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安全概论

PPT
  • 阅读 6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6 页
  • 大小 107.289 KB
  • 2023-07-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焊接安全概论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焊接安全概论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焊接安全概论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焊接安全概论
焊接安全概论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焊接安全概论.pptx,共(46)页,107.289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84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3、焊接安全◼3.1焊接安全特点(3.1.1—3.1.2)◼3.1.1焊接的危险性分析◼焊接过程常用电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焊件,一旦对这些能源失去控制,就会转移到人体而发生伤亡事故。◼1、手工电弧焊◼主要危险

是触电◼2、氩弧焊◼除触电危险外,弧光辐射强度大,易造成操作者的皮炎红斑和小水泡等皮肤疾病◼3、CO2气体保护焊◼触电是主要危险,由于以保护性气体代替焊条的药皮,大大降低了焊接烟尘的浓度,但有害气体臭氧、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浓度高,形成主要的有害因素,弧光辐射

强度大于手弧焊◼4、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操作过程中除触电危险外,有害因素主要是:弧温高达100000C以上,有强烈的弧光辐射,臭氧、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金属粉尘的浓度比氩弧焊高得多,另外,还有噪声、高频电磁场、热辐射、放射性等

有害因素。◼5、碳弧气刨◼碳弧气刨时,除触电危险外,还有下列不安全因素:(1)操作时火花剧烈飞溅,飞散的金属溶渣易造成烫伤和火灾;(2)使用电流放大,焊机过载和过长时间工作易烧毁焊接设备;(3)碳弧气刨时产生烟尘较多,尤其在容器或舱室内操作烟尘浓度

非常高。◼6、埋弧自动焊◼触电是主要危险,与手弧焊比较,操作者的眼睛和皮肤可免受弧光辐射的伤害,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浓度低,劳动条件改善。◼7、电渣焊◼触电是电渣焊的主要危险。◼8、电阻焊◼触电是电阻焊时焊工的主要危险。◼9、电子束焊◼主要的有害因素是X射线,尤其是采用高压型电子束焊机时,x

射线辐射比较强烈。◼10、激光焊◼激光焊接与切割的主要有害因素是紫外激光和红外激光,对眼睛的危害最大,可引起电光性眼炎;长期或大剂量照射可导致白内障。◼11、气焊与气割◼火灾和爆炸是气焊与气割的主要危险。

◼3.1.2焊接发生的主要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见书表3-1。◼3.2气焊与气割安全(3.2.1—3.2.5)◼3.2.1常用气体的危险性与使用安全◼1、常用气体的燃爆特性,见书表3-2。◼2、气瓶使用安全措施,见书表3-

5。◼3.2.2常用焊接气瓶安全◼1、气瓶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见书表3-4。◼2、气瓶使用安全措施,见书表3-5。◼3.2.3乙炔发生器安全◼1、乙炔发生器安全技术特性。◼(1)常用乙炔发生器的技术性能,见书表3-6。◼(2)乙炔发生

器特性比较见表3-7。◼2、电石的危险性与使用安全◼(1)电石的危险性:◼①电石是碳化钙的俗称,分子式CaC2,工业用电石比重为2.2-2.8g/cm3。电石的制造是将焦碳和氧化钙放在电炉中熔炼:CaO+3C=CaC2+CO-4518.72J/mol,制取一吨电石约需耗电35

000kW·h。电石粒度一般为20-80mm。◼②碳化钙本身不具燃烧性质,但与水的化合作用极为活跃,电石与水接触或吸收空气中潮气立即分解,产生乙炔气并放出大量热量,该热量即可引起乙炔的着火爆炸。因此,电石属于遇水燃烧一级危险品。电石与水的化合反应式为:◼CaC2+2H2O=C2

H2+Ca(OH)2+127.19J/mol◼③工业用电石平均含有70%左右的CaC2,杂质CaO约含20%,其它杂质碳、硅铁、磷化钙和硫化钙等约占6%。纯度为70%的工业用电石,其热效应为:1984.24×70%+1126.6×24%=1659.35J/kg

电石。◼④由于电石与水化合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导出,在散热不良的条件下,就会因积热升温而促使乙炔的着火爆炸。◼⑤电石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与分解速度有关。◼⑥电石一般含有杂质硅铁,硅铁与硅铁或其它金属相互摩擦碰撞时,容易产生火花,往往成为乙炔燃烧爆炸的火源,发生意外事故。◼

