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XXXX(工业锅炉)培训学习.pptx,共(69)页,1.621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73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学习1.修订过程1.1、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下达任务,2007年5月立项至2012年6月形成报批稿并向WTO/TBT进行了通报。(历时5年)1.2、
2012年10月23日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2013年6月1日实施。(《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6年颁发《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1年颁发、97年修订)《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3年颁发《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2000年颁布)2、修订原则2.1四合一原则;(基
本保留原来的主体内容)2.2连续性原则;2.3先进性原则;2.4国际接轨原则;2.5分类监管原则;(设备分级)2.6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原则;2.7安全与节能并重的原则。3、主要内容变化3.1、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从危害性及失效模式出发,突出本质安全思想,对锅炉进行分级。
锅炉最危险的失效方式是爆炸,锅炉爆炸有承压部件爆炸和炉膛爆炸。锅炉爆炸释放的能量与锅炉介质参数和容量紧密相关,锅炉介质参数和容量越大,爆炸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越大。锅炉设备共分为A、B、C、D四个级别3.2、规定了特殊情况处理渠道为促进锅炉科学技术进步,对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
技术等情况,制定了安全的解决途径。鼓励创新,但创新是有风险的,新规程明确规定,对此类问题应当由专家组成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进行评审,既可突出专家的作用,又可回避风险。3.3、增加了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近些年由于电站锅炉的迅速发展,原规程所
列材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的需求。本次修订结合我国锅炉设计、制造、运行和检验等方面的实际经验积累,经锅炉制造单位、电力单位、检验机构和科研单位等方面充分协商,在参考国外材料标准及应用的基础上,大力增加大型
电站锅炉用材料,并规定了这些材料的适用范围。3、主要内容变化3.4、简化了材料验收程序和内容随着我国锅炉用材料,特别是常规用材料制造水平的提高,从材料的制造源头提高了锅炉用材料的质量。因此,本规程修订时增加了对B级及以下锅炉的碳素钢材料,满足一定的要求后,不再强制要
求进行入厂后的理化和无损检测复验。同时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增加了材料使用单位人员在材料制作单位源地验收后,不强制要求进行入厂后的理化和无损检测复验,这样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以大大地减少制造成本。3.5、加强了立式锅炉技术要求考虑到近些年立式锅炉爆
炸事故,本次修订针对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特别是立式锅炉下脚圈与锅壳的连接部位,做出采用氩弧焊打底的规定,以保证此薄弱部位的焊接质量。同时为检修方便,下部必须开设3个及以上的手孔。3.6、大量减少产品焊接试板考虑到目前我国焊接水平特别是常规用材料的焊接质
量已大幅提高,并根据多年来实际焊接试验检验发展问题的概率极小的情况,本次修订大量减少碳素钢材料的产品焊接试板。3、主要内容变化3.7、增加了无损检测方法,总体减少了无损检测比例本次修订增加了超声检测的使用范围,同时新增了超声衍射时差法(TOGD)无损检测方法。对无损检测
