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猪瘟课件

PPT
  • 阅读 15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4 页
  • 大小 4.118 MB
  • 2023-02-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完整版)猪瘟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完整版)猪瘟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完整版)猪瘟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完整版)猪瘟课件
(完整版)猪瘟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完整版)猪瘟课件.ppt,共(64)页,4.118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06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HogCholera,HC一、概述◆概念: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为特征◆历史和现状➢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先

发现CSF,1903年证明CSF的病原体是病毒,CSF在世界养猪国家有不同程度流行➢1984年国际动物卫生组织(WorldOrganizationforAnimalHealth,OIE)将本病列入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并规定为国际重要检疫对象➢很多国家制定和

执行猪瘟的防制和根除计划,并在欧美20多个国家取得成功➢我国的研究成果•我国于1945年首次分离到猪瘟石门系强毒株•1954年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具有高度安全性和优良的免疫原性•1956年起,在我国广泛

使用,为我国控制和消灭CSF做出了巨大贡献,该疫苗在国外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罗马尼亚、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应用我国的CSF疫苗消灭CSF➢目前世界上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猪瘟的流行,近年来一些已宣布消灭CSF的欧洲国家(荷兰、比

利时、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又相继复发➢我国虽然控制了CSF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并且其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变化也是世界性的)二、病原◼分类和形态结构➢分类:猪瘟病毒(CSFV)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与另一成员牛病毒

性腹泻病毒(BovineViralDiarrhoeaVirus;BVDV)之间基因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抗原关系密切,存在交叉反应➢形态:单分子线状正义单股RNA病毒,病毒粒子直胫40~50nm,20面体对

称,有囊膜,其上有穗样糖蛋白纤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呈圆球状。◼血清型➢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分离毒株的毒力强弱有差异(强毒株、中毒毒株、低毒力株、无毒力株)➢根据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国际上将CSFV分为1、2、3三个基因群,10个基因亚群,即1.1~1.3,2.1~2.3,3.1~3.4亚

群◼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92份CSF病料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流行的CSFV分为2个基因群,4个基因亚群,即基因2群(74%)的2.1,2.2,2.3亚群和基因1群(26%)的1.1亚群

(石门系强毒株和兔化弱毒株)。尚未发现基因3群毒株流行◼体内分布: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各种脏器,而以脾脏含毒量最高。在各个脏器的分布:脾脏>淋巴结>肺>血液◼培养特性:可在猪肾细胞、猪睾丸细胞、骨髓等原代细胞和PK-15等传代细胞上生长繁殖,不产生CPE。◼抵抗力❑对外界抵抗力不强,自然条

件下1~2周失去感染力,但冷冻情况下能存活几个月甚至几年◼对温度抵抗力不强,56℃60min,60℃10min可被灭活◼在含毒猪肉和猪肉制品内几个月后仍有传染性◼常用的化学消毒剂都可在短时间将其杀死(

2%NaOH)三、流行病学◼易感动物❑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和发病◼传染源➢病猪➢带毒猪(隐性感染、潜伏期、持续性感染猪、恢复期猪)◼传播途径❑通过口腔和鼻腔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皮肤擦伤、交配、胎盘➢猪群

流动是传播和扩散CSF的重要途径➢未经加热消毒的残羹、洗肉水➢不按兽医法规处理的病猪酮体及其制品➢节肢动物体内可带毒和机械性传播。人也可机械性传播病毒➢未充分致弱的活疫苗◼流行特点❑流行形式由过去频繁发生的大流行,转为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性,很少大群发生◼一般在易感猪群为流行性,免疫猪群多为散发❑规

模化猪场表现未非典型、温和型,甚至隐性型感染,发病率、死亡率较低,流行过程缓和。成年猪多不显临床症状,死亡率低◼中小猪及哺乳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尤其是带毒母猪所产感染仔猪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边远或农村散养猪,仍以典型猪瘟为主➢持续性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感染、妊

娠母猪带毒综合征,这些感染形式是猪瘟不断发生恶性循环的根源(下图所示)➢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秋、冬、春多发亚临床感染妊娠母猪垂直传播带毒仔猪其它易感猪种母猪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终身带毒四、发病机理◼病毒首先侵害的靶器官是

扁桃体------生长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导致体温升高,病毒扩散致脾、骨髓、内脏淋巴结及小肠的淋巴组织,并大量增殖,最后侵入实质脏器❑病毒主要侵害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系统,导致白血球减少,组织器官出血、梗死、发炎等变化❑脑组

