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砚边漫步》PPT课件4-湘美版

PPT
  • 阅读 3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6 页
  • 大小 7.866 M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砚边漫步》PPT课件4-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砚边漫步》PPT课件4-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砚边漫步》PPT课件4-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砚边漫步》PPT课件4-湘美版
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砚边漫步》PPT课件4-湘美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5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砚边漫步》PPT课件4-湘美版.ppt,共(56)页,7.86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4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书法第二模块第一书法的起源3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1.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划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

功绩。2.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3.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4.

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兵马俑一样,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小篆赏析隶书大盛的汉代书法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两汉三百余年间,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

书体已基本齐备。1.笔法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2.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另外,金文、小篆因为实用面越来越小而渐趋衰微,但在两汉玺印、瓦当和嘉量上还使用,并使篆书

别开生面。3.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作品有《马王堆帛书》,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书法的第一个高峰(魏晋)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行草诸体咸备俱

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

、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卓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

(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又有王珣(羲之侄)善行书,有《伯远帖》传世。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

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

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王羲之南北朝书法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

时期书法。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书法的第二个高峰---隋唐隋---智永和尚《千字文》唐书法概况1.唐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局面,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此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开元时期更是

呈现出超越两汉的空前兴盛气象。2.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3.初唐书法家有

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唐太宗李世民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法家。4.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

时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怀素《论述贴》张旭《古诗四帖》中国画在乱世中发展—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杰出的优秀作品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公元975)随李后主归宋,不久病故。沈括说他是

"江南布衣"。其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善画花竹林木,蝉蝶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黄荃(quán):(?-965年),字要叔,成都人。五代十国西蜀画家。主要创作活动在后蜀时期。擅画花、竹、翎毛、佛道、人物和山水,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以画品“富贵”流布后世。山水画

的发展---荆关董巨荆浩、关仝两人属北方画派,作品沉郁雄浑,气势宏大,尽显北方山河的雄奇;董源、巨然属南方画派,笔法细腻,写尽江南风景的秀美。荆浩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所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关仝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几至废寝忘食

。他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他的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董源他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来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面貌,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笔甚草草,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图》和《潇湘图

》巨然五代南唐、北宋画家,僧人。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

图》、《山居图》等传世。北派代表---荆浩关仝荆浩《匡庐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关仝《关山行旅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南派代表---董源巨然董源《寒林重汀图》现藏日本巨然《箫意赚兰亭图轴》现藏台北故宫中国绘画集大成的时代---宋

宋朝是中国绘画登峰造极的时代,也是一个艺术家辈出的时代主要分为:在原有的山水,人物画,花鸟画基础之上,出现了院体画,文人画,民俗画山水画代表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范宽《溪山行旅图》花鸟画代表赵佶《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院体

画代表李公麟、梁楷这样的人物画家和郭熙、燕文贵、李唐这样的山水画家,及赵昌、易元吉、文同、杨无咎这样的花鸟画家。风俗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唐《采薇图》《村医图》李嵩《货郎图》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马远松月图南宋四家南宋四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

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合称,亦称“南宋四大家”,亦有“李刘马夏”之称。由李唐、刘松年再到马远、夏珪,发展出了南宋独具特色的山水画。这种“一角半边”的构图,在画面中留下大片空白,使画面和景物变得更加简洁、主体鲜明突出而意境完整。这是“南宋四家”在总结

前人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在艺术上高度提炼得到的构图样式,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的诗意。高峰的滑落---元的绘画“元四大家”在明代中叶被认为是:赵孟頫、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道人)、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明末董其昌等认为赵孟頫应有更高的位

置,而替换上了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其他别号很多)。他们都是明清以来山水画家心目中的旗帜。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赵孟頫作品《鹊华秋色图》黄公

望《富春山居图》怪才辈出的年代---明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盛行,文人水墨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在艺术流派方面,涌现出众多以地区为中心、或以风格相区别的绘画派系。在师承方面,主要有师承南宋院体

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以及发展文人画传统的吴门派和松江派、苏松派等两大派系。在画法方面,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勃兴,成就显著,人物画也出现了变形人物、墨骨敷彩肖像等独特的新面貌。明早期绘画---浙派浙派以戴进和吴伟为代表,活动于宣德至正德年间。因创始人戴进为浙江人,故有浙派之称。继

起者吴伟为湖北江夏(今武汉)人,画史亦称他为江夏派,实属浙派支流。戴、吴二人都曾进过宫廷,画风亦源自南宋院体,故浙派与宫廷院画有密切的关系。戴进、吴伟作为职业画家,画艺精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都很擅长,山水画成就尤为突出。但二人风格又有所区别,戴进变南宋的浑厚沉郁,而为健拔

