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化验室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PPT
  • 阅读 9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5 页
  • 大小 325.473 KB
  • 2023-07-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污水厂化验室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污水厂化验室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污水厂化验室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污水厂化验室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污水厂化验室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8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污水厂化验室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培训课件.pptx,共(85)页,325.473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74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污水厂化验室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培训主讲人:二零一四年九月三十日目录•化验室职责•化验员岗位职责•化验室安全制度•化验室工作管理制度•化学药品管理•质量管理•化验室试剂溶液使用管理规定•仪器设备管理•化验实操作规

程•COD操作及注意事项和保养规程•溶解氧测定仪操作及保养规程•数显示鼓风干燥恒温箱操作及保养规程•生化培养箱操作及保养规程•高温电炉操作及保养规程•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及保养规程•显微镜的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及

保养规程•事故案例•视频化验室职责一.化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本厂规定的化验项目,正确及时地反映出水水质情况。为污水处理运行起到指导作用。二.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学习和化验基本技术的训练,做到“四懂、四会”:即懂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懂化学基础知识;懂检测项

目的含义;懂一般电器使用知识。会正确使用各种化验设备;会熟练正确地检验污水处理厂需要的各种检测项目;会正确使用各种药品,配制各种标准溶液;会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三.遵守各类试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性能和精确度符合国家标准和有

关规定,及时做好维护、保养、校验和标识工作。四.建立完善的试验资料管理制度,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要分类建立台帐,统一编号、贮存并管理。五.负责完成各项检验项目及每日化验报表的填写工作并将结果报给技术员。检验出现水质不达标,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必要时参加处置。六.认真按操作规程

操作,分析数据要及时、准确,不得弄虚作假。七.定期清洁自动取样瓶(包括化验室取样瓶)。八.化验室的药品、仪器要有人专门负责管理,贵重仪器与剧毒药品要专人管理,建立专门领用和使用制度所有化验药品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带出。九.保持化验室的环境卫生清洁

。水质检验员岗位职责一、以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为前提,认真完成化验室负责人所分配的工作,认真完成厂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全面的执行公司及污水厂相关制度。二、掌握污水厂水质化验标准,掌握化验操作规程,熟悉污水厂工艺和水分析化

学相关知识。三、认真做好化验室分析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四、每日对原水和出水水至少做一次分析,并将当日记录结果报给厂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厂领导。水质特殊时期的检验周期和项目按照生产需

要执行。五、要熟练掌握加药、加氯、消毒等操作规程及设备运行情况,以便协助排除故障。六、妥善保管化验仪器,并加强维护保养。七、对试剂的存放、保管、使用要符合本单位相关制度规定,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八、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水质分析,分析结果要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可靠,记录清

晰完整,核对严格。九、经常保持化验室工作台、地面、门窗玻璃、仪器、仪表玻璃器皿的清洁卫生。化验室安全制度一、一般规则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则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1、进行危险性的工作

,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点的地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2、化验室内所有药品、样品、试剂和溶液都用标签标明,不得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禁止使用化验室器皿盛装食物,禁止用烧杯当茶具使用。3、有毒、

有刺激性的气体的操作都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如凡属加热蒸发HCl、HNO3、H2SO4、HF、过氯酸或开瓶使用这类浓酸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有时需要借助于嗅觉判别少量气体时,决不能将鼻子直接对着瓶口或管口,而应当用手将少量气体轻轻扇向自己的鼻孔。4、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

口不要对人。5、加热、浓缩液体的操作要十分小心,不能俯视加热的液体,加热的试管口更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浓缩溶液时,特别是有晶体出现时,要不停搅拌,更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尽可能带上保护眼镜。6、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不能溅在皮肤或衣服上,更应保护眼睛,稀释时(特别是浓硫酸)

应在不断搅动下将它们慢慢倒入水中,浓度过高时,应等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7、回流和蒸馏液体时应放沸石或玻璃球,以防溶液因过热暴沸而冲出,若在过热后发现未放玻璃球,则应停止加热,待稍冷后再放。否则,在过热溶液中放入沸石(或玻璃球)

会导致液体迅速沸腾,冲出瓶外。8、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后再取下,以免溶液溅出伤人。9、化验室内禁止进食、吸烟。凡属使用剧毒、强腐蚀性药品,如KCN、浓HNO3、HF、NaOH等,必须带橡胶手套和手指套,用后洗手。有毒的药品(如铬盐、钡盐、铅盐、砷的化

合物、氰化物等)严格防止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剩余的废液也决不能倒入下水道,可回收后集中处理。10、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用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伤人。二、用电安全1、化验室所有电气设备不得私自拆动及随便进行修理。2、所有电器和设备必须接地线,保险丝的标号、

规格及负荷要符合规定,严禁用铜丝、铝丝或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3、突然断电时,要及时关闭使用的电气仪器的全部开关。4、不准使用绝缘损坏或老化的线路及电气设备,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保持电器及电线的干燥。5

、化验室工作结束后,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关掉除培养箱、冰箱以外的所有电源。6、使用烘箱和高温炉时,必须确认自动控温装置可靠。同时还需人工定时监测温度,以免温度过高。不得把含大量易燃易爆溶剂的物品放入烘箱和高温炉加热。三、防火防爆1、一般规则(1)化验室内应备有灭火用