比例按锅炉设备级别作了较大调整,总体上减小了工业锅炉产品无损检测比例。3.8、增加了锅炉重大修理的定义及内涵由于原规程对锅炉重大修理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对其理解的差异,因此本次修订按照锅炉设备的类别对重大修理的范围进行了
明确规定,便于实际操作。3.9、删除了锅炉房章节按照部门管理分工的要求,把锅炉房建筑、消防方面的标准直接引入,不再单独设立锅炉房一章对锅炉房提出详细要求。3、主要内容变化3.10、新增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和使用管理要求考虑到近几年对电站多路监管的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在广泛征
得电站锅炉制造单位、电力行业意见的基础上,新增了对大型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辅助设备、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3.11、增加和完善了对油、气体和煤粉锅炉燃烧器安全技术要求考虑到近些年油、气体和煤粉
锅炉的使用增多,出现燃烧器方面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针对此类问题,在参照国内外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本次修订做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3.12、增加了锅炉水处理要求考虑到锅炉水处理工作对锅炉安全和节能至关重要,本次修订从锅炉设计、安
装、运行到使用,全面系统地增加了水处理相关技术要求。3、主要内容变化3.13、明确规定了锅炉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的内容、范围及结论本次修订对锅炉制造、安装、改造和重大修理的监督检验以及定期内外部检验的内容及范围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增加了首次内
部检验的规定;增加了不能按期停炉检验的处理规定;调整了水(耐)压试验周期的规定;增加了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处理的原则规定;增加了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耐)压试验结论的规定。3.14、修订并大量增加了有机热载体、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的技术要求增加和修改关于有机热载体、型式试验要求及其使用条件的
规定;增加了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最高允许液膜温度规定及计算;增加了有机热载体系统设计型式的规定;增加了对有机热载体循环泵结构型式和冷却方式,以及对其供电保障条件的要求;增加了在系统运行条件下向系统内补充有机热载体的有关技术要求。3.15、增加了铸铁锅炉的适用
范围,完善了型式试验内容,降低了锅片最小壁厚本次修订根据铸铁实际使用情况同时参照国外规范,把铸铁锅炉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额定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蒸汽锅炉;锅片的最小壁厚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10mm改为5mm;型式试验由原来只做单个锅片的爆破试验,增加了新设计的铸铁锅炉整体进
行验证性水压试验要求。3、主要内容变化3.16、调整了D级锅炉相关技术要求修改了D级锅炉用材料要求,D级汽水两用锅炉和热水锅炉可以采用铝、铜合金以及不锈钢材料,管子可以采用焊接管;明确了蒸汽锅炉的设计图样上标明的水容积应当是锅炉设计正常水位时的水容积;
在汽水两用锅炉基础上进一步放宽T形接头的使用;修改了D级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使用登记、安装告知、安装监督检验、定期检验要求。锅炉基本知识•一、锅炉常用名词术语1.受热面从放热介质中吸收热量并传递给受热介质的
表面,称为受热面,如锅炉的炉胆、筒体、管子等。2.辐射受热面主要以辐射方式从放热介质吸收热量的受热面,一般指炉膛内能吸收辐射热(与火焰直接接触)的受热面,如水冷壁管、炉胆等。3.对流受热面主要以对流方式从高温烟气中吸
