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铸铁偏析的特点

DOC
  • 阅读 9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3.849 KB
  • 2023-03-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9.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灰铸铁偏析的特点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灰铸铁偏析的特点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9.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9.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灰铸铁偏析的特点.docx,共(3)页,13.849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0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铸铁的偏析特点:①偏析倾向严重:铸铁内含有较多的溶质元素,元素的相互作用加大了铸铁的偏析程度。Mn、Cr、V、W、Mo等正偏析元素被凝固的固相推向LTF区,与LTF区中的碳相结合,进一步加重微观偏析。而钢中常存的溶质元素明显低于铸铁,因而钢的偏析倾向也较小。

②元素的分布复杂。铸铁中溶质元素含量大,凝固组织种类多使元素分布变得复杂。如亚共晶铸铁的初生奥氏体和共晶奥氏体虽都是奥氏体组织,但两者的偏析系数不同。在一个共晶团内溶质元素的浓度也是极不均匀的。另外枝晶不仅在横截面上存在偏析,长度方向也存在明显的成分差异。③存在

正反偏析特性。大多数的工程合金的元素偏析表现出来都是正偏析。铸铁则不同,除正偏析外,还有部分元素凝固时显示出反偏析特性。正偏析元素——Mn、Cr、Mo、W、P、S等反偏析元素——Si、Al、Cu、Ni、Co等各元素的偏析特性与它们的石

墨化能力,形成碳化物的倾向有密切关系(P、S除外)。正偏析元素主要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反偏析元素则是强石墨化元素。铸铁中的硅及其它石墨化元素的反偏析行为是由于铸铁中含有高的碳硅含量引起的。在碳硅含量较高的铸铁中,Fe-C-Si系中硅的分布与铸

钢中不同。由于碳硅浓度的提高,Si-C相斥力增强,Si从富C的微小体积中被置换出来,被C排斥出液体而优先进入Fe相。随着枝晶或共晶团的生长,Si不断固溶于奥氏体,液相中的Si不断减少,由原先的正偏析转成反偏

析,而C的微观偏析符号仍保持不变。在液相中Si被C排斥的原因在于:Si的3S3P轨道上的价电子离核心更远,并且被它的(K、L)内层所屏蔽,而C只有一个(K)屏蔽层。因此,在形成化学键时,Si比C更有优势。铜、镍、铝、钴等元素的反偏析行为是由于

这些元素与铁形成的原子键远比有碳存在的Fe-Fe键强,形成的固溶体的热力学稳定性更好。凝固开始,硅的反偏析使初生奥氏体枝晶富硅,冷却后易直接转化成枝晶状铁素体。共晶结晶时,硅富集在共晶团中心。含硅量偏高的铸铁,在共晶团中心常出现铁素体,降低了铸铁的力学性能。锰在奥氏体枝晶或共晶团

间发生正偏析,降低此区域奥氏体的转化温度,提高其稳定性,使奥氏体更容易生成珠光体。硫容易偏析于晶粒周界晚凝固的位置形成FeS,当含锰量较低时,可以观察到FeS单独存在。磷在铸铁中是一个很容易偏析的元素,形成磷共晶。磷共晶硬度800-950HV,性质硬脆。

并且磷会引起铸铁的缩松,当同时存在Ni、Cr、Mo等元素时,综合的正偏析作用加重了宏观缩松孔隙的数量和形成倾向。应严格控制磷含量。一些低熔点的元素(如铅、铋、锡等)常常偏析到枝晶间或共晶团间,凝固时易形成特殊组织。如微量的铅可以使奥氏体枝晶周围生成网状石墨。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