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击添加主标题第1章绪论参考书目:张景林林柏泉《安全学原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2月1第一章绪论本章学习目标及内容:1.理解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2.了解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3.了解安全科学的由来与发展;4.掌握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2§1.1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安全: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换句话说,人的身心存在的安全状态及其事物保障的安全条件构成安全的整体。人的身心安全程度及其事物保障的可靠程度构成安全度(即安全量)的概念。确立安全量的概念是确立安全的科学概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安全达到科学分析高度的必要前提。•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如生产安全、机械安全、矿业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航空安全、建筑安全、核工业安全等,狭义安全具有技术安全的含义,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技术问题。广义安全:即大安全,是以某一领域或系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大安全,广义安全是全民、全社会的安全。3§1.1.1安全科学的概念及其认识•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及其系统的成果,最终目的是解决客观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道理。•安全科学——安全科学是认识和揭示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安全状态及保障条件与其转化规律的学问。即,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4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过程—安全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自人类诞生以来,就离不开生产和安全这两大基本需求。然而,人类对安全的认识却长期落后于对生产的认识。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保障安全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现安全的可能性都在同步增长。人类对安全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安全系统认识5•第一个阶段是工业革命前,生产力和自然科学都处于自然和分散发展的状态,人类对自身的安全问题还未能自觉地去认识和主动采取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从科学的高度来看,还处于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后,生产中已使用大型动力机械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29 页
- 大小: 411.213 KB
- 时间: 2023-07-25
-
安全工程概论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第一节毒性物质类别第二节毒性物质分布第三节毒性物质作用第四节毒性影响因素第五节毒性物质浸入人体途径与毒理作用第六节毒性资料的利用1安全工程概论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第七节职业中毒及其诊断第八节职业中毒临床表现第九节急性职业中毒现场抢救第十节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第十一节工业毒物的通风排毒与净化吸收第十二节生产性粉尘及其毒害第十三节车间空气毒物的测定与评价2第一节毒性物质类别1.毒性物质概述毒性物质:进入到机体并积累一定量后,与机体组织和体液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毒物与非毒物区分:无明显界限,以引起毒效应的剂量大小相对区分。如盐酸(1%,浓),食盐(鼻粘膜,口服250g)。中毒:由毒物浸入到机体而导致的病理状态。职业中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而引起的中毒。31.毒性物质形态:气、液、固。①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0.1um的固体微粒,如塑料粉尘。②烟尘:烟雾或烟气。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um的固体微粒,多为金属熔融后在空气中氧化冷却的结果。③雾: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为蒸汽冷凝或喷洒形成。④蒸汽:液体蒸发或固体升华而成。⑤气体:常温下呈气态的物质。第一节毒性物质类别41.毒性物质分类按化学性质、用途和生物作用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毒性物质分为以下8类。①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已知元素109种,地球中稳定存在的95种,其中80种是金属和类金属,再加其化合物,是毒物数量最多的一类。②卤素及其无机化合物③强酸和碱,如H2SO4、HNO3、HCl、HF、NaOH、KOH、NH4OH等④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如O3、NOx、NCl3、CO、COCl2、COF2、NOCl等⑤窒息性惰性气体,如He、Ne、Ar、Kr、Xe、Rn⑥有机毒物:脂肪烃类、芳香烃类、脂环烃类、卤代烃类、氨基及硝基烃化合物、醇类、醚类、醛类、酮类、酰类、酸类、杂环类、羰基化合物等。⑦农药类毒物: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有机硫、有机汞、有机锡等⑧染料及中间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第一节毒性物质类别51.毒物对人体的危害①神经系统各种亲神经性毒物的慢性作用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乏力、易于疲劳、记忆力减退、头昏、头痛、失眠、心悸、多汗等。CO、H2S等窒息性气体中毒可致缺氧性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114 页
- 大小: 2.940 MB
- 时间: 2023-07-25
-