收热量的受热面,一般是烟气冲刷的受热面,如烟管、对流管束等。4.锅炉受热效率锅炉输出的有效利用热量与同一时间内所输入的燃料热量的百分比即为锅炉热效率。5.蒸发量蒸汽锅炉长时间连续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量,称为这台锅炉
的蒸发量。6.压力垂直均匀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强,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压力,单位是兆帕(MPa)。7.炉膛进行燃烧和传热的空间称为炉膛8.微正压燃烧炉膛中烟气压力略高于大气压(不超过0.005MPa)的燃烧方式.
燃油,燃气锅炉大多采用微正压燃烧.8.灰分灰分是燃料中不可燃烧的固体矿物杂质,它是燃料形成时期,开采及运输中掺入燃料中的,燃料中灰分多了,可燃成分就少,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也就少,灰分带走热量多,使热损失增加.9.水分水分是
燃料中的有害成分,它吸收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而汽化,因而直接降低燃料放出的热量锅炉基本知识1、锅:“锅”即是锅炉容纳不各蒸汽的受压部件,它包括锅筒(汽包)或锅壳,水冷壁管,对流管束,烟管,下降管,集箱,过热器,省煤器等受压部件组成.由此而组成完整的水和蒸汽的系统,进行加热和汽化等过程.1-
1锅筒(汽包)•汽包是汇集,贮存、净化蒸汽和补充给水的带压容器,在水管锅炉中,通常有1~2个锅筒,分上下锅筒,上锅筒是汽或汽水混合物,下锅筒是水,上锅筒内部有均匀给水的配水槽,汽水分离装置和连续排污装置。外部装有主汽阀、
安全阀、空气阀、水位计、排污管以及压力表等连接管。下锅筒的一端封头上开有人孔,底部装有定期排污装置。上下锅筒之间用许多上升管和下降管(对流管束)连接,整个部件呈弹性结构。锅筒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圆筒形容器,由筒体和封头两部分组成。工业锅炉筒
体长度为2~7m,筒体直径为0.8~1.6m,壁厚为12~16mm。锅筒两端的封头是用钢板冲压而成,并焊接在筒体上。在封头上开有椭圆形人孔,人孔盖板是用螺栓从汽包内侧向外侧拉紧的。锅筒的作用(1)锅筒是加热、蒸发过程的连接枢纽,同时也作为一个平衡
器,保证水冷璧循环所需要的压头;(2)存有一定容量的水与汽,具有相当的蓄热量,当锅炉工况变化时,能起缓冲稳定汽压的作用;(3)内部有汽水分离装置和连续排污装置,保证饱和蒸汽的品质;(4)锅筒上有压力表、水位计、事故放水、安
全阀等设备,保证锅炉安全运行。锅炉基本知识1-2水冷壁水冷壁是布置在炉膛四周的辐射受热面。由锅炉钢管组成,是水管锅炉的主要受热面,通常采用外径51~76mm、壁厚3.5~6.0mm的10号或20号无缝钢管。水冷壁的上部与上锅间直接连接或先经
过上集箱再与上锅筒连接。上锅筒的炉水经下降管进人下锅筒和下集箱,经过水冷壁吸热,形成汽水混合物,并上升到上锅筒,组成一个封闭的自然循环。作用有:(1)吸收炉内辐射热,将水加热成饱和蒸汽;(2)保护炉墙,简化炉墙结构,减轻炉墙重量,这主要是由于水冷壁吸收
炉内辐射热,使炉墙温度降低的缘故;(3)吸收炉内热量,把烟气冷却到炉膛出口所允许的温度,这对减轻炉内结渣、防止炉膛出口结渣都是有利的;(4)水冷壁在炉内高温下吸收辐射热,传热效果好,故能降低锅炉钢材消
耗量及锅炉造价。锅炉基本知识1-3对流管束对流管束又称对流排管,位于上下锅筒之间,属于锅炉的对流受热面。对流管束管径一般为51~63.5mm。排列方式有错排和顺排两种,烟气冲刷管束,一般采用横向冲刷。通常被烟气先冲刷的管束,由于烟气温度高传热较多,管内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小,成为上升管,反之烟
气温度低传热较少,成为下降管。1-4下降管下降管是水循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受压部件,布置在炉墙外面,其作用是把锅筒的水输送到下集箱,使受热面管子(水冷壁管)有足够的循环水量。下降管不允许受热,否则会影响水循环的安全。1-5集箱集箱(也称联箱),其作用是
汇集、分配锅水,保证各受热面的管子可靠供水。上集箱则是汇集各管子的水或汽水混合物。集箱一般不受热。位于炉排两侧的下集箱又称防焦箱,主要作用是防止炉排处炉墙结焦。锅炉基本知识1-6省煤器省煤器就是锅炉尾部烟道中将锅炉
给水加热成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的受热面,由于它吸收的是比较低温的烟气,降低了烟气的排烟温度,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所以称之为省煤器省煤器的作用(1)吸收低温烟气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损失,节省燃料。(2)由于给水进入汽包之前先在省煤器加热,因此减少了给水在受热面的吸热:以价格较低的省煤器
