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春期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与体育教学课件.ppt,共(43)页,157.753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春期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与体育教学课件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与体育运动概述本此讲座着重介绍女子的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与男子相比具有明显特点;女子在参加健身运动或运动训练时,一定要充分注意到其各方面机能能力的特点;运动
训练及健身运动对月经周期的影响以及怎样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与体育运动等。一、青春发育期(一)、青春发育期是由儿童少年时期过渡到成人的一个迅速发育的阶段。以生长突增为青春发育期开始的标志,以性成熟为结束。(二)、青春发育期(即青春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表:前期中期后期
女孩10~12岁13~16岁17~23岁男孩12~14岁14~17岁18~24岁特点以身体形态发育突增现象为主。是人体成熟前的一个迅速生长阶段,也称为生长加速期。以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又称为性成熟期。此阶段形态的发育速度减慢。身体发育到完全成熟阶
段。备注乡村比城市晚一年二、第二性征出生时由于性的染色不同,决定性腺不同、即有男女的性别,称为第一性征,也是主要特征,这是性的本质区别。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男女性征上的继发性特征,称为第二性征或副性
征。第二性征标志着已进入青春发育期,性腺逐渐成熟,机能逐渐完善,男女之间的性别差格外明显。男女第二性征有如下的征象:男性的特征是:喉结增大突出,音调变低变粗,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显得强健有力,毛多,长胡须,生殖器官增大,颜色加深,睾丸发育成熟,产生精子,开始遗精。女
性的特征是:音调变得细而高,乳房逐渐隆起,乳头突出,骨盆变宽,脂肪有选择性地沉积(在胸部、乳腺和臀部),皮下脂肪丰富,生殖器官发育增大,外生殖器官颜色加深。明显的特征是出现月经。第一女性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女性一生
中根据其性腺(ovarium)分泌机能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几个生理阶段。一、女性生理阶段的划分(一)幼年期:幼年期指卵巢机能尚处幼稚状态的年龄阶段。10-12岁之前。(二)青春期:青春期指卵巢机能由幼稚向成熟过渡的年龄阶段。以月经来潮为标志13-
18岁之间(三)性成熟期:性成熟期指卵巢功能成熟的年龄阶段。约从18岁开始,持续近30年(四)更年期:更年期指卵巢功能由旺盛向衰退过渡,并直至萎缩的年龄阶段。约为44-54岁左右(五)老年期:老年期指卵巢功能完全终止的年龄
阶段。60岁以上••二、女性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一)身体发育特点:女性青春期的生长加速期比男性约提前2年出现,女孩从10-12岁开始,男孩12-14岁开始。就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结果来看,存在明显的性
别差异。10岁之前,女孩的发育速度比男孩快;10岁以后,男孩的发育速度加快,并后来居上,身高显著超过女孩。••(二)氧运输系统的特点1.女子血量、红细胞较男子少,碱贮备能力低。男子女子血量8%7%红细胞450-5503
80-420Hb12-15g%11-14g%••2.女子的心脏重量、容积和心输出量较小心脏重量272g239g心容积(ml)600-700455-500每搏输出量50-70ml30-50ml男子女子••3.呼吸频率快,
深度浅,肺活量和肺通气量小,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较低。有氧能力仅为男子的70%(如下图分布情况)男子女子最大摄氧量4-5L/min3.5-4.5L/min氧债15L以上10-1L••(三)运动系统特点1.骨骼肌特点:发育慢,肌肉体积和重量小,体脂较多
。••(1)占体重15%,较男子轻10%,抗弯能力差、但韧性较佳。(2)脊柱椎骨间软骨较厚,韧性和弹性好,身体的柔韧性优于男子2.骨骼系统特点••3、女子体型①脊椎骨较长,四肢骨短而细;②肩窄盆宽,上体长而窄,下肢短而粗;③重心
位置低,稳定性高。••(四)身体成分特点体脂含量约占体重的28%-30%,皮下脂肪约为男子的2倍••(一)力量总体来说肌肉力量约为男子的2/3左右。其中:上肢伸肌约为男子的2/3腰部肌肉力量为男子的2/3下肢爆发力为男子的3/4三、运动能力特点:••(二)、速度:速度:短距离约为男子50-85%中
距离约为男子60-80%••(三)耐力:有氧耐力低于男子(四)柔韧性好、平衡能力强••第二月经周期与运动能力一、月经周期及其调节月经周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表现为卵泡的生长发育、排卵与黄体形成,周而复始;
同时,在卵巢女性激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产生流血现象,称为月经。故女性生殖周期称为月经周期(menstrualcycle)。••㈠、月经周期的时相划分卵巢及子宫的周期性变化,受制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卵
巢的周期性变化是月经周期形成的基础,可以分为:卵泡期(follicularphase)、排卵期(ovulationphase)、黄体期(lutealphase)、经前期(premenstrualphase)、月经期(menstrua
lphase)。1.卵泡期卵泡由原始状态经初级、次级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的过程。从初级卵泡阶段开始,卵泡接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控,促使其发育成熟。同时,子宫内膜亦产生相应变化,主要表现为内膜增厚、腺体增多变长,称为增生期。2.排卵期成熟卵泡
在垂体LH作用下发生破裂并排出卵细胞的过程。人类每个月经周期初有15-20个原始卵泡同时开始发育,但通常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ovulation)。3.黄体期排卵后,残余的卵泡壁内陷、大量新血管长入,形成一个黄色的