第四章防火防爆技术第一节工艺控制第二节消防技术与设施2◼防火防爆目的: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限度。◼防火防爆原则:预防发生、限制扩大、灭火息爆。◼防火防爆内容:对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管理;对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点火源的安全控制。第四章防火防爆技术3第一节防火防爆工艺控制◼燃烧性物质的储存和运输燃烧危险性:固体—液体—易燃气体和粉尘燃烧速度:固体—液体—气体和粉尘易燃性物质:在等于或低于38℃的温度范围内便能燃烧的物质可燃物质:温度必须在38℃以上才能引燃的物质。氧化剂:作为氧源为燃烧提供氧气的物质。如有机、无机过氧化物;氧化物;高锰酸钾;高铼酸盐;氯酸盐;过硫酸盐;过硒酸盐;有机、无机亚硝酸盐;锈酸盐;高溴酸盐;碘酸盐;高碘酸盐;铬酸盐,重铬酸盐;臭氧;过硼酸盐。4第一节防火防爆工艺控制燃烧性物质分类a)易燃液体IA类:tf<22.8℃,tb<37.8℃IB类:tf<22.8℃,tb≧37.8℃IC类:22.8℃≤tf<37.8℃b)可燃液体II类:37.8℃≤tf<60℃IIIA类:60℃≤tf<93.4℃IIIB类:tf≧93.4℃51.燃烧性物质的贮存和运输①燃烧性物质的贮存◼燃烧性气体不得与助燃物质、腐蚀性物质共同贮存。如氢、乙烷、乙炔、环氧乙烷等易燃气体不得与氧、压缩空气、氧化二氮等助燃物混合贮存。◼易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发生泄漏,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气体以压缩状态贮存,与腐蚀性物质共同贮存,如硝酸、硫酸等,气体容器容易受到腐蚀而造成泄漏◼燃烧性液体应贮存于通风良好的清凉处,并与明火保持一定距离。◼沸点低于或接近于夏季最高气温的易燃液体,应贮存于有降温设施的库房或贮罐内。61.燃烧性物质的贮存和运输①燃烧性物质的贮存◼易燃液体受热膨胀,容易损坏承装的容器,承装时,应留有至少5%的空间◼燃烧性固体应贮存在干燥、清凉、有隔热设施、无阳光暴晒的地方。◼燃烧性固体应与氧化剂隔离贮存,且配备防毒设施。(固体燃烧释放有毒气体)◼自燃性物质不得与其它燃烧性物质共同贮存。◼遇水燃烧物质不应与酸、氧化剂共同贮存,存储库房要保持干燥,对湿度要有严格要求。7②燃烧性物质的盛装容器桶装、袋装、箱装、瓶装、罐装等多种形式。通常使用金属容器,只有金属容器不适宜时,才使用玻璃和塑料容器。金属容器:铁桶、马口铁桶、镀锌铁桶、铅桶等。规格一般为200kg或以下。金属桶要求:桶形完整;桶体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91 页
- 大小: 5.725 MB
- 时间: 2023-07-25
-
《安全工程》复习第一章绪论1.1安全工程概述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定义。了解为什么在化工学院开设安全工程课程。1.1.1安全工程的任务与目的1)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任务。2)了解安全工程的目的。3)了解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1.1.2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掌握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正确理解人-物-环境系统中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1.3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并正确理解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技术和安全卫生管理的概念或定义,能够举例说明。掌握什么安全生产方针;什么是是建设项目;什么是“三同时”原则;什么是“四不放过”原则;对哪些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什么是系统的思想方法等。1.2化工生产与安全(不考)1.3事故的预防知道什么是事故,什么是生产事故。1.3.1事故的特性掌握事故的特性:因果性、偶然性和潜伏性。1)根据事故的因果性含义,理解因果关系的继承性。2)根据事故的偶然性含义,理解其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联系,理解海因希里事故法则。3)根据事故的潜伏性含义,理解安全生产需要常抓不懈的道理。1.3.2伤亡事故致因理论1)掌握海因里希的因果链锁论;理解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通过教育和管理来防范。2)轨迹交叉论(不考)。3)了解能量转移论,了解防止能量失去控制而外溢造成事故的常见措施。1.3.3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1)掌握预防事故的基本对策——需要同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重点理解“三E”关系的深刻内涵。2)掌握常见的安全技术措施。3)了解安全教育措施,理解安全教育的作用与意义。4)理解安全管理的不可替代性,了解传统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二章燃烧与爆炸2.1燃烧及其特性2.1.1燃烧与氧化掌握燃烧的本质属性和燃烧反应的特征。2.1.2燃烧条件1)掌握燃烧的必要条件。2)掌握燃烧的充分条件。3)了解燃烧四面体学说。2.1.3燃烧形式及燃烧过程1)掌握各种燃烧形式及其特点:①气体燃烧形式及其特点;②液体燃烧形式及其特点;③固体燃烧形式及其特点。2)掌握燃烧时间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及其含义;掌握着火延滞期(诱导期)的概念。3)了解自燃点及其影响因素。2.1.4燃烧种类1、着火理解什么叫做着火。2、闪燃理解什么叫做闪燃。哪些可燃物会发生闪燃?了解闪点的测定方法和影响闪点数据的主要因素。3、自燃1)掌握受热自燃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45 页
- 大小: 123.952 KB
- 时间: 2023-07-25
-
1/36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原理周豪2015年12月2/36目录1.追根溯源(相关概念)2.事故特性及其预防原理3.危害辨识4.风险评价安全系统工程概论3/36目录1.追根溯源(相关概念)2.事故特性及其预防原理3.危害辨识4.风险评价安全系统工程概论4/361.追根溯源(相关概念)1.1何为安全?1.1.1国家安全http://tv.cctv.com/2016/07/05/VIDEx1htVzkPlCFGnjUXJeSv160705.shtml2014年1月24日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阐述国家安全观,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十一种安全,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安全系统工程概论5/361.1.2食品安全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天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6月12日人民网)曾经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美食节目红遍大江南北,除了让大家在对中国这个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垂涎欲滴和有更深刻的认识外,也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6/36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案例不断频频出现在公众眼前。自“三聚氰胺奶粉”曝光后,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再到“地沟油”、“毒豆芽“、毒生姜”、“瘦肉精”再到饮料中含有的“塑化剂”……一个接着一个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冲击和刺激着公众神经。于是有这样的段子流传开来:有人说在中国,就要有非凡的抵抗力,具备超凡神力,打从小就得练就百毒不侵的本领。有言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舌尖上的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和民众的健康息息相关。同时,食品安全对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水平,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老百姓吃的安全,吃的放心,也是国家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7/36食品产业承担着为我国逾13亿人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60 页
- 大小: 214.506 KB
- 时间: 2023-07-25
-