织出现非化脓性脑炎,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免疫应答水平下降(抗体应答水平、吞噬能力下降),容易继发其它病原,发生混合感染❑引起肾小球肾炎或持续性感染◼由于低毒力毒株感染机体后,低滴度的病毒可长期存在于扁桃体、唾液腺、回肠和肾上皮细胞、淋巴组织及网状内皮组织内,结

果循环病毒抗原与少量的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脏◼迟发型猪瘟病猪呈高滴度的病毒血症状态,病毒在机体组织内广泛存在◼先天性感染引起免疫耐受❑胎儿期经子宫感染CSFV时,吃初乳后母源抗体与体内病毒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体内的病毒滴度暂时降低,但

不能完全消除病毒。随着母源抗体的消失,体内病毒滴度会再度上升。长期低滴度病毒的存在,导致免疫耐受,并可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即病情迅速恶化、病势重、死亡率高五、临床症状◼潜伏期5~7天,最长21天◼急性型✓潜伏期一般2~5d➢由HCV强毒引起,多见于流

行初期和首发猪场➢突然发病,高热稽留(41~42℃),精神委顿、食欲废绝➢结膜炎:眼有粘性分泌物,有的甚至眼睑黏连,眼睑浮肿➢粪便:先便秘后腹泻。高热期粪便干燥,粪球呈褐色,并附有粘液和血丝;后期腹泻,排出灰白色、稀薄、腥臭粪便

➢耳尖、四肢末梢和黏膜充血,后期发绀、全身多处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斑➢公猪出现包皮炎:包皮内积有尿液,呈混浊灰白色,腥臭➢非化脓性脑膜炎:病猪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全身痉挛,四肢抽搐,常见后肢麻痹➢血液检查:初期白细胞数明显降低(900

0/mm3),血小板减少➢患猪卧地不起,很快死亡。病程短的不超过5d,一般10~20d,死亡率高50%~100%◼慢性型:多见于常年有猪瘟流行的猪场和防疫卫生条件差的猪场➢病猪被毛粗乱、消瘦、贫血、精神不振、嗜睡,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

,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部分病猪可见耳尖、尾尖、臀部和四肢末梢有紫斑或坏死痂➢病程至少1月以上,有的可达3个多月,不死者常成为僵猪。死亡率一般10%~30%◼持续感染型或迟发性猪瘟:目前我国猪场常见类型,多见于有CSF流行病史的猪场➢感染猪通常

无临床症状,但长期带毒、排毒;感染母猪可垂直感染胎儿,发生流产、早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颤抖仔猪或外表健康仔猪➢生后存活的仔猪大部分发病死亡,不死者终身带毒、不定期排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并产生免疫耐受,对C

SFV不产生抗体应答,或发生过敏反应耳病情恶化、死亡六、病理变化◼急性型:❑最初死亡者多无特征性病变。一般仅见浆膜、黏膜和内脏有少数出血点。❑病程缓者以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以及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卡他性、纤维素性和出血性炎症➢外观:

全身性皮肤出血➢内脏、浆膜、黏膜广泛性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或出血,外观呈紫红色,切面大理石样外观,有的切面全血色(诊断意义)✓脾脏一般不肿大,周边出血,形状呈楔形、暗红色梗塞(特征性病变)✓肾脏出血,肾脏背景土

黄色,上有出血点;皮质、髓质、肾盂出血点,大小不等✓膀胱浆膜、黏膜有散在出血点✓胆囊浆膜、粘膜出血✓齿龈和嘴唇黏膜溃疡,喉头、气管出血✓肺脏有不同时期的出血斑猪瘟:肾盂肾乳头出血猪瘟:膀胱粘膜出血猪瘟:喉头粘膜出血猪瘟:

肺脏散在出血斑点✓心冠脂肪、心肌、心内外膜、心包膜出血✓扁桃体出血、坏死✓小肠、大肠黏膜充血、出血;盲肠(特别是回盲瓣处)和结肠的淋巴组织坏死✓脑炎。脑膜出血,毛细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形成“袖套状”。小胶质细胞增多或局灶坏死猪瘟:脑膜出血◼慢性型➢主要病变在肠道。回肠末端

、盲肠坏死,形成钮扣状溃疡➢部分实质器官有少量针尖状陈旧出血点或出血斑➢肋骨于肋软骨之间形成点状出血线,后期出现钙化骨垢线◼持续感染型➢肾脏表面有陈旧针尖状出血点,皮质和肾盂、肾乳头均可见到小出血点➢淋巴结(颌下、肠系膜)、扁桃体有少量出血点七、诊断◼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

理变化,初步诊断◼鉴别诊断1、典型猪瘟应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败血型猪丹毒:主要发生于3~6月龄,发病率较低,脾肿胀,大红肾,淋巴结切面无大理石外观✓急性副伤寒:1~4月龄小猪多发,发病率较低,脾肿大,大肠壁增厚,黏膜发炎、粗糙、有大小不一

