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结》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数学华师大版.docx,共(7)页,17.93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2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初中数学分类思想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应用分类思想,是完整解题的基础。而在中考中,分类讨论思想也贯穿其中,几乎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都会有这类试题,由此可见分类思想的重要性。鉴于这种认识,我
认为,本节课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有一定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但初中学生分类意识不强,不知道哪些问题需要分类及如何合理的分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创设情景,启发诱导,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应用分类讨论的意识。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和分类的标准。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让同学们再次体会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提高解题正确性与完整性。过程与方法:引导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加深对分类讨论数学思想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周密性。三、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辅助
教学,以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法上主要运用趣味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等。四、教学过程分析1、回顾知识点,了解概念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合作研讨,纳入体系4、典例引导,同类训练5、总结反思、自我评价一.复习引入1.数一数:图
中有几个正方形?2.动动手一张矩形纸片有四个角,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3.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介绍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因为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解答无法用统一的方法或结论不能给出统一的表述,对这类问题依
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求解,这种解题的方法叫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涉及初中数学的所有知识点,其关键是弄清引起分类的原因,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和标准,分情况加以讨论求解,再将不同结论综合归纳,得出正确答案。注意:分类的原则是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二.例题讲解1.代数中的分类讨论问题选讲:例1:1)实数运算中的分类讨论:已知|a|=3,|b|=2,且ab<0,则a-b=;解:∵|a|=3,∴a=±3;∵|b|=2,∴b=±2;又∵ab<0,∴a、b异号;1.当a>0,b<0时;a–b=3–(-2)=5(2)当a<0,
b>0时;a–b=(-3)–2=-5∴a–b=5或-52)已知关于x的方程(k2-1)x2-2(k+1)x+1=0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例2:函数中的分类讨论:若直线:y=4x+b不经过第二象限,那么b的取值范围为;(1)不经过第二象限,那可以只经过第一、三象限,此时b=0;(2)不经
过第二象限,也可以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此时b<0.可以用图象来直观地解决这问题:几何中的分类讨论问题选讲:例3.如图,在△ABC中,AB=12,AC=15,点D在AB上,且AD=8,在AC上取一点E,使得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AE的长.△ADE∽△ABC或
△ADE∽△ACBACAEABADABAEACAD解:①如图(1)作∠ADE=∠B,即DE∥BC交AC于E,∵∠A=∠A∴△ADE∽△ABC.∴ACAEABAD,又∵AB=12,AC=15,AD=8,∴AE=10.②如图(2),作∠ADE=∠C交AC于E
,又∵∠A=∠A,∴△ADE∽△ACB.∴,ABAEACAD又∵AB=12,AC=15,AD=8,∴AE=6.4.由①、②得:AE长为10或6.4.例4:1)如图,线段OD的一个端点O在直线OM上,∠DOM=30°,以OD为一边画等腰三角形,并且使另一个顶点P在直线OM上,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能画
多少个?请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分类:⑴以OD为底边;⑵以OD为腰。四.归纳小结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先明确需讨论的对象;2、选择分类的标准,合理分类;(统一标准,不重不漏)3、逐类讨论;4
、归纳作出结论。五.挑战自我在下图三角形的边上找出一点,使得该点与三角形的两顶点构成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