(2)电石运输与使用安全◼3、乙炔发生器着火爆炸事故原因◼乙炔发生器着火爆炸事故的原因,见表3-10。◼4、乙炔发生器安全装置◼包括:(1)阻火装置,如水封或干式回火防止器;(2)防爆泄压装置,如安全阀、膜压膜等;(3)指示装置,如压力表、温度计和水位指示器等。◼5、乙炔发生器使用

安全◼3.2.4胶管与管道安全◼1、胶管爆炸着火事故的原因:◼(1)胶管里已形成了乙炔与氧气或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2)由于回火而引起;◼(3)由于磨损、挤压硬伤、腐蚀和保管维护不善,致使胶管老化、强度降低或漏气;◼(4)制造质量不符

合安全要求;◼(5)氧气胶管沾有油脂或因高速气流产生的静电火花等。◼2、氧气与乙炔胶管的安全要求◼用于运输氧气与乙炔气的胶管由内、外胶层和中间棉织纤维层组成,整个胶管需经过特别的化学加工处理,以防止其高度燃烧性。◼3、管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原因:◼(1)管道里的铁锈及其它固体

微粒随气体高速流动时的摩擦热和碰撞热(尤其在管道拐弯处),是管道发生爆炸的一个因素。◼(2)由于漏气,在导管外围形成爆炸性气体停滞的空间,遇明火而发生燃烧和爆炸。◼(3)外部明火导入管道内部。◼(4)管道过分靠近热源,管内气体过热引起的燃烧爆炸。◼(5)氧气管道阀门沾有油脂。◼(6)气

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发生与管道的摩擦,当超过一定流速时就会产生静电积聚而放电。◼4、乙炔与氧气管道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1)限定气体流速;◼(2)管径的限定及管道连接的安全要求;◼(3)防止静电放电的接地措施;◼(4)防止外部明火导入

管道内部;◼(5)防止管道外围形成爆炸气体滞留的空间;◼(6)管道的脱脂;◼(7)气密性和泄漏性试验;◼(8)埋地乙炔管道不应敷设在下列地点:①烟道、通风地沟和直接靠近高于500C热表面;②建筑物、构筑物和露天堆场的下面;◼(9)乙炔管道可与供同一使用目的的氧气管道共同敷设在有

不可燃盖板的不通行地沟内;◼(10)乙炔管道严禁穿过生活间、办公室;◼(11)氧气管道严禁与燃油管道共同沟敷设;◼(12)乙炔管路使用前,应当用氮气吹洗全部管道,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准使用。◼3.2.5焊割炬安全◼1、焊

割设计制造安全要求;◼2、焊割炬使用安全要求;◼3、焊割炬故障及检修见表3-12。◼3.3电焊安全(3.3.1—3.3.3)◼3.3.1电焊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触电是所有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焊接工艺(如手工电弧焊、氩弧焊、C

O2焊、等离子弧焊等)共同的主要危险。焊接电流的热效应则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和灼烫等事故。◼1、焊接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1)焊接工作环境按触电解除性分类:◼①普通环境;◼②危险环境;◼③特别危险环境。◼(2)焊接发生直接电击的原因主要有:◼①在焊接操作中,手或身体某部接触到焊条、电极、焊枪

或焊钳的带电部分,而脚或身体其它部位对地和金属结构之间又无绝缘防护;◼②在接线或调节焊接电流时,手或身体某部碰触接线柱、极板等带电体;◼③登高电焊作业触及或靠近高压网路引起的触电事故。◼(3)焊接发生间接电击事故的原因

主要有:◼①人体接触漏电的焊机外壳或绝缘破损的电缆;◼②电焊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之间的绝缘损坏时,变压器反接或错接在高压电源时,手或身体某部触及二次回路的裸导体;◼③操作过程中触及绝缘破损的电缆、胶木闸盒破损的

开关等;◼④由于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轨道、天车、吊钩或其它金属物体代替焊接电缆而发生的触电事故。◼2、电焊发生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原因:◼(1)由于焊接电源及线路的短路、超负荷运行、导线或电缆的接触不良、

松脱以及电焊设备的其它故障;◼(2)焊接操作地点周围或登高电焊作业点下放存在有可燃、易爆物品;◼(3)焊补未经安全处理的燃料容器和管道如油箱、煤气管道等。◼3.3.2焊接电源安全◼1、常用焊接电源用电特点,见表3-13。◼2、焊接电源维护检修◼(1)焊接电源安全使用原则;◼(2)交流

弧焊机的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见表3-14;◼(3)直流弧焊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见表3-15;◼(4)弧焊整流器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见表3-16。◼3、焊接电源安全技术措施◼(1)焊机保护性接地(

