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对我国煤基能源化工发展的思考.pptx,共(60)页,1.592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66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对我国煤基能源化工发展的思考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首席顾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顾问江苏煤化工程研究设计院教授院长冯孝庭2011年12月13日于北京2011年第二届煤化工新技术新设备交流研讨会能源
----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世界当前面临的十大问题:1.能源6.恐怖与战争2.水7.疾病3.食物8.教育4.环境9.民主5.贫困10.人口(11.恐怖活动)亨利·基辛格博士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
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原油探明储量情况项目地区2005年产量(亿吨/亿方)2005年探明储量(亿吨/亿方)剩余探明储量(亿吨/万亿方)累计探明储量(亿吨/万亿方)储采比(年)石油中国1.822.1(9.43)24.75(20.
0)69.3113.4(9.9)天然气中国500>3000(5263)2.63.153.4世界石油平均储采比:58.6世界天然气平均储采比:60.6储采比中括号内为”BP2011年能源报告”数据;中国能源储量与国际对比项目单位中国美国印度世界人口百万13213001119648
3可采储量煤炭Mt18860024272156498921588石油Mt20433610.9695.3168344.7天然气万亿m32.455.981.06177.93人均可采储量煤炭t/人142.8809.150.5142.2石油t/
人1.512.00.626.0天然气m3/人185519933947274462007年人均能源储量的国际比较我国石油对国外依赖度及予测•年份进口量,亿吨依赖度%预测%•20030.91136.5•2005~1.2~38.0•20082.177注50.9•2010~1.
45~45•2020~4.0~55•2030~4.88~82•摘自“中国石油和化工”2004.NO.5注:2008年实际数据,进口量包括原油和油品。7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预测Ⅱ010203040506070200520102020203020402050亿吨标准煤其它可再生能源可再生发电水电核
电天然气石油煤炭20.7%68.9%2.9%1.9%6.3%1.9%7.1%20.6%59.3%5.2%3.1%6.5%4.3%8.0%20.1%52.9%7.2%6.2%5.2%9.9%9.4%18
.2%43.9%Ⅱ来源:替代能源研究,国务院能源办公室,20072050能源消费总量:63亿tce2005-2050总煤耗量:1158亿tce当前面临的能源化工问题“后石油时代”必需面对:▲车用、民用清洁燃料的补充和接替?1.世界石
油需用数量及地质储量的矛盾;2.使用汽油.煤油.柴油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石油化工原料的补充和接续?世界燃料面临的问题•汽油、煤油、柴油是导至环境较严重的污染源!•据测算大、中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占~60%;(第二位是燃煤供暖和民用)•北京市非采暖期机动车对大气污染物CO、HC、NOX的分担
率分别达80.3%、79.1%、54.8%;•上海市机动车对大气污染物CO、HC、NOX的分担率已分别达86%、90%和56%;•大气中微颗粒有8%来自各类机动车的尾气;复旦大学课题组我国首次对雾霾进行测定量化雾霾主要污染物为多环芳烃:1.11月3日----在环境监测》发表题为《雾—雨事件中
的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的文章;2.课题组发现:上海市区采集到的雾水,萘、蒽、菲等化合物占雾水中多环芳烃总量的80%左右;3.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多环芳烃(重芳烃),而且在大雨前后的雾霾污染物含量要差500倍;4.上海大雾中的多环芳烃多来自本地化石燃料
的燃烧;5.为我国控制化石燃料及汽车尾气排放的发展战略及降低大雾带来的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摘自2011年11月9日“文汇报”煤基清洁能源汽车替代燃料应符合以下条件•1、需要有长期、稳定、大量原料来源。•2、对环境友好。•3、基础设施投资少,易于大面积推广。•4、汽车的
动力性和经济性好,用户愿意接受。•5、油品质量稳定。6、燃料成本低,从燃料生产到输配网络,加油站及用户均留有合适的利润空间。我国的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1.太阳能;1.核能(裂变、聚变);2.风能;2.燃煤发电;3.水能(含水电);3.新型煤基能源:4.