安全系统工程SafetySystemEngineering2023/7/261第二章事故的致因理论重点:准确理解事故的定义,事故的条件,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事故的特征,事故的分类,事故法则,各种事故致因理论难点:准确理解事故的定义,事故的条件,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事故的特征,事故的分类,事故法则,各种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系统工程2023/7/262引言---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事故的致因理论是研究事故发生及发展规律的,是事故起因及发展过程的总体的综合的原则的模式,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客观规律,是在生产系统中发现、分析、控制危险的指导思想,是调查及预防事故的指南。2023/7/263第一节概述一、事故的背景人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意外事件,如火灾、交通事故、高空作业时人从脚手架上坠落,搬运重物不慎扭伤手脚,使用电器时触电,使用冲床、车床等机械时发生手指伤残等。此外,还有如洪涝、台风、地震、海啸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这些对人类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危险始终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一、事故的概念安全系统工程2023/7/264◼二、事故的概念◼我国辞海对事故的定义为:“意外的变故或灾祸。今用以称工程建设、生产活动与交通运输中发生的意外损害或破坏。事故有的是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当前人力所不能全部预防的;有的由于设计、管理、施工或操作时人的过失引起的,这称为“责任事故”,这些事故可造成物质上的损失或人身的伤害。◼2023/7/265◼二、事故的概念◼劳伦斯对事故的定义为干扰一个有计划活动的意外或不希望有的事件,事故可能或不一定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但往往有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可能。例如一个人在较高处操作时无意掉下一个扳手,如果扳手是掉在地上,它不会造成伤害,可能也不会造成财产损失;如果扳手先砸到工人的身上,再碰坏工作台上的精密仪器,这就造成了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2023/7/266◼二、事故的概念◼ASSE(美国安全工程师学会)对事故的定义: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中断,并有时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损毁的一种意外事件。该定义有三层意思:◼1.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如生产某种产品)之中;◼2.事故是随机事件;◼3.事故的后果可能会造成人身伤亡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19 页
- 大小: 321.328 KB
- 时间: 2023-07-25
-
1张景钢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张景钢P111-1742张景钢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大纲要求:运用特种设备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特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解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问题3张景钢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主要内容第一节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第二节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第三节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4张景钢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一、特种设备的基本概念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的种类,要掌握)等。1、承压类特种设备(1)锅炉(2)压力容器(3)压力管道2、机电类特种设备(1)电梯(2)起重机械(3)客运索道(4)大型游乐设施(5)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第一节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重点)5张景钢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1)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能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O.1MPa(表压),目嘲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2)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上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6张景钢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3)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r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4)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5)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150 页
- 大小: 318.811 KB
- 时间: 2023-07-25
-
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概述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国家、社会和个人对安全的依赖和企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安全工程实践的目的是为保证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生命、健康和设备、财产、环境等不受或少受损害,提供直接和间接的保障。安全工程是一门理、工、文、管、法、医等的大跨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性综合学科,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渗透,充实和丰富了本领域的基础,拓宽和发展了本领域的研究范畴,并促进安全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和具有长久生命力与创新力。本领域涉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应急、火灾与爆炸、交通安全、核与辐射安全、国境检验与检疫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第一章安全工程的基本概念安全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释放和安全脱险。安全:一种安全状态。安全:一些固定的保护。灾害Disaster天灾: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人祸:人类活动(行为)带来的灾难。事故属于人祸。Accident:偶然发生的事件或突然和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失或伤害。