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噪声及其控制》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3)页,38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9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3课题:噪声及其控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
归纳能力。2、能用所学知识总结归纳减弱噪声的方法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乐音和噪声关系的分析,进行唯物辨证思想的熏陶。2、通过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的分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难点:噪声的分辨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实验探究和多媒体辅助。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听声音谈感受:1、播放轻音乐。讨论回答感受:(声音优美、令人愉快)2、播放嘈杂电锯声、电钻声„„讨论回答感
受:(声音难听、令人厌烦)——引入新课:噪声及其控制二、新课教学学习目标一、了解什么是噪声活动1:1、师:出示两幅波形图,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2、生:⑴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活动2:1、师:观察两幅图,想
想他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22、生:讨论后回答。活动3:噪声的定义。1、师:什么是噪声了?学生讨论后回答2、教师小结:从三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噪声。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
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师:结合实际说说哪些声音可能成为噪声: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语言又成了噪声。4、目标检测。学习目标二、了解噪声的来源活动4:噪声的来源及分类1、师:在实际生活中,噪声对环境
造成危害较大,那么它来源于哪里了?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几类。引导学生结合家庭、学校周边的环境,城市生活等来寻找周围的声音2、噪声的来源(板书)⑴学生先讨论噪声的来源⑵要求学生:结合图示和实际生活的感受,谈谈噪声
的主要来源。(3)师生共同对噪声来源进行简单分类学习目标三、了解噪声的危害活动5:了解噪声的危害1、学生自学课本17页,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噪声称为“隐形杀手”?2、生:自学后回答。(板书:噪声的危害)3、不同来源不同声强级的噪声
对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了?(学生自学课本17页)4、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人们用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为0dB5、体会声音的不同强度对人的影响。6、情境体验:如何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学习目标三、噪声
的控制。1、噪声的控制(板书)师:人能听到各种声音的条件是什么?生:讨论回答师:声音传到人耳经历了哪些过程?生:讨论回答:(声源、传声介质、人耳)师:通过上面问题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哪些途径寻找控制噪声的方法:生:回答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并列举实
际生活中的控制噪声事例:⑴控制噪声声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⑵阻断噪声的传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动脑思考:⑴课件中控制噪声分别属于哪一种途径?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师:点评回答结果2、目标检测。学习目标四、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1、学生讨论实验的方案2、学生叙述实验方案3、学生观看实验视频4、教师小结5、课堂达标、目标检测。
三、本课小结:学生齐读本课学习内容。四、板书设计:噪声及其控制1、乐音和噪声①物理学角度;②环保角度;2、噪声的来源;城市建设、交通工具、工业、社会生活、家用电器3、噪声的危害对人心理方面的: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对人生理方面的:引起听力损伤,影响人匀的睡眠
,还能引起疾病等4、噪声的控制1、控制噪声声源——减少或改变声源的振动2、在噪声的传播过程——隔声、吸声、消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头盔、制造消声器等第一节声音是什么一、产生: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二、传播: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但是
不能再真空中传播声波: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为纵波三、声速:与介质有关15℃空气340m/s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