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课件

PPT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231.000 KB
  • 2023-03-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先天性巨结肠-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先天性巨结肠-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先天性巨结肠-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先天性巨结肠-课件
先天性巨结肠-课件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先天性巨结肠-课件.ppt,共(16)页,231.0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32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先天性巨结肠1ppt课件先天性巨结肠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Hirschsprung病(赫什朋病),HD)•以病变肠壁肌层神经节细胞缺如为特征的肠道发育畸形。•其发病率为1/2000-5000,男女比例为4:1。•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二位。•本病有家族性发生倾向,近年国外报道家族性巨结肠

约为4%。2ppt课件发病机制3ppt课件病理分型•常见型:无神经节细胞段自肛门向上达乙状结肠远端。•超短段型:无神经节细胞段仅限于直肠末端3-4cm。•短段型:无神经节细胞段仅限于直肠。•长段型:无神经节细胞段可包括乙状结肠近端、降结肠、横结肠甚至升结肠。•全结肠型

:无神经节细胞段包括整个结肠及末端回肠。•(形态学上分痉挛段、移行段及扩张段三部分)4ppt课件诊断•症状和体征•新生儿巨结肠:•1.生后24-48小时无胎粪排出或仅有少量排出,并持续2-3天尚未排净,同时有腹胀、呕吐等低位肠梗阻的症状。少数病例经过

新生儿几天的肠梗阻期后,可有几周、甚至几个月的“缓解期”,但后终止于再出现的顽固便秘。•2.直肠指诊后有大量气体和胎粪呈“爆破样”排出或经灌肠后症状缓解,但数日后症状重复出现。•3.约50%患儿并发小肠结肠炎(表

现为由便秘突然转为腹泻,排出大量恶臭水样便,发热>38℃、水和电解质紊乱、腹胀严重,X线检查腹部直立位平片提示小肠与结肠扩张,可伴有液平面。如作钡灌肠则可见结肠段黏膜粗糙,有锯齿状表现,甚至见到溃疡。可有中毒症状,导致巨结肠危象)(主要发生在生后三个月内,HD主要

死因)。5ppt课件•婴儿和儿童巨结肠•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就有便秘、腹胀、呕吐等症状,并逐渐出现大便秘结,需灌肠、塞肛栓或服泻剂方可缓解。腹部膨隆,多可见肠型。•便秘具有双重含义:排便困难或次数减少。在成年人如用力排便占

排便时间的25%上和(或)每周大便2次或更少,儿童的标准则低于成人。•直肠指诊可有裹手感,拔指后有大量气便排出。6ppt课件实验室检查•1.X线检查典型病例平片可显示低位肠梗阻的征,其除了作为诊断外,还可以了解病变肠段的长度,有否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情况。目前报道

诊断率在80%。•2.钡灌肠检查可显示痉挛肠管及扩张肠管直径的差别,并可根据痉挛段长度进行分型,同时可了解排钡功能及结肠壁有无水肿等炎症表现。一般认为新生儿巨结肠的形态学改变,生后二周才形成,有的需要3~4周甚至几个月。•3.肛管直肠测压法目前已公认这种方法安全简便,测压内容主要是

内括约肌松弛反射与肛管各部压力。正常儿直肠内气囊注入2~3ml气体后,1~3秒钟内肛管压力迅速下降(称正常反射)。肛门直肠测压法的诊断准确性在儿童组高达95%以上,新生儿组亦有60%~85%左右。•4.直肠肌层活检正常直肠在齿线上

方有一低神经节细胞区,故强调取材高度在齿线上方至少新生儿2cm,1岁以内2.5cm,1~3岁3cm,4岁以上3.5cm。•5.直肠粘膜活检在距肛门3-4cm的直肠后壁摘取小块粘膜及粘膜下组织,检查有无神经节细胞协助诊断。•6.直肠粘膜组织化学检

查表现为无神经节细胞段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强,直肠粘膜固有层出现异常增生的胆碱能神经纤维,可协助诊断。7ppt课件鉴别诊断•1.单纯性胎粪便秘或称胎粪塞综合征症状类同无神经节细胞症,胎粪排出延迟,便秘腹胀,但经直肠指检、开塞露刺激或盐水灌肠后则可排出多量胎粪,且从此不再发生便秘。患儿直肠

