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五四制)】三上《7 墨线的变化》教学设计2.doc,共(3)页,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64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墨线的变化教材:上教版小学美术教材课时:1课时类型:中国画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上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这一单元主要在尝试水墨画工具材料、特性和笔墨表现的过程中,学习墨点与墨线的表现方法,感受
水墨画独特的美,激发学生对水墨画学习的兴趣。本课教学意在帮助学生了解水墨画各种线条的表现,初步学会中锋、侧锋的用笔方法,能画出有变化的墨线。学情分析:三年级第一学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学习水墨画,他们对水墨画的绘画工具不太了解,对毛笔的特性知之甚少。本单元的
第一节课让学生通过体验墨点的大小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在本节课上同样通过尝试、探究水墨画的特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水墨画技能和方法来画出不同粗细、曲直、浓淡、干湿的墨线。培养学生对水墨画学习的审
美素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增强名族自豪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墨画各种墨线的表现,初步学会中锋和侧锋的用笔方法,能画出有变化的墨线。过程与方法:在尝试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用粗细、曲
直、浓淡、干湿变化的墨线表现水墨画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水墨画作品,感受与体验水墨线条的丰富变化和用笔的独特美;乐于大胆表现。教学重点:掌握中锋、侧锋的用笔方法。教学难点:画出有变化的墨线。要注意的问题:中锋、侧锋用笔中的变化。作业设计:作业内容:画画水墨梯田。基础要求:中锋和侧锋的
运笔方法画出粗细、曲直、浓淡、干湿等变化的墨线提高要求:疏密有致的布局画面,墨点墨线相结合。2评价要求:画面中墨线的变化是否丰富。教学准备:学具:毛笔、宣纸、墨汁、调色盘、笔洗等教具:毛笔、宣纸、墨汁、范画、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感受与体验1.回顾已知的中
锋用笔方式2.任务1:中锋画两条不同粗细的线条。(中锋、粗细)3.对比:中锋与侧锋的不同表达。(侧锋)4.任务2:用侧锋画一条墨线。5.任务3:能否灵活运用中锋、侧锋画出一条有变化的曲线?(综合运用)6
.观察交流在这两幅画中墨线的运用上还有哪些不同变化。(浓淡)水多墨少:淡;水少墨多:浓(复习)墨多或者水多:湿;墨少墨少:干(新授)(设计说明: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尝试探究中感受墨线的变化。)二、欣赏与评述1.欣
赏大师的画2.分析吴冠中《梯田》(设计说明:通过欣赏感受大师的画,进一步去理解墨线变化的水墨画美感。)三、尝试与表现1.教师示范绘画2.练习设计:内容:画画水墨梯田。基础要求:中锋和侧锋的运笔方法画出粗细
、曲直、浓淡、干湿等变化的墨线提高要求:疏密有致的布局画面,墨点墨线相结合。3.学生尝试,教师辅导。(设计思路:教师示范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易于掌握的,达到直观高效的作3用。)四、展示与交流1.展示学生作品,欣赏
评价。2.评价内容:①墨线是否有变化②水墨画的美感3.教师小结(设计说明:在欣赏同伴的画作中,大胆交流,增加学习的兴趣,为以后学生的持续学、主动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