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1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5.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1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1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1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3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5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句式变化、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情达意的技巧,并且学以致用。2.能力目标:①以演讲为突破口,以演讲语言为学习重点,通过师

生的演讲及对演讲语言的品评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审美能力。②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的变化和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二、介绍演讲词的特点:讲演词,也叫演讲词、

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

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三、学生试读:提示:注意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四、感知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3、补充闻一多当时演讲的时代背景。1)李公朴先生为什么会遇害?李公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

爱国民主战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妄图篡夺胜利果实,实行独裁统治,阴谋发动内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镇压民主运动。1946年2月,重庆发生“校场口事件”,重庆各界人士在校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大打出手,打伤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朴先生当

场被特务打伤。5月初,李先生带伤回到昆明,又与闻一多先生一起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对李先生又恨又怕。7月11日晚十时许,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2)补充闻一多演讲背景:闻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就

闻先生一人。闻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闻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

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

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发出了什么样的号召?提示:体现在6—10自然段。五、研讨写作特色:1、前面,我们侧重领会了本文的思想内容,课

后布置同学们朗读课文,大家一定深有体会,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讨论提示: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讨论提示: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措词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例如:对敌

人:无耻。对李先生:光荣2、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这篇讲演词运用了40多个感叹号,把讲演者的思想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给了听众,造成了使之越来越分明、越来越强烈的效果。设问、反问及反复和排比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也

是这篇讲演词的一大特点。这些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使听众的思想与讲演者的思想感情始终处在激荡、交融,再激荡、再交融的过程中,从而不断地涌动和撞击,达到强烈的共鸣。这篇讲演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量。3、在讲演中人称的不断变换

,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对敌人用“你们”,对正义力量用“我们”,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地与敌人展开面对面地交锋。4、短句较多,语言口语化。口语又叫口头语,是大多数人日常交际时口头使用的语言,它的特点是词汇大众化,句式简短,少用关联词

语。演讲多用口语。5、饱含激情的语句。讲演词的开头和结尾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否吸引听众和能否达到讲演目的的关键。该文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结尾,使听众振聋发聩、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高超的讲演技巧。同学们对此应认真体会琢磨,并逐步学会善

于选取恰当的语句作为讲演的精妙结尾!六、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练习演讲(先让学生练习,后指名读)七、介绍作者闻一多: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

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7月赴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5年5月回国,曾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学校任教。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

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还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八、推荐课外阅读:《

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

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一九二五年四月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