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杨力)四年级上册《18. 剪挂笺 过新年》教学设计1.doc,共(7)页,1.83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80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基本信息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熟悉的新年准备入手,结合已学过的剪纸知识,通过多种探究实践活动形式,在体验中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创作热情。渗透《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些基本理念,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愿望。三、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是人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四年级上册第18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剪纸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动手实践活动,他们从小也喜欢剪剪刻刻,过新年时也会参与新年的大扫除和房屋的装饰,因此这节课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情况: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较强,已经对剪纸有了初步的学习和了解,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新年挂笺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熟悉的但不十分了解的知识,
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习挂笺的相关知识,了解挂笺的各部分组成。(2)体会挂笺的寓意。(3)学习自己设计剪刻挂笺。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挂笺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通过学习设计挂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
与创作能力。(3)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作品的展示评价,培养学生的艺术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剪制过程的乐趣,感受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魅力,养成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喜爱之情。(2)在创作过程中能将挂笺赋予新年的吉祥寓意,并能将
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与创作中。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课标版(杨力主编)课名剪挂笺过新年学科美术学校北京市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年级四年级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1、教学重点:学习挂笺的相关知识——各部分构成与寓意,探索设计和剪刻挂笺的基本方法。解决措施:
通过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科学的充分整合,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分析挂笺的相关知识,辅之以教师的示范创作,使学生更好的探索设计和剪刻挂笺的基本方法。2、教学难点:有创意的设计新颖、独特、实用的挂笺作品。解决措施:通过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科学的充分的整合,多种方法促进学生思考
创新性的设计剪刻挂笺。六、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观察法、实践创作法。七、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剪刀,彩纸、挂笺成品等。2、学具准备:剪刀、刻刀、彩纸、铅笔等。八、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教学目的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一、问题导入,引出新课。1.回
忆春节时的景象,春节的节前准备——大扫除、备年货,挂灯笼、贴福字、贴春联等。2.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房门上缺少的装饰,从而播放过门笺的视频,引出课题——剪挂笺过新年。(一)问题导入。1.师:出示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日子?生:春
节,新年。2.师:新年时有许多好玩的事情做,像放鞭炮,走亲戚等,那么春节前,你和爸爸妈妈都为过春节做了哪些准备?生:大扫除,备年货。3.师:春节前你们装饰房门吗,怎样装饰呢?生:挂灯笼,贴福字,贴春联。
(二)适当给与学生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回答并引导学生发现这节课题的重点。师: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这是我们装饰好的房门,看一看,还缺什么呢?我们先看一设疑启发导入新课。利用多个问题、图片和短片等形式导入,营
造喜庆的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学生回忆与想象并自主的在头脑中创建出新年的景象以及激发学习挂笺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该课1、运用自定义动画功能。(1)从左侧快速飞入图片,从底部快速飞入猜一猜、图片上是什么节日来引导学生猜一猜,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自底部快速飞入春节来回复学生。(2)单击自底部、左侧、右侧快速飞入问题,图段小视频,看能不能从里面找到答案。播放视频。给图片上相应位置贴入挂笺,提示—挂笺。(三)明确学习任务:老师创作了几件挂笺作品,贴上黑板。这些同学也创作了吉祥的挂笺作品,你们
想不想学一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挂笺,过新年,感受民间工艺挂笺的魅力。出示课题—剪挂笺,过新年(板书)文的学习。片,引导学生回答,后导入答案,营造新年过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课中来。2、运用插入视频、形状和自定义路线途径的功能。(1)在讲解过程中适时的加入视频—
—“身边:过门笺子”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回忆与想象并自主的在头脑中创建出新年的景象以及激发学习挂笺的动力。(2)通过自定义路线途径的方法将图片上面的挂笺以动画形式移动到图片中的门框上,自然醒目,达到提醒学生注意的目的。(3)运用插入形状的功能,重点强调挂笺。二、探究分析,(一)了解挂笺这