代替价格较高的水冷壁换热(低温、强制流动、逆流布置)(3)给水温度提高了,进入汽包就会减小壁温差,热应力相应的减小,延长汽包使用寿命。锅炉基本知识2、炉:“炉”是由燃烧设备,炉墙,炉拱和钢架等部分组成.它使燃料进行燃烧产生灼热烟气,烟气经过炉膛和各段烟道向锅炉受
热面放热,最后从锅炉尾部进入烟囱排出.2.1链条炉炉膛炉膛也称燃烧室,它是燃料燃烧的空间。链条炉的炉膛由炉排、炉墙、炉拱等部分组成。燃烧空间是指炉排以上,排管以下的空间:炉膛的作用是保证燃料在炉排上顺利着火燃烧,将燃烧产生含有可燃气体的烟气与空气进行
良好的混合,使燃烧充分,尽可能地放出热量。同时将燃料与烟气放出的热量传递给炉膛四周的水冷壁(辐射受热面),把高温烟气引向炉瞠出口,流至对流受热面区域。这里有两个重要的部分:炉拱和炉排2.2链条炉的炉拱链条炉的炉拱就是炉膛下部直接遮蔽炉排面的那
部分顶面隔墙。在链条炉中,炉拱包括前拱、后拱。前拱一般短而陡,后拱长而平,如果前拱和后拱组配型式比较得当,炉拱就能发挥作用。锅炉基本知识炉拱作用如下:链条炉前拱(点火拱)主要将炉内火焰和高温烟气的辐射热聚集于炉排前端的
新煤区,加速新煤着火前的热力准备阶段及完成挥发份逸出着火;并和后拱形成喉口,加速炉内高温烟气的扰动。链条炉后拱主要利用炉膛负压,有效地将炉排后端上方空间的高温烟气流和过量空气流导向燃烧中心,在喉口形成高速旋涡流,加速新煤的引燃;同时,使烟气
中的焦炭粒子和CO延长了在炉内的燃烧时间,与过量氧充分混合完全燃烧。锅炉基本知识2.3链条炉排快装链条炉排位于炉膛下部,主要有煤斗、底座(含调风装置)、前轴装置、炉排装置(含长销)、后轴装置、看火门(拨火门)等。炉排的前轴被称为主动轴,由装置在前轴上的减速机控制转动速度
,后轴被称为从动轴,链条炉排末端即将转弯处设置有老鹰铁,起到挡渣作用,又称挡渣器。燃尽的炉渣经除渣机及输送皮带输送到堆场。锅炉基本知识3、其他重要辅机:碎煤机、输煤装置、送引风机及管道、给水装置、排污系统、水处理设备及管道、除尘及除灰系统、输渣装置、控制
系统等4、附件仪表: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温度表、流量计、压力及水位声光报警装置、联锁保护装置等。阀门主要有主汽阀、排污阀、止回阀等锅炉基本知识•锅内水循环锅炉本体是由锅筒、下降管、水冷壁管、集箱、对流管束等受压部件组成的封闭回路。由给水泵输送的软水进过省煤器加热到
一定温度后进入锅筒,锅炉运行时利用水与汽水混合物之间的比重差,受热的水冷壁管中一部分水汽化成汽水混合物上升到锅筒,锅筒内的水沿着未受热的墙外下降管到下集箱,在锅筒、下降管、下集箱、水冷壁管、上集箱,汽水引出管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回路,不停地吸收热量、产生蒸汽、补充软水。这
就是炉内水循环。•锅筒下降管下集箱水冷壁锅炉基本知识•常见的水循环故障有以下几种情况:(1)汽水停滞在一排并联的水冷壁管中,如果有几根水冷壁管表面结渣或炉膛内烟气偏向流动,那么这几根水冷壁管受热量减小,则推动水循环的压力差也相应地减少,水
循环速度缓慢,严重的会发生水循环停滞的现象。(2)汽水分层在水管锅炉中,如果受热管水平放置或微斜放置,而流速很低时,那么由于此时汽与水的密度不同,蒸汽偏于管子的上部流动,水在下部流动,形成汽水分层。水冷壁管径越大,出现汽水分层的可能性越大,管子上半部就可能过热烧坏。因此,炉膛顶部的水
冷壁管,其倾角应大于15°。(3)下降管带汽在下降管中流动的应全部是水。如果水中含有蒸汽,其密度减小,水循环的压力差就会减小,严重时会发生水循环停滞,甚至倒流现象。下降管带汽的原因,可能是下降管入口与蒸发面距离太近,当水急速流入下降管时产生漩涡,把水面上的蒸汽卷进下降管;也
可能是水冷壁出口与下降管入口的距离太近,使一部分蒸汽未升到水面就被吸入到下降管中去了。锅炉基本知识KZL4-1.3-A型锅炉(三回程、水冷壁和两烟管管束)1—液压传动装置;2—链带式链条护排;3—水冷壁管
;4—前烟箱;5—烟管;6—锅筒;7—后棚管;8—下降管;9—铸铁省煤器;10—排污管;11—送风机;12—侧集箱锅炉基本知识锅炉基本知识•工业锅炉型号•△△△╳╳―╳╳/╳╳―△╳•设计次序•燃料代号•额定蒸汽或热水温度•额定蒸汽压力•额定蒸发量•燃烧方式•锅炉型号
•例1DZL4–1.27-AⅡ•单锅筒纵置式链条炉排,额定蒸发为4t/h,蒸汽压力为1.27MPa,蒸汽温度为194℃,烟煤.•例2WNS2.8-1.0/95/70-Y•卧式内燃室燃炉,额定热功率2.8MW,额定压力1.0MPa,额