具、急救箱和个人防护器具。化验室人员要熟知这些器具的使用方法。(2)操作、倾倒易燃气体时应远离火源,瓶塞打不开时,切忌用火加热或贸然敲打。(3)加热易燃溶剂必须在水浴或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4)在蒸馏可燃物时,要时刻注意仪器和冷凝器的正常工作。如需往

蒸馏器内补充液体时,应先停止加热,放冷后再进行。(5)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灯火,以防着火。(6)严禁可燃物与氧化剂一起研磨。工作中不要使用不知其成分的物质,因为反应时可能形成危险的产物。(7)使用酒精灯时,酒精切勿装满,应不超过其容量的2/3。灯内

酒精不足1/4时,应灭火后添加酒精。燃着的酒精灯焰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防引起灯内酒精起燃。四、灭火一旦发生火灾,化验员要冷静沉着,及时采取灭火措施。若局部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湿抹布或石棉布覆盖熄灭。若

火势较猛,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请求救援。(1)如加热试样引起火灾时,应熄灭灯火、拔去电炉插头,关闭总闸,并立即用消火砂或四氯化碳灭火器来扑救。(2)精密仪器应用四氯化碳灭

火器、1211灭火剂来扑救。(3)消火砂要经常保持干净,不可有水侵入。(4)电线着火时须关闭电闸,再用四氯化碳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注意:电闸未关闭时,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以防触电)。(5)可燃性金属,如钾、钠、镁、铝

、钛等金属着火,应用消火砂覆盖。(6)可燃性液体,如石油化工产品、食用油脂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7)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要注意防毒,四氯化碳遇高温可形成剧毒的光气。五、防毒1、改进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尽量采用低毒品代替高毒品。2、

化验室应设有符合要求的通风设备将有害气体排除。3、消除二次污染,减少有毒蒸气的逸出及有害物质的洒落、泼溅。4、选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如眼镜、防毒面具、防护服装等。六、预防化学烧伤与玻璃割伤1.预防化学烧伤与玻璃割伤的注意事项(1)腐蚀性刺激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氯化氧磷、浓过氧化氢、氢氟

酸、冰乙酸和溴水等,取用时尽可能戴上皮手套和防护眼镜等。如药品瓶较大,搬运时必须一手托住瓶底,一手拿住瓶颈。(2)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必须用锯子将封口石膏锯开,禁止用其他物体敲打,以免被打破。要用手推车搬

运装酸或其他腐蚀性液体的坛子、大瓶,严禁将坛子背、扛搬运。要用特制的吸虹管移出危险液体,并配带防护镜、橡皮手套和围裙操作。(3)稀释硫酸时,必须在耐热容器内进行,并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地将浓硫酸加入水中。绝对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这样做法会集中大量产生的热,溅射酸液,是很危险的。在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热物质时,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4)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用烧杯夹夹住摇动后取下,以防突然剧烈沸腾溅出溶液伤人。(5)切割玻璃管(棒)及

给瓶塞打孔时,易造成割伤。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或将玻璃管插进橡皮塞孔内时,必须正确选择合适的匹配直径,将玻璃管端面烧圆滑,用水或甘油湿润管壁及塞内孔,并用布裹住手,以防玻璃管破碎时割伤手部。把比例管插入塞孔内时,必须握住塞子的侧面,不能把它撑在手掌上。(6)装配或拆卸玻璃仪器装置时,要小心地

进行,防备玻璃仪器破损、割手。七、紧急救护1、重铬酸钾危害级别:极度危害;中毒症状:对粘膜有剧烈的刺激,产生炎症和溃疡;救治方法:用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受污染皮肤。2、硫酸、盐酸、硝酸危害级别:中度危害;中毒症状:硫酸局部红肿痛

,重者起水泡、呈烫伤症状;硝酸、盐酸腐蚀性小于硫酸。吞服:强烈腐蚀口腔、食道、胃粘膜。救治方法: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然后清水冲洗;初服可洗胃,时间长忌洗胃以防穿孔;应立即服7.5%氢氧化镁悬

液60mL,鸡蛋清调水或牛奶200mL.3、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危害级别:轻度危害接触;中毒症状:强烈腐蚀性,化学烧伤。吞服:口腔、食道、胃粘膜糜烂;救治方法:迅速用水、柠檬汁、稀醋酸或2%硼酸水溶液洗涤。禁洗胃或催吐,给服稀醋酸或柠檬汁500mL,或0.5%盐酸100-50

0mL,再服蛋清水、牛奶、淀粉糊、植物油等。4、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毒症状:对上呼吸道及眼结膜有刺激作用,结膜炎、支气管炎、胸痛、胸闷;救治方法: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吸氧,用2%碳酸氢钠洗眼。5、硫化氢危害级别:高度危害;

中毒症状:眼结膜、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急性:头晕、头痛甚至抽搐昏迷,久闻不觉其气味更具危险性。救治方法: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吸氧,生理盐水洗眼。化验室工作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制度1、化验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思想,进入化验室必