零)安全技术条件;◼(2)焊机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3.3.3电焊工具安全◼1、焊接电缆安全要求;◼2、焊钳与焊枪安全要求。◼3.4特殊焊接作业安全(3.4.1—3.4.3)◼3.4.1登高焊割作业安全◼焊工在离地面2m以上的地点进行焊接与切割操作时,即称

为登高焊割作业。◼登高焊割作业必须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发生高处坠落、火灾、电击和物体打击等工作事故。◼登高焊割作业的安全措施,见表3-18。◼3.4.2水下焊割作业安全◼1、水下焊割作业工伤事故原因:◼(1)爆炸;◼(2)灼烫;◼(3)电击;◼(4)物体打击;◼(5)其它。◼2、水下焊割作业

安全措施,见表3-19。◼3.4.3燃料容器管道焊补安全◼1、置换焊补与带压不置换焊补比较,见表3-20;◼2、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3、置换焊补安全措施,见表3-21;◼4、带压不置换焊补安全措施,见表3-22。◼3.5焊接劳动卫生保护(3.5.1—3.5.2)◼3.5.1焊

接有害因素的来源与危害◼1、焊接过程中有害因素的特点◼各种焊接方法都会产生某些有害因素,不同的焊接工艺,其有害因素亦有所不同,大体有弧光辐射、烟尘、有毒气体、高温、高频电磁场、射线和噪声等七类。可分为物理因素——弧光、噪声、高频电磁场、

热辐射、放射性;化学因素——烟尘、有毒气体。◼焊接的劳动保护问题,综合起来有以下基本特点:◼(1)焊接劳动保护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熔化焊,而其中明弧焊的劳动保护问题最大,埋弧焊、电渣焊的问题最少;◼(2)药皮焊条手工电弧焊,碳弧气刨和C

O2气体保护焊等的主要有害因素是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电焊烟尘;◼(3)有毒气体是气电焊和等离子弧焊的一种主要有害因素,浓度比较高时会引起中毒症状;◼(4)弧光辐射是所有明弧焊的共同的有害因素,由此引起的电光性眼病是明弧焊的一

种特殊职业病;◼(5)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由于焊机设置高频振荡器帮助引弧,所以存在有害因素高频电磁场;◼(6)等离子弧焊接,喷涂和切割时,产生强烈噪声,在防护不好的情况下,会损伤焊工的听觉神经;◼

(7)有色金属气焊时的主要有害因素,是熔融金属蒸发于空气中形成的氧化物烟尘,和来自焊剂的毒性气体。◼2、弧光辐射◼(1)焊接弧光辐射波长范围;◼(2)焊接弧光辐射危害,见表3-24;◼(3)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紫外线相对强度,见

表3-25。◼3、电焊烟尘和有毒气体◼(1)电焊烟尘的来源与危害。烟尘主要来源是金属蒸发。◼①电焊烟尘的形成过程是液态金属和药皮的过热-蒸发-氧化-冷凝;◼②电焊烟尘的化学成分见表3-26;◼③黑色金属焊接时的发尘量及其

主要毒物见表3-27;◼④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见表3-28。◼(2)有毒气体的来源和危害,主要是:◼①臭氧(O3):臭氧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道及肺有强烈刺激作用。臭氧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往往引起咳嗽、胸闷、食欲不振、疲劳无力、头晕、全身疼痛等。严重时,特别是

在密闭容器内焊接而又通风不良时,尚可引起支气管炎。◼②氮氧化物(NO2):氮氧化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肺有刺激作用。◼③一氧化碳(CO):CO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是使氧在体内的运输或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缺氧,表现出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④氟化氢(HF):吸入较高浓度的氟化

氢气体或蒸汽,可立即产生眼鼻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症状。◼(3)焊接粉尘和有毒气体引起人体中毒症状。综合起来可归纳为七类。见表3-31。◼4、高频电磁场◼(1)高频电磁场的来源及场强分布;◼(2)高频电磁场的危害。◼5、其它有害因素◼(1)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和危害;◼(2)噪声的来源与危害;◼(3)热

辐射来源与危害。◼3.5.2焊接卫生防护措施◼1、电焊烟尘和有毒气体防护◼(1)焊接通风技术措施基本要求:◼①车间内施焊时,必须保证在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及时排出,保证车间作业地带的气象条件良好、卫生;◼②已被污染的空气,原则上不应排放到车间内;◼③有害气体、金属氧化物等抽排室