定出水回水温度95/70,燃油锅炉锅炉基本知识锅炉型式代号锅炉型式代号立式水管LS(立,水)单锅筒横置式DH(单,横)立式火管LH(立,火)双锅筒纵置式SZ(双,纵)卧式内燃WN(卧,内)双锅筒横置式SH(双,横)单锅筒立式DL(单,立)纵横锅筒式ZH(纵,横)单锅筒纵置式D
Z(单,纵)强制循环式QX(强,循)燃烧方式代号燃烧方式代号燃烧方式代号固定炉排G(固)倒转炉排加抛煤机D(倒)沸腾炉F(沸)活动首摇炉排H(活)振动炉排Z(振)半沸腾炉B(半)链条炉排L(链)下饲炉排A(下)室燃炉S(室)抛煤机P(抛)往复推饲炉排W
(往)旋风炉X(旋)工业锅炉型号燃烧方式代号APWHYQ烟煤贫煤无烟煤褐煤燃油燃气锅炉基本知识锅炉基本知识•1-总汽阀座•2-安全阀座•3-封头•4-冲天管(含铸铁夹套)•5-人孔•6-锅壳•7-炉胆顶•8-横水管•9-炉胆•10-炉门•
11-手孔•12-下脚圈锅炉基本知识•经济、环保:•锅炉热效率ηgl=(Q1/Qr)×100,%式中Q1—锅炉有效利用热Qr—锅炉在单位时间内输入热量..Q2排烟损失:是指排烟造成的损失.Q3化学不完全燃烧
热损: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是指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随烟气排放到大气所造成的热损失。.Q4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指灰渣、飞灰中的未燃烧、未燃尽的固体可燃物(碳)被排出炉外所造成的热损失。.Q5散热损失:是由于炉墙、金属结构、锅炉范围内的汽水管道
、烟风管道等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造成的。.Q6灰渣物理热损失:指灰渣排出时的物理显热所造成的损失。.锅炉有害物质排放物:.锅炉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烟雾、粉尘等2soxNOCO2CO654321rQQQQQQQ+++++=654321qqqqqq++
+++=100一总则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1、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划分的内容。2、调整了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情况的处理方式。1.1规程制定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2适用范围(对规程适用范围的规定)本规程适用于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
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1.3锅炉本体(对锅炉本体组成的界定)由锅筒、受热面及其集箱和连接管道,炉膛、燃烧设备和空气预热器(包括烟道和风道),构架(包括平台和扶梯),炉墙和除渣设备等所组成的整体。1.4锅炉范围内管道(对锅炉范围
内管道的界定)(1)电站锅炉,包括锅炉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等。(2)电站锅炉以外的锅炉,分为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和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给水(
油)泵出口和分汽(水、油)缸出口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的焊缝内的承压管道(含分汽(水、油)缸);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给水(油)泵出口和锅炉主蒸汽管道(水、油)出口阀以内的承压管道。分汽(水、油)缸应当符合本规程集箱的有关规定。一
总则1.4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对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组成的界定)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包括安全阀、压力测量装置、水(液)位测量与示控装置、温度测量装置、排污和放水装置等安全附件,以及安全保护装置和相关的仪表等。1.5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对锅
