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史

DOC
  • 阅读 1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30.679 KB
  • 2023-02-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史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史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初中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史.docx,共(11)页,30.679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73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人

遗址D、半坡人遗址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A、黄帝B、尧C、舜D、禹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

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A、牧野B、逐鹿C、长平D、城濮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A、大禹治水B、精卫填海C、后羿射日D、夸父逐日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A、种植粟B、种植

水稻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子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

活在()A、齐国B、楚国C、燕国D、秦国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

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

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D、三国——西晋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

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1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同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了中央集权B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稳固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14、下图中反映的信息包括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③铸造钱币,兴修水利④奖励耕战,变法图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汉并天下”瓦当15、汉代开

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走向是()A、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16

、电视剧《三国演义》再创收视率新高。追忆三国历史,曹操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17、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A、200年B、208年C、220年D、222年18、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的先进技术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19、下列各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措施的是()A、将都城从平

城迁到洛阳B、要求鲜卑人穿汉服、用汉姓、学汉语C、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D、推行茶文化,提倡以茶会友20、赤壁之战中曹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孙刘联军拥有长江天堑B、曹军战线长,不习水战遭遇火攻C、曹

操兵力不足D、孙刘联军力量强大21、独孤焘是北魏贵族。以下有关他的言行记录可能发生在孝文帝改革后的是()①他上朝时必须穿宽大袖子的汉服②在一切公私事务中,他的署名都是刘焘③他曾跟随孝文帝到曲阜祭孔④他的儿子娶了汉族高门女为

妻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22、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A、官渡之战击败袁绍B、基本上统一北方C、指挥赤壁之战D、废汉献帝建立魏国2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C、借鉴汉

族政治和经济制度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24、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纺织业B、制瓷业C、青铜制造业D、造纸业25、右图为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的会徽,它以中国

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凸显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之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26、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

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建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A、禹B、李冰C、商鞅D、李春27、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修建于隋唐时期②由李冰主持建造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

之国”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春秋》B、《史记》C、《资治通鉴》D、《宋书》答案1-5ADABA6-10ACDDD11-15A1ACAC16-20DAADB21-25C

DACB26-28BDB●中国古代文化史(下)●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北通郡涿之鱼商,南运

江都之运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魏征等贤臣B

、重视人才的培养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4、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4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B、重用人才,

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5、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

古代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6、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C、遣唐使来中国学习D、郑和下西洋7、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家中摆着唐三彩C、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D、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8、“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娟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中哪

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澶州发生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一线为界9、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A、东晋B、隋朝C、南宋D、明朝10、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

能看到的情景是()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D、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11、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回纥族12、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1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