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教学反思-九年级上册化学科普版.docx,共(1)页,2.70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71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教学反思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这节课是学生在化学世界中首次接触微观世界,但同时在物理中已有过简单的学习和认识。分子、原子这些微观微粒学生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不太好理解,于是本节课的
关键问题是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感知分子的存在,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充分认识分子的特性;并能用分子的知识合理地解释一些常见现象。我深刻反思我认为本节课的优点和缺点如下:优点:(1)创设故事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2)从学
生已有的物理知识入手,简单易懂,从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理解。(3)对教材的实验深入挖掘,或整合或改进,使实验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缺点:“氨分子的运动实验”可以放手学生去做分组实验,这样更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知分子的运动现象,同时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