炉辅助设备及系统的要求)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包括燃料制备、汽水、水处理等设备及系统。1.6不适用范围(对规程不适用范围的规定)(1)设计正常水位水容量小于30L的蒸汽锅炉;(2)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3)为满足设备和工艺
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置。1.7锅炉设备级别(对确定锅炉设备级别的依据和划分的规定)A级锅炉指P(额定工作压力-下同)≥3.8Mpa的锅炉B级锅炉(1)蒸汽锅炉,0.8Mpa≤P<3.8Mpa;(2)热水锅炉,P<3.8Mpa,且t≥120°C(3)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Q(额定热功率
)>0.7MW;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Q>4.2MW。C级锅炉(1)蒸汽锅炉,P≤0.8Mpa,并且V>50L;(2)热水锅炉,P<3.8Mpa,且t<120°C;(3)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Q≤0.7MW;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Q≤4.2MW。D级锅炉(1)蒸汽锅炉,P≤0.8M
pa,并且30L≤V≤50L;(2)汽水两用锅炉,P≤0.04Mpa并且D≤0.5t/h;(3)仅用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并且t≤95°C;(4)气相或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Q≤0.1MW.一总则1.8进出口锅炉制造及使用(对进出口锅炉制
造及使用的要求)一、境外制造境内使用的锅炉(1)要求符合本规程的要求—锅炉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2)如果与本规程要求不一致,应当事先征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同意。原因:(1)进口锅炉数量越来越多(2)各国锅炉规范差异较大(3)1
80家境外企业取得中国进口锅炉安全质量许可证书,16家合资和独资企业按境外标准制造锅炉。二、境内制造在境外使用的锅炉1.9特殊情况的处理本规程以外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须经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评审,报
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才能进行试制、试用2.0监督管理的规定监督管理的环节:1、设计2、制造3、安装(含调试)4、使用5、检验6、改造7、修理--《特安法》增加1、经营2、检测两个环节规程的执行单位:生产单位(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
使用单位、检验单位.负责单位: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程执行的监督部门: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2.1章节关系说明有关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铸铁锅炉和D级锅炉的专项要求,分别按照
本规程第10章至13章执行,并且优先采用。二、材料本章主要变化1、增加了承载构件材料的原则要求;2、对锅炉用材料的牌号、工作压力、工作温度进行了调整,重点增加了电站锅炉用材料;3、简化了材料代用的审批手续;4、重点调整
了新材料的技术评审程序;5、简化了材料入厂验收程序。2.1锅炉用钢材种类的要求钢材的种类:1、沸腾钢2、半沸腾钢3、镇静钢钢材的要求:锅炉受压组件和受压组件焊接的承载构件钢材应当是镇静钢;对钢板的室温断后伸长率(A)的要求1、要求:钢板的室温断后伸长率(A)应当不小于1
8%。2、理由:1)表示钢材塑性的重要指标。2)室温断后伸长率越大,塑性变形能力越强。对钢材室温夏比冲击吸收能量的要求1、要求:钢材室温夏比冲击吸收能量(KV2)不低于27J。2、理由:1)表示钢材韧性的重要指标。2)冲击吸收能量越高,韧性越高,裂纹发生发展的速度越