事故预防Accidentprevention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事故造成损失。事故预防=安全工程。安全工程:运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等手段预防事故。安全科学:预防事故的科学。毛主席语录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矛盾特殊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确定对象。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根据,也就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安全科学安全科学是阐明事故发生、发展和预防规律的科学。它根生于事故预防工作实践,并指导事故预防工作向更成功的方向发展。着重研究与生产有关的事故发生、发展和预防规律。安全生产《辞海》:安全生产是指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安全生产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问题的社会属性安全发展,以人为本。安全效益是社会效益。事故影响发展、影响稳定。谁对事故负责?—责任追究。需要社会回答:Howsafeissafeenough?事故的基本概念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88 页
- 大小: 1.156 MB
- 时间: 2023-07-25
-
第一章安全科学基础第四节安全科学的数理基础第五节安全科学的流变—突变规律一、基本逻辑运算和逻辑函数(一)基本逻辑运算逻辑代数又称布尔代数,是英国数学家GeorgeBoole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是事故(件)逻辑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及计算工具。它比普通代数简单,它的变量仅有两个值:1和0;1或0并不表示两个数值,而是表示两种相对的逻辑状态;如:是与否、真与假、高与低、有与无、开与闭等;在逻辑代数中,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有与﹑或﹑非3种。用逻辑符号表示时也称:与门、或门和非门;可以用一个表来表示Boole代数的基本逻辑运算。表1-1基本逻辑运算名称逻辑符号函数式含义与门z(ab)=ab1×1=11×0=0或门z(ab)=a+b1+1=11+0=10+0=0非门z(a)=a′a=1,a′=0a=0,a′=1与运算—也叫逻辑乘运算,简称逻辑乘。表示输入变量为a、b时,输出为z=a·b。其意义是决定事件z的条件a与b全部具备时,事件z才会发生,否则不会发生。或运算—也叫逻辑加运算,简称逻辑加。表示输入变量为a、b时,输出z=a+b。即决定事件z的条件a和b中只要有一个具备时z就会发生(包括全具备)。仅当a与b都不具备时,z才不会发生。非运算—也叫逻辑求反运算,简称逻辑非。表示输入变量为a时,输出z=a′,读作a非。即决定事件z的条件为a时,z与a相反,a存在z则不会发生,反之亦然。表1-1基本逻辑运算名称逻辑符号函数式含义与门z(ab)=ab1×1=11×0=0或门z(ab)=a+b1+1=11+0=10+0=0非门z(a)=a′a=1,a′=0a=0,a′=1(二)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一般来讲,如果输入变量a,b,c…的取值确定之后,输出变量z的值也就确定了。那么,就称z是abc…的逻辑函数,并写成:z=F(abc…)不管是变量还是函数,它们都只有两个取值(0与1)。(三)真值表描述逻辑函数,各个变量取值组合和函数值对应关系的表格叫做真值表。每个变量有2个取值,n个变量就有2n个不同的取值组合,以3个变量为例,有23=8个取值组合,对应的也有8个逻辑函数输出值,list如表1-2。0001111100110110010101010111010010010011101100101101000111100000a′b′c′a+b+cabcabc非或与函数变量值与运算中,只要有一个变量取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60 页
- 大小: 583.364 KB
- 时间: 2023-07-25
-
1第二章安全管理工程第一节概述第三节安全法规管理第二节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安全管理:定义及分类;意义和作用;发展过程;性质和地位;主要任务和内容。第四节安全目标管理第五节安全信息管理21.定义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第一节概述一、安全管理的定义及分类2.分类(1)宏观与微观的安全管理;(2)狭义与广义的安全管理。3第一节概述二、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本保证;➢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技术、经济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安全生产,更加需要突出安全管理的作用;➢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4三、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第一节概述1.美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工业发展早期:空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安全立法、组成建设以及科学研究得到发展;20世纪50年代:实行工程技术教育为基础的安全管理;(美国现代安全管理的起步)2.日本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提出“安全运动要赶上美国,工伤事故要降低到美国水平”的口号,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对策。5第一节概述3.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建立和发展阶段1950年河南义马矿务局义洛矿老李沟井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174,重伤2,轻伤24,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安全工作的开端)➢停顿和倒退阶段➢恢复与提高阶段6四、安全管理的性质和地位第一节概述1.安全管理的性质:长期性;科学性;层次性;预防性;专业性;群众性2.安全管理的地位7五、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第一节概述1.主要任务在贯彻国家法律、政策、方针的前提下,分析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组织、技术和管理方面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预防事故,保护职工的身体安全和健康、保障财产安全、保证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2.主要内容1)管理体制及基础工作2)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动态安全;3)信息、预测和监督;4)安全管理要逐步实现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作业11.安全管理的定义及分类2.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3.安全管理具有哪些性质?4.简述安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41 页
- 大小: 1.709 MB
- 时间: 2023-07-25
-
