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防火与防爆的一般措施

DOC
  • 阅读 12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68.500 KB
  • 2023-01-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电气防火与防爆的一般措施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电气防火与防爆的一般措施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电气防火与防爆的一般措施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电气防火与防爆的一般措施
电气防火与防爆的一般措施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电气防火与防爆的一般措施.doc,共(12)页,68.500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27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电气防火与防爆的一般措施防止电气火灾与爆炸,必须采取严密的综合措施。它包括组织措施(如严格执行规程、规章制度及有关政策法令等)和众多相配套技术措施两大方面。根据电气火灾与爆炸的成因,预防的根本性技术措施可概括为三类:①从现场空气中排除各种可燃易爆物质;②避免电气装置产生相起火灾和爆

炸的炎源;③改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土建等方面,从这方面预先采取适当措施,可减少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一、排除可燃易爆物质(1)保持良好通风和加速空气流通与交换,能有效地排除现场可燃易爆的气体,蒸汽、粉尘和纤维,或把它们的浓度降低到不致引起火灾的限度之

内。这样还有利于降低环境温度,这对可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储存、使用及对电气装置的正常运行都十分重要。彩机械通风时,供气中不含有可燃易爆或其他有害物质、事故排风用的电动机控制设备,应安装在事故情况下便于操作的地方。(2)加强密封,减少可燃易爆物质的来源。可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设备、储存容器、管道

接头和阀门等均应严密封闭并经常巡视检测,以防止可燃易爆物质发生跑、冒、滴、漏等现象。二、排除各种电气火源(1)对正常运行时会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电气装置,不应设置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2)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应尽量不用或少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的电气设备,应根据危险场所的等级合理选用电气设备的类型,以适应使用场所的条件和要求。(4)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线路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均不得低于配电网络的额定电压。低压供电回路要尽量彩铜芯绝缘线。(5)在爆炸危险场所内,所有

工作零线的绝缘等级应与相线相同,并应在同一护套或线管内。绝缘导线应敷设在钢管内,严禁明敷。(6)在火灾危险场所内,宜采用无延燃性被层的电缆和无延燃性护套的绝缘导线,用钢管或硬塑料管明、暗敷设。(7)电力设备和线路在布置上应使其免受机构损伤,并应防尘、防腐、防潮和防日晒雨雪。安装

验收应符合规范,要定期检修试验,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安全运行。(8)正确选用保护和信号装置并合理整定,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在严重过负荷或故障情况下,都能准确、及时、可靠地切除故障设备和线路,或是发出报警信号。(9)凡突然停电可能引起电气

火灾和爆炸的场所,要有两路及以上电源供电,且两路电源之间应能自动切换。(10)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以便碰壳接地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防止短路电流产生高温热引发爆炸与火灾。三、改善环境条件(1)配电装置所在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变压器室与

油开关室应为一级。(2)变配电装置室及有爆炸火灾危险房间的门应向外开;长度大于7m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口;配电装置室为两层及以上时,一个出口要通向室外楼梯平台;充油的电气设备房间内,放置油量超过60Kg且门又向内开时,则应采用非燃烧性材质的实体门。(3)室内充油电气设备的单台总油量为60Kg以

下时,要安装在有隔离板的间隔内;总油量60~600Kg时应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超过600Kg时则要有单独的防爆间。(4)凡室外充油电气设备的单台充油量为100Kg以上、室内单台断路器及电流互感器的总油量在60Kg以上,以及10KV以上的油浸式电压互感器,应设置

容纳100%油量的储油池或设备容纳20%油量的挡油设施,但后者还应具备能将油排到安全处的相应设施。(5)油量为2500Kg以上的各种到外油浸变压器,若彼此间无防火墙时,其防火净距不应小于10m。(6)凡属爆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的地面,都要用耐火材料铺设;对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所有房间均应采取

有效的隔热和遮阳措施。(7)在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工作照明熄灭后,无论设备继续运转、工作中断或发生误操作,都可能引起爆炸火熔炉或设备人身事故,所以还应单独装设事故照明。其中:1)事故照明灯具应布置在可能发生事故的设备、材

