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生产系统的组织与管理(75张幻灯片)课件.ppt,共(75)页,599.505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产系统的组织与管理2本章要点: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的概念生产过程组织的几种形式综合计划策略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控制库存的作用及库存控制模型3生产与运作系统●生产与运作系统是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投入→变换→产出”功能的综合体;它是企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载体(或生产与运作系统的
主体)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4投入人力物料设备技术信息能源土地资金顾客或用户的参与实施信息反馈产出产品服务变换过程①③⑤②④生产与运作系统活动过程外部信息内部信息价值增值过程5一、制造业生产过程构成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2基本生产过程3辅助生产
过程4生产服务过程5附属生产过程§1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6基本生产过程●生产阶段:按工艺加工性质划分的局部生产过程●工序:组成生产过程的最基本单位;指一个或几个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对一个(或几个)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生产活动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工序、检验工序、运输工序等●工作地:由一定场地面积
、机器设备和辅助工具组成,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活动的地点7二、生产类型1、生产类型的划分标志3、服务业运作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2、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组织管理特征分析81、生产类型的划分标志(1)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订货生产类型(MTO)存货生产类型(MTS)(2)按产品的结构
特征划分大型复杂产品类型简单产品生产类型(3)按生产工艺特征划分流程(连续)生产型加工装配(间断)生产型(4)按生产方法划分合成型(机电类厂)分解型(炼油厂)调制型(炼钢厂)提取型(煤矿)(5)按生产的重复程度(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划分大量生产类型
成批生产类型单件小批生产类型项目管理类型9三种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管理特点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品种少较多很多产量大中小设备专用部分通用通用生产周期短长短不一长成本低中高追求目标连续性均衡性柔性102、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组织管理特征分析(1)连续(
流程性工艺过程)生产类型的生产管理特征①保证原料、动力不间断地连续供应②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③对生产过程实行监控④生产计划由企业集中编制,根据市场需求的波动和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的品种规格⑤尽量维持均衡生产,规定合理的生产批量,控制必要库存⑥避免生产频繁调整,充分发挥企业的生
产能力11类型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组织形式流水生产线、自动生产线①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②多对象和可变流水线、③建立成组生产单元、④采用柔性制造系统①按工艺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②建立成组生产单元、③采用柔性制造系统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优质、优价、备件充分、维修
方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提高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强大的设计能力、良好的售后服务生产管理重点①保证供应、②设备不出故障、③尽量应用标准计划、④保障均衡生产、⑤降低消耗和产品成本①优化产品组合、②制定科学的生产批量和生产间隔期、③简化零
件进度计划、改善零件加工过程和工序之间的衔接、④安排好零部件生产进度、组织好物流平衡①掌握能力、正确决策、②提高瓶颈环节生产能力、③抓住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进度和物流平衡、④监控生产成套性保证交货期(2)离散生产类型生产管理特征123、服务业运作类型的划分及其特
点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通用型专用型按运作系统特性分技术密集人员密集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本密集服务:航空,运输,金融,医院,汽车等修理旅游,观光,娱乐,业,技术服务业邮电通讯,广播电视大量劳动密集服务:专业劳动密集服务:零售,批发,学校咨询公