安全工程学钱新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安全的现状第二节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沿革第三节安全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第四节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第一节安全的现状安全的现状当前社会意外事故频发和严重,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5%GDP;国家、社会和人民对安全健康的意愿不断提高。我国每年人为技术导致的意外事故(工伤事故和交通事故)每年有14多万人丧生,每年因公路交通事故、铁路路外事故死亡8万多人;其次是矿山事故,特别是煤矿事故,每年矿山因工死亡1万多人,其中煤矿占90%以上。公安部门的调查表明,我国存在有13.82万处重大火灾隐患。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全国有两千多万工人在高尘毒和高噪音的环境中作业。今年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主要表现为“四个下降、一个稳定”的特点。1、全国伤亡事故总量下降2、全国重、特大事故下降3、大部份行业和领域伤亡事故下降4、3月份以来煤矿伤亡事故下降5、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状况较为稳定2005年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度中心数据)2005年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1、特别重大事故情况全国发生特别重大事故7起,死亡484人,同比增加2起、282人。其中:煤矿企业发生4起,死亡366人,同比增加1起、260人;火灾事故发生1起,死亡31人,同比起数持平,死亡人数减少23人;道路交通发生2起,死亡87人,同比增加2起、87人;水上交通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同比减少1起、42人。2、特大事故情况全国发生特大事故52起,死亡835人,同比减少15起、118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发生23起,死亡393人,同比减少2起、死亡人数增加37人。其中:煤矿企业发生20起,死亡338人,同比增加5起、116人。2005年上半年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上升、两个多发”。1、全国特别重大事故上升2、部分行业和领域的特大和特别事故上升3、部分地区特大事故上升4、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5、重大未遂伤亡事故多发爆炸事故和恐怖爆炸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爆炸是威胁公共安全的主要形式,爆炸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之一。根据爆炸发生的机理和过程,爆炸安全涉及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可以分为生产系统中的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48 页
- 大小: 423.778 KB
- 时间: 2023-07-25
-
第四章通风动力《通风安全学》第四章通风动力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上一章内容回顾1.主要内容风速在井巷断面上的分布、摩擦阻力定律及摩擦阻力的计算、摩擦阻力系数、摩擦风阻、尼古拉兹实验、矿井局部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矿井风阻特性曲线及画法、总风阻与等积孔的计算及降低矿井通风阻力的措施。2.解决的实际问题(1)判断井巷风流状态;(2)摩擦阻力系数及摩擦风阻值的计算;(3)矿井通风阻力计算问题;(4)降低矿井通风阻力的技术措施。本章重点难点重点:自然风压的产生、计算、利用与控制轴流式和离心式主要通风机特性主要通风机的联合运转主要通风机的合理工作范围难点:自然风压的计算、利用与控制主要通风机的联合运转主要通风机的合理工作范围思考题➢烟囱为什么能够排烟?➢矿井主要通风机为什么要有反风装置?➢通风机为啥有个体特性曲线、类型曲线和通用特性曲线?➢矿井主要通风机工况点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为什么?➢轴流式通风机为什么会出现喘振现象?➢两台风机并联运行时矿井风量一定增大吗?第一节自然风压第二节扇风机的类型和构造第三节主要通风机附属装置第四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第五节通风机的工况点及其经济运行第六节通风机的联合运转第七节矿井通风设备选型第八节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第九节噪声控制概述本章主要内容一、自然风压及其形成和计算1.自然通风由自然因素作用而形成的通风叫自然通风。冬季:空气源源不断地从井口1流入,从井口5流出。夏季:相反。自然风压:作用在最低水平两侧空气柱重力差012345dzρ1dzρ2z第一节自然风压一、自然风压及其形成和计算2.自然风压的计算根据自然风压定义,上图所示系统的自然风压HN可用下式计算:一般采用测算出0-1-2和5-4-3井巷中空气密度的平均值ρm1和ρm2,用其分别代替上式的ρ1和ρ2,则上式可写为:注意:1)自然风压的计算必须取一闭合系统。2)进风系统和回风系统必须取相同的标高。3)一般选取最低点作为基准面。251203NHgdZgdZ=−)(21mmNZgH−=第一节自然风压二、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自然风压影响因素HN=f(ρZ)=f[ρ(T,P,R,φ),Z]1、矿井某一回路中两侧空气柱温差是影响HN的主要因素。2、空气成分和湿度影响空气的密度,因而对自然风压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3、井深。HN与矿井或回路最高与最低点间高差Z成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129 页
- 大小: 4.839 MB
- 时间: 2023-07-25
-
安全管理北京科技大学刘建E-mail:anyonell@126.comTel:13621236560安全工程与科学概论A: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们的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B: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进取心一般,比较冷静,做事情慢半拍性格的差异和安全管理AAAABBAABBBB集体自杀型领导气死型员工骂死型自然死亡型做事效率高做事效率较低做事效率较高做事效率低不安全较安全较安全不安全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第二节群体行为特点第三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管理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护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及其物质。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事故: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工伤事故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可归纳为21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露、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等等。◼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52 页
- 大小: 1.551 MB
- 时间: 2023-07-25
-
