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 (3)-七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3)页,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0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音乐教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课型综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学会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2.过程与方法:体验、模仿、聆听与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生思考与鉴赏音乐的积极性。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教法学法:试唱法、表演法、听赏法、讨
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材分析:本课以草原上的蒙古族为主线,通过听、唱、演、思来了解蒙古族民歌以及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先给学生听无伴奏合唱《牧歌》,与此同时用多媒体展示蒙古草原的风貌,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享受中开始学唱民歌《美丽
的草原我的家》,从中体会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继而引导学生欣赏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在充分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让学生参与才艺展示活动,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展现蒙古族音乐。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教学难点:学会演
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教学准备:有关草原的音乐、图片、民族风情。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提问,你去过草原吗?你心中的草原是怎样的?想感受古诗中“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风情吗?(二)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听完以后请同学们告诉
我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中有乐器伴奏吗?那你们能听出哪几个声部呀?听后回答1、同学描绘一下这首歌曲所表现的画面。(说得非常好)这首歌曲是放牧时演唱的歌曲,叫《牧歌》。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
有诗意的画里。那么我们同学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吗?(蒙古族)2、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师引导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
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3.你是怎么知道这是蒙古的民歌?(请一两名同学谈谈)歌唱草原的歌曲就一定是蒙古民歌吗?还可能是哪儿的民歌?(引导学生说出四大牧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草原旅行,了解一下草原上的生活和歌曲。4
.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说出内蒙四大牧场的地理位置。5民族风俗:[多媒体出示]如果你来到蒙古,蒙族同胞会先跟你亲切地说“塔、赛白奴”,“您好”。请同学和我一齐说一遍。然后给你端来可口的奶茶,请你吃烤全羊,让你一饱口福。再带你去参加他们一年一
度的“那达慕”大会。还会带你去祭拜他们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陵。(四)学唱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教师弹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激发学生的学习演唱歌曲的兴趣。2.提问:蒙古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与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表演上有何不同?(在学生对蒙古草原有了初步印象后,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清新之美,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总结: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宽广、舒展。4.聆听模唱音乐的旋律: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用MU唱)5、教学生一边唱歌,一边加上简单的舞蹈动作,体会歌曲的创作意境。6、以多种形式练习歌曲。(五)蒙古族
乐器马头琴介绍:1、故事引入: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马头琴。马头琴是拉弦乐器,音色柔和浑厚,独具特色。演奏技术丰富,既可以为民歌、说唱音乐伴奏,也可以独奏。欣赏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提问:作品的情绪?节奏?旋律?回答:情绪
热情,节奏紧凑,旋律动感、流畅(六)知识拓展师、生:内蒙古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勇敢、豪爽、粗犷热爱艺术的蒙古族人民,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师: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地方有草原?那里风土人情、民族性格、文化艺术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请同学们在课余的学习中认真去捕捉、去思考。今天,我们在美丽的音
乐中去内蒙古大草原游玩了一圈,乘着歌声的翅膀、踏着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我们感受到了辽阔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更增加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