壁神经节细胞正常存在。•2.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本病多见于早产儿,出生后曾有窒息、缺氧、休克的病史,且有便血,X线平片肠壁有气囊肿,在巨结肠则罕见。•3.先天性肠闭锁为典型的低位肠梗阻,直肠指检仅见少量灰绿色分泌物,盐水灌肠后并未见大量胎粪排出,钡灌肠结肠呈胎儿型

结肠,但结肠袋存在。8ppt课件治疗•1.结肠灌洗法用于未确诊时缓解症状或确诊后作为术前准备。•A.用质地较柔软口径较粗的肛管,截石位,臀部抬高20-30度,安置肛管要求缓慢而轻巧地插入。插管有困难时可变更体位,来回抽动肛

管,调整肛管的位置,防止肛管在肠腔内扭曲,切忌暴力操作,防止损伤肠壁•B.插管必须插至扩张的结肠内有气体和粪便冲出时才达到要求,一般插入6-8cm以上•C.操作时可把肛管另一端放进水中,一般顺利进入后可见气体冒出•D.用甘油节注入

20-50ml灌洗液,待其流出后再注入第二筒灌洗液,反复灌洗。总灌洗量不超过100ml/kg,灌入量与排出量基本相等。同时轻柔按摩腹部,帮助粪便排出,直至腹部柔软不胀无粪渣为止9ppt课件温度,深度,浓度,量度•温度:25-30度•总量:少于1000毫升;新生儿少于500毫

升,一次注入量少于20毫升。•灌洗液:0.9%NS,禁用肥皂水与低渗液(大量低渗液可至水中毒)10ppt课件•粪便干硬、灌洗有困难时,在灌洗前3小时将50%硫酸镁20~30ml注入结肠,或先灌等量的3%

双氧水、甘油及等渗盐水混合液,以利排便,再行灌洗。•洗肠准备要10~14天,排尽积粪,术前晚上及术晨应清洁洗肠•每天定时灌肠1次,必要时2~3次,灌肠后腹胀未改善时应保留肛管11ppt课件•入院后应低渣半流

质饮食,术前3天流质饮食,术前一天晚上至术晨应禁食。•肠道给药:术前3天每天口服庆大霉素或灭滴灵。若肠道准备不足应推迟手术时间12ppt课件•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如果术后无大便排出或仅有少量粪便排出、且伴有腹胀,患儿哭闹不止则可能发生早期粘连性肠梗阻2.盆腔感染:术后3~5天高热、腹胀,肛

门有脓性分泌物,肠鸣音消失,应禁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素,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支持疗法,保留肛管,保持肠道排出通畅。3.术后高热、腹泻、大量水样便或排便不畅有潴留,提示结肠炎,需大量补充液体13ppt课件•2.小肠结肠炎的治疗原则是禁食、减压、温盐水洗肠、口服肠道抗菌素(甲硝唑、多粘

菌素E等)。同时输液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的紊乱。•3.肠造瘘术对于一般情况较差,营养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灌肠法不能缓解腹胀者;合并严重小肠结肠炎的巨结肠危象者;并发肠穿孔腹膜炎者;长段型巨结肠洗肠困难者均应在痉挛段近端行肠造瘘术。而全结肠型巨结肠应采用回肠末端双孔造瘘术。14ppt课件4.巨结肠根

治术诊断明确后,对于全身状况良好的患儿,应尽早行巨结肠根治术。•主要的传统经典术式包括:•(1).Swenson手术(拖出型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2).Duhamel手术(结肠切除、直肠后结肠拖出):•(3).Rehb

ein手术(结肠切除、盆腔内低直肠结肠吻合术):•(4).Soave手术(直肠黏膜剥离、结肠于直肠肌鞘内施出切除术):•(5).腹腔镜辅助巨结肠根治术:长段型病例可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改良的Soave术。•(6).Martin手术:适用于全结肠型巨结肠15pp

t课件•出院指导:术后早期排便量少且次数多,应及时清洁,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好转。培养定时排便习惯,加强术后排便训练,术好3-6月扩肛。每3个月随访一次,了解排便情况16ppt课件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