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海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牧歌》教案.doc,共(2)页,3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9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牧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牧歌》选自七年级音乐教材唱歌综合课。这是一首由上句和下句构成的长调民歌,其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通过对《牧歌》的学唱和欣赏,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同学,通过同学们的听、
唱、看、感受、体验、创作让同学充分享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我们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2)通过欣赏和学唱《牧歌》,感受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特点;
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3)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增强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和热爱家乡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情景展示、体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习和了解音乐基础知识:换气符号、休止符的用处。教学重点:1、了解无伴奏合唱和歌曲的几种演唱形式;2、通过比较法感受蒙古族长调的特点;3、在欣赏《牧歌》的过程中对学生感受、表现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用舒展的声音演唱《牧歌》,并模仿一些简单的长调演
唱方式和处理方式。2、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韵味。教学方法:谈话法、比较法、想象法、体验法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钢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让同学们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1、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
知道哪些民族?(同学们自由说。)2、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多媒体播放歌曲《蒙古人》)3、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4、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和你们都是蒙古族。那么我们蒙古族的饮食是以什么为主的?(奶食)服饰呢?(蒙古袍)我们被称为什么民族?
(歌舞民族)5、让我们来了解了解自己的民族吧……(视频)蒙古族的风土人情:6、师:感觉怎么样?(同学自由说)二、欣赏歌曲《牧歌》。(要求会哼唱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美。)1、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旋律有什么特点
?(曲调悠长、速度慢、抒情、宽广的旋律)2、老师范唱,并出示歌谱和歌词:学生模唱歌谱。3、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4、从歌谱中看看节奏XX│X•X师:对。那么我们一起打打这个2/4拍节奏(重复出现的)吧。注意:强弱规律!5、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老师弹曲子
,生用M唱,并注意正确地唱刚刚学过的音符部分)6、我们再来念念歌词怎么样?有感情的朗诵歌词。7、比较两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师:对啊,同学们非常聪明,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
第一句:蓝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绿草羊群音也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上句:蓝天白云——音高下句:绿草羊群——音平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8、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唱唱歌曲吧!(注意:哪部分音高,哪部分音低平)9、欣赏《牧歌》(1)请你闭上眼睛听,想告诉我什么?(欣赏无伴奏合唱的《牧歌》)师:(视屏)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2)再来听听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演唱
的《牧歌》,比较一下两个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你们更喜欢哪一首《牧歌》呢?为什么?(多媒体播放)师:对。我们歌曲的演唱形式里有:合唱、独唱、领唱、对唱、表演唱等等。(3)师:这首歌曲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师:(引子和尾声)引子意境宽广、辽阔,音乐慢慢地响起来就好象从远景拉到了近景。尾声慢慢弱下
来,而且有一种没有结束的感觉,给人无尽的遐想。(4)师:通过歌曲的欣赏,你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生:(幸福、自由的民族)师:那你喜欢这个民族吗?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感受一下这种美丽宽广、幸福自由的感觉。三、拓展延伸:段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目的是让同
学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来家乡的美。师: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还特地去收集了有关这首歌曲的舞蹈请大家欣赏。师:你们还想说些什么?(同学自由发表见解)小结: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舞姿,使歌曲更加光彩照人。四、创作展示:目的是让同学们发挥想象,表达情感。师:同学们,看你们这么喜欢这首
歌曲,我有个提议,为《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尽上自身的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项任务完成。(视频)1、编一段歌词或编一段舞蹈律动2、写几句赞美的语言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情3、画一幅美图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停地放音乐,激发同学的创作灵感。五、评展:提高同学积极性,让同学在自身的作品中体
验音乐带来的快乐,自豪感,还有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对草原上的蒙古族民歌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也使我们对我国的少数民族了解更深入了一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热爱蒙古族音乐,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