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介绍p课件.ppt,共(111)页,1.762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8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央银行业务1第五章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第一节中央银行的贷款业务第二节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第三节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第四节中央银行黄金外汇储备业务中央银行业务2第一节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业务一、概念、种类和特征二、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内容三、中央银行再贷款的管理中央银行业务3一、概念
、种类和特征1、中央银行再贷款——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及政府为了弥补其资金周转困难或临时性资金不足而发放的贷款中央银行业务4一、概念、种类和特征2、种类按对象分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款、对非货币金融机构放款、对政府放款和其他放款。按是否有担保分
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中央银行业务5项目中央银行再贷款商业银行贷款贷款对象不同商业银行、政府公司、个人资金来源不同基础货币组织的存款贷款期限不同短期长、中、短期制约贷款总量的因素不同货币政策目标经济金融形势存款的数量存款
的结构贷款目标不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以盈利为目标中央银行再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比较中央银行业务6二、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内容(一)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二)对政府的贷款(三)其它放款中央银行业务7(一)对商业银行的贷款1.贷款的目的:解决临时性的资金需要,补充其流动性不足。帮助陷入困境的商业银
行,恢复信誉,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中央银行业务82.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方式信用贷款——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的信誉而提供的一种贷款。担保贷款——商业银行以其客户签发的合格的商业票据为担保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的一种方式。中央银行业务9(二)中央银行
对政府的贷款贷款方式:一是采用透支的方式二是采取直接贷款的方式三是对国库券和国债的投资中央银行业务10(三)其它放款中央银行对外国政府、中央银行、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贷款;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
等发放的紧急贷款。中央银行业务11中央银行业务12三、中央银行再贷款的管理(一)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审查(二)再贷款的发放(三)再贷款的收回中央银行业务13近年来我国再贷款主要用途金额(亿元)用途12236四大金融管理公司购买国有商行不良资产10557支农再贷款1411关闭中小金融机构300提
供证券公司周转贷款270偿还被关闭或被托管的证券公司债务100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启动资金中央银行业务14中国人民银行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支持春耕备耕2012-03-07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神,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支
持春耕备耕,并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支持扩大“三农”信贷投放的通知》,对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支持扩大涉农信贷投放作出部署。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支持“三农”、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近年来,人民
银行持续加大了支农再贷款支持的力度,并进一步改进管理,充分调动了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2011年,人民银行新增支农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期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
额1094亿元,年累计发放额1708亿元,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创历史最高水平,对于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末,全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4.9%,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9.2个百分
点。中央银行业务15第二节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一、再贴现政策简介二、再贴现业务的一般规定中央银行业务16一、再贴现政策简介(一)几个相关概念(二)内容(三)调整再贴现率的影响因素(四)再贴现利率政策的作用及局限性中央银行业务17(一)几个相关概
念1.贴现——企业或公司以其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商业银行申请转让,以融通资金的一种行为。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中央银行业务182.转贴现——商业银行以其持有的已经贴现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另一家商业银行申请转让,以融通资金的一种行
为。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中央银行业务193.再贴现——商业银行以通过贴现业务而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转让,以融通资金的一种行为。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之间的关系中央银行业务204.再贴现政策——中
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与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中央银行业务21(二)内容1.调整再贴现率,引导市场利率走向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资格的票据3.规定再贴现的额度,控制再贴现的总规模。中央银行业
务22中央银行再贴现率作用过程图再贴现率↑↓借款成本↑↓存款准备金↓↑贷款规模↓↑市场利率↑↓社会投资↓↑社会总需求↓↑物价水平↓↑银行传导作用中央银行业务23(三)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需要考虑的因素物价总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社会平均利润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利率水