地热;煤(直或间接)制油;5.潮汐能;煤制合成天然气;6.生物质能:甲醇制汽油(MTG);乙醇、生物柴油;甲醇车用汽、柴油;沼气、秸秆等;二甲醚燃料:(柴油、LPG)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总体还处于应抓紧、加大科
技研发、完善、为大规模市场运行提供有竞争力的技术经济基础(包括能量储存技术)!清洁能源:核能应以核聚变为方向,可控核聚变是人类的福音!清洁发电使电成为真正的清洁能源!“甲醇经济”书中提出后石油时代中甲醇能源化工发
展的路线图是现实的选择,对中国更适用!煤基清洁能源1.煤直接法制油;2.煤间接法制油;3.煤经合成气制合成天然气(SNG);4.煤制甲醇车用汽油:(M15、M30、M85、M100汽油);5.煤经甲醇制汽油(MTG、JMPG
);6.煤经甲醇制二甲醚(代液化石油气LPG、柴油);7.煤经合成气制甲醇车用柴油;8.煤经甲醇制MTBE(汽油辛烷值添加剂);9.煤经甲醇制DMM3-8(柴油十六烷值添加剂);甲醇用作清洁燃料1.甲醇掺入汽油:低比例为M10~M30;•高比例为M80~M100;•2.甲醇制
二甲醚(DME)替代柴油;•3.甲醇制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LPG);•4.甲醇制二甲醚替代溶解乙炔;•5.甲醇替代柴油:低比例掺混(5~20%);•高比例配制(≥85%);•6.甲醇用作锅炉燃料;•7.甲醇作燃料电池燃料;•8.甲醇制汽油、柴油添加剂:MTBE、DMM3-8等;•
9.其他甲醇燃料;•不同比例时甲醇汽油与93#汽油的替代比(DF型甲醇汽油为大发实业公司产品)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10%20%30%40%50%60%70%80%90%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甲淳汽油与汽油消耗比值%通常甲醇汽油DF型甲醇汽油高海拔地区道路经济性试验结果项
目93#汽油M85甲醇汽油行驶里程(km)6767行驶时间(min)9676平均车速(km/h)4253实测油耗(L)9.559.30M85甲醇汽油/93#汽油替代比0.97:1.00说明:1、表中对比数据是在平均海拔~3900米试验数据;2、用M85甲醇汽油时车速比用93#汽油时车
速高了20%;(使用93#汽油时车速已无法再高,而使用M85甲醇汽油时车速仍有余地)3.在~3900米高海拔条件下,使用大发实业公司M85车用甲醇汽油后,相对于93#汽油,车辆的牵引力(爬坡度)增加(提高)了16.8%;4.甲醇汽油添加剂不同,调配甲醇汽油的性能和替代比将不
同;甲醇燃料在高空条件的独特优势1.替代高级喷气机航空煤油(含氧50%):在高空用会产生强大推动力!续航能力也好!美国军方经八年研究,据透露、已列装!2.替代液氢等用于火箭和航空燃料的前景;3.有关方面称:甲醇已用于巡航导弹的燃料(美国);4.国际甲醇协会信息:美国波音公司和曰本
藤仓公司合作,使用直接燃料电池(DMFC)用于飞机,计划2012年3月进行商业飞机试验;计划在2015年推广应用;甲醇替代车用柴油1.低比例的甲醇柴油(M10~M15):(可以不改汽车)2.高比例的甲醇柴油(M85~M100):美国研发创新了一种
点燃式柴油发动机,即在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增加电点火措施,美国研发单位已将此技术准许我国无偿使用;配套生产或改造压缩与点燃相结合的“甲醇柴油车”。3.研制高十六烷值的DMM3~8添加剂是关键;(DMM3~8是聚甲氧基甲缩醛);4.二甲醚(甲醇脱水制成)替代柴油(需改车);甲醇替
代车用柴油已有一些公司对甲醇柴油进行研究:1.低比例的甲醇柴油(M10~M15~M20):⑴.研制专用添加剂也是技术关键;⑵.已基本解决,尚待全面考核和完善;⑶.不需改车;2.中等比例的甲醇柴油(M30~M50):⑴
.研制性能更好的专用添加剂是技术关键;⑵.研发高十六烷值的DMM3~8添加剂;⑶.争取不改柴油车;建议:甲醇柴油以发展低比例和高比例为宜!甲醇燃料和汽油的危害比较表指标甲醇汽油着火性可能性特定露天空间49密闭空间8(