须穿戴工作服和劳保用品;上池取样必须注意防滑,取样要规范。2、化验室所有药品、样品、试剂和溶液必须有标签标明,不得在与标签不相符的容器内盛入其他物品,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装食品或饮水。3、一切易燃、易爆物质的操作都要

在离火较远的地方进行,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4、移动开启大瓶液体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板上,应用橡皮垫或草垫垫好,若是用石膏包装,应用水泡软后再打开,严禁用锤敲、砸。5、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先用瓶夹轻摇后

再取下。6、盛过强腐蚀性、易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7将玻璃瓶、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管时应垫有棉布,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8、开启高压瓶时,动作要轻缓,不得将瓶口对人。9、加热、浓缩液体的操作要十分小心,不能俯视加热的液体。加

热的试管口更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浓缩溶液时,特别是有晶体出现之后,要不停搅拌。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尽可能带上保护眼镜。10、绝对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抽烟。凡属使用剧毒、强腐蚀性药品,如KCN、浓HNO3、HF、NaOH等,必须戴橡皮手

套和手指套,用后洗手。有剧毒的药品(如铬盐、钡盐、铝盐、砷的化合物、氰化物等)严格防止进入口内或接触药品,剩余的废液也决不许倒入下水道可回收后集中处理。11、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不要溅在皮肤或衣服上

。更要注意保护眼睛。稀释时(特别是浓H2SO4)应在不断搅动下将它们慢慢倒入水中,而不能相反进行,以免迸溅。12、回流和蒸馏液体时应放沸石或玻璃球。以防溶液因过热暴沸而冲出。若在加热后发现未放玻璃球,则即停止加热,

待稍冷后再放。否则,在过热溶液中放入沸石(或玻璃球)会导致液体迅速沸腾,冲出瓶外引起火灾。13、使用的玻璃管或玻璃棒切割后马上将断口烧溶保持圆滑。玻璃碎片要放回收容器内,决不能丢在地面或桌子上。14、化验中所用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对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化验操作应按规定进

行,以免污染环境、影响身体健康。15、水电、煤气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关闭。16、工作完后,应将手洗净才离开化验室。二、危险药品的保管使用制度实验室的化学药品,从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来看,可分为非危险品和危险品,前者危险性小(不是绝对没有),后者危险性大,如

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等。本制度主要针对危险品而制定。1、存放原则:所有化学药品都不能露天存放。危险品和非危险品都应分类,而不是混合存放。理化性质互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也应该分类隔离存放,仓库应干燥

、阴凉、通风、低温。远离火、水、电、震源。2、危险药品分类:(1)剧毒品:氰化物:氰化钾(KCN)、氰化钠(NaCN)、氰化亚铜。砷化物:三氧化二砷(砒霜)、砷酸(HAsO)、亚砷酸钾(KAsO)。汞盐:氯化汞(HgCl)、氧化汞(HgO)、溴

化汞(HgBr2)、碘化汞(HgI2)、汞(Hg)(2)易燃品:乙醇、丙醇、石油醚、汽油、煤油、二硫化碳、甲酸乙酯、苯、无水乙醇、甲苯等有机液体试剂、氢、乙炔、氧等气体。(3)易爆品:过氧化钠(Na2O2)、过氯酸盐、硝酸盐、过氯酸。(4)腐蚀物品:.盐酸、硝酸、硫

酸、高氯酸、氢氟酸、氢溴酸、磷酸、过氧化氢、溴水、碘、冰乙酸、氢碘酸、氢氧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上述四类药品必须分类贮存。剧毒品应存放于保险柜内;易燃品、易爆品、腐蚀性物品分类分区存于专用仓库内。实验室禁止大批存放上述四类药品。剧毒品随用随领,用多少领多少,多

余的当即归还。其余三类,视工作需要保存最小量。使用氰化物时,必须带上橡胶手套,手指破伤时不能使用。在酸性介质下不能使用,用完后的废物必须及时处理,注意保护环境。化学药品仓库和实验室均必须配备消防设备(消防水龙头

、化学泡沫、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器),以及砂土。注意定期更换。三、贵重精密仪器的使用与保管:1、精密仪器一般应放在远离高温、防尘、防酸、避免阳光直射和震动的地方。2、仪器安装后不得任意搬动,部件不得乱拆乱卸、张冠李戴;需

要拆卸检修的,须经保管人员及有关领导同意由专业人员拆卸检修。3、操作者必须认真熟悉每台仪器的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能违章操作。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清理干净,部件归位,并切断电源、气源等。四、一般化学试剂和器材管理使用制度1、所需各种药

品,根据生产需要,化验室保存最小贮存量,统一分类存放于公用药柜内和通风橱内。2、制备试剂。必须按其性能和实际量进行,不要盲目多配。凡属常用量较大的各种试剂,应该严格标准化手续和使用规定,防止变质浪费。3、各种常用器材(如玻璃材等)。化验室保存日常需要量,经常使用的玻