内分泌腺细胞团,称黄体(corpusluteum)。黄体细胞在垂体LH作用下,大量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同时,子宫内膜细胞体积增大,糖原含量增加,称为分泌期。分泌期的子宫内膜为妊娠作好准备。4.月经前期排出的卵子若不受孕,黄体则发生退化。许多女性此期内
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烦躁、易怒、失眠、头痛、浮肿等,称为经前期紧张症候群。5.月经期黄体退化,血中雌孕激素浓度明显下降,子宫内膜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继而出现子宫内膜脱落与流血。㈡、反馈调节于排卵前一天,血中雌激素浓度达到最大,形成第一个高峰。在其作用下,下丘脑增强GnRH(促性腺激素)分
泌,进而刺激腺垂体LH(黄体生成素)与FSH(卵泡刺激素)的分泌,特别是LH的分泌,形成LH高峰,雌激素这种促进LH大量分泌的作用称为雌激素的正反馈效应.LH峰值出现后导致排卵的发生。在黄体期,大约在
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血中雌激素形成第二个高峰,但较第一个高峰的峰均值为低。同时,孕激素分泌量达到最高峰。孕激素及雌激素浓度的增加,将使下丘脑与腺垂体受到抑制,GnRH释放减少,FSH与LH在血中浓度相应下降。至黄体退化时,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减少,使腺垂体FSH与LH的分泌又开始增加,重复另一个
周期二、月经周期中运动能力的变化㈠、不同时相中运动能力的变化研究表明:在月经周期不同时相中,人体运动能力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及整体体能以黄体期为最强,卵泡期及排卵期其次,经前期及月经期最弱。因此,在女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安排中,应充分注意女子体能与月经周期的关系,根据各时相体能
的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量,大负荷训练应与体能的高峰时期相吻合,以使负荷作用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㈡、运动性月经失调大多数运动项目对女性的月经周期没有影响,但大强度、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则易引起运动员月经失调,表现为周期延长、周期缩短、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甚至闭经。例如,长跑运动员约有20%发生长期闭经或月经过少,我国女运动员中闭经的发病率为17%。运动性月经失调的发生与运动负荷、体脂厚度、运动项目、饮食营养、应激等因素有关,而长期运动训
练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状态,对月经周期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这条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能发生月经失调。㈢、月经期与健身运动对于参加健身运动的女性来说,即使月经期亦可参加适当的体育
活动。这是因为,适度的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机能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盆腔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并可通过运动时腹肌、盆底肌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对子宫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促进经血排出。一般认为,经期运动负荷量应该适度,强度不宜过强
。一些跳跃、速度、腹压增大的练习应该避免,以防造成经血量过多或子宫位置的改变。第三、月经对体育运动的影响1、运动与月经量:运动与经血量女子在月经期运动可以使经血量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变化的幅度并不大。2、运动与痛经
:从理论上讲:适当的方式和适量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调节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缓解过度的紧张情绪,而且,由于运动时腹肌、盆底肌的收缩与舒张,可使子宫得到一定的按摩作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可以调节经期的精神状态和减轻小腹下坠等不适感觉,同样可以
减轻痛经症状。3、运动与月经不调据最新统计,女孩月经的初潮约在11岁半。初潮后第一年,经期不规律是正常生理现象,没有必要放弃体育活动。大多数运动项目对女性的月经周期没有影响,但大强度、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则易引起运动员月经失调,表现为周期延长、周期缩短、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甚至闭经。4、运动性闭经
研究证实,运动性闭经的产生与长期大强度、长时间运动训练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有关,亦与一个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孕激素正常规律的改变有关。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下丘脑功能改变,调整激素的分泌模式
,并修正其对运动应激的反应;另一方面,可能与运动时激素的代谢廓清率加快、性腺分泌能力下降有关。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运动性月经失调是可逆的,当运动员停止训练后,月经周期将恢复正常。一,树立正确的观念:1,正常月经是全身功能正常的综合表现,受很多因素的影响。2,尚未来月经
的小运动员,其月经初潮推迟,月经失调者较少。3,初潮以后参加训练的运动员,月经紊乱较多,闭经较少。第四青春期女运动员如何处理好锻炼与月经的关系二、分析产生的原因(一般出现月经紊乱、闭经时)1、大运动量时体重下降太快和精神过度紧张,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分泌
增加,影响调控月经的内分泌素(促性腺激素释入激素)的释放;同时运动员的脑垂体对释放激素砂太敏感,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2、因训练引起月经紊乱,则要分析其原因是体重下降太快,还是精神压力太大,或者两种原因都有,应有针对性消除病因。3、疾病原因,(结核病,