司,建筑设机关,餐饮计、律师、会计事务所服务业运作类型的划分13问题按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划分下列生产类型:1.医生看病2.新生体检3.中小学教育4.大学本科教育5.硕士研究生教育6.博士研究生教育14三、生产与运作组织方式选择(一)生产与运作过程的空间组织(二)生产与运作过程的时
间组织(三)生产与运作过程先进性、合理性的主要标志1工艺专业化形式2对象专业化形式1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1)顺序移动方式(2)平行移动方式(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2选择移动方式要考虑因素15ABFD产品1产品2产品3E产品1产品2产品3C1、工艺专业化形式(一)生产与运作
过程的空间组织162、对象专业化形式A、B、D产品1产品1产品2产品2D、E、C产品3产品3E、F、A17(1)顺序移动方式概念:指一批零件或产品在前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整批转移到后道工序加工的移动方式例:加工批量n=4,
工序数m=4,各道工序时间t1=10mint2=5mint3=15mint4=10min其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如下:10515工序4工序3工序2工序1t2040608010012014016010(二)生
产与运作过程的时间组织18生产周期计算公式:n——批量m——工序数ti——i工序单件工时T顺——顺序移动方式生产周期例:T顺=4×(10+5+15+10)=160miitnT1=顺19(2)平行移动方式概念:指每个产品或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后,立即转到
下道工序加工,使各个零件或产品在各道工序上的加工平行地进行生产周期计算公式:t长:工序时间最长的工序时间例:T平=(10+5+15+10)+(4-1)×15=40+45=85miitntT1)1(长平=20t
2040608085100工序4工序3工序2工序121(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概念:即一批零件或产品,既保持每道工序的平行性,又保持连续性的作业移动方式。101510501020304050607080901002545t工序4工序3工序2工序122计算公式:ti短——相邻
两工序中,工时较短的工序单件工时T平顺=160-(4-1)×(5+5+10)=100min或t较大: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较大的工序单件工时t较小: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较小的工序单件工时T平顺=40+(4-1)×(10+15-5)=100
min111)1(miimiitntnT短平顺)()1(较小较大平顺ttntTi23选择零件移动方式要考虑因素零件尺寸加工时间批量大小生产单位专业化形式平行移动方式大长大对象专业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小长大对象专业化顺序移动方式
小短小工艺专业化零件三种移动方式的比较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短中长运输次数多中少设备利用差好好组织管理中复杂简单24(三)生产过程先进性、合理性的主要标志1连续性2平行性3比例性4均衡性5柔性25四、流水生产线(一)基本概念1.流水生产概念及特点
2.流水线的分类3.对流水线的评价4.流水生产组织的条件(二)流水线的组织设计261、流水生产概念及特点概念:是指加工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有规律地从前道工序流到后道工序加工,并按照一定的生产速度连续完成工序作业的生产过程特点:1)流水线上固定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
(零件),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2)流水线上每个工作地按照产品工艺过程(零件)顺序安排,产品按单向运输路线移动3)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工作地按工艺顺序安排为索链形式,劳动对象在工序间作单向流动,自成系统,便于管理和控制4)生产具有明显
的节奏性5)生产具有较高连续性6)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是平衡的,成比例的(一)基本概念272、流水线的分类分类标志对象移动方式对象数目对象轮换方式连续程度节奏化机械化程度流水线固定流水线移动流水线单一对象流水线多对象流水线不变流水线可变流水线成组流水线连续流水线间断流水线强
制节拍流水线自由节拍流水线粗略节拍流水线自动生产线机械化流水线手工流水线混合流水线283、流水线的评价优点:1)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要求2)生产率较高3)缩短生产周
期,减少在制品的占用量和运输工作量,加速资金周转4)简化生产管理工作缺点:1)柔性差2)工人工作单调、紧张、易疲劳,不利于提高工人生产技术水平294、流水生产组织的条件1)品种稳定2)产品结构基本定型并标准化3)
