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苏州园林》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69 次
  • 下载 4 次
  • 页数 1 页
  • 大小 23.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8课《苏州园林》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4人下载 下载文档0.00 元
【这是免费文档,可以免费下载】
/ 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8课《苏州园林》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1)页,2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86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苏州园林课题苏州园林课型预习展示课课时第二课时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7.请从文中再找出些类似这样语言准确简明的句子并加以体会。8.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三、达标测评。说出下列句画横线的词的作用(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3)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

或几棵芭蕉。四、拓展练笔请用一段简洁生动的文字介绍你校园某一处你最喜欢的地方。注意要讲顺序,最好用上一两种说明方法。五、学(教)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1、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说明中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2、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

林的方法。学习重点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学习难点1、理解中国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2、能懂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恰当

地运用说明方法,让被说明的对象清晰可感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是成功的进行重要标志,你能从本文中找出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句子说说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吗?①我发现文中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例句是:,这样写的好处是:②我发现文中运用了的说明

方法,例句是:,这样写的好处是:二、合作释疑:(请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本文虽然是说明文,但叶圣陶老先生的语言灵活多变,简洁生动,你能结合下列句子进行简单的分析么?(注意括号中的问题)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

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吧?)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

未界.........,因而更加深了景致的深度。(“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4.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为什么?)5.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3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