平中央银行业务24(四)再贴现利率政策的作用及局限性作用: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对市场利率起到引导和指示的作用执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引导信贷资金的流向中央银行业务25局限性: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灵活性时滞性较强中央银行业务26二、再贴现业务的一般规定(一)对象(二)
申请与审查(三)再贴现的发放与收回中央银行业务27(一)对象——只有在中央银行开立了存款准备金帐户的商业银行,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业务28(二)申请与审查商业银行必须以已经办理贴现的尚未到期的合法票据才能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中央银行业务29合法票据——根
据购销合同约定进行延期付款的商品交易所开具的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商业票据。中央银行业务30审查:A审查票据的合法性;B申请人的资金营运情况;C票据所反映的交易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中央银行业务31(三)再贴现的发放与收回1.再贴现的实付金额实付金额=票面金额-贴息额贴
息额=票面金额×日贴现率×未到期的天数日贴现率=年贴现率/360=月贴现率/30中央银行业务322.期限:申请再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一般最长不超过6个月。中央银行业务333.发放: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出的
再贴现申请进行审核无误后,即可办理发放用款手续。中央银行业务34举例:工商银行××分行营业部,以一份已经办理贴现而未到期的由交通银行××分行开出并承兑的1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向人民银行××分行申请再贴现。出票日期:2008
年2月15日,到期日:2008年8月11日,申请再贴现日:2008年4月1日,再贴现率:2.97%。中央银行业务35计算日贴现率=2.97%÷360=0.0825‰未到期天数=30+31+30+31+1
0=132天贴息额=1000×0.0825‰×132=10.89(万元)实付金额=1000-10.89=989.11(万元)中央银行业务364.再贴现的收回(1)商业银行在办理票据再贴现业务时。将票据通过背书转让的方式转让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业务37(2)商业银行在办理再贴现业务时,人民银行在
承兑汇票上加盖“已办再贴现”字样,将票据仍交由申请再贴现的商业银行保管。中央银行业务382001-2005年我国央行再贴现余额再贴现(单位:亿元)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余额6556864.88
332.39中国人民银行已上调再贴现利率至2.25%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12月29日发布公告称,央行已决定自周日(12月26日)起上调再贴现利率,由1.80%上调至2.25%同时上调对金融机构贷款(再贷款)利率,其中一年期升0.52个百
分点至3.85%,两者均为两年来首次调整。中央银行业务39中央银行业务40第三节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公开市场业务概述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中央银行业务41一、公开市场业务概述(一)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二)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三)公
开市场操作作用过程图示(四)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条件中央银行业务42(一)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1.概念2.特点中央银行业务431.概念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此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实现货币政策
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业务442.特点(1)主动性(2)直接性(3)灵活性(4)可逆转性中央银行业务45局限性:A公开市场操作较为细致、技术性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B需要有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
场为前提中央银行业务46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比较优势不足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影响是平等的;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操作简便缺乏弹性;对经济的震动大;短期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较大再贴现具有告示效应,引导市场利率,影响社会公众预期;防止金融恐慌处于
被动地位;缺乏灵活性;时滞过程较长公开市场业务主动性;直接性;灵活性;可逆转性。技术性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弱;中央银行业务47(二)公开市场业务的目标最终目标——实现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中央银行业务48直接目的——调整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存
款准备金控制在既定的政策目标所要求的规模之内。中央银行业务49间接目标——(1)影响市场利率变动(2)协助政府债券的发行与管理(3)影响证券行市中央银行业务50(三)公开市场操作作用过程经济现象经济萧条
经济过热措施买入卖出基础货币增加减少存款准备金增加减少信贷规模扩张收缩市场利率下降上升证券行市价格上升价格下跌结果经济回升经济调整中央银行业务51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维持既定的货币政策—短期操作—回购—防御性目标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连续同向操作—买卖—主动性目
标中央银行业务52(四)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条件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中央银行应该具有弹性操作权力;应该有完善的国内市场机制;证券种类和数量要适当。中央银行业务53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一)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本内容(二)公开市场操作应该注意的问题中央银行业务54(一)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本内容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体公开市场业务的具体实施者——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中央银行业务552.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是与政府债券一级交易商进行的。包括国
有商业银行5、股份制商业银行9、城市商业银行21、农村商业银行2、外资银行2、证券公司5、保险公司4、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基金公司1等50家。中央银行业务56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评审指标参与公开市场业务情况债券一级市场情况债券二级市场情况执行和传导货币政策情