璃仪器应该按仪器的种类整齐地排放在仪器橱中的固定位置上并保持洁净和干燥。应该建立仪器损坏制度。注意节约。4、所有装固体、液体的试剂瓶必须贴有明显标签。标明药名、分子式、浓度及标定者姓名、日期等项。试剂取出后,一般不要送回原瓶。化学药品及损耗品管理•一、化学药品管理规定

•1、化验室仓库应干燥、阴凉、通风,远离火、水、电、震源。仓库及化验室均应配备消防设备。定期检查各种消防设备的完好程度,遇有失效或损坏情况应及时更换•2、化学试剂应妥善保存以防变质,应尽量减少空气、温度、光、杂质等的影响。药品柜和试剂均应

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包好存于暗柜中。。3、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期限。4、化学药品存放时要分类,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有机物按官能团

分类。严禁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性物质等不相容化合物混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应分类存于专用仓库中。5、保护试剂瓶的标签。万一掉失应照原样贴牢。分装或配制试剂后应立即贴上标签。绝不可在瓶中装上不是标签指明的物质,无标签的试剂不可乱倒,要慎重处理。6、易燃易爆试剂必须随用随领.有毒试剂必须两人共同

称量,登记用量。质量管理•一、化验室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1、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化验员按计划定期进行培训。•2、每年对化验人员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岗操作。二、水样采集1、必须在生产设备运行正常、所取样品能真实反映生产状况时取样。如在生产设备有异常时取样,

需注明。2、如需在采样现场添加固定剂的,采样人员必须按规定操作,保存好水样。3、如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水样常采集到溶解氧瓶中。采集水样时,要注意不使水样曝气或有气泡存在采样瓶中。可用水样冲洗溶解氧瓶后,沿瓶壁直接倾注水样或用虹吸法将细管插入溶解氧瓶底部,注入水样至

溢流出瓶容积的1/2—1/3。三、标准方法和标准物质1、各检测项目原则上按照国家标准操作。如有改进,需写出与标准方法的检测比较结果。2、测试使用标准溶液的浓度要符合实际检测中的精密度要求。3、每年化验室对检测方法书面陈述一次

,重点为未按标准方法测定的步骤。四.实验室用化学试剂1.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纯度需按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2.化学试剂应妥善保存以防变质,应尽量减少空气、温度、光、杂质等的影响。3.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化学药品存放时要分类,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有机物按官能团分类

。4.保护试剂瓶的标签。万一掉失应照原样贴牢。分装或配制试剂后应立即贴上标签。绝不可在瓶中装上不是标签指明的物质,无标签的试剂不可乱倒,要慎重处理。5、取固体试剂时,用清洁的药勺从试剂瓶中取出;如试剂结块可

用洁净的粗玻璃棒或瓷药铲将其捣碎后取出。液体试剂可用洗干净的量筒倒取,不要用吸管伸入原瓶试剂中吸取液体,取出的试剂不可倒回原瓶。6、易燃易爆试剂必须随用随领,有毒试剂必须两人共同称量,登记用量。五、标准溶液的标定1、要求至少两人同时进行标准溶液的标定。2.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人员

,日期,涉及的试剂批号,使用的仪器,环境条件等均需在原始记录本上完整记录。六、原始记录及数据整理1、应用原珠笔或钢笔在实验的同时记录在本上,不应事后抄到本上。2、详尽、清楚、真实地记录数据及操作人员。3.采用法定计量单

位。数据应按测量仪器的有效数位记录,发现观测失误应注明。4.更改记错数据的方法为在原数据上划一横线表示消去,在旁边另写更正数据。六、校准曲线1、定期做校准曲线,每季度至少重做一次,每次做两条。试剂、使用的仪器等有所变化时,需重做校准曲线。2、为定量判断校准曲线的线形关系,必须用不少于5个

浓度的标准溶液极其测量信号值绘制校准曲线,要求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0.999。七、质量评定方定期进行质量评定工作,原则上为每月一次。通过质量评定,检验测定方法的可行性、化验人员、化验室内的分析误差、反映化验室及其分析人员的水平。1平行双样(1)平行双样的测定,有助于减小随机误差,对测

定进行最低限度的精密度检查。(2)控制方法A.将所有待测样品,包括平行双样重新排列编号形成密码样,交分析人员测定,最后报出测定结果,将密码对号检查是否合格。B.容许差:平行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应大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所列相对标准偏差的2.83倍(可参见《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

法》表2-6和表2-7规定的室内容许差)。对未列相对标准偏差的方法,当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教好,可参照下表。2、加标回收(1)用加标回收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但有局限性,因为样品中某些干扰因素对测定结果具

有恒定的正偏差或负偏差,并均已在样品测定中得到反映,而加标结果就不再显示其偏差,此外,加入的标准与样品中待测物在价态和形态上的差异、加标量的多少和样品中原有浓度的大小等,均影响加标回收结果。但当加标回收率超过所要求的范围时,测定准确度一定有问题。(2)控制方法:在取

样品时,另分取一份,加入适量的标样,重新编号形成密码样交化验人员测定,报出测定结果进行检查。注意加标量不能过大,一般为样品含量的0.5—2倍,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测定上限;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