外大气之前,原则上应经净化处理,否则将对大气有所污染;◼④采用通风措施必须保证冬季室温在规定范围内,保证采暖的需要;◼⑤要根据现场及工艺等具体条件设计,不得影响施焊和破坏保护性;◼⑥应便于拆卸和安装,符合定期清理与修配的需要。◼(2)局部排气装置:◼①固定式排烟罩;◼②

可移式排烟罩;◼③气力引射器(风抽子);◼④排烟焊枪。◼(3)个人防护用品:包括眼、耳、口鼻、身各方面的防护用品,其中有工作服、手套、鞋、眼镜、口罩、头盔和防耳器通风焊帽等。个人防护措施及其应用见表3-3

9。不同焊接工艺采用的防护措施,见表3-40。◼(4)改革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2、其他有害因素防护◼(1)弧光辐射防护;◼(2)放射性防护;◼(3)噪声防护;◼(4)高频电磁场防护。◼3.6焊接安全检查要点及技术条件(3.6.1—3.6.4)◼3.6.1电石库◼电石库安全检查要点是

它在厂区的布设,库房结构以及仓库设施等是否符合防爆与防火的安全要求。◼1、根据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和爆炸性分类,电石库属甲类物品库房(指存放受到水或空气中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固体物质),它在厂区的布置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2、电石库的总面积不应超过75

0m2,并应以防火墙隔成数间,每间的面积不应超过250m2;◼3、电石库应是单层不带闷顶的一、二级耐火建筑;◼4、电石库可与氧气瓶库、可燃和易燃物品仓库布置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但应以无门、窗、洞的防火墙隔开;◼5、电石库与其它建、构筑

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6的规定;◼6、电石库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关规定;◼7、库房地坪须高出潮水淹没最高水位40cm以上;◼8、根据电力装置的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划分,电石库属Q-2级(即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

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9、电石库严禁敷设给水、排水、蒸汽和凝结水等管道;◼10、电石库房应备有干黄砂、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等灭火器材,禁止使用水、泡沫灭火器及四氧化碳灭火器等消防器材。◼3.6.2

乙炔站◼用管道直接供应本企业各气焊加工场所的气态乙炔站,其安全检查要点是它在厂区的位置以及站区的具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间,即发生器间、贮气罐间、中间电石库、乙炔汇流排间是否符合防爆与防火安全要求。◼1、根据乙炔生产和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和爆炸性分类,乙炔类属甲类生产(使用或产生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

)。它在厂区的布设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2、乙炔站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7的规定;◼3、乙炔站与架空电力线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相关规定;◼4、气态乙炔站的总安装量不超过10m3/h,其制气站房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其

它生产厂房毗连建造,同时应符合相关要求;◼5、同一企业有氧气站时,乙炔站及石电渣堆与空分设备吸风口的距离不应小于表3-48的规定,当不能满足表3-48的要求时,则应符合表3-49的规定;◼6、乙炔站与铁路、道路的间距应不小于相关规定;◼7、乙炔站应设围墙或栅栏;◼8、

乙炔站应在指定部位装设回火防止器;◼9、检查发生器间时,应注意有关安全规定;◼10、中间电石库与发生器之间以门、洞相通;◼11、乙炔汇流排间可与氧气汇流排间布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同一座建筑物内,但应以无门、窗、洞的防火墙隔开;◼12

、检查乙炔贮气罐时,应注意相关安全规定;◼13、乙炔站设备布置应紧凑合理,应便于安装,维修和操作;◼14、电石渣坑应是敞开的,不应有板覆盖。◼3.6.3厂区乙炔管道和氧气管道◼安全检查要点是管道的布设、安全间距及防爆和防火措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1、乙炔和氧气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

置;◼2、乙炔和氧气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办公室;◼3、乙炔与氧气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4、厂区及车间架空氧气管道、乙炔管道与其它管线之间的净距应符合表3-51的要求;◼5、厂区架空乙炔、氧气管道与建、构

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表3-52的要求;◼6、架空氧气、乙炔管道与铁路、道路电线之间的交叉垂直净距应符合表3-53的要求。◼3.6.4乙炔瓶库◼1、乙炔瓶库和建筑物和屋外变配电站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4的规定;◼2、乙炔瓶库

的气瓶总贮量(实瓶或实瓶、空瓶瓶贮量)不应超过3000个,其中应以防火墙隔开,每个隔间的气瓶贮量不应超过1000个;◼3、乙炔瓶库严禁明火采暖,集中采暖时,其热管道和散热器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300C,库房的采暖温度应≤100C;◼4、乙炔瓶库可与氧气瓶库布置在同一座

建筑物内,但应以无门、窗、洞的防火墙隔开。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