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五节 家庭用电》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doc,共(3)页,4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3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三节家庭电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观察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知道火线和零线。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3、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增强安全用电意识。重点难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各部分的作用,安全用电常识。教学准
备;实验器材:螺丝口灯座、卡口灯座、空气开关、测电笔二只,保险丝。学生用器材:每张课桌发一只测电笔,保险丝。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1、提问,引入新课问:我们教室里各盏灯是怎样连接的?问:我们家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由哪些
部分组成?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家庭用电。2、进行新课(1)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出示ppt。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每个器材的名称,当学生说到插座时,对照墙壁上的食物讲解。演示:给给教室里的灯通电,并闭合、断开开关,让学生观察灯与开关的连接方法,灯与灯间的连法,插座和电灯的连法。让学生
观察后回答: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2)家庭电路的几个重要部分介绍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电灯、开关、插座的作用(3)测电笔展示挂图,介绍构造、作用及使用,让学生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并在“交流与讨论”中学习知识的迁移运用。(4)保险
丝或者空气开关在“安装模拟家庭电路”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熔断器只安在火线上?(5)出示空气开关,让学生了解它和保险丝的不同之处。(6)电灯开关接在了哪里?电灯与插座是怎样连接的。通过flash动画让学
生明确接地的原因。(7)注意用电安全①引导学生看图14—19家庭电路中常见的触电事故,归纳a.什么是触电b.安全电压c.触事故的原因;学生做出判断——并联根据通断电后出现的现象进行判断观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每个器材的名称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组成: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插座、灯座、开关连接情况:明确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明确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针对“交流与讨论”中的问题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分组做实验考题进课堂读图,并看书归纳①触电;②安全电压;③解电事故的原因。观察图示
的有关现象后,明确电路安装的规范,安全用电的原则。可结合投影,挂图及演示介绍利用课余时间让部分学生体验测电笔的使用,并让学生尝试触摸火线。也可以课外组成学生安装,无条件安装的可用演示代替-2-②引导学生观察14—
20电路安装要规范,图14—21一些与电有关的不安全现象;③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④触电急救3、巩固小结:找一生小结,师生补充。4、布置作业:精简反馈总结本节所学内容课堂练习作业不能完
成的课外完成板书设计:第三节家庭用电一、家庭电路的组成灯座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插座供电量度用户控制整电流过大给可搬动用电消耗电能个电路时自动切器供电的仪表断电路二、测电笔1、构造2、使用方法三、安全用电1、触电及原因2、安全用电原则3、触电急救作业:教学反思:本节
课有三个特点:1、淡化知识点的传授,强化对疑难问题的探究。针对课文内容我设计了大量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低压供电的电源处零线是接地的,零线与地面间就没有电压了?保险丝为什么要选用"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合金"做成?为什么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后,即
使外壳带电,人接触了外壳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利用直观手段提高课堂效率。我在讲课时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直观手段,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增强了暗示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3、让学生成为课
堂的主人。教师整节课都在不停地说,但不是在讲授、传授,而是在启发、引导和组织学生,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所有知识都是在他们查阅课本、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成功之处:1、学生掌握了测电笔的使用。2、学生认识了火线,并让部分学生触摸了火线。3、在电路图的连接上,学生掌
握较好。-3-不足之处:1、对小知识点的讲授弱化。2、在作业的布置安排上,时间预计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