2-4)2着火后的危害火灾危害程度310可灭火性710火焰可见度81毒性吸入低浓度时毒性1010可能性34吸入高浓度时毒性1010可能性34皮肤接触时毒性98可能性33口服时毒性1010可能性8(2)
3煤制甲醇燃料与煤制油对比项目直接制油间接制油甲醇汽油甲醇柴油≥M85二甲醚(替代柴油)低海拔M15~M85高海拔M85选用煤种烟煤烟煤无烟煤烟煤无烟煤烟煤无烟煤烟煤无烟煤煤耗吨/吨产品~3.64.0~4.5~1.5~1.5~2.1产品吨/吨当量油~3.64.0~4.51.0~1.6~1.0
2.0~1.0煤耗吨/吨当量油~3.64.0~4.51.5~2.40~1.53.0~2.1反应压力Mpa17~302.0~5.05.0~10.05.0~10.0~0.6反应温度℃350~470220~350220~25022
0~250~230投资万元/万吨≥1.01.2~1.50.3~0.50.3~0.5制甲醇外另加0.15技术成熟度已工业化已工业化成熟试运行中成熟,但车需改甲醇制汽油(MTG)单位及技术甲醇单耗/吨油L
PG选择性%辛烷值MobilMTG2.7~3.0(耗煤4.05~4.5)--------煤化所MTG(一步法)2.48(耗煤3.72)3~493.99江苏院JMPG2.30(耗煤3.45)297理论值MTG2.273(耗煤3.41)--------江苏院JMPG-1~2.20
(耗煤3.30)--------注:JMPG-1的技术路线有新的突破,不受碳池反应理论制约。(吨)制取甲醇和乙醇对比项目甲醇乙醇需玉米,吨-----3~3.5需用煤,吨~1.5~0.8规模可大规模规模受原料制约成本,元/吨800~2000~40
00~5000替代汽油利润较好需国家补贴毒性有毒*无毒效果好好煤制天然气(SNG)1.我国天然气储量少、供需矛盾大;2.我国民用燃料中燃煤多(>2亿吨),效率低;3.民用燃煤效率约~15%,民用天然气效率约34%;4.民用燃
煤时效率低、污染大、环境差、分散燃煤的排放污染物难治理;5.煤制天然气时,不但效率高(可节约用煤),而且集中加工,污染物(硫化物和CO2等)可回收并资源化,节能减排效果好、可改善大(大气)小(家庭)环境!6.煤(含焦炉气)制SNG,技术
成熟、投资较少、要求稍低、注意选择技术时对环境影响较小!7.注意:煤制天然气,不是煤转化效率最高的技术路线!煤制甲醇与煤制天然气(SNG)对比项目合成甲醇合成天然气从合成气合成产品理论转化率%10047
获得相同热量的燃料排放CO2相对值%72~64100长途管输条件投资低、成本低相对投资高且成本高合成甲醇:2H2+CO=CH3OH+Q合成天然气:3H2+CO=CH4+H2O+Q★在有条件的地区,选择煤制SNG技术项目是可行的。新型煤化工石油化工与
衣、食、住、行化肥纤维、纺织品烯烃橡胶(乙丙丁烯)塑料石油芳烃工业制品(苯甲苯二甲苯)建材醇醛酸酯等装饰材料交通和运输★.”三烯、三苯”:----构成石油化工系列产品优势的基础!石油化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汽、煤、柴油、石脑油等燃油;沥青、溶剂等聚烯烃裂解乙
.丙.丁烯石油缩聚物重整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化合物转化合成气氨含氧化合物(醇、醚、醛、酸、酯)分离等甲醇能源化工可以接续石油化工汽、煤、柴油、石脑油等燃油;沥青、溶剂等甲醇燃料聚烯烃裂解乙.丙.丁烯石油缩聚物芳构化芳烃(苯.甲苯.二
甲苯)化合物甲醇转化合成气氨含氧化合物煤合成气天然气(醇、醚、醛、酸、酯)分离等先进煤气化技术是基础1.多种先进煤气化技术均已获突破!2.应根据煤种性质选择相应的技术;3.如煤种性质允许,水煤浆气化技术应是首选;4.保证原料煤质量稳定是气
化系统稳定运行前提;5.提高气化压力,有利于提高能量利用水平;6.提高煤气化炉能力是未来超大规模装置的需求;7.应关注煤气化系统热量的合理、优化利用;8.粉尘9.劣质和低阶煤的气化技术有待研发更好技术!碳一(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的里程碑生产醋酸技术路线的演变:1.生物化工:
玉米酒(乙醇)醋(醋酸)2.石油化工:石油乙烯乙醛醋酸+H2O乙醇3.甲醇制醋酸----煤(碳一)化工的里程碑:煤合成气甲醇醋酸CO+2H2CH3OH+COCH3COOH煤的清洁利用清洁燃料(汽油、柴油、合成天然气)甲醇燃料系列烯烃(乙、丙、丁烯)煤甲醇芳烃(苯、甲苯、二甲