原材料、协作件标准化,能保证及时供应4)机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5)产品检验能在流水线上进行30(二)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1.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和技术设计1)流水线生产的技术设计2)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2.流水线组织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3.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组织
设计311)流水生产线的技术设计工艺路线、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设备的设计●设备改装设计●专用工夹具设计●运输传送装置设计●信号装置设计即硬件设计1、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和技术设计322)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流水线节拍和生
产速度的确定设备需要量和负荷的计算工序同期化设计工人配备运输传送方式的设计流水线平面布置的设计流水线工作制度生产服务工作组织和标准计划图表的制定即软件设计332、流水线组织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1)产品零件分析2)改进产品
结构,使之适合于流水生产3)审查和修改工艺规程4)收集整理设计所需资料343、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1)确定流水线节拍与节奏2)工序同期化3)计算流水线设备(工作地)数量及设备负荷率4)计算工人人数5)确定流水线节拍性质6)设计流水线的运输方式及设备7)流水线平面布置35节拍●概念:流
水线上连续投入或出产两个制品的时间间隔●计算公式:r:节拍F: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N:计划期产品产量F0:制度工作时间K:时间利用系数●例1:设计某流水线,计划年产量为20000件,外销件1000件,废品率2%,两班制工作,
每班8小时,时间利用系数0.95,计算节拍KFF0(分)66.10)02.01/()100020000()6095.082251(rNFr36节奏概念:流水线顺序出产两批同样制品的时间间隔计算公式:n运:运输批量流水线运输批量参考值例2:接例1,若零件重量
轻,n运=100。求节奏r0=100×10.66=1066分/批rnr运0r0:节奏37流水线运输批量参考值0.10.20.51.02.05.0≥10<1.01005020105211.0~2.0502020105212.0~5.020201052
215.0~10101052211运输批量单件重量(kg)工序平均加工时间(分)单件382)工序同期化●指通过采取技术组织措施调整工序时间,使之尽可能与节拍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的过程●例:工作地顺序工序号原工序单件时间新工作地单件时间11、2、66、2、21025、71、6733
、95、51044、87、31011⑧⑩⑤④③②⑥①⑦⑨2665132455739同期化主要措施(1)机加工工序●在未同期化的工序上采用高效率设备,或改装原设备,提高出产效率●采用高效工艺装备●改变加工方法,减少切
削时间●改进工作地布置与操作方法●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2)装配工序●适当分解和合并工序●合理配置力量●采用高效率工具403)计算流水线设备数量及设备负荷率①工作地(设备)计算数Si计:ti:i工序单件工时r:节拍②i工作地实配设备数S
i:Si≥Si计③i工作地负荷系数ηi:ηi=Si计/Si流水线平均设备负荷系数:最少工作地(设备)数:④单件损失时间i工序:流水线:t损=N×r-T流水线时间损失系数:平1rNTrNBDrNTNr
tSSii计平iiiStrt损][minrTNrtSii计414)计算工人人数(1)手工操作为主的流水线Pi:i工序工人总数Si:i工序工作地数Wi:i工序工作地同时工作的人g:每日工作班次(
2)设备加工为主的流水线gWSPiii)1(bSNgP看P:流水工人人数N:流水线总设备数S看:平均设备看管定额b:后备工人与上岗工人之比iPP425)确定流水线节拍性质●工序同期化程度高,工艺性好,加工对象稍重,体积稍大,可严格按节拍出产符合
精度要求的产品,采用强制节拍流水线(连续流水线)●反之采用自由节拍或粗略节拍流水线(间断流水线)436)设计流水线的运输方式及设备●分配式传送带:●用于自由节拍间断流水线●工作式传送带:●用于强制节拍连续流水线●传送带速度:●传送带长度:L:传送带长度l:相邻两工作地间中心距m:流水线工序数l附
:两端附加长度Si:i工序工作地数rlV附miilSlL12447)流水线平面布置●布置原则:运输路线最短●平面布置形式:直线型:山字型:直角型:环型:蛇型:开O型:●工作地排列形式:单列双列45§2综合计划性质综合计划实质上是大型生产计划系统的一部分,它
与若干内外因素相关联(如图)。它所关注的不是单个产品或服务,而是一组类似产品,即确定一合乎逻辑的抽象产品和计划单位。如电视机的“台”,自行车的“辆”,而不管其型号。大型百货公司的空间分配也是一项综合计划,对总量的度量仅限于空间的平方米
数或放置衣物的货架数,而不考虑品牌名称。综合计划是对中期生产能力进行全面决策,而不涉及具体细节。一、概念46研究和技术市场和需求产品决策劳动力可获得的原材料现有库存外部生产能力需求预测,订单生产规划和生产能力决策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和MRP系统详细的工作排
程组织为什么需要制定综合计划?答案有两点:是关于计划的:执行计划需要时间是战略性的:“总”很重要,因为对个别项目需求的时间和数量进行任何精度的预测都不大可能。锁定个别项目会失去回应市场的灵活性。47综合计划概述综合计划始于对中期总需求的预测,是为满足设定产出、员工和产成品库存水
平的全面计划。管理者会考虑许多计划,对每一个都要拿柔性和成本来检验。若有问题,就要返工或放弃,重新找可行方案。48二、综合计划策略制定综合计划时有8种策略可供选择:1.改变库存水平2.通过新聘或暂时解聘来改变劳动力的数量3.通过超时工作或减时工作来
