平均80%),但受孕率卻很低(11%-56%,平均40%),然而國外有資料表明,克羅米芬不僅直接影響子宮內膜發育,並具有在受體水準上阻斷雌激素的作
用,可致子宮內膜DNA合成受阻,還可通過減少子宮血流供應影響子宮內發育,使部分患者子宮內膜發育遲緩,內膜與卵泡發育不同步,從而影響精子前向運動和受精卵的著床。因此,克羅米芬雖有較強的促排卵作用,但受孕率並不理想,這與本文結果相符。◼應用中醫理論對本病辨證分析,其病機常涉及多個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而
多表現兼雜發病,故而許多醫家認為排卵障礙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然因女性生殖與肝腎、衝任功能最為密切,故多數醫家認為腎虛、肝鬱和沖任不調是不孕症的病機本質。故本研究在中醫辨證治療原則上以補腎、疏肝、調衝任為主。◼方中紫河車為血肉有情之品,是補氣補血第一品藥;當歸、川芍、白芍、熟地
黃補血補腎調經;柴胡、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陳皮理氣健脾;黃耆、山藥、茯苓、甘草健脾和中;丹參、牡丹皮活血祛瘀,使瘀滯散而氣流暢,同時根據患者症狀進行辨證加減,合之補血補腎,疏肝解鬱,調理衝任,經調子種。經觀察本方對腎陽虛、’腎陰虛、肝氣鬱、脾虛痰濕、瘀血內阻所
致不孕皆有治療作用。中藥結合克羅米芬可以互用互補,中藥利於陰精恢復和滋長,克羅米芬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出,具有補腎活血、調理衝任、調經種子的作用。◼實驗證明,具有補腎滋陰、益氣活血等功能的藥物可促進下丘腦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提高垂體的反應性和卵巢內激素受體
水準,調節卵巢的卵泡發育和促使子宮內膜的生長,有利於受孕◼本實驗統計結果也證明,中醫辨證合用克羅米芬組患者受孕率顯著高於單用克羅米芬組(P<0.05),中醫辨證聯合應用克羅米芬在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值得進一步研究其機制並推廣應用。◼Thanksf
oryour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