血液病)三,月经期参加体育运动注意事项1.减少运动量:2.缩短锻炼的时间,放慢速度,以减少运动量,达到放松肌肉的作用。3.避免参加剧烈和震动过大的运动:4.避免参与各种水中运动:5.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四、不宜用药物来推迟月经(1)服用的性激素虽然可推迟月经
来潮,但打乱了机体的内分泌规律,引起内分泌失调,停药后虽然月经可来潮,但经常这样会导致月经紊乱。(2)推迟而至的月经一般经量多,持续时间较长,这对身体是不利的。(3)服用性激素会引起恶心、呕吐及水电解质代谢
紊乱等副作用,而且对肝脏有损。••第五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但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其承受挫
折的能力还比较低。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偶尔成功便盲目骄傲,一旦受挫,就垂头丧气,信心动摇。1,男女同学共同的特点:敏感,脆弱,情绪容易波动,具有逆反心理,内心有很多矛盾,想被关注,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要给与更多的理解
,他们虽然显得叛逆,但要相信他们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只有给予了他们最大的信任他们才愿意听进别人的话。2、区别:男生:自强,有点叛逆,自尊心强,容易对女生产生爱恋或好感女生:清纯,渐渐成熟,有一些逆反心理,常
会对男生产生好感,甚至会陷入„一、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不平衡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心理上的急剧发展,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都给同学们带来了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不适应。特别是性发育日渐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又相对滞后,容
易使他们感到紧张、迷乱、甚至不知所措。正是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中学生情绪不够稳定,好感情用事,考虑问题也不够周全,容易出现行为偏差。(二)、中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中学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求知欲旺盛。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
,喜欢批判旧事物,崇尚新事物,爱标新立异,对人或事容易理想化并盲从,这也是部分中学生“追星族”产生的思想基础。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对体坛名将、赛场风云、影视明星、歌坛新秀、青春偶像、奇闻迭事等常
常滔滔不绝。(三)、中学生渴望尊重与理解尊重与理解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这一年龄开始刻意追求的。这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表现。学生要求尊重和理解,在集体生活中,他们渴望有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有适合自己“角色”的位置。在课堂上,他们希望教师喜欢并
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回答问题即使错了不受到歧视和讥笑。这些都是自尊心强的表现。自尊心是一种尊重自己人格,不容别人歧视侮辱,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自我态度。这时学生最怕别人看不起,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和重视,他们喜欢争强斗胜,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一旦学生
感受不到这种尊重,觉得自己被老师所忽视,或觉得自己在集体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自尊心就会受到挫伤,就会以不当的方式,如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搞恶作剧等去寻求满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如果自尊心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破灌子破摔,不求进取。(四)、还有中
学生交友与友谊的需要中学生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的需要日趋强烈。他们渴望多交友,有了心里话愿意找同龄人诉说,若这种感情得不到满足,交友处处受到老师、家长的限制,不但对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极为不利,也容易引发孤独、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呢?一、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热爱、关怀、尊重和信任二、作为学校,也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三、抓住课堂主渠道,各学科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四、
举行家长心理讲座五、通过课外活动课,深化心理素质教育小结1.女子的生长发育比男子约提前2年,女子的呼吸、循环机能水平低,血液的带氧能力差,限制了氧的利用能力,有氧能力较男子为低。2.由于雄性激素水平的差异,女子的肌肉
力量弱于男子。3.由于女子特殊的体型特征,其奔跑速度及负重能力均受到一定限制,而柔韧性及平衡能力强于男子。4.月经周期是女子特有的生理现象,月经周期的不同时相中,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的调控下,出现卵巢及子宫的周期性变化。5.女子的运动能力随月经周期时相不同,产生较具规律性的
变化。有氧工作能力及整体体能以黄体期为最强,卵泡期及排卵期其次,经前期及月经期最弱。6.大强度、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较易引起运动员的月经失调,但运动性月经失调大多是可逆的。思考题1、结合女子生理特点分析健身运动及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2、从运动能力与月经周
期的关系考虑,应如何安排运动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