劲锐之体,但仍不失谨严精微;吴伟以简括奔放、气势磅礴见胜。追随者有张路、蒋嵩、汪肇、李著、张乾等明戴进《春游晚归图》明吴伟《渔乐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中期---吴门四家明代中期,作为纺织业中心的苏州,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江南富庶的大都市。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文

化的繁荣,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崇尚笔墨意趣和“士气”、“逸格”的元人绘画传统,其间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最负盛名,画史称为吴门四家。他们开创的画派,被称为吴门派或吴派沈周和文徵明沈周和文徵明,是吴门派画风的主要代表。他们两人都淡于仕进,属于诗、书、画

三绝的当地名士。他们都主要继承宋元文人画传统,兼能几种画科,但主要以山水画见长,作品多描写江南风景和文人生活,抒写宁静幽雅的情怀,注重笔情墨趣,讲究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两人渊源、画趣相近,但也各有擅长和特点。沈周的山水以

粗笔的水墨和浅绛画法为主,恬静平和中具苍润雄浑气概,花卉木石亦以水墨写意画法见长,其作品主要是以气势胜。文徵明以细笔山水居多,善用青绿重色,风格缜密秀雅,更多抒情意趣,兰竹也潇洒清润。沈周《庐山高图》文徵明《游山图》唐寅和仇英唐寅和仇英有别于沈周、文徵明,代表了吴门派中另外的类型

。唐寅由文人变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仇英为职业画家,在创作上则受文人画的一定影响,技法全面,功力精湛,题材和趣味较适应城市民众的要求。唐寅的山水画多为水墨,有两种路数:①以李唐、刘松年为宗,风格雄峻刚健;②为细笔画,风格圆润雅秀。人物画则时工时写,工笔重彩仕女承唐宋传统,细劲秀丽,水墨淡彩人物

学周臣,简劲放逸。仇英从临摹前人名迹处得益,精谨清雅,擅长着色,以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著称。明唐寅《山路松声图》明仇英《竹林评古图》明后期绘画---徐渭陈洪绶徐渭从根本上完成水墨写意花鸟画变革的一代大家,其画风有力地推进了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发展,画史称为青藤画派在题材方面,他大胆突破客观物象形

质的局限,赋予物象以强烈的个人情感,作品或缘物抒情,或借题发挥,一反吴门派文人画恬适闲雅的意趣,而直抒激荡不平的心情,产生撼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在艺术形式上,他擅长泼墨法,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不拘成法,形象脱略形似

,追求气韵,墨色滋润淋漓,奔放流动,充分发挥了生宣纸的晕渗效果。这种随意点染的画法,气势磅礴,纵横睥睨,恰当地表达了画家炽热激愤的情怀。徐渭的画风,对清代的朱耷、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现代的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半生落魄已

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出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墨葡萄图》徐渭(1521年—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

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非常贫苦,藏书数千卷被变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终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清的绘画艺术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及水墨写意画盛行。画坛流派之多,前所未有。清代绘画,分早,

中,晚三期,初期以四王为代表,江南出现了反正统的画家,有髡残,石涛,朱耷,弘仁等四僧。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八家,以查士标,梅清为代表的新安派等。中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绘画也大发展,人物画的成就也最为突出。同时,在

商品经济发达的扬州,掀起了一股新的艺术潮流,形成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对近现代的花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画坛也随之发生了极大变化。形成了以新兴商业城市为中心的新技巧,新风格的新画派。主要有以四任为代表的海派和广东居廉,居巢,高剑

父,高奇峰为代表的岭南画派。早期“四僧”(石涛、朱耷、石谿、渐江),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四人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四王画派主要指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4人,他们大都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为金科玉律,致力于摹

古,推崇元四家,强调笔墨技法,追求蕴藉平和的意趣。朱耷作品赏析清中期---扬州八怪“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又名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郑板桥以及所画之竹金农自画像黄慎

写意人物清后期绘画---海上三任,岭南画派任熊、任薰、任颐合称海上三任,为“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所倡导的市民化、世俗化、职业化倾向改变了传统中国画的内涵,为传统中国画增添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寻找到一条贴近

社会大众的发展道路。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熟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它是岭南文化最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是建国后最优秀的画派之三任作品赏析任熊《范湖草堂图卷》任

颐《荷塘鸳鸯图》岭南画派代表作品高剑父《秋鹰图》高奇峰《猿月图》陈树人《红叶小鸟》徐悲鸿(1895-1953年),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

、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

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

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徐悲鸿作品《群马》《九方皋》张大千(国画大家)张大千,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

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

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他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游切磋。张大千泼墨画张大千仕女图齐白石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

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

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

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齐白石虾齐白石写意人物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