改变生产率4.转包5.使用非全日制雇员6.影响需求7.高峰需求时期的延迟交货8.不同季节产品混合8种策略选择的有利及不利之处:49我们应重点关注属于生产职能范围内的、与生产能力有关的决策选项。较为重要的有:1.维持一个水平的职工总人数2.维持稳定的产出率3.一个时期接一个时期地适应市场需求4.采取
决策变量组合无论组织选择哪种策略,公司政策和成本将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50三、综合计划方法1、图表法图表法是将预测的每个时期需求量及平均需求量绘制在一张坐标图上,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按照所选择的满足预测需求的策略,核
算各种计划方案的总成本(包括用工成本、库存持有成本、转包成本、新聘或暂时解雇成本等),并做出决策。如图1。51522、线性规划——运输模型法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个使成本最小化的最优计划。而且在确定各时期的正常与超时工作产量、转包生产产量、额外轮班及各
时期库存的累积量方面有一定的变动幅度。允许作敏感性分析,也有相关的线性规划软件。用线性规划的运输模型分析综合计划问题,特别是分析持有库存、超时工作和转包的效率很有作用。但如果引用因素较多,该方法收效不
大。加上模型的复杂性,因而这种方法在企业中未能广泛地运用。53§3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三、生产作业控制一、生产作业计划概述541、生产作业计划概念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它是把企业全年的生产任务具体地分配
到各车间、工段、班组以至每个工作地和工人,规定他们在月、旬、周、日以至轮班和小时内的具体生产任务,从而保证按品种、质量、数量、期限和成本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一、生产作业计划概述552、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内容1)编制企业各层次的生产作业计划2)编制生产准备计划3)设备和生产面积
的负荷率核算和平衡4)制定或修改期量标准5)日常生产派工6)通过生产调度(等候线管理)和生产作业统计,检查和控制生产任务计划进度完成情况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实施控制561、期量标准概念为制造对象(产品、部件、零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所规定的生产期限(时间)和生产数量的标准。生产类型期量标准
大量生产节拍、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成批生产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在制品定额、提前期单件小批生产周期、提前期不同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57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1)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1)编制单
位:企业生产管理部门(2)内容:①年度、季度和月度厂生产作业计划②确定车间的生产任务和生产进度(3)计划单位:产品、部件、零件(4)确定车间生产任务的方法2)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1)编制单位:车间计划调度组和工段的计划人员(2)内容:工段月、旬、轮班生产作业计
划,工作地轮班计划(3)方法:①标准计划法——适用于大量流水生产②累计编号法——适用于成批轮番生产③日常分派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58三、生产作业控制1、实行生产作业控制的原因和条件原因:①加工时间估计不准确②随机因素的影响③加工路线的多样性④企业环境的动态性当实际情况与计
划发生偏离时,就要采取措施(调整进度或修改计划),这就是生产控制。条件:①要有一个标准——计划②要取得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偏离的信息③要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592、生产调度工作生产调度是生产作业控制工作中心。它根据作业计划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解决日常生产中出现的矛盾和不平衡现象。主要内容:
检查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检查、督促和帮助有关部门做好产前准备工作。按照生产需要,合理调配劳力和调整劳动组织。检查和调节生产过程的物资供应情况和储备情况,督促按计划发送物资。60一、概述1
、库存的概念和定义库存是指商品的存贮和储备。小到铅笔、螺钉,大到机器、建筑设备。制造业企业持有原材料供给、买入部件、在制品、产成品、机器、工具等。百货公司持有服装、家具、地毯、文具、礼品、玩具等。请问医院、超级市场有什么库
存?这些库存品种大多与他们所从事的业务有关。定义: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4库存管理61库存对于增加企业运作的灵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5种作用是:为预期的用户提供存货。可以应付各种有规律的或偶然性的变化,起
应急、备用的缓冲作用。“安全库存”,就是指手头有多余的库存就能避免缺货的危险。可以从数量折扣中得到好处。因为大批量购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品价格。可以套购保值以防止通货膨胀和价格变化。为生产运行过程提供周转储备量,使生产得以