慢,对于脆性破坏的敏感程度越低。2.2锅炉选用材料中钢板材料中的变化将Q235B、Q235C、Q235D使用压力由≤1.0Mpa放宽到≤1.6Mpa.将Q345R的使用壁温由400℃提高到430℃。将Q245R的使用壁温由450℃降低到430℃。(使用过程
中容易产生石墨化)二、材料2.3锅炉用钢管材料、锻件材料、紧固件材料基本上是前两两格材料。2.4材料选用及加工特殊要求2.4.1各类管件(三通、弯头、变经接头)以及集箱、封头等组件可以采用相应的锅炉用钢管材料热加工制作;2
.4.2除各种形式的法兰外,碳素钢空心圆筒形管件外经不大于160mm,合金钢空心圆筒形管件或者管帽类管件外经不大于114mm,如果加工后的管件同时满足无损检测合格,管件纵轴线与圆钢的轴线平行相应规定时,可以采用轧制或者锻制圆钢
加工;2.4.3灰铸铁不应当用于制造排污阀或排污弯管;2.4.4额定工作压力≤1.6Mpa的锅炉以及蒸汽温度≤300℃的过热器,其放水阀和排污阀的阀体可以用表2-5中的可缎铸铁或者球墨铸铁制作。2.4.5额
定工作压力≤2.5Mpa的锅炉的方形铸铁省煤器和弯头,允许采用牌号不低于HT200的灰铸铁,额定工作压力≤1.6Mpa的锅炉的方形铸铁省煤器和弯头,允许采用牌号不低于HT150的灰铸铁;2.4.6用于承压部位的铸铁件不准补焊。二
、材料2.5材料代用(材料代用的原则要求)锅炉的代用材料应当符合本规程材料的规定,材料代用应当满足强度、结构和工艺的要求,并且应当经过材料代用单位技术部门(包括设计和工艺部门)的同意。可能出现材料代用的单位(1)锅炉制造单位(2)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单位三、设计本章主要变化1、增加了设计文件鉴定的要求。2、修改了板边组件直管段长度的要求。3、主要受压组件的连接中增加了电站锅炉的主要受压组件。4、增加了定期排污管、水汽取样器和反冲洗系统的设置规定。5、增加了尾部烟道疏水装置设置
的要求。6、增加了锅炉钢结构的要求。7、增加了直流电站锅炉的特殊规定。3.1设计文件鉴定一、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依据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3、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二、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时机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应当在锅炉产品制造之前进行。三、锅炉设
计文件鉴定的机构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四、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要求1、锅炉制造单位不得将未经过鉴定或鉴定未通过的锅炉设计单位用于制造。2、只有锅炉设计文件经过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三、设计3.2强度计算3.2.1强度计算标准:锅炉本体受压组件的强度可以按照
GB/T9222《水管锅炉受压组件强度计算》或者GB/T16508《锅壳锅炉受压组件强度计算》进行计算和校核。3.2.2安全系数的选取:1、安全系数的高低,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2、安全系数的高低,
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3、锅炉制造是钢铁和其他金属材料的消耗大户,其节约降耗空间广大。4、降低安全系数,就意味着材料节约和产品成本降低。5、降低安全系数,无形提高了锅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3锅炉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1、足够的强度:各受压部件应当有足够的强度;2、连续的结构:受压组件
结构的形式、开孔和焊缝的布置应当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复合应力和应力集中;3、可靠的冷却:锅炉水循环系统应当能够保证锅炉在设计负荷变化范围内水循环的可靠性,保证所有受热面都得到可靠的冷却。受热面布置时,应当合理地分配介质
量流量,尽量减少热偏差。4、正常的燃烧:炉膛和燃烧设备的结构以及布置、燃烧方式应当与所设计的燃料相适应,并且防止炉膛结渣和结焦。5、绝热的措施;非受热面的组件,壁温可能超过该组件所用材料的许用温度时,应当采取冷却或者绝热措施;6、自由的膨胀:各部件在运行时应当能够按照设计预定的方向自由膨
