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物质的溶解性自主学习》导学学案-九年级上册化学科普版.docx,共(2)页,5.60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71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2物质的溶解性一、学习目标1.理解溶解性的概念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2.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途径。二、学习重难点1.理
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的方法•复习旧知溶液溶质溶剂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医用酒精生理盐水•合作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1:用量筒各量取10mL水,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食盐、熟石灰各2g,振荡,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编号温度溶质溶剂实验
现象实验结论A试管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___有关B试管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0滴水和汽油,编号为C、D,再分别滴加少量食用油,振荡,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编号温度溶质溶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C试管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___有关D试管实验3
:取一支试管,加入20ml水,向其中加入约5g硝酸钾(KNO3)晶体,振荡,直至完全溶解。继续向其中加入约5g硝酸钾晶体,振荡,观察现象。将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硝酸钾晶体是否能完全溶解。实验操作溶质溶剂温度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搅拌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__有关再加5g硝酸
钾,搅拌加热冷却归纳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视频,总结概念。概念:饱和溶液:在_
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____
__,在___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合作讨论1、如何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如何将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
液?小组讨论并得出相应结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2、有两瓶氯化钠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请讨论如何鉴别它们?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巩固与练习1、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质量C.溶剂的性质D.温度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
.浓溶液B.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稀溶液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3、能证明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的方法是()A.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A.取少量溶液,降温到10℃时,有KCl晶析出B.取少量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C.温
度不变的情况下,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不再溶解4、将一瓶饱和KCl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A.取出一部分溶液B.蒸发一部分水C.升高溶液温度D.降低溶液温度5、20℃时,某烧杯中盛有饱和的KNO3溶液,其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晶体,若将温度升高到30℃,使其变
为KNO3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浓度()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