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病证夜啼25张课件

PPT
  • 阅读 9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327.500 KB
  • 2023-03-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心肝病证夜啼25张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心肝病证夜啼25张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心肝病证夜啼25张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心肝病证夜啼25张课件
心肝病证夜啼25张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心肝病证夜啼25张课件.ppt,共(25)页,327.5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32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心肝病证夜啼心肝病证夜啼[概述]一、定义:婴儿若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称为夜啼。二、发病情况: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儿。三、源流早在《颅囟经》等医著中已有记载。《诸病源候论》:“小儿夜啼者,脏冷故也。”《育婴家秘》:“小儿啼哭,非饥

则渴,非痒则痛,为父母者,心诚求之,渴则饮之,饥则哺之,痛则摩之,痒则抓之,其哭止者,中其心也,如哭不止,当以意度。”[概述]四、范围: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①啼哭是新生儿及婴儿的一种生理活动。②表达要求或痛

苦,饥饿、惊恐、尿布潮湿、衣被过冷或过热等都可以引起啼哭,此时若喂以乳食、安抚亲昵、更换潮湿尿布、调整衣被厚薄后,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属病态。③婴儿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由于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啼哭,应当审因论治,不属于本证范围。[病因病机]本病主要因脾寒、心

热、惊恐所致。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病因。⚫孕母素体虚寒、恣食生冷,胎禀不足,脾寒内生。⚫护理不当,腹部中寒,或用冷乳哺食,中阳不振,以致寒邪内侵,凝滞气机,不通则痛,因痛而啼。⚫由于夜间属阴,脾为至阴,阴盛则脾寒愈甚,寒滞气机,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病因病

机]心热⚫孕母脾气急躁,或素恣食香燥,或服温热药物,蕴蓄之热遗于胎儿;⚫出生后将养过温,受火热熏灼,令体内积热,心火上炎,心神不安而啼哭。⚫心火过亢,阴不能制阳,故夜间不寐而啼哭不宁;⚫彻夜啼哭之后,阳气耗损而日间精神不振,故白入寐;⚫夜

间正气来复,故入夜又啼。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病因病机]惊恐⚫心藏神而主惊,小儿神气怯弱,智慧未充,若见异常之物,或闻特异声响,常致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致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寐中惊惕,因惊而啼。总之,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是以寒、热、惊为本病之主要病因病机。[临

床诊断]1.诊断要点①婴儿难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②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而白天如常。③临证须详问病史,仔细体检,或辅以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外感发热、口疮、肠套叠、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以免贻误患儿病情。[临床诊断]2.鉴别诊断:(与不适、

拗哭及病理性啼哭相鉴别)①小儿夜间若哺食不足或过食,尿布潮湿未及时更换,环境及衣被过冷或过热,襁褓中夹有硬件异物等,均可引起婴儿不适而啼哭,采取相应措施后则婴儿啼哭即止。②有些婴儿因不良习惯而致夜间拗哭,如夜间开灯而寐之拗哭,摇篮中

摇摆方寐、怀抱方寐、边走边拍方寐的习惯等,注意纠正不良习惯后啼哭可以停止。③病理性啼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感染:音调高、哭声急-脑性尖叫。⚫肠痉挛:哭声阵发,时发时止,昼夜无明显差异。⚫肠套叠:嚎叫不安,伴面色苍白、出汗等。⚫营养不良

小儿常好哭,但哭声无力,易烦躁。[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辨证重在辨别轻重缓急,寒热虚实。①确认夜啼无直接病因者,方可按脾寒、心热、惊恐辨治。②虚实寒热的辨别要以哭声的强弱、持续时间、兼症的属性来辨别。哭声响亮而长为实,

哭声低弱而短为虚;哭声绵长、时缓时急为寒,哭声清扬、延续不休为热,哭声惊怖、骤然发作为惊。③婴儿夜啼以实证为多,虚证较少。辨证要与辨病相结合,不可将他病引起的啼哭误作夜啼,延误病情。[辨证论治]2.治疗原则①因脾寒气滞者,治以温脾行气;②因心经积热者,治以清心导赤;③因惊恐伤神者,治以镇惊

安神。[辨证论治]3.证治分类(1)脾寒气滞(2)心经积热(3)惊恐伤神[辨证论治]3.证治分类(1)脾寒气滞证候:哭声低弱,吮乳无力,胃纳欠佳,便溏尿清,睡喜蜷曲,四肢欠温,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治法:温脾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乌药散(《小儿药证直诀》)合匀气散(《医宗金鉴》)加减。常用乌药、高良姜、炮姜温中散寒;砂仁、陈皮、木香、香附行气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桔梗载药上行,调畅气机。[辨证论治]加减:⚫大便溏薄加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时有惊惕加蝉

蜕、钩藤祛风镇惊;⚫哭声微弱,形体羸瘦,酌用附子理中汤,温壮元阳。[辨证论治]3.证治分类(2)心经积热证候:啼哭时哭声较响,见灯尤甚;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便秘尿短;舌红苔黄,指纹多紫。治法:清心导赤,泻火安神。方药: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常用生地清热凉血;竹叶、通草清心降火

;甘草梢泻火清热;灯心引诸药入心经。同时要注意避免衣被及室内过暖。[辨证论治]加减:⚫大便秘结而烦躁不安者,加生大黄以泻火除烦;⚫腹胀乳食不化,加麦芽、莱菔子、焦山楂消食导滞;⚫热盛烦闹者加黄连、栀子以泻火除烦;⚫湿盛者加茯苓、滑石。[辨证论治]3.证治分类(3)惊恐伤神证候:夜间突然啼哭,

似见异物状,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舌苔正常,脉数,指纹色紫。治法:定惊安神,补气养心。方药:远志丸(《济生方》)加减。常用远志、石菖蒲、茯神、龙齿定惊安神;人参、茯苓补气养心。[辨证论治]加

减:⚫睡中时时惊惕者,加钩藤、菊花以熄风镇惊;⚫喉有痰鸣,加僵蚕、矾郁金化痰安神,也可用琥珀抱龙丸以安神化痰。[其他疗法]1.药物外治(1)艾叶、干姜粉适量。炒热,用纱布包裹,熨小腹部,从上至下,反复多次。用于脾寒气滞证。(2)丁香、肉桂、吴茱萸等量。研细末,置于普

通膏药上,贴于脐部。用于脾寒气滞证。2.推拿疗法分阴阳,运八卦,平肝木,揉百会、安眠(翳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脾寒者补脾土,揉足三里、关元;心热者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惊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冲

、内关。3.针灸疗法(1)艾灸:将艾条燃着后在神阙周围温灸,不触到皮肤,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连灸7日。用于脾寒气滞证。(2)针刺:取中冲,不留针,浅刺出血。用于心经积热证。4单方验方甘麦大枣汤:炙甘草5g,怀小麦30g,红枣20g,煎汤内服,不拘多少。用于原因不明,寒热虚实不著之夜啼。

[预防与调护]1.预防⑴要注意防寒保暖,但勿衣被过暖。⑵孕妇及乳母不可过食寒凉及辛辣热性食物,勿受惊吓。⑶不将婴儿抱怀中睡眠,不通宵开灯,养成良好睡眠习惯。2.调护⑴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检查衣服被褥有无异物刺伤皮肤。⑵婴儿啼哭不止,要注意寻找原因,若能除外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

、衣被刺激等,则要进一步作系统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思考与参考]1.试述小儿夜啼的病因病机。2.试述小儿夜啼有哪些证型,各有什么特征,其治法与方药有什么不同?谢谢!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

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

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