边缘不齐的坏死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侵害仔猪和繁殖母猪,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急性猪肺疫:零星发生、咽喉肿胀、呼吸极度困难、口鼻流出白沫✓败血性链球菌病:多见于2~3月龄猪,呼吸急促,黏膜发绀,突然倒地,口鼻流红色泡沫液体✓弓形体病:多见于3~6月龄,流行于夏

秋炎热季节。脾肿大,肝有出血点和坏死点,淋巴结肿大,有出血、坏死点✓猪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夏秋或雨水较多季节。血涂片可见虫体,血虫净效果较好2、非典型猪瘟:多见于20~60日龄小猪和母猪。对带毒综合征

母猪,注意与PRRS、PR、PPV感染等鉴别◼实验室诊断取病猪的扁桃体、脾、淋巴结、肾、回肠末端等进行如下检测➢直接荧光抗体试验:取待检病料,制片,染色,镜检,如细胞浆内有弥漫性、絮状或点状的亮绿色荧光,为CSF。最常用

、快速、简单、可靠➢酶标抗体技术:检测病猪外周血白细胞涂片及组织压片中的CSFV➢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病料接种于PK-15细胞,48~72h后,用FA或酶标抗体技术检测➢新城疫病毒强化法(END法):猪睾丸细胞,先接种病料(4d),再接种NDV(106

个蚀斑单位,3d),出现CPE。此法可区分强毒和兔化毒➢兔体交互免疫试验:根据CSFV强毒不引起家兔体温反应,但能使其产生免疫力,而猪瘟兔化弱毒株能使兔产生热反应,但对已产生免疫力的家兔则不产生体温反应的原理而设计的。该

试验准确性高,需8d得出结果➢ELISA:检测抗体,并能区分自然感染和免疫引起的抗体反应➢荧光抗体或过氧化物酶病毒中和试验:检测抗体八、防制措施(一)预防措施1.免疫接种:1)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优点:✓安全可靠。对各种品种和日龄的猪极其安全,不产生临床症状,也不造成持续感

染。不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免疫原性稳定:在兔体内连续传985代,遗传性状不变✓产生免疫力快。给猪肌肉或皮下注射后,72h产生坚强免疫力,可用于紧急预防接种✓体内带毒时间短。在免疫猪体内仅保毒14d,不从尿、粪中排毒,也不引起非免疫猪同居感染✓对不同毒力株均有非常高的保护

作用,免疫猪保护率达100%✓免疫期长。1~1.5年,保护力为100%✓免疫剂量小:淋巴结、脾脏中含毒10-4~10-5PFU即可产生保护力2)免疫程序➢后备母猪于配种前15d免疫1此,产仔后10d免疫1次➢一般公猪、繁殖母猪和育成猪每年春、秋各注CSF弱毒苗一次,剂量可酌情加倍➢仔猪可

采用两种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20日龄首次免疫,60日龄第二次免疫,用3~4倍剂量较好。✓CSF流行的猪场,新生仔猪实行超前免疫(0时免疫)。仔猪在吃乳前注射2倍剂量的CSF疫苗,待2小时候再自由哺乳,8~9周2免;留作种用

的5~6个月3免,免疫期可达1年以上。2.综合防制措施✓把好引种关,搞好隔离,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消毒措施(处理好屠宰间猪肉下脚料或食堂泔水)✓严格检疫,淘汰带毒猪,建立健康繁殖母猪群✓制定科学和确实有效的免疫接种计划✓实行科学饲养管理,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二)发病后采取的措施1.迅速对全群进行检查,隔离和扑杀病猪,尸体应经高温煮透、焚毁、深埋等措施进行销毁,严禁乱仍2.全场进行紧急消毒,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消毒,禁止场内物品、用具的混用和人员的随意流

动3.禁止猪只交易、出售,限制猪只流动4.紧急接种疫苗,对疫区内假定健康猪和受威胁区的猪应立即注射猪瘟疫苗,剂量可增至正常剂量的2~3倍。5.随后可根据需要执行定期检疫,淘汰带毒猪,尤其坚决淘汰带毒综合征的母猪国外消灭猪瘟的成功经

验◼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准备、立法阶段❑初级阶段:通过强化疫苗接种、隔离封锁和限制猪只流动,大大减少猪瘟发病数的方法❑消灭感染阶段:停止使用疫苗,通过严格检疫,将感染猪群全部剖杀❑无猪瘟阶段:严格检疫和监控,防制猪瘟再传人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