苯)醛、酸、醚、酯等系列单细胞蛋白等生化系列低碳醇系列(乙、丙、丁醇和乙二醇等)化肥直接利用芳烃、稠环化合物的源泉我国乙烯、丙烯生产和需求注:2010年实际乙烯当量消费量为2947万吨,对外依存度为51.9%。1418(实际)遵循碳池效应理论基础:2CH3OHCH3OCH3低碳烯烃高级烯烃实施
碳的高效低碳化利用研发方向:1.在一个创新工艺范围内实施分子设计,定向催化,发挥碳池效应的高效的转化及裂解功能;2.石油化工技术:轻烃蒸汽裂解高耗能、低收率、低选择性的局限;3.实现多元含碳原料的一体化生产
,突破了煤、石油、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的固有结构,实现资源、能效、环境,按物质及能量“两大守恒”的原理功能化的高效利用。甲醇制烯烃、芳烃反应的理论基础烷烃高级烯烃芳烃-H2O+H2O+H2O由煤制乙烯、
丙烯技术煤天然气气化变换调节H2/CO甲醇低碳烯烃MTO乙烯~40%。丙烯40%二甲醚丙烯70%MTP固定床流化床DMTO★SAP0-34分子筛是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首选催化剂。★SAP0-34分子筛经金属离子改性获得更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FDTPFMTP丙烯70%流化床甲醇制烯烃的成功是煤
(C1)化工的又一里程碑!各种从甲醇制烯烃技术的指标项目UOP/HYDROMTO大化所DMTO(-Ⅰ、-Ⅱ)LurgiMTP中石化SMTO清华FMTP煤化院烯芳烃联产JMTPA注甲醇转化率%>99>99.18>99>99.8>99≥99乙烯+丙烯选择性%(占低碳烃)8078.7169
(丙烯)>8068~72(丙烯)>65.7乙烯+丙烯+丁烯选择性%(占低碳烃)>9089.15—>90—≥92芳烃选择性(占碳转化率)%—————≥38注:烯烃和芳烃产品量可按需要调节;本技术由江苏煤化院等五单位共同完成。不同的甲醇
制烯烃反应器项目Lurgi反应器JMTPA型反应器规模,t/d(甲醇)50005000结构6段轴向冷激6段径向冷激反应直径,mФ11.7~Ф7.0反应器横截面积,m210738总高度,m3338反应器总
容积,m3~2000~1000催化剂装填容积,m3300300空间利用率,%15~30催化剂装填高度,m0.3~0.8~4.00每层冷激控制回路,个~18(复杂)2~4(简单)各层之间气体重新混合不能
混合能重新混合催化剂装卸装卸困难,复杂装卸简单,自卸设计制造难易难较易单台重量,t1084~500煤制乙二醇的国内市场需求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对外依存度%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91.496.995.4110
.1156.0178.8186.8195.0188.1214.6251.6339.1400.0406.0480.0521.6582.8664.63.22.32.61.22.00.22.90.70.5302.0346.2432.1508.9560.0659.0705.
5777.1852.569.872.077.978.472.272.173.574.977.9★需求量大:2010年国内消费852.5万吨,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国;★增长快:2000年至2010年国内表观消费量平均增长15.7%;★进口依存度高:近几年进
口依存度始终高达70%以上。我国乙二醇的产能及消费量(万吨/年)注未含引进制成品。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技术方案:羰化、加氢两步法间接合成乙二醇;•两步间接法:第一步:CO与亚硝酸甲酯羰基化反应生成草酸二甲酯;第二步:草酸二
甲酯加氢合成乙二醇;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工艺流程PSA脱氢羰化再生精馏加氢吸收分离DMCDMO聚合级MEG合成气H2CONOMNO2煤制乙二醇技术的问题及现状主要问题:1.加氢草酸酯(DMO)加氢催化剂选择性下降;2.