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为好。(3)加标回收率一般控制在70--120%之间。•3.使用标准参考物•以标准参考物为未知样,考核化验室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帮助分析人员发现问题并保证化验室内数据的可靠性。化验室试剂溶液使用管理规定目的:为确保水质监测质量,规范试剂溶

液的使用,特制定本规定。一.保证试剂溶液的质量1.试液的稳定性:稳定性较好的试剂配成试液后,其稳定性可能变差。因而,试液都应标明配制日期,并根据需要定期检查,如发现试液有变色、沉淀、分解等变质迹象,即应弃去

重配。不稳定试液应少量配制,并依照书本提示采取特贮存方法,如避光、冷藏、加入不干扰测定的稳定剂。2.试液的贮存期:一般浓溶液在贮存期内的变化不大,而稀溶液则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其浓度多会发生变化。溶液的浓度愈低,有效使用期限愈短。除本身不稳定的试剂以外,一般

而言,稳定性较好的试剂,其浓度为10-3mol/L溶液可贮存一个月以上,10-4mol/L溶液只能贮存约一周,而10-5mol/L溶液即需在当日配制。3.容器的耐蚀性:玻璃容器的耐碱性都较差,玻璃被碱腐蚀后可释放出某些杂质污染试液,所以,应采用聚乙

烯瓶存放碱性试液。软质玻璃的耐酸性和耐水性也比较差,不应采用此种玻璃制成的容器长期贮存溶液。4.容器的密闭性:试剂瓶的磨口塞必须能与瓶口密合,以防杂质侵入和溶剂或溶质挥发逸出。试剂瓶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将玻璃塞插入瓶口后从各个方向摇动检查,严密无隙者方可使用

。二.试液的使用与保存1、标准溶液常因化学变化或微生物作用而慢慢变质,这类标准溶液要注意保存并经常进行标定。易挥发溶液需密封保存。2、溶液受日光照射易引起变质,如硝酸银溶液等,应该保存于深色玻璃瓶中,最

好贮存于暗处。3、试液的试剂瓶应放在试液橱内或无阳光直射的试液架上,试液架应安装玻璃拉门,以免灰尘积聚在瓶口上而导致在倒取试液时引进污染。必要时可在瓶口罩一只适当大小的烧杯防尘。4、试剂瓶附近勿放置发热

设备,如电炉等,以免促使试液变质。5、试液瓶内液面以上的内壁,常凝聚着成片的水珠,用前应振摇以混匀水珠和试液。6、试液的吸管应预先洗净和晾干。多次或连续使用时,每次用后应妥善存放避免污染,不允许裸露平放在桌面上或插在试液瓶内。7、取用相同容器盛

装的几种试液,特别是当两人以上在同一台面上操作时,应注意勿将瓶塞盖错而造成交叉污染。8、同一批样品并需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时,应使用同一批号试剂配制的试液。9、变质、污染或失效的试液应随即倒掉,以免与新配试液混淆而被

误用。10、配制试液及每天使用的有腐蚀性或有毒试液的用量,须及时填写《化验药品使用登记表》。仪器设备管理一、COD,BOD,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真空干燥箱等须每年由计量所进行检修保养。二、化验室人员在使用新设备、新仪器,或新的化验人员进入化验室操

作前,必须详细的阅读说明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章操作。三、COD,BOD,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溶解氧仪等仪器,每次使用时应登记操作人员及使用情况。四、化验人员须认真填写仪器设备档案五、化验室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原则上由化验员进行处理。如需别的工作人员,如电工进行修理

时,化验员必须在旁协助、提示。化验员要将故障现象,修理措施,修复情况等完整记录。六、化验室无法修理的仪器故障,应报生产管理办公室进行处理七、化验员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按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如未按规定操作及维护保养工作,化验员须重新进行培

训考核;如造成责任事故的,要追究其责任。污水处理化验室操作规程1、本化验室专门为本厂的废水处理站常规监测而设,并负责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状况记录。污水厂检测项目。2.本厂化验室监测项目有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NH3-N(氨氮)TP(总磷)

TN(总氮)SS(悬浮物浓度)、DO(曝气池溶解氧)、MLSS(污泥浓度)MLVSS(挥发性)污泥含水率℅、SV(污泥沉降比)、SVI(污泥指数)、pH值、温度、MV(氧化还原电位)色度及活性污泥微生物镜检等,各监测项目均另外编制了具体监测

方法及操作要求。3、本化验室内某些化学药品为剧毒类(如碘化汞,重铬酸钾)和危险品(如浓硫酸,盐酸,等),化学药品的摆放一定要有规有序,并贴有明显的标签。禁止操作人员动用任何化学药品。操作人员在化验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危险,杜绝重大事故。每次化验后的废

液要分类,进行妥善处置。4、在每次化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各监测项目的测定方法及化验要求,测定过程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测定步骤记录(此记录要妥善保存),测定完毕,及时将结果记录入《污水处理运行记录》中。对于异常数据要进行结果分

析。对《运行记录》中的各项指标,要认真测定,如实填写,最后要填写日期并署名。•5、本化验室内仪器大部分为玻璃器皿,操作及转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破碎。化验室内不要放置重型或危险杂物。•6、由于测定项目比较多,尤其注意防止由于仪器使用混乱造成药品污染或测定失败。