一民俗文化。1.挂笺历史习俗。(一)感受民间工艺挂笺的艺术魅力和结构组成。1.师:老北京历来就有剪挂笺,过新年的习俗,那挂笺是什么呢?(出示问题)有人知1.培养探究意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1、运用重点提示、自定义动画、插入形状等功能。掌握新知。2.挂笺
的定义和组成。3.挂笺的颜色及它们代表的寓意。4.挂笺主体图案的组成和寓意。(二)学习挂笺的设计制作方法。1.挂笺常用的设计方法。2.挂笺穗子的纹样设计。3.设计和剪刻挂笺常见的易错点探究。(三)教师制作挂笺步骤示范
及学生作品展示。道吗,抓紧时间看书,看能不能从书本中找出答案。学生回答。出示挂笺定义。2.师:学习挂笺的定义,那挂笺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出示看图探究。边分析边重点指示最外围——边框,最下中部——穗子,中间部分—
—膛子。3.师:我们的彩纸有很多颜色,挂笺都是什么颜色呢?出示图片。学生边回答边出示头红、二绿、三黄、四水(小红)、五蓝。师:这五种颜色同学们猜一猜代表了什么意思?生:五福临门。(二)探究挂笺的设计制作。1.探究A。(1)挂笺的
主体图案它们都有什么组成?(2)它们各有什么寓意?学生分析,讨论回答。财神(人物)——招财进宝鱼(动物)——年年有余桃花、喜鹊(风景)——春暖花开春字、福字(文字)——春节福来(3)现在想一想你准备设计一款什么样的挂笺,用什么样的
组成,表达什么样的寓意?小组探讨,交流。2.探究B。(1)这些挂笺的设计运用了剪纸的什么方法?对称。(2)师:穗子纹样有方孔钱纹、花瓣纹、菱形纹、网格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你还能设计更新颖的穗子吗?新颖、多变的特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自我发挥,激发学生的
内在动力,使学生始终保持主体地位并贯彻始终,增强学生设计创新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解决教学重难点。2.强调合作精神。利用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发现,拓展自己的个体思维,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来。(1)运用自定义动画功
能将挂笺的三部分以重点提示的方式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学生能清晰明了的把握挂笺的组成。(2)运用插入形状的功能标注挂笺的三部分构成,橙色底蓝色箭头对比强烈,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提示的作用。(3)运用自定义动画的功能分步展示,避免直接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3)运用学过的知识在彩纸上画出你的设计草稿。3.探究C。(1)易错分析1。挂笺和窗花在张贴上有什么特点?窗花——贴四角挂笺——贴上边框小口诀:剪挂笺要注意,边框切记要留意。(2)易错分析2。挂笺和窗花在主体的
创作上各有什么特点?小口诀:连接点你找好,我就不会往下掉。(3)易错分析3。怎样保证挂笺的完整?小口诀:线条要粗不易断,连接要多会更稳。4.教师示范,学生观看。(1)挂笺的折法。(2)挂笺的画法。(3)挂笺的剪法。5.展示学生作品
图片。运用插入形状的功能标注主体部分的连接点,红底蓝色着重点对比强烈,运用闪烁的功能,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提示的作用。三、学生入手,创作实践。1.学生创作实践的内容2.学生创作实践的要求。3.教师辅导要点安排。1.内容:小组分工设计制作一组挂笺。2
.要求:挂笺新颖,构成完整,线条连接清晰,有美好寓意。3.教师辅导要点。a.图案的设计是否有吉祥寓意;b.文字或图案的连接是否恰当;c.线条的粗细。学生了解作业要求,并进行设计创作。老师帮助设计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1.运用课件展示艺术实践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时时提醒学生创作的方向。2.运用插入音频的方式,插入舒缓的音乐,更加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投身于艺术创作。四、分析作品,展示评价。学生作品展示及根据评价要点进行评价。1.展
示:引导每个展示的学生排好队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2.评价要点:制作精美,内容吉祥,设计新颖。3.多元评价:自评,互评,师评。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运用展台,把主体位置交到学生手中,利用展台展示作品,更有
利于学生的作品评价。五、课后探索,拓展延伸。老艺人的创作挂笺图片展示及对学生创作的激励。展示老艺人图片。1.师:课下我们可以尝试不对称挂笺的设计制作方法,制作后同学们可以与老师、同学们一起相互交流。新年马上就要到了,挂笺的创作者也都已经开始进行剪制、创作了,
我们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寻找民间的艺人,看看他们都是怎样设计、剪刻挂笺的,相信那对我们的设计也会有很大的帮助。2、宣布下课。激发学生更强的设计兴趣。运用自定义动画功能中的飞入和消失的技能,展示老艺人的创作过程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向老艺人学习的动力。九、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原有剪纸的基础上,对新年的挂笺设计剪刻的兴趣增加,激发了学生设计、创造愿望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并在创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绘画设计和剪刻动手能力。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理
念,利用多媒体,多方面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时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从熟悉的事物入手,也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挂笺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去观察
和了解这一事物,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更自然、轻松,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探究学习过程。给了学生全新的课程体验,全程探究式的学习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体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
挂笺这一民间工艺的兴趣和设计制作的热情。这样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探究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利用小组合作对新年挂笺进行观察理解、分析
比较、指导剪刻与课件演示,使学生设计出新颖、有创意的挂笺作品。在时间的把握上控制的不是太好,以至于实践时间实在是特别紧张,学生的作品完成度不是太高,这一点还需要继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