料、物品的周围和主要通道、危险地段、出入口等处。在事故照明灯具上的明显部位应涂以红色标记,以示区别。2)事故照明的光源庆采用能瞬时可靠点燃的白炽灯或卤钨灯。若它同时又作为正常照明且经常开用,且在事故时不需要换电源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其他光源。3)事故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工作照明总照

度10%。4)在重要车间和场所、有关键设备的厂房与重要仓库均需设值班照明。它可利用工作照明中能单独控制的一部分或事故照明中的一部分。四、保证电气设备的防火间距及通风1、保持防火间距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是防火防爆的一项重要

措施。为了防止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各种电器用具或设备的设置都应避开易燃易爆物品。对电气开关及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离开可燃物存放地点的距离不应少于3m。在工厂或车间行车滑触线的下方,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变配电所内由于电气设备多且有些在工作时

温度较高或会产生电火花,帮其防炎防爆要求更严。(1)室外变配电装置与建筑的间距不应小开12~40m;与爆炸危险场所建筑物的间距不应小开30m;与易燃和可燃液体储罐的间距不应小于25~90m;与液化石油气罐的间距不应小于40~90m。变压器油量愈大、建筑物耐火等级愈低或危险

物品储量愈大,所要求的间距也愈大,必要时应加防火墙。(2)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变配电室与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场所毗连时,隔墙应由耐火材料制成;毗连变配电室的门、窗应向外天,并要通向无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地。(

3)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有火灾各爆炸危险的场所;当线路与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场所接近时,其间水平距离一般不应于电杆高度的1.5倍。(4)沿露天或工敞的、有爆炸危险物质管道宾管廊上敷设电缆或钢管配线时,应沿爆炸危险性较小的一

边敷设。管道内气体或蒸汽比重大于空气时应在其上方,反之则在其下方右侧(应避开正下方)。2、对设备实施密封在有爆炸危险场所装设电气设备时,对其实施密封是局部防爆的一项重要措施。密封是指将产生电弧、电火花的电气设备与易燃易爆的物质隔离开来而达到防爆的

目的。此外,在发生局部燃烧爆炸时,密封还可以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1)电缆、配线钢管、接地线在通过地面、楼板、墙壁外及电气设备、接线盒等连接处时都要进行密封处理。(2)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应无损伤,裂纹和锈蚀,内壁要进行防弧处理。多余的进线口也要作密

封处理。(3)所有义油型电气设备的油面不得低于油标的标度线,油量不足应及时补油,以保证密封作用。(4)把危险物品装在密闭的容器内,限制爆炸性物质的气体挥发和逸散,也是防火防爆的一项主要措施。3、采用耐火设施(1)变配电

室、酸性蓄电池室、电容器室应采用耐火建筑;临近室外变配电装置的建筑物外墙也应采用耐火建筑。(2)穿入和穿出建筑物通向油区的沟道和孔洞,应采用非燃烧性材料严密堵死,或者加装挡油设施。(3)室内储油量600Kg以上的变压器或其他电气设备,以及室外储油量1000Kg以上的电气设备,均应有适当

的储油设施和挡油设施。(4)木质开关箱等内表面应衬以白铁皮,电热器具应有耐热垫座等。4、保持通风良好(1)变压器室一般采用自然通风。若采用机械通风,其送风系统不应与爆炸危险场所的送风系统相连,且供给的空气不应含有爆炸性混合物或其他有害物质。(2)蓄电池到可能有氢气排

出,故更应注意良好的通风。(3)爆炸危险场所内事故排风用的控制开关应设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并妥善管理。(4)通风系统电源必须可靠,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5)防爆通风充气型电气设备的通风与充气系统,应符合如下要求:1)通风、充气系统必须采用非燃性材料制成,结构应坚固,连接要紧

密,通风系统内不应有阻碍气流的死角。2)电气设备应与通风、充气系统联锁。运行前必须先通风,当通过的气流量大于该系统容积的5倍时,才能接通电气设备的电源。3)进入电气设备及其通风、充气系统内的气体,不应含有爆炸危险物质或其他有