要求各测定项目的玻璃器皿相对固定,并贴专用标志,防止交叉使用。特殊情况要替代使用时,用毕后一定要清洗干净并放置回原位。•7、显微镜是精密光学仪器,对于显微镜的使用,一定要严格按正规的操作规程进行,不能粗心大意。要注意保护好显微镜镜头,防

止镜头污染。因化验室内化学腐蚀性物品较多,应防止显微镜的腐蚀,每次用完,要将镜头用纸包好,并擦干净载物台及镜身,放回镜箱。•8、严禁用湿手操作电炉开关,防止触电。如电路出现故障,要找电工维修。化验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药品滴到电炉上腐蚀电炉,要注意电炉的保养。•COD的操作规

程及注意事项1.打开仪器开关,样品消解2.按[消解]键分别输入所需要的参数;即消解温度165℃和定时时间10min,依次按[输入]键确认。3.当处于标定曲线或测量水样状态时若需要消解,只要按一次[消解]即可。4.制作曲线利用内存曲线测实际水样按功能键[2]从1-5标准曲线

中选择保存曲线,按[输入]键。5.打印结果注意:在化学需氧量(COD)测定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拿反应管时要轻拿轻放,以防反应管爆裂,管内的试剂喷出,灼伤自己。•溶解氧测定仪操作一.探头检查:在第一次使用或更换溶解氧膜时,为湿润探头准备使用和电极机化,

与仪器连接进行测量,操作如下:•1.取掉黑色塑料盖。•2.将探头底布2.5cm泡于电解液中数分钟左右。•3.轻荡电解液以漂洗薄膜,然后再装满干净的电解液,确保无气泡。•4.将探头朝下,顺时针方向旋拧膜盖,一些电解

液将会溢出,确保电极的寿命。二.探头极化:•将电极头装入带有含水海绵的配套护套中,(注:膜切不可接触含水海绵,)并将电极垂直放置开机,进行20分钟的电极极化。三.仪器校准:1.取掉保护盖。2.按[ON/O

FF]键,打开仪器(第一次使用或更换溶解氧膜时,溶解氧电极将等待20分钟左右,确保探头的准确调整),直到屏幕显示测量结果,仪器便可校准。3.按[CAL]键,再按〔RUN/ENTER〕键,屏幕上显示的[AR]将不停的闪烁,.当[AR]停止闪烁时,仪器校准结束。屏幕显示电极斜率结果在0.6-1

.25内便可使用。如出现E3错误信息时,查看问题指南章节。四.测量:1.将探头浸入被测样中,按“O2”键进行溶解氧浓度和饱和度的切换,选择浓度测量模式。2.按[AR]键,再按〔RUN/ENTER〕键,屏幕上[AR]闪烁.当[AR]停止闪烁时,

读数。3.再按〔AR〕键,进行下一次的测量。真空干燥恒温箱操作及保养规程一、打开箱门,把需加热处理的物品放入箱内的搁板上,关好箱门,并将箱顶上的风顶活门适当旋开。二、接通与本设备要求相一致的电源,并将所使用供电

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可靠接地。开启选温开关(可根据加热速度及使用温度合理选用档次)。三、根据被加热物品的需要,转动温控仪上的温度设定旋钮设定温度,干燥箱开始加热工作。四、工作完毕后,将电源总开关关闭即可。五、注意及保养:1、该箱安放在通风干

燥、无腐蚀气体房间内,不必用其它固定装置。2、干燥箱工作电压误差不大于额定电压的士10%。3、试品搁板平均负荷15公斤。放置试品时切勿过密过载,同时散热板上不能放置试品和其他东西,以免影响空气对流。一切易燃品、挥发性物品严

禁放入箱内以免发生爆炸。4、在通电使用时,不要用手触及箱左侧空间的电器部份或用湿布擦及用水冲洗。检修时将电源切断。5、当使用温度较高时,应注意小心烫伤。生化培养箱操作及保养规程一、接通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LED数码管亮,机器开始工

作。二、温度调整:按下温度设定按钮,数字显示即为设定值。旋转调温电位器到所需温度,再按设定按钮(按钮弹出)数字显示即为培养箱内实际温度。位于温度显示栏内的两个指示灯,分别表示加热、制冷两个工作状态,若开机一段时间,两灯均不亮,则表示箱内温度达到平衡

,等于所设定温度。五日培养。三、注意及保养:1.本设备需安装在避阳光直射,通风干燥的地方,设备与墙壁必须有10cm以上距离。2.为确保箱内温度均匀,应经常注意箱内轴流风扇是否正常运行,箱内培养物品不宜存放太多,样品摆放应留有间隙,以利箱内空气循环。3.勿触摸,碰撞箱内感

温探头,以免损坏造成失控。4.为了保持培养箱的美观,不准用酸和碱及其它腐蚀性物品擦箱外表面,箱内可以定期用干布擦净。•5.培养箱不用时,将所有开关拨至“关”的位置,切断电源,并保持箱内干燥。•6.如发现温度升不上去或降不下来,则首先检查位于培养箱背部的二组保险