况央行票据发行回购交易现券交易承销量分销量中投次数比现券交易回购交易债券做市商双边报价情况执行央行窗口指导情况流动性日报情况暂停公开市场交易情况中央银行业务572009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
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哈尔滨银行南京银行徽商银行淄博市商业银行天津银行广州市商业银行福州市商业银行洛阳市商业银行杭州银行长沙市商业银行深圳平安银行富滇银行济南市商业银行厦门市商业银行大连银行贵阳市商业银行西安市商
业银行汉口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苏银行中央银行业务582010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东
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哈尔滨银行汉口银行天津银行长沙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贵阳市商业银行江苏银行齐商银行广州市商业银行富滇银行福建海峡银行大连银行齐鲁银行洛阳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厦
门市商业银行平安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
险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恒丰银行中央银行业务593.交易种类有价证券买卖有价证券回购中央银行业务604.公开市场操作的券种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及中央银行指定的其它
债券。中央银行业务615.公开市场操作的过程(1)招标(2)投标(3)定标(4)交割中央银行业务62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10]第40号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2010年5月27日(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0年第四十四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四十四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50亿元,缴款日为2010年5月28日,起息日为2010年5月28日,到期日为2010年8月27日。本期中央银行票据以贴现方式发行,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
商进行价格招标,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特别提示,第四十四期中央银行票据缴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户名:中央银行票据(1001044),账号:23510044,支付行号:001100001509。中国人民银行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上网时间:2010-5-2617:21:00中央银行业务63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2010年第40号人民银行于本周四(5月27日)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10年第四
十四期央行票据。具体情况如下:2010年第四十四期央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交易量:50亿元中标价格:99.63元参考收益率:1.4896%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二○一○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上网时间:2010-5
-2710:23:00中央银行业务64公开市场业务(单位:亿元)年份投放基础货币回笼基础货币净投放基础货币19981761.661065.32696.3419997076.015168.731907.2820
004469.755292.41-822.6620018252.698528.73-276.0420021801.612819.85-1018.2320032195113186876520041328119971-669020052207635924-
13848中央银行业务65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年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再贴现余额(亿元)6556864.88332.39公开市场业务交易量(亿元)16781.424621.4635
1373325258000中央银行业务66(二)公开市场操作应该注意的问题1.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购买。2.不能购买市场性差的有价证券。3.不能购买无上市资格,没有挂牌交易的有价证券。4.不能购买国外的有价证券。中央银行业务67第四节中央银行黄金外汇储备业务一、国际储备简介
二、作用三、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中央银行业务68一、国际储备简介(一)概念(二)特点(三)国际储备的构成(四)国际储备的来源中央银行业务69(一)概念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
维持其汇率稳定,以国际间可以接受的各种形式储备的资产。中央银行业务70(二)特点1.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2.必须具有高度流动性。3.主要作用是国际收支的储备金。4.与国际清偿能力不同。中央银行业务71(三)
国际储备的构成1.货币性黄金2.外汇储备3.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4.特别提款权(SDR)中央银行业务722011年6月底我国国际储备单位:亿美元储备资产32706货币黄金508特别提款权125在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97外汇3
1975中央银行业务73排名国家/地区/组织黄金储备(吨)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1美国8133.574.22德国3401.071.4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814.04意大利2451.871.25法国2435.466.26中国1054.11
.67瑞士1040.117.88俄罗斯836.77.79日本765.23.310荷兰612.558.911印度557.78.712欧洲央行502.131.313中国台湾42365中央银行业务74(四)国际储备的来源1.
国际收支顺差2.国家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的外汇3.对外举债4.收购黄金5.IMF分配的特别提款权中央银行业务75二、作用(一)保持国际支付能力(二)支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三)保证本国对外举债的国际信誉中央银行业务76三、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一)经营
原则(二)措施(三)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四)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模式中央银行业务77(一)经营原则:安全性第一流动性第二增值性第三中央银行业务78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安全性流动性增值性中央银行业务79(二)措施加强风险防范,确保储备资产的安全建立科学
的储备资产结构合理安排投资,有重点地支持国内建设项目中央银行业务80(三)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注意规避三种风险:主权风险:政局稳定,与我国的外交关系较好。中央银行业务81代理行:发达国家A级以上的信誉度金融工具:国际市场AA级以上商业信用风险:中央银行业务82A币