DMO加氢时氢气循环量大、能耗高;3.乙二醇产品质量达不到聚合级标准要求;4.单系列的规模能力偏低,需多套并联运行;现状:1.有几个研发单位的加氢催化剂的稳定性、选择性均提高了,达到了较好水平;2.有的技术中
,DMO加氢时氢气循环量可降低~50%;3.乙二醇产品质量已达到聚合级标准要求;4.羰化与加氢单系列能力可达5~10万吨/a;乙醇、丙醇、丁醇等是重要化工原料1.乙醇、丙醇、丁醇等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2.低碳混合醇可以直接作为汽油发动机的燃料;3.低碳醇是甲醇汽油的好
的助溶剂;可替代MTBE;4.将低碳醇分离可获乙、丙、丁醇等;5.乙、丙、丁醇等,可用于制取众多重要的醛、醚、酸、酯化学品和有机中间体;它们分别可用于溶剂、医药、涂料、化妆品、油脂、工程材料添加剂等工业;6.至今,乙、丙、丁醇等主要从石油化工制取----从乙烯、丙
烯,或由它们羰基合成而获得;7.几十年来,从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研发受到重视!至今未有满意的技术突破!项目催化剂Zn-Cr-KCU-Cr-M-KMoS2-M-KCu-Zn-Al-KNi(Co)-Mo-K研究单位意大利Snam山西煤化所法国IFP山西煤化所美
国Dow北京大学物化所德国Lurgi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操作条件温度、℃压力、MPaH2/CO~42012~160.5~3400142.329062~2.529082.6~30010~1.2~2506.2~2.0~2907~101~1.229051~1.330551液体产的组成(重)
%甲醇乙醇丙醇丁醇C2+醇7023131075异丁醇12~15413096849.433.310.84.11.64037145238411243.559.77.43.78.210.483.6C2~C516.416.548
.717.37.4试验结果C2+醇/总醇、%22~3030~6030~7030~5015~2773.4CO转化率、%1721~242720~251026.8开发状态已工业化模试中试模试中试小试模试小试小试由合成气合成低碳醇技术国内外水平我国甲醇单细胞蛋白的市场需求1.我国植物
蛋白资源缺乏;2.我国动物蛋白资源也缺乏:我国海洋渔业发展不足;海洋中鱼业资源有限;3.我国进口鱼粉量大、质差、价高;4.某特大型饲料集团预测他们企业每年对甲醇单细胞蛋白资源实际需求约为100万吨/年(配合使
用);5.全国饲料产业共需此资源,预计约为500万吨/年;(2009核计)甲醇单细胞蛋白的市场需求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测算: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17亿人;我国生态的理想负荷能力应为7~10
亿人;基础是:*按粮食产量,不应超过12.6亿人;*按能源理想负载,不应超过11.5亿人;*按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人;*按淡水供应,不宜超过4.5亿人;*按动物蛋白供应,不宜超过2.6亿人;◆人口容量,是指一定生活水平下的抚养能力。甲醇单细胞蛋白的优势1
.甲醇原料易得、批量大、质量稳定;2.生产速度快、投资相对较少;3.不受生产地区和灾害气候条件的影响;4.不受耕地制约;5.可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6.对环境影响较小;7.特别适应我国的具体条件;煤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宝库煤炭资源的科学利用1.有限
度地开采煤炭资源;2.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3.煤的精细、高效利用是方向!4.实现温和条件下的定向转化;5.形成精细煤化工的产业链;6.将煤变成提供芳烃和稠环等化合物的源泉!焦化过程是传统的有机化合物的策源物,可
以说焦油是有机化学起萌物质!应当从”焦化”思考研发、开拓新的技术方向!温和氧化的主要产物OOHOHOOOHOHOOOHOHOOOHOHOOOHOHOOOHOHOOOHOHOOHOOOHOHOHOOOOHOHOHOOOOHOHOHOOOOHOHOHOOOHOOOHOHOHOOHOOOOH
