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26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34.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1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1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5《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侣俸中学陶鸿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学习文章流畅简洁的语言。2.了解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1.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把握

作者观点。2.对内容和表达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教学重点:1.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学习文章流畅简洁的语言。2.了解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总第48课时)教学要点:1.作者简介、字词检查;2.整体感知:结构内容和中心论点。教学要点:1.2.一、导入、作者简介1、导语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西方哲学信奉“

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下来,让我们与梁启超先

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2、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曾参与“戊戌变法”。文风流畅、犀利、凝练。著作有《饮冰室合集》。二、字词检查1、词语积累达观(guān)恩惠(huì)契(qì)约监督(dū)排解(jiě)循(xún)环揽

(lǎn)责任如释(shì)重负海阔(kuò)天空悲天悯(mǐn)人2、据意写成语。(1)如释重负: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释:放下;重负:重担子。(2)海阔天空:象大海一样辽阔,象

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3)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得:适合。(4)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任:负担;道:路途。(5)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

责任而奋斗终身。已:停止。(6)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7)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三、整体感知:结构内容1、《最苦与最乐》音频朗读2、文章可以分为几部

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一、(1、2段)论“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二、(3段)论“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三、(4、5段)论“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四、探讨论点1、复习

议论文知识(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的文体(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3)论据的类型有:(事实论据、道理论据)(4)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探讨中心论

点分论点1: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论点2: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负责任(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姊妹命题】第二课时(总第49课时)教学要点:1

.2.一、研讨问题1、开篇排比设问的作用(论点怎样提出的)?文章开篇用了一一连串的排比设问,提出了“贫”“失意”“老”“死”这些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答案并一一加以否定,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2、议论文的论据可

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请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子。(1)事实论据:(生活中常见,易于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2)道理论据:(古语、俗语、名言等令人信服)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一读名言①〔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②〔君子有

终身之忧〕语出《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③〔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3、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

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勇于负责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拓展延伸1、本文鼓励人们勇于负责,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责任感的认识。示例:有责任感的仁人志士很多。“非典”时期,我们可爱的白衣战士们勇敢地承担起救助的责任;汶川大地震中医

生是这样,军人也是这样,他们同样有着自己挂念的亲人,但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应该说,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肩负着责任。我相信,只要大家尽职尽责,我们都会快乐,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责任

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太阳有照耀大地的责任,雨露有滋润万物的责任。人有履行义务的责任,一个人只有不辱使命,才能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2、责任感名言•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梁启超•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

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托尔斯泰•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责任感与机遇成正比。——威尔逊•有良知的人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苏霍姆林斯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阿来•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三、课堂练习谈最乐(第四段)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

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

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①”,正是这种作用。设问提出论点引用古语俗语名言道理论证(权威有力)—引用论证讲道理道理论证(清楚明白)比喻论证(通俗形象)摆事实

举例论证(具体有力)一反一正对比论证(突出分明)结语: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他们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另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

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四、课后作业细翻自己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教学要点:1.2.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