第五章防火与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燃烧第二节爆炸第三节燃烧与化学爆炸的关系第四节易燃易爆危险性物质的种类1第一节燃烧◼燃烧的基本概念◼燃烧的种类◼燃烧的三要素◼火灾◼各类火灾,有各种预防、限制、灭火和疏散等措施◼造成火灾的原因2(一)燃烧一、燃烧的基本概念燃烧是可燃物质的氧化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伴随有热效应和光效应以及气体产物。二、燃烧的种类➢按可燃物质的物态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固体燃烧➢按燃烧形式分类扩散燃烧: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燃烧蒸发燃烧:酒精分解燃烧:木材和煤大多是由于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再行燃烧的表面燃烧:炭和金属的燃烧3➢还可分为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等➢按燃烧现象发生瞬间的特点着火:用火柴点燃柴草;自燃:煤自燃、黄磷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自燃;闪燃:当火焰或炽热物体接近一定温度下的易燃和可燃液体时,其液面上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爆燃:对于火炸药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燃烧,由于其燃速很快。4三、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质、氧或氧化剂(助燃物质)、点火源。◼必备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且必须同时存在,互相接触,相互作用,才可以燃烧。◼安全工程技术:防火和灭火措施,防止其燃烧三要素同时存在、互相结合、互相作用。如降低浓度、隔绝空气、严禁烟火等措施5四、火灾(一)火灾的概念◼凡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火灾。◼《消防基本术语》: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凡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6(二)火灾的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按照物质燃烧的特征7➢按照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直接损失金额◼特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户5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50万元以上;◼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户30户以上;烧毁财产损失5万元以上。◼一般火灾不具有前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8➢按可燃物及助燃物的种类气体火灾: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等油品火灾:如原油、煤油、汽油等可燃物火灾:建筑物、家具、木材、纸张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66 页
- 大小: 4.906 MB
- 时间: 2023-07-25
-
安全工程专业认证简介安全工程学院倪文耀•一、工程专业认证的意义•二、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概况•三、《矿井通风》课程与安全工程专业认证的关系•四、专家与学生座谈问题•一、工程专业认证的意义•1、与国际接轨,达到工程教育学历互认。•2、规范专业教学。•3、培养具有工程素养的毕业生。•4、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知名度。•安全工程专业是华科的龙头专业,2015年11月9日将迎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中心专家的审核。国际互认体系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工程技术员流动论坛协议亚太工程师计划工程技术教育的学历互认工程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互认区域性工程师资格互认协议“欧洲工程师”注册制度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框架内专业工程师相互承认文件APEC范围内的工程师相互承认体系•《华盛顿协议》:成立于1989年,目前已发展成为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互认协议。2013年6月,中国成为第21个成员国。•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学位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促进工程学位互认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流动。工程学位的互认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工程教育标准的互认实现的。•目前的认证标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制订的2015版的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2015版修订主要内容1.突出本科阶段工科教育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区别高职教育)2.覆盖了华盛顿协议制定的毕业生素质3.明确区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华盛顿协议是国际工程互认体系中权威性最高、国际化范围最广泛的协议。美国ABET德国ASIIN中国CEEAA日本JABEE英国ECUK华盛顿协议……各国有自己的认证标准,认证标准间实质等效国际互认授权相关协会进行认证工学会下属专业学会进行认证厘清几个概念与关系✓天津大学化工专业2009年通过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IChemE)的“MasterLevel”认证✓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专业2012年9月决定申请ABET认证,2013年2月正式提交申请,3月预评估,11月正式进校考查(证书有效期2011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9年),第一个通过ABET认证的国内高校专业✓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14年申请ABET认证(国内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第一个申请)•国内高校申请国际认证厘清几个概念与关系•我国专业认证工作进展关于专业认证关于专业认证自2008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安全工程专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38 页
- 大小: 926.855 KB
- 时间: 2023-07-25
-