OHOHOOHOOOOHOHOHOOOHOOOHOHOHOOHOOOOHOHOHOOHOOOHOOOHOHOHOOHOOOHOOOHOHOHOOHOOOHOHOOOHO煤的精细、高效转化新技术领域高附加值芳酸及衍生物的用途无烟
煤烟煤、褐煤萃取残煤热溶残煤丁酸丁酯糖果、饼干、冰淇淋等食品的食用香料、溶剂丁酸钠替代抗生素在食品、医药和化工得到广泛应用己二酸尼龙、合成树脂和增塑剂等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苯甲酸钠重要的防腐剂、缓蚀剂、媒染剂苯二甲酸聚酯\涂料、粘合剂、改性剂和增塑剂等重要原
料苯三甲酸调节剂、杀菌剂和交联剂及合成树形分子苯四甲酸二酐合成聚酰亚胺、增塑剂、固化剂、涂料和消光剂苯六甲酸二酐合成侧链型聚酰亚胺,用于航天等高技术领域选择性温和氧化氧化后液体有机相可溶物水相可溶物添加剂无添加剂分级萃取2-6环芳烃环烷烃(高速战
机和导弹的燃料)催化加氢1-4环杂环芳香族混合物精细分离1-4环杂环芳香族化合物纯品(精细化学品)沥青高等级公路粘合剂煤焦油的精细、高效利用技术用于制备高性能炭材料(含碳纤维等)煤基能源化工”多联产”是方向1.“多联产”----在于物质及能量
利用最大化的原则。只有物质和能量的高效,才能做到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2.煤、化、电、热与相关产业耦合的“多联产”系统,实际就是在“两大守恒”原则的基础上建成的;3.新型“多联产”系统具有较强“节能减排”的优势,是实施
循环经济有效的措施;4.天然或人造有机无物质都离不了碳、氢元素。解决了碳、氢元素的”循环”,才能解决衔接新能源时代社会经济的的可持续发展(详见下图所示)。冶金-化工-电力复合多联产系统煤、电、化、冶、热“多联产”系统制浆气化(废锅)变换脱硫脱碳甲醇合成(废
锅)膨胀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供热、汽海水淡化还原炼铁空分(透平)10.MPa蒸汽4.0MPa蒸汽原料煤O2冷量海绵铁甲醇“多联产”技术的效果1.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2.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3.总投资降低了;4.总成
本降低了;5.经济效益提高了;6.环境效益提高了;7.社会效益提高了;8.为利用、储存、减排CO2准备了好条件;“多联产”技术推广的问题:1.跨行业;2.涉及面广;3.投资大;4.需政第支持;未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H1(H1)氢
(E=MC2)电能D2(D2)氘T3(T3)氚煤为主及或甲烷核聚变能源工业副产大气层CO2合成气CO+H2电解水系统合成甲醇CO+2H2→CH3OHCO2+3H2→CH3OH+H2O能源贮存及作燃料燃料电池(DMFC)合成烃类及其产品(包括甲醇蛋白)近期路线中远期路线社
会生活工业交通和运输所需能源太阳能水CO2电燃料碳一化学的技术发展技术进步是提高煤化工竟争力的最有效的手段!甲醇能源化工已显示出巨大的前景和竞争力!甲醇燃料终将被市场接受;甲醇是补充清洁燃料的现实、可靠的选择!甲
醇制烯烃已经成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甲醇制乙二醇将显示出巨大生命力;甲醇制单细胞蛋白、多肽的将被突破;煤化工“多联产”提供了节能减排的发展空间!甲醇化工的重要性还会进一步扩展;以煤为原料合成低碳醇的催化技术有望获重要突破!煤制乙、丙、丁醇等将促进能源化工的新变革!煤制乙、丙、丁醇等将带来节能降耗
的新水平!甲醇化工系列产品显示魅力1.甲醇羰基合成醋酸技术突破是里程碑;2.甲醇制含氧化合物是甲醇化工的优势:(1).合成碳酸二甲酯;(2).合成甲酸;(3).合成草酸酯及系列产品;(4).合成乙二醇;3.甲醇制烯烃(乙烯、丙烯)是又一里程碑;4.甲醇制单细胞
蛋白是一重大突破;5.煤经合成气制低碳醇是几十年的企盼;6.甲醇是未来可望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可望完成”后石油时代”之后的化工原料接续!资源条件不利!坚持技术创新!企业依靠技术!技术创造市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