害物质。通风过程排出的废气,也不应排入有爆炸危险的场所。4)运行中电气设备及通风、充气系统内的气流正压不应低于196Pa;低于68Pa时应自动发出信号或断开电气设备的主电源。5)对于闭路通风的防爆通风型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应供给清洁空气,以补充漏损和保持系统内气流的正常压力。6)电气设备外壳及

其通风、充气系统内的门或盖子上,应有警告标志或联锁装置,防止运行中被错误打开。7)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内,事故排风用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设在便于操作的地方。五、正确选用和安排电气设备1、电气设备的选用电气设备所产生

的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都能引起危险场所的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电气设备根据产生火灾、电弧或危险温度的特点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同时按防护措施的不同,它们可分多种类型。实践中,应根据使用环境的危险程度来正确地选择:(1)火灾危险

场所电气设备的选型。正常运行时有火灾的和外壳表面温度较高的电气设备,应尽量远离可燃物质。在有火灾危险的场所选用电气设备时,应根据场所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条件进行选择。(2)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选用时应根据

爆炸危险场所的类别、等级和电火花形成的条件,并结合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进行选择。(3)危险场所线路导线的选择。对用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线路导线除应满足一般安全要求外,还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1)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主要场所使

用的电缆或绝缘导线,其铜、铝线芯最小截面符合表6—1规定。表6—1爆炸危险场所电缆和绝缘导线线芯最小截面动力控制照明动力控制照明Q—12.52.52.5不许使用不许使用Q—21.51.51.542.5Q—31.

51.51.52.52.5G—12.52.52.5不许使用不许使用G—21.51.51.52.52.5不许使用爆炸危险场所级别线芯最小截面(mm²)铜铝2)绝缘导线都要穿钢管敷设。3~10KV的电气线路应使用

铠装电缆;1KV及以下的电气线路可使用无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H—1、H—2场所500V以下的线路还可采用硬塑料管配线、钢索配线;远离可燃物的可用瓷瓶配线。3)选用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电网的额定电压,且不得低于500V,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零线与相

线应有相同的绝缘,并在同一护套内或线管内。4)高温场所应采用瓷管、石棉、瓷珠等耐热绝缘的耐燃线;有腐蚀性气体或蒸汽的场所要采用铅包线或耐腐蚀的穿管线;移动电气设备应采用四芯橡皮套软线。(4)合理选用保护装置

。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应有完善的短路与过载等保护装置,以便能迅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1)在Q—1、G—1级爆炸危险场所内,单相线路的相线和工作零线均应装设短路保护装置。2)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为防止

突然停电,应有两路电源供电,并装有自动切换的联锁装置。3)对于有通风要求的场所,应装设联锁装置。4)对于防爆通风、充气型电气设备,应装设联锁装置或其他保护装置。5)在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应装设自动检测装置。当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达到危险浓度时,发出信号或警报

,以便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险情。2、设备安装时的注意事项(1)安装施工中不能损伤导体的绝缘;电缆沟敷设必须考虑防积水与鼠害的措施;在不需拆卸检修的母线连接处,要采用熔焊或钎焊;在螺栓连接处应防止自动松脱胎换骨。(2)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单相线路中,

其相线与工作零线均应有短路保护装置,并要选用双极开关。(3)危险场所不准装设插座或敷设临时线路,同时严禁使用电热器具。(4)露天安装时应有防雨、雪措施;在高温场所应采用瓷管、石棉、耐热绝缘的耐热线,在有腐蚀介质的场所,应采用铅皮线或耐腐的穿管线。(5)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所有设

备的金属部分、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全部接地(或接零),并连接成连续的整体;接地(或接零)干线宜在爆炸危险场所的不同方向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相连,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6)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的场所,安装人员不应穿戴腈纶,尼龙及涤纶织物的服装和袜子、手套、围巾。因这