第七章劳动保护管理◼第一节工时休假制度与劳逸结合◼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第三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第四节特殊作业环境的劳动保护管理第一节工时休假制度与劳逸结合一、工作时间与工作日二、休息时间与休假制度三、严格限制加班加点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一、女职工劳动保护女职工是指女性职员、干部和工人。女工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女性工人,是女职工的主要部分。女工保护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除了对男女职工都必须进行的共同的劳动保护之外,针对妇女的生理特点和劳动条件对妇女机体健康的特殊保护。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一)女性生理机能的特殊性1.身体结构;2.肌肉脂肪发育;3.生理机能;4.女性的特殊生理机能。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二)职业性危害对女工的影响在劳动过程中,对女工生理机能有不良影响的职业危害主要有:1.重体力劳动及劳动姿势不合理对女工的影响。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2.物理因素对女工的影响。如放射性照射、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等。3.工业毒物对女工的影响。对女工影响较大的工业毒物主要有铅、苯、汞、二硫化碳等。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三)我国颁布的女工保护法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1954年颁布的《宪法》1956年国务院颁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定》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90年原劳动部颁布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1992年国家颁布的《妇女权益保护法》1994年国家颁布的《劳动法》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四)女职工禁忌的劳动范围1.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矿山井下作业;(2)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Ⅳ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4)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5)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2.女职工在月经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食品冷冻库内及冷水低温作业;(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3)《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第Ⅱ级(含Ⅱ级)以上的作业。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3.已婚待孕女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85 页
- 大小: 237.345 KB
- 时间: 2023-07-25
-
一、脚手架和模板支架(一)常用脚手架有哪些类型?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3、门式钢管脚手架;4、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包括整体升降式外脚手架和导轨框架式爬架。(二)常用模板有哪些类型?常用模板支架有哪些类型?一常用模板的类型包括;1、组合式模板:包括定型小模板、中型组合钢模板、钢框木胶合板模板、胶合板模板2、永久式模板:包括压型钢模板、钢筋桁架模板(楼承板)和各种配筋的混凝土模板;3、工具式模板:包括滑动模板、爬模板、提摸板、飞模。二常用的模板支架类型包括;1、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2、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架:3、门式钢管模板支架:4、插接式钢管模板支架:5、盘销式钢管模板支架:(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对脚手架的材质、尺寸、规格(壁厚)、外观的主要要求有哪些?1、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Q235级钢的规定。2、脚手架钢管宜采用Ф48.3×3.6钢管,每根钢管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3、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规定后方可使用。外观检查要求:无严重锈蚀、弯曲、裂纹。(五)脚手架扣件进场应检查哪些内容?1、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GB15831)的规定;2、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3、扣件与钢管接触部位不应有氧化皮;4、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四)脚手架新钢管进场应检查哪些内容?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应有质量检查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的有关要求,其质量应符合规定;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及深的划道;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5、钢管应按规定涂有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32 页
- 大小: 357.392 KB
- 时间: 2023-07-25
-
第4章安全控制工程郭冬云安全工程安全控制工程➢安全控制工程是应用控制论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安全系统的特性及安全控制规律的学科。➢学习和研究安全控制工程是为了运用控制论的思想与方法对研究和解决安全工程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主要内容➢控制论理论基础➢安全控制工程理论➢安全控制的实现➢系统危险控制的基本措施1控制论理论基础1.1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控制论的定义与发展过程从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控制论科学,专门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与控制的一般规律,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生物、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促进了各科学的快速发展。1948年,美国数学家、生物学家诺伯特·维纳专著《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安全工程学界也开始了对控制论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丰富了安全科学的理论体系。1控制论理论基础➢德国学者Kalman在1981年出版的德文版“安全科学导论”一书中提出控制论和安全科学这一命题。➢1982年,我国有学者提出:安全系统属于人-机控制系统,可以用控制论进行研究;➢1988年,在北京“人-机工程、职业安全和卫生、环境保护”国际会议上,我国学者首次提出: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建立以年度为单位的离散型安全控制论的数学模型(以数量化理论为基础的),并且运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系统状态的最优估计。1控制论理论基础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控制论是以各种系统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存在和发展的,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系统要对这些信息、能量和物质进行转换和加工。1控制论理论基础调节与控制的概念调节及其方式:对耦合运行的系统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既定目标的要求。调节的主要方式有:(1)平衡偏差的调节方式:根据系统的实际输出值与所需的标准水平的偏差进行调节。(2)补偿干扰的调节方式:在调节系统受到干扰影响时,通过原设计补偿系统的补偿作用,减轻或消除有损于系统耦合运行的干扰。(3)排除干扰的调节方式采用一定的装置来排除外界对调节系统的影响。(4)复合调节方式:上述二种或三种方式的组合,吸取各调节方式的优点。1控制论理论基础调节与控制的概念控制及其方式:指在各种耦合运行的系统中,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保持系统状态平衡或不超出标准范围,实现系统行为的预期目的。控制系统由被控系统和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45 页
