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3课《如果我是他(她)》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docx,共(2)页,16.91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40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如果我是他(她)一、教学目标1、明白与人相处要互相理解,体会他人的困难,培养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2、能用心去感受受挫折时的心理体验,明白与人交往时要体谅别人的心情,初步形成理解他人的习惯。3、通过角色扮演,心情互换体验游戏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引起孩子初步学会换位思考,设
身为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初步培养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课重难点都是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的品德。“天真屋”的情景再现,学生初步想象自己处于困境的时候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使学生有为他人着想的想法,“角色扮演”使学生初步体会遭遇困境的心情和感受,从而认识到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和可贵性,间接
培养为他人着想的品德,即换位思考。三、教学建议一课时四、课前准备收集一些换位思考的小故事《培养同理心》,或者准备一个捐款箱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培养同理心(1)、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
它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很讨厌它的嚎叫,便抗议道:“烦死了!他也常常捉住我们,可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说说听过后有什么体会?(2)、阅读体
验。让学生看根据课文制成课件“放学路上”,了解故事经过。(二)、交流分享(1)、书上的三个小朋友,我们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我们愿意和哪个小朋友做好朋友?为什么?以小组讨论后在汇报。(2)教师总结: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想人所想,学会
体谅他人、帮助他人。(三)、游戏角(演一演)(1)、情景再现1。请小朋友角色扮演,扮演“强强”同学,谈谈被别人嘲笑的感受。(2)、角色转换,如果你是“强强”,你有什么感受?(3)、情景再现2.请当事人“豆豆
”谈谈被同学抱怨的感受。(4)、角色转换:如果你是豆豆,有什么感受。(四)、边学边用情景1南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很多小朋友的家都受灾了,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学校正在组织捐款(老师把准备好的捐款箱放在讲台上)。然后请学生谈一谈自己会怎么做呢?情景2你和明明一起走路在放学的路上,迎面走来一个坡脚的
叔叔,成成觉得叔叔走路姿势很奇怪,笑嘻嘻地学学那位叔叔走路(为了情景逼真,可以让三位学生演一演)。然后让学生谈一谈,你会怎么做。(五)、拓展延伸(1)、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使学生初步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即换位思考),把所学所想所感所悟及收获都写下来。(2)、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与家长交流
。(3)、在家里,有没有很任性而让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烦恼过?试一试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他们的角度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