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音乐【苏少版】.docx,共(3)页,478.15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02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单元《协奏流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化蝶》,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目标:1.《化蝶》具有越剧的曲调特征,委婉抒情,情意绵长。通过欣赏与演唱结合,同学们要熟记住旋律。演唱时,要注意把
握好作品的音乐民族风格,同时还要注意气息运用的均匀连贯,要唱出歌曲的行腔韵味,做到委婉深情地演唱。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将协奏曲的主要结构与叙事性情节要点相结合,这样有助于我们在了解音乐发展脉络的同
时,对协奏曲的曲式结构也有清楚的认知。重点感受爱情主题和展开部的矛盾冲突部分。教学重点:歌曲《化蝶》、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难点:歌曲《化蝶》、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小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五千年的历史,留给我们很多的文化瑰宝,有
诗词歌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等。而有关于爱情的故事,你们知道有哪一些,说一说。许仙白娘子、董永七仙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二、《梁祝》与《化蝶》1.师或生讲述故事梗概。2.欣赏越剧《梁祝》片
段,感受越剧的特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成型于上海,发展中汲取了昆曲、京剧、绍剧、话剧等剧种的优点长处,在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之后,经几代表演者的发扬光大逐步繁荣,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3.结合老师讲解的故事情节,欣赏小
提琴协奏曲主要部分,并想一想小提琴和管弦乐是怎样表达故事情节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结构图示第一部分:呈示部爱情主题——草桥结拜(行板优美地)投坟投坟同窗共读(活泼的小快板)第二部分:展开部——抗婚(快板、严厉、凶暴地)第三部分:再现部——化蝶3
.请同学说一说对故事和音乐作品的感受。4.请同学说一说什么事协奏曲,老师补充并学习协奏曲的定义。5.老师现场用小提琴演奏梁祝的主旋律,请同学跟着哼唱。说一说小提琴的音色特点。6.跟钢琴学唱《化蝶》思考:歌曲
有三段歌词,每段陈述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第一次陈述:赞美。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千古传颂。第二次陈述:依依惜别。是对梁、祝同窗共读生活的回顾及对十八相送惜别心情的深刻描述。第三次陈述:悲切伤感。突出了化蝶故事,使全曲达到高潮,
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纯真爱情的肯定与歌颂。7.能够背唱歌曲的旋律。根据学过的演唱形式,为歌曲设计合适的演唱形式,与班上同学合作表演。五、小结,并讨论,梁祝这部作品你喜欢吗,为什么?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才能深入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