- 大小: 245.182 KB
- 时间: 2023-07-25
-
新世纪安全培训工程系列《安全生产法》概论主要内容立法的经过立法的必要性确定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法》的作用重点解决目前安全生产面临的四大问题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一、立法的简要经过1981年3月由原国家劳动总局牵头组织起草《劳动保护法(草案)》,草案于1987年5月上报国务院审查。1994年原劳动部组织起草《安全生产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安全生产法》当时未能出台。1996年4月,原国务院法制局与原劳动部协商,将正在起草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法》、《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条例》3个法律、法规草案合并为《劳动安全卫生法(草案)》。原劳动部完成了草案的起草工作。1998年,国家经贸委继续组织起草《职业安全法(草案)》,于1999年12月21日报国务院审查。2000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将法名由《职业安全法》又改为《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将该法列入2001年立法计划,委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做好草案的修改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近20次反复推敲和修改,形成了《安全生产法》(草案),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2001年11月21日,《安全生产法(草案)》经第4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01年12月24-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一次审议了《安全生产法(草案)》。2002年4月24-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再次审议了《安全生产法(草案)》。2002年6月24-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三次审议《安全生产法(草案)》。2002年6月29日以118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的绝对优势通过《安全生产法》。同一天江泽民主席签署第7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二、立法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亟待依法规范安全生产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形势严竣,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亟待依法规范安全生产1、经济成分多样化、经济利益多元化、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安全生产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带来了难度。2、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基本是针对国有企业的。3、由于缺乏法律规范,相当多的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老板违法生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62 页
- 大小: 205.720 KB
- 时间: 2023-07-25
-
请注意用电安全《施工用电安全》部分济南市建委《施工用电安全》宏观管理第一节安全用电管理一.安全管理目的和对象目的: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立法、建章立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财产不受损失。对象:人—安全管理的根本物—安全管理的基础环境和自然—安全管理的外部条件二.用电安全管理所谓安全用电是指:在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正确的使用电力以及以此为目的而采取的科学措施和手段。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有完善的安全资料–实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三.安全用电内涵安全用电,它既是科学知识,又是专业知识,还是一种制度。⚫作为一般知识,应该向一切用电人员宣传;⚫作为一门专业知识,应该为全体电气工作人员所掌握;⚫作为一项制度,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所重视并遵照执行。四.安全用电意义由于电能在形态上不具有直观性,且转换为其它能量的速度又非常之快,因此,电气事故的发生及后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例事故的发生都来的十分突然,令人猝不及防。但是,任何事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人们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安全用电问题,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技术,在用电实践中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以后,也可以把损失最大限度的减少。第二节我国现行主要的有关用电安全方面的规范、标准1.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2.《安全电压》(GB3805---84)3.《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955---92)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检查项目保证项目外电防护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与开关箱现场照明一般项目配电线路电气装置变配电装置用电档案第三节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事故(占总事故的80%以上)⚫高处坠落(占35%左右)⚫触电事故(占15%~20%左右)⚫物体打击(占15%左右)⚫机械和起重伤害(占10%左右)一.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1.人的因素:⚫总分包安全失控⚫安全员检查不严不紧⚫思想麻痹大意⚫无证上岗⚫新工人上岗未经三级教育⚫安全交底不清⚫违章作业2.环境因素⚫突遇大风、雷雨天气⚫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又未设置保护网⚫工作场所有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2.00 元
- 页数:120 页
- 大小: 560.068 KB
- 时间: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