顺利进行。2、库存的作用与类型62企业拥有4种类型的库存: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维护/维修/作业用品库存和产成品库存。按需求特性分,库存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独立需求是指那些不确定、随机性、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需求,如用户对企
业产成品、产品零配件、维修备件等的需求都属此类。预测在此很重要。(本章重点在于独立需求库存的管理)相关需求是指产品的需求与其它产品需求之间有内在的相关性,如对冰箱零部件的需求是与冰箱的生产相关的。企业可以对这类库
存进行确定型的控制。其库存数量取决于生产计划。633、库存控制系统对独立需求库存的监视可以分为两大类:•连续观测系统,也称定量控制法或订货点法。它通过观测库存是否达到再订货点来实现库存控制。其模型如图1所示。这种系统适用于重要物资的库存控制,银行事务如用户存、取款就是典型范例。•
定期观测系统,也称定期检查法或订货间隔期法。它通过有周期性规律的观测实现对库存的补充。其模型如图2所示。小杂货店的管理者就常用这种方法定期检查货架和储藏室。64图1订货点法安全库存量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数量时间均衡消费消费
加快消费减慢订货点订货点不变订货点升高订货点降低增加订货量订货量不变LT最大库存批量LTLTLT需要为系统确定两个参量:订货点=日需要量×订货提前期订货批量可选择经济订货批量(EOQ)65建立系统前应确定的两个主要参量:目标库存量S主要考虑为库存设定一个控制限额订货周期T可以选择经
济订货周期(EOI)库存量时间LTLTTT订货周期订货周期0目标库存量S图2定期观测库存系统模型664、库存分类系统——ABC分类法ABC分类法是将手头的库存按年度货币占用量分为三类:品种占库存总数占库存资金存货清点次数(循环计数)A类非常重要15%左右80%左右频繁,约
每月一次B类适度重要30%左右15%左右较少,约一季度一次C类最不重要55%左右5%左右约6个月一次管理者在许多方面都可以运用ABC概念来提高运作效率。67二、库存控制模型大多数库存控制模型的目标是使总成本最小化。在不允许缺货条
件下:总成本=持有成本+订货成本(+采购成本)库存控制的模型有许多种,运筹学中的存储论对库存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在此我们只讨论三种简单实用的库存模型。681、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EOQ是一种最古老、也是最通用的库存控制技术。经济
批量是指总费用为最低时的订货批量(其模型如图3)。它假定库存需求是连续均匀的;集中到货,补充时间为零;单位货物的存储费用(单位持有成本)为H;不允许缺货;每次订货成本为S;货物单价为P;每次订购量为Q
;计划期总需求量为D;单件货物存储费用与货物单价之比为I。则有:69订货次数=D/Q订货成本=S×D/Q持有成本(平均库存成本)=H×Q/2库存物品采购成本=P×D总成本=采购成本+订货成本+持有成本=PD+SD/Q+
HQ/2经求解可得经济订货批量(Q*)为:PIDSHDSQ22*总成本库存成本订货成本采购成本费用最佳订货量Q*订货批量图3703、数量折扣模型为了增加销售,许多企业给他们的顾客提供数量折扣。而当顾客购买的产品数量较多时,企业会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他们。常见的数
量折扣计划见表1序号折扣数量折扣(%)折扣价格(元)10~99905.0021000~199944.8032000以上54.75表1数量折扣计划71当顾客争取数量折扣时,一方面产品成本下降,订货成本、缺货损失减少,抵御涨价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又使存储成
本增加,流动资金周转减慢。因此,当考虑数量折扣时,就需要权衡减少的产品成本和增加的存储成本。订货批量Q带数量折扣的总成本曲线由各价格下的总成本曲线部分组成Q1Q2订货成本SD/Q采购成本PiD库存成本HiQ/2总成本=PiD+HiQ/2+SD/Q费用P=5.00P=4.75P=4.8072例
:某公司销售玩具汽车,对其实行数量折扣计划见表1。若每次订货成本为49元,年需求为5000辆玩具汽车,存储成本为商品成本的20%,则总库存成本最小的订货数量是多少?解:第一步对表1中的每个折扣计算相应的Q*值,如下所示:序号折扣数量折扣(%)折扣价格(元)10~99905.
0021000~199944.8032000以上54.75表1数量折扣计划73)(7184.750.24950002Q)(7144.800.24950002Q)(7005.000.24950002Q*3*2*1辆辆辆第二步将在允许折扣范围以下的Q*值向
上调整。因为Q1*在0~999之间,它不需调整。Q2*低于允许范围1000~1999,所以它必须调整到1000。同理Q3*也要调整到2000。第三步将调整后的订货数量代入总成本公式计算每个订货数量的总成本。见表2。74第四步选择总成本最低的那个订货数量
。从表2中可以看出,订货数量为1000辆可使总成本最小。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订货2000辆的总成本只比定购1000辆大一点。因此,若第三个折扣成本再降一点,这一订货数量也许会使总库存成本最小。折扣数目单价订货数量年产品
成本年订货成本年存储成本总计1¥5.00700¥25,000¥350¥350¥25,7002¥4.801,000¥24,000¥245¥480¥24,7253¥4.752,000¥23,750¥122.5¥950¥24,882.5表275本章作业1.分组讨论P123案例
,并完成P125习题19。2.P124-125习题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