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doc,共(2)页,5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3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九年级物理新授课教案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知道做功可
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鼓励学
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教学用具】打气筒、矿泉水瓶、酒精灯、火柴、铁丝、篮球等。【探
究与点拨】探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物体的内能引导学生复习机械能得出内能结合导学案回答机械能的知识,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得出内能的概念,并找出关键字词。有机械能概念得出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温度、质量和状态点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讲练结合,及时巩
固。完成针对性练习一。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引导分析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完成两个演示实验一、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描述实验现象:2结论:二、空矿泉水瓶观察实验现象:结论:由实例得出改变内能的实质:做功:内能和机械能
之间的转化。热传递:能量的转移。分组实验:改变铁丝的内能描述实验现象: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点拨: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三、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点拨:1.晶体熔化时、液体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即吸热内能
增加但温度不变。2.热量是表示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不能说物体具有热量。及时点拨,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完成评价题讲练结合【板书设计】第一节物体的内能一、内能1.定义:2.单位:焦耳符号:J3.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二.改变内能的方式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实质: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化。2.热传递:条件:存在温度差。实质:能量之间的转移。三.热量1.定义: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2.单位:3.热量、温度、内能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