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作概述

PPT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0 页
  • 大小 1.346 MB
  • 2023-02-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消防工作概述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消防工作概述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消防工作概述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消防工作概述
消防工作概述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消防工作概述.ppt,共(50)页,1.346 M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84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广东省新世纪消防职业培训学校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及危害一、火灾的定义▪1、火的概念: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二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2、火灾的概念: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关键词

:烟火焰燃烧二、火灾的危害▪1、毁坏财物,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

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

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

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二是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2、残害人类生命3、破坏生态平衡4、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三、火灾的特征▪1、发生频率高▪据新华社电记者获悉,春节期间,全国公安

消防部队共参加灭火抢险救援行动2.48万起,出动车辆4.48万辆次,出动警力26万人次,营救被困群众1601人、疏散群众1.59万余人、抢救财产价值14亿元。▪据统计,2月2日零时至8日12时,全国共发生火灾1.18万余起,死亡40人,受伤37人,直接财产损失5600余万元(不含辽宁沈阳市皇朝万鑫

国际大厦火灾财产损失)。春节期间,各地共发现火灾隐患5.29万余处,当场整改4.49万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单位173家。节日期间,公安消防部队进入二级战备,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和省会市公安消防部

队在重点区域、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进入一级战备,官兵一律停止休假,强化执勤备战,积极做好应急救援处置工作。2、突发性强3、破坏性大4、灾害复杂5、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6、灾后事故处理艰巨四、火灾的分类▪(一)、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

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1.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2.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

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3.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4.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5.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是指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6.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

烹饪物(如动物油脂)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油脂)火灾(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2008年的标准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公消[2007]234号)根据国务院493号令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对火灾等级标准调整如下四类:1.特别重大火灾▪2.重大火灾▪3.较大火灾▪4.一般火灾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表损失程度火灾等级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财产损失(元)特别重大火灾30人以上100人以上一亿元以上重大火灾10-30人之内50-100人5000万-1

亿元较大火灾3-10人之内10-50人1000万-5000万一般火灾3人以下10人以下1000万元以下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

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损失程度火灾等级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财产损失(元)特别重大火灾30人以上100人以上一亿元以上重大火灾10-30人之内50-100人5000万-1亿元较大火灾3-10人之内10-50人1000万-5000万一

般火灾3人以下10人以下1000万元以下第二节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1.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2.加强应急救援工作▪3.保护人身、财产安全▪4.维护公共安全1.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

火灾;▪二是要积极减少火灾危害2.加强应急救援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致灾因素大量增加,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

险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消防法》总则第一条就写明“加强应急救援工作”,这是对我国消防工作职能的新拓展。3.保护人身、财

产安全▪人身安全是指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安全是指国家、集体以及公民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受火灾直接危害的两个方面,而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第一宝贵。4.维护公共安全▪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的安全和重大公私财

产的安全,其基本要求是社会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公众的生命财产、身心健康、民主权利和自我发展有安全的保障,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灾难的伤害。▪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二、消防工作的特点▪1.社会性▪2.行政性▪3.经常性▪4.技术性1.社会性▪

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千家万户。2.行政性▪《消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3.经常性▪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火灾。若平时稍有疏漏,

就有可能酿成火灾。4.技术性▪火灾的预防和扑救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这就要求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要认真研究火灾的规律和特点,并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

救援能力。第三节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一、消防工作的方针▪1.预防为主▪2.防消结合1.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就是

要求消防工作立足于防患未然,要把火灾预防摆在首位,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通过各种法律的、行政的和技术的手段,依靠全社会力量,大力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2.防消结合▪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

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二、消防工作的原则▪1.政府统一领导▪2.部门依法监管▪3.单位全面负责▪4.公民积极参与1.政府统一领导▪《消防法》第三条做了原则规定“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的消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2.部门依法监管▪部门依法监管是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不仅仅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监管职责,各级公安、安全监

管、建设、工商、质监、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府的其他有关部门都有监管职责。3.单位全面负责▪1.单位要对本单位消防安全负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2.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3.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保障建筑消防设施完好

有效▪4.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消防演练▪5.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和组织扑救。4.公民积极参与▪公民积极参与包含两个方面:▪1.公民是参与者,同时也是监督者▪2.公民还有一个职责,就是要监督自己周边所发现的违法行为,对这些违法行为要给予制止,要给予检举揭

发,以共同维护好消防安全工作。《消防法》关于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的规定:▪1.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2.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3.任何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4.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产即报警▪5.任何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6.严禁谎报火警▪7.火灾扑灾后,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

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三、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这是我国做好消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从无数火灾中得出的教训。消防安全责任制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首生是政府对消

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负责;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首先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并在单位内部实行和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每位分管领导应

当对自己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以及每个岗位的人员应当对自己管辖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责,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保证消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