丝是否完好(6A为制冷、加热及照明保险丝,1.5A为机内电源变压器保险丝)如果完好,则要请专业人员维修。•7.应经常清除冷凝器上的灰尘、污物,以保持机器在运行中有良好的散热条件。高温电炉操作及保养规程一、新买来的高温

电炉。选好位置固定后再不要轻易搬动,将热电偶的棒自炉背面的孔膛用专用导线连接高温表,注意不能将正、负极接错,以免毫伏计上的指针倒转而损坏。二、查明电炉所需电源电压。或将可调节变压器接头接好,使电源电压与电炉所需电压相符,并接上,避免危险。三、将变阻器把柄拨到所需温度处,切注意:在升高温时,不

能一次将变阻器调到最大,要分阶段逐渐升温。•四、烧灼物质被烧至达到要求后,先拉下电闸,但不要立即打开炉门,以免炉膛骤然受冷碎裂。待温度降到2OO℃以下(甚至更低)方可开门用长柄坩埚钳取出样品。五、注意及保养

:1、勿使电炉剧烈震动。因炉丝一经红热后而被氧化,极易脆断,同时也勿使电炉受潮湿,以免漏电。2、高温炉底座下面要垫绝缘石棉板,以防台面受热过高损坏和引起火灾。晚上无人时,不要用高温电炉。3、不用高温电炉时,应将电闸

拉下切断电源,并将炉门关好,以防耐火材料受湿气侵蚀。4、炉膛内要保持清洁。炉周围不要放置易燃易爆的物品。也不要放精密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将水浴锅内注入适量的清水。如注入热水,可节省加热时间和节约用电。•二、先装好地线,再

按所需电压接通电源。开始加热自动控温前,加热指示灯应一直亮着,当达到所需温度时。调自动控制钮至断接点,即可保持箱内浴水所需温度的恒定。•三、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1、水浴锅加热时,内槽不要缺水。因炉丝套管是焊接密封的,无水时易烧坏,使管内进水毁坏

炉丝或发生触电危险。•2、箱内保持清洁。每月洗刷、防锈和防止漏水。箱内的水要经常更换,如较长时间不用水浴锅,箱内水要放掉并用干布擦干,以免生锈。显微镜的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1.低倍镜的使用:•2.将电源插头插入外接电源插座

(插入前检查外接电源电压与输入电源电压是否相符)。•3.先将亮度调节旋扭调节至最小位置,开启电源开关,调节旋钮至适中位置。•4.转动物镜转换器,将10X物镜置于光路。•5.转动聚光镜升降手轮,使聚光镜上升至定位位

置。•6.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用夹片固定,并借助于载物台纵横移动手轮,使观察物进入聚光镜的照明区域内。•7.拨动光圈拨杆,将孔径光栏开至中间位置。•8.先通过调粗调手轮调焦,使载物台缓缓上升至物像出现轮廓,再调微调手轮精细调焦到物像清晰。•9.转动双目镜筒上的视度调节圈,使之成像清晰。双

手握双目外壳转动,使两目镜的瞳中心距适合你的瞳距,两眼图像合一为止。•高倍镜的使用:•1.使用高倍镜以前,先用低倍镜检查,把要观察的标本放到视野正中。•2.拨动回转板使高倍和低倍两镜对换,如果此法不行,则把高倍镜退回原处,然后旋动调节器,使镜筒稍

微向上,再对换高倍镜。•3.当高倍镜已被推到镜筒下面时,向镜内观察所显现的物像往往不很清楚,这时可旋转细调节器,上下移动,但不要过分移动。•4.使用100xoil物镜时,应在物镜与标本、载玻片上与聚光镜前片之间充满显微镜用油。•(其他功能的使用请参见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书)•

显微镜的维护保养•1.显微镜应放置在干燥、阴凉、无尘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使用时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2.所有物镜均经校正,不得自行拆装。•3.不得在载物台上放置过重的物体,以防载物台变形。•4.接物镜或接目镜不清洁时,应当用擦镜纸或软绸揩擦•5.目镜、物镜、聚

光镜若长时间不用,宜放入干燥缸内,以免生霉生雾。•6.仪器不用时,应加防尘罩并切断电源。•7.外接电源必须有接地线。•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堆放:将待消解灭菌的物品,给以妥善包裹,依次按顺序放置在消毒桶内的筛板

上。二、加水:在本器主体内加入清水三升,连续使用时,必须于每次灭菌后,补足上述水量。以免干热而发生重大事故。•三、加热:.接通电源,开始时,必须将放气阀推至垂直(开放)方位,使器内空气逸去。待见器内有较急蒸汽喷出时,立即将摘子扳至水平(关闭)方位。•五、灭菌:•当器内压力达到

所需范围时,应随即适当调底热源热量,使其维持恒压。同时开始按不同的物品和包装来控制其灭菌时间。•六、冷却:•灭菌终了时,切勿立即排放本器内之蒸汽。否则,瓶内溶液可因压力骤变而剧烈沸腾、溢出、甚至瓶子爆破。应当首先将