种多元化,分散风险B考虑充分的流动性C储备的期限结构市场风险:中央银行业务83(四)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模式经常性储备战略性储备中央银行业务84经常性储备: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保证对外支付。经营方式:以短期投资为主。中央银行业务85战略性储备:用于满足国
家较长期的资金支付和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经营方式:采用中长期资产投资的方式中央银行业务86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中国外汇储备从1994年汇改时的516.2亿美元,到1996年的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除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两到三年间,均保持了较快增速。进入本世纪,随着中国
对外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发展,外汇储备保持了高速增长,2003、2004、2007年增速超过40%。中央银行业务87年份外汇储备额(单位:10亿美元)年增长率(%)2000165.574-2001212.16528.142
002286.40734.992003403.25140.802004609.93251.252005818.87234.2620061066.34430.2220071528.24943.3120081946.0327.3420
092399.15223.3820102847.33818.682011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1811.48亿美元,比11月末的32209.07亿美元减少397.59亿美元。中央银行业务88时间外汇储
备(亿美元)备注2006年2月8536.72首次超过日本,上升到全球第12008年4月17566.55超过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G7的总和2009年4月20088.8全球第一个超过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独占全球外汇储备30%2011年3月30446.74全球第一个超过3万亿美元外
汇储备的国家。中央银行业务89第五章讨论题再贴现率政策工具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系如何?我国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近年来我国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的深层次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处理外汇储备与进出口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央银行业务90商业银行流动性不
足的表现形式头寸不足支付出现困难出现挤兑现象中央银行业务91流动性不足的原因一是贷存比过大二是长期贷款比重过大三是不良资产比重过大四是存款的急剧下降中央银行业务92补充的渠道增加存款系统内调剂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中央银行业务93中
央银行只能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贷款的理由一是控制货币投放的需要二是加强宏观调控与金融管理的需要三是由中央银行资产的特征决定的中央银行业务94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筹款只能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即发行公债的办法来解决,如
财政筹款确实遇到困难,也只能向联邦储备银行作短期借款,并且要以财政部发行的特别国库券作担保。中央银行业务95英格兰银行除了对政府进行少量的隔夜资金的融通外,一般情况下,不对政府垫款,政府需要的资金通过发行国库券的方式解决。中央银行业务96《德意志联邦银行法》规定联邦银行只能以购买国库券的方式向联
邦政府等政府机构提供短期贷款。但是对数量上有严格的控制。中央银行业务97法国法律规定对政府提供无息透支的限额是34.52亿法郎。中央银行业务98《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它政府债券
,只能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它政府债券。中央银行业务99再贷款基本要素的审查是否是中央银行贷款的对象是否符合中央银行贷款的条件贷款用途是否符合要求中央银行业务100再贷款审查的重点对贷存比的审查对联行资金的审查对同业拆借资金和系统内
调拨资金的审查对借款行内部资金占用和被占用情况的审查中央银行业务101合法票据的要素:A交易合同;B付款方式注明“承兑汇票”;C开出正式发票。中央银行业务102有价证券买卖——交易双方以约定的价格转让债券
所有权的交易行为。具有长期性、主动性和进取性的特点。目的为了改变市场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中央银行业务103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的业务。目的为了调整市场货币供应量,维护货币政策的稳定。中央银行业务104回购——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给
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时期由正回购方按约定的回购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中央银行业务105正回购先卖债券再购回。目的是暂时减少市场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业务106逆回购先买债券再回购。目的是暂
时增加市场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业务107回购的期限档次7天、14天、21天、28天、2个月、3个月和4个月共7种中央银行业务108108调整时间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对金融机构贷款再贴现一年六个月三个月二十天199
6.05.018.828.8210.9810.1710.089.00**1996.08.238.287.9210.6210.179.729.00**1997.10.237.567.029.369.098.828.55**1998.03.215.227.927.026.846
.396.031998.07.013.515.675.585.495.224.321998.12.073.245.135.044.864.593.961999.06.102.073.783.693.513.242.162001.09.112.97中央银
行业务1091092002.02.211.893.243.152.972.702.972003.12.211.622004.03.253.873.783.603.333.242005.03.170.9
92008.01.014.684.594.414.144.322008.11.271.620.723.603.513.333.062.972008.12.233.333.243.062.791.80注:1.1998年3月法定准备金
和超额准备金两个帐户合并为准备金帐户。2.**按同档次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下浮5-10%。调整时间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对金融机构贷款再贴现一年六个月三个月二十天中央银行业务110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亦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
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
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第14讲)考场作文开拓文路能力•分解层次(网友来稿)江苏省镇江中学陈乃香说明:本系
