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编创与活动》教学设计4.docx,共(2)页,30.21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3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主题《牧童之歌》课题《剪羊毛》课时1文本解读《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欢快活泼,为再现的两段结构体。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时的场景;第二乐段开始音区较高,旋律和节奏开阔舒展,使得欢快的劳动情景得到生动、鲜明的表现。
最后两个乐句强调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一哲理,并在艺术上给人完整、圆满的收尾。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用歌声来表达人们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模唱的教学方法学习歌曲。知识与技能: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感受歌曲中旋律的重复与变化。教学重点掌握附点节奏
,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双响筒碰钟三角铁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师生用音乐问好一.导入播放歌曲及ppt,教师向学生介绍澳
大利亚的风景及动物,着重介绍畜牧业,引出本堂课课题——羊。二.新歌教学1.初听歌曲说一说人们在做什么比赛?2.再听歌曲说一说人们在剪羊毛时的心情?和歌曲的节奏?3.复听歌曲同学边看歌词边找一找歌词中画黄色横线的部分和没有黄色横线的部分有什么区别?引出本节课重点知识—附点节奏。并带领学生
打节奏。4.发声练习5.初唱歌曲用“lu”轻声缓慢跟唱,注意有附点节奏的地方要轻快地演唱。6.教师伴奏学生试唱第一段教师指导7.教师伴奏学生演唱第二段教师指导8.播放伴奏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整首歌曲教师指导9.男女生、小组分
别演唱歌曲三.编创部分师: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不同的小乐器,同学们用他们来为歌曲进行伴奏吧!四.总结要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