热源熄灭使本器自然冷却至压力表指针回复零位,再等待数分钟,然后打开放气阀,将盖启开七、注意与维护:1.每次使用前,检查器内水量是否保持在3升左右。2、每次灭菌开始时,必须将放器阀打开,使器内空气逸去,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灭

菌效果。3对溶液进行灭菌时,应灌注于硬质耐热玻璃瓶中,以不超过3/4瓶为宜。瓶口用棉花纱布塞塞好并用纱绳扎于瓶颈上,以防落入瓶内。切勿使用未打孔的橡胶或软木瓶塞,最好将玻璃瓶放置于容积稍大的搪瓷或金属盘内。

以防万一玻璃瓶爆裂时,溶液不致流失和损及本器内壁。4、每次灭菌终了时,若遇压力表已回复至零,盖仍不能开启时,则可将放气阀打开,使外界空气进入,消除真空,这样,便可轻易将盖提起。5、当压力表指针不能回复零位或读数不正确时

,应及时给予检修。6、平时应保持本器的清洁和干燥。7、在使用中,当压力表指示0.165MPa时,安全阀不开启,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启放气阀,当压力表指示0MPa时,稍等1-2分钟,打开盖子,并应及时更换安全阀。8、电热消毒器应可靠接地。9.

要搞好化验室的卫生,保持地面及化验室操作台干净整洁、药品摆放有序。每次化验室完毕,要把所用仪器洗净,摆放整齐,打扫干净化验台及地面,关好水、电、门窗,方可离去。•化验室事故案例•案例一•浓硝酸燃烧事故事故经过:某新建厂化验室刚竣工,由于室内地砖上存在建筑污垢,用普通方

法难以清除干净,于是有人提议用浓硝酸,有些同志就用拖布蘸弄硝酸擦污垢,很快将污垢处理干净,但是室内弥漫大量刺激性气味使在场的人马上离开。大约一小时后,有人发现室内冒出浓烟,蘸有浓硝酸的拖布化为灰烬。幸亏室内没有家具和其他可燃物,否则将出现一次重大的火灾事故。事故原

因:因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会引起燃烧。•案例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爆炸事故事故经过:某化验室新进一台独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该仪器在分

析人员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窗户内层玻璃全部震碎,仪器上的盖崩起2米多高后崩离3米多远。当场炸到3人,其中2人轻伤,另1人由于一块长约0。5厘米的玻璃射入眼内,而住进医院治疗。事故原因:分析

认为仪器内部用聚乙烯管连接燃气乙炔,可接头处漏气,分析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检查不到位。查明原因后,厂家更换一台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并把仪器内部的连接管全部换成不锈钢管。•案例三:•润滑油开口闪点分析燃烧事故某厂化验室做润滑油开口闪点分析,当班化

验员做实验时加热速度过快,使润滑油很快达到燃烧温度,遇火发生爆炸。化验员当时慌了手脚,没有采用旁边的灭火器灭火,而是大叫起来,结果在通风橱风力作用下,火焰更大、烟雾弥漫,其他人听到喊叫声冲进化验室,及时用灭火器将大火扑灭。灭火后发现整个木制通风橱

被烧的面目全非,玻璃都被烧变了形。事故原因:化验员经验少,升温速度过快,发生事故慌做一团,放在附近的灭火器忘记使用,主要是平常演习次数少,遇事不冷静。案例四:煤油、二甲苯燃烧事故事故经过:某厂化验室做粗酚中的酚及同系物试验,需制一种溶剂煤

油、二甲苯,制作过程是:煤油经硫酸洗涤并与碱中和,再进行蒸馏,切取200~300℃的馏出物,在同二甲苯混合配成5:3的溶剂。但在蒸馏时化验员急于求成,擅自加快蒸馏速度,把的电炉上的石棉网取下,而且烧瓶内的液体体积也超过烧瓶的容积2/3,当煤油沸腾后

烧瓶忽然破碎,没有在电炉上剧烈燃烧起来,顿时大火夹杂着浓烟笼罩整个化验室,化验员惊慌失措,大声喊叫。这时正在走廊干活的其他人人员见状,马上使用灭火器将大火扑灭。大火后,电炉导线绝缘皮以被烧焦,附近一塑料桶和烘箱都被烧焦变形,粗酚样品也被烧掉。事故原因:主要是化验员为

了加快蒸馏速度,调大加热功率,撤掉石棉网,烧瓶内的液体太多,同时蒸馏瓶壁太薄,质量差。•案例五:色谱仪柱箱爆炸事故2002年7月,某化验室正准备开启的一台102G型气相色谱仪柱箱忽然爆炸。柱箱的前门被炸到2米多远,已变形,柱箱内的加热丝、热电偶、风机等都损坏。事故原因是2

个月前一名维修人员把色谱柱自行卸下,而另一名化验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氢气,通电后发生了这起事故。当时,幸亏这名化验员站在仪器旁边,幸免了伤害事故。事故原因:化验员在每次开机前都应检查一下气路,仪器维修人员对仪

器进行改动后,应通知相关的使用人员并挂牌,而2人都没有按规定操作。同时单位管理也不到位。最后播放视屏谢谢大家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