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采花》PPT课件3-八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ppt,共(33)页,3.29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7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美丽的九寨沟乐山大佛呆萌大熊猫麻辣小龙虾川剧脸谱执教者:武鸣区城厢镇中心学校李杏园《采花》教学目标:1、以视、味、听觉角度感受四川,深刻体会四川民歌的魅力。2、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采花》。3、初步了
解民歌的特点、以及民族五声调式。4、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并能积极探索中国民族音乐。教学重点:•1、学唱四川民歌《采花》。•2、了解民歌风格及民族调式。教学难点:•掌握切分音节奏•激发学生探索民族音乐的情怀
一、整体感知•1、初听歌曲(在聆听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思考:①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几几拍?欢快地、活泼地,2/4拍②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节奏工整、富有跳跃感、切分节奏居多③歌词描写了什么内容?歌词
用朴素的语言,把一年中每个月的花做了叙述,使人们从中得到了不少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二、学唱歌曲•1、介绍作品•2、朗读歌词葡萄牡丹花二、学唱歌曲•3.节奏练习XXXX|X.XXX|XXXX|XXXX|————|4/4切分节奏切分节奏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改变常规的节奏规律,音符的强拍
和弱拍发生了变化和强调,而出现的节奏变化二、学唱歌曲•4、观察歌曲旋律,说出旋律中少了哪几个音?4、7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而不是七个)构成的调式。五声调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并且在这个基础上
形成了中国民族调式的种种变化和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因此,尽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中都可见到五声调式,它还是常被称为“中国调式”或“民族调式”(举例《茉莉花》)二、学唱歌曲•5、找出教材中的切分旋律唱熟•6、教师带唱旋律至熟二、学唱歌曲7、填词
唱曲①跟教师的钢琴一起模唱②跟音乐伴奏唱8、学生自行练唱歌曲,并记住哪个月份开什么花。三、课堂活动•活动①:对歌比赛(师生、生生互动)•(生)齐:正月里采花,无(哟)花采,二月间采花,花(哟)正开,二月间采花,花哟正开~•(师)问:几月里桃花红(哟)似火,几月间葡萄架(
哟)上开,几月间,葡萄架哟上开~•答:_?_月里桃花红(哟)似火,_?_月间葡萄架(哟)上开,___?__月间,葡萄架哟上开~三、课堂活动•活动②: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乐(学生互动)2/4•双响筒:•三角铁:••响板:XX|00|XX|00|XXXX|XX|
XXXX|XX|——||X|X|X|X|――――|三、课堂活动•表演唱《采花》四川民歌的特点•1、音调高亢明亮,歌词密集。•2、衬词松散,高音区真假混合时真声成分多。•3、演唱时大多节奏明快,腔少词多,吐字简单明了。四、小结:•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魂
,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它延续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不仅需要我们传承,更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积极探索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