些织物通过摩擦会产生静电,甚至发出微小火花,就有可能引燃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同时,所使用的工具也应尽量不采用塑料或尼龙制品的。3、危险场所实施接地的要求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实施接地或接零时,其要求较一般的场所为高。具体是:(1)除生产上有

特殊要求者外,凡一般场所不要求接地(接零)的部分也都应接地(接零)。如不良导体的地面处;安装在已接地金属结构上的电气设备及敷有金属包皮且两端已接地电缆用的金属构架等。(2)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6V电压所产生的微弱火花即可引起爆炸。故必须将所有设

备的金属部分、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全部接地(接零),并连接成连续整体以保持电流途径不中断。(3)单相设备的工作零线应与保护零线分开;相线和工作零线均应装置短路保护装置,同时要装设双极开关。(4)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若是由不接地系统供电时,则必须装设

能够发出信号的绝缘监视装置。(5)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的保护接零系统,其单相短路电流应稍大些,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缩短短路故障的持续时间;最小单相短路电流不得小于该段线路熔断器额定电流的5倍,或自动开关瞬时(或短延时)动作过流脱扣器整定值的1.5倍。六、防止设备

故障及过负荷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产生过大的工作火花及出现事故火花与危险温度,对于防火防爆有着重要意义。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设备故障或过负荷,并进而引发电气火灾或爆炸事故。为此,实践中应分类采

取相关措施。1、防止电气设备发生短路的措施(1)电气设备的安装应严格按要求施工。对于不同的场合应选用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和安装方式。如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的场所,应采用保护的绝缘导线如铅包线、塑线、或者用普通绝缘线敷

设在钢管内或塑料管内。(2)导线绝缘强度必须符合电源电压的要求。即用于220V电压的绝缘导线应选用250V级,用于380V电压的绝缘应选用500V级。(3)应定期用绝缘电阻表检测设备的绝缘情况,现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4)敷设线路时,导线之间、导

线对地及对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要求。架空线路附近的树木应定期修剪并要及时调整导线的弧垂。(5)穿墙或穿越楼板的导线,应用瓷管或硬塑管保护,以免导线绝缘遭到损坏。(6)应安装符合规定的熔断器及保护装置,使线路发生短路时便能迅速切断电源。2、防止电气设备过负荷的措施(1

)通过导线的电流不得超过其安全载量。不能在原线路上擅自增加用电设备。(2)爆炸危险场所所用导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应低于线路熔断器额定电流的1.25倍和自动开关长延时过流脱扣器整定值的1.25倍;低压异步电动机电源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得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5倍。(3)电

气线路上都必须装设过流保护装置,并要与所保护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和导线允许载流量相匹配。在不影响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情况下,应整定得尽量小一些。(4)对高压线路的导线截面选择,应按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校验。(5)电气设备的容量要与实际负载相

匹配,也不要“大马拉小车”造成浪费。(6)经常监视线路及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发现严重或长期过负荷,应及时加以调整,切除部分负荷。(7)应安装符合规定的热继电器或其他保护装置及监视装置,以便当设备过负荷时能起到保护作用。(8)加强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对电动机和其他传动装

置加润滑油,保证设备清洁与运转灵活。3、防止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的措施(1)根据不同环境选择合乎要求的电气设备类型和安装方式。(2)设备安装位置要尽可能避开热源、阳光直射处,以及含腐蚀介质的场所。(3)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与定期保养。对重要设备要作好运行记录,以分析绝缘老化速度,并根据制订和

实施检修计划,延长其使用寿命。(4)防止设备过负荷运行。尤其是严重过负荷或经常性过负荷,会加速绝缘老化。4、防止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1)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电气设备接线端子的连接,必须接触良好,牢固可靠。(2)加强对电气设备

的日常巡视和定期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接头松动故障。(3)在容易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部位,可涂上变色漆或安放示温腊片,以便于监视,及时发现过热情况。(4)截面较大的导线相连接时,可采用焊接法或压接法。务必使连接牢靠,接触紧密。

(5)铜、铝线相接时,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或是在铜铝接线头处垫上锡箔,也可将铜线鼻子搪锡后再与铝线鼻子相连接。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