列稿共24讲,20XX年1月6日开始在资源上连载【要义解说】文章主旨确立以后,就应该恰当地分解层次,使几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何分解层次主要取决于表现主旨的需要。【策略解读】一般说来,记人叙事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分解层次,写景状物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分解层次;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分解层次;议论文主要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顺序来分解层次。当然,分解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固定模式,而应该富于变化。文章的层次,也常常有些外在的形式:1.小标题式。
即围绕话题把一篇文章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再给它们加上一个简洁、恰当的小标题。如《世界改变了模样》四个小标题:寿命变“长”了、世界变“小”了、劳动变“轻”了、文明变“绿”了。2.序号式。序号式作文与小标题作文有相同的特点。序号可以是“一、二、三”,可以是“A、B、C”,也可以是“甲、乙、丙”…
…从全文看,序号式干净、明快;但从题目上看,却看不出文章内容,只是标明了层次与部分。有时序号式作文,也适用于叙述性文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明晰的层次。3.总分式。如高考佳作《人生也是一张答卷》。开头:“人生就是一张答卷。它上面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但它又不同
于一般的答卷。一般的答卷用手来书写,人生的答卷却要用行动来书写。”主体部分每段首句分别为:选择题是对人生进行正确的取舍,填空题是充实自己的人生,判断题是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问答题是考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份
“试卷”设计得合理而且实在,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这份人生试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分解层次,应追求作文美学的三个价值取向:一要匀称美。什么材料在前,什么材料在后,要合理安排;什么材料详写,什么材料略写,要通盘考虑。自然段是
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恰当划分自然段,自然就成为分解层次的基本要求。该分段处就分段,不要老是开头、正文、结尾“三段式”,这种老套的层次显得呆板。二要波澜美。文章内容应该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起伏错落,一波三折,吸引读者。三要圆合美。文章的
开头与结尾要遥相照应,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首尾圆合的感觉。【例文解剖】话题:忙忙,不亦乐乎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是不能是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忙是问号。忙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学问。忙是人生中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怎么才能忙出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却并不简单。人生如同一张地图,我们一直在自己的地图上行走,时不时我们眼前就出现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该向哪儿,面对那纵轴横轴相交的十字路口,我们该怎样选择?不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选择适合自
己的坐标轴才是最重要的。忙就是如此,选择自己该忙的才能忙得有意义。忙是问号,这个问号一直提醒我们要忙得有意义,忙得不亦乐乎。忙是省略号。四季在有规律地进行着冷暖交替,大自然就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地忙,人们亦如此。为
自己找一个目标,为目标而不停地忙,让这种忙一直忙下去。当目标已达成,那么再找一个目标,继续这样忙,就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牛顿在忙着他的实验;爱迪生在忙着思考;徐霞客在忙着记载游玩;李时珍在忙着编写《本草纲目》。再看那位以笔为刀枪的充满
着朝气与力量的文学泰斗鲁迅,他正忙着用他独有的刀和枪在不停地奋斗。忙是省略号,确定了一个目标那么就一直忙下去吧!这样的忙一定会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忙是惊叹号。世界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大自然亦如此,小蜜蜂在忙,以蜂蜜为回报。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而得到了圆满的休止符
;爱因斯坦在忙,以相对论的问世而画上了惊叹号;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诗歌而有了很大的成功;张衡的忙,因为那地动仪的问世而让世人仰慕。每个人都应该有效率的忙,而不是整天碌碌无为地白忙。人生是有限的、短暂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都应在
有限的生命里忙出他的人生精彩篇章。忙是万物、世界、人生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这世上最高级动物的我们,我们在忙什么呢?我们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要忙出属于我们的精彩。我们的忙不能永远是问号,而应是省略号和感叹号。忙就要忙得精彩,
忙得不亦乐乎。解剖:本文将生活中的一句口头禅“忙得不亦乐乎”机智翻新,拟作标题,亮出一道美丽的风景。并据此展开述说,让人神清气爽。文章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不能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然后,作者分别用问号、省略号、惊叹号巧妙
设喻,抓住这三种标点符号的特征,摆实事,讲道理,入情入理,入理入心。深刻地阐明人生忙,忙要像问号一样,经常问问自己,不能盲目,不能瞎忙,要忙得有意义;人生如四季一样是有规律的,要选准目标,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而人生有限,每个人都应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
于他的惊叹号,忙出人生精彩的篇章。结尾,作者用一个段落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照应题目,有力收束。【精题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一处地势十分险恶的峡谷,谷底奔腾着咆哮的急流,峡谷间有一座索桥,几根光秃秃、晃悠悠的铁索横在峡谷间,它是通过这个地方的唯一路径,这里经常有人因为失足而跌入深
谷。有一天,有三个人来到了这里。一个聋子,一个瞎子,还有一个健康的人。聋子看看这座桥,很害怕,但是他听不到急流的声音,他用眼睛看着脚下步伐,很顺利地过去了。瞎子不知峡谷的险恶,他心平气和,十分稳妥地通过了。第三个人是健康人,一直犹豫不敢走这索桥,可是又没有其他路可走。于是,他十分紧张地硬
着头皮走上索桥,到了桥中央,他看到脚下万丈深渊,云雾升腾,听到谷底急流咆哮,早已两腿颤颤,面如土色,一不小心跌下桥去。请就“不要把困难看得太明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解析:有时候,把困难看得太明白,分析得太透彻,反而会被困难吓倒以至于阻拦我们前进的脚步。倒是那些未把困难完全看清楚而勇往直前的人,更容易达到终点。作者邮箱:1395286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