胀;7、结构的承重:承重结构在承受设计载荷时,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防腐蚀性;8、结构的承重:炉膛、包墙及烟道的结构应当有足够的承载能力;9、绝热和密封:炉墙应当具有良好的绝热和密封性;10、便利的操作:便于安装、运行操作、检修和清洗内外部。三、设计3.4锅筒(锅壳)、
炉胆等壁厚及长度确定最小壁厚的目的1、主要考虑筒体的失稳问题。2、另外考虑筒体的加工和腐蚀裕量。3、同时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问题。3.5对锅炉安全水位的规定确定锅炉安全水位的目的1、保证锅炉受热面在锅炉运行时能够得到可靠的冷却。2、避免由于受热面管子冷却不足造成金属材料过热。3.6主要受
压组件的连接一、对锅炉主要受压组件的主焊缝的规定1、锅筒(锅壳)、集箱、炉胆、回燃室的纵向和环向焊缝。2、封头、管板、炉胆与下脚圈等的拼接焊缝。二、对锅炉主要受压组件的主焊缝形式的规定1、应当采用全焊透的对接接头。2、全焊透的对接接头的概念1
)对接接头焊缝两侧钢板的中心面是平行的。2)采用打坡口双面焊。3)采用不打坡口清焊根双面埋弧自动焊。4)、采用打坡口、加垫板单面焊。三、设计3.7锅壳锅炉的拉撑件不应当采用拼接。理由:1)拉撑件是强度计算中的
承载元件。2)采用拼接难以保证其焊接质量。3)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拉撑件不应当采用拼接。3.8对采用T形接头连接的要求一、允许采用T形接头连接的理由1、制造工装要求简单。2、制造成本比较低廉。3、工作压力低(≤2.5MPa),工作环境温度低(≤600℃
)的部位,可以满足安全运行的条件。4、国外对T形接头连接并未限制。5、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二、对采用T形接头连接的要求1、焊缝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并且坡口经过机械加工;2、卧式内燃锅炉锅壳、炉胆的管板与筒体的连接应当采用
插入式结构;3、T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厚度不小于管板(管盖)的壁厚,并且其焊缝背部能够封焊的部位均应当封焊,不能封焊的部位应当采用氩弧焊打底,并且保证焊透;4、T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按照NB/T47013(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有关要
求进行超声检测。5、允许采用T形接头连接,但不能采用搭接连接。三、设计3.9对管接头与锅筒(锅壳)、集箱、管道连接的规定----记住全焊透就行了。3.10管孔布置(3.8)管孔布置对受压元件强度的影响1、受压元
件上开管孔,致使筒体结构的连续遭到破坏。2、受压元件上开管孔,致使孔边产生应力集中。3、开孔过密,孔桥过小,会严重削弱受压元件的强度。4、焊缝上开焊接管孔,会造成焊接残余应力和附加应力叠加。5、焊缝上开胀接管孔,会造成孔间应力互相
干扰,影响胀接质量。6、开孔距离焊缝太近,会引起附加应力叠加。3.11焊缝布置(3.9)相邻主焊缝布置理由(3.9.1):焊接时要在相连处焊接起弧或者收弧,不易保证焊接质量。若对接处存在较大的尺寸偏差,
也会形成应力集中。受热面管子及管道对接焊缝(3.9.2):对接焊缝中心线间距离太小,会组成焊后热应力叠加和不美观的感觉。对接焊缝离开其他连接件一定距离是为了防止多种应力相互叠加。便于焊接操作。受压元件主要焊缝(3.9.3):1)受压组件主要焊缝焊后将形成焊接残余应力,如果在这些焊缝上再
施焊其他零件,将会产生应力叠加,安全受到影响。2)如果焊接附件的焊缝终止于主要焊缝处,容易产生焊接应力叠加。3)焊接起弧或收弧处,容易产生焊接缺陷,不利于保证焊接质量。3.12扳边组件直段长度(3.10)保证直段长度的目的:1、便于加工、装配和无损检测。2、可以避开边界效应最大弯曲应
力发生的区域。3、参考借鉴美国ASME标准的相关规定,考虑与国际接轨。三、设计3.13定期排污管目的:1、排除聚集在锅筒(锅壳)或者集箱底部水垢或水渣。2、排除含盐分较高的锅水及锅水中的腐蚀物及沉淀物。3.14水汽取样器和反冲洗系统(电站锅
炉要求)的设置目的:1、保证采集的水汽样品具有代表性2、保证水汽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3.15锅炉启动时省煤器的保护目的:1、铸铁省煤器在锅炉启动时保护的目的是防止启动初期产生“水击”,而不是“烧坏”2、铸铁省煤器质脆,承受冲击的能力差,防止“水击”破坏是主要的。3
.16尾部烟道疏水装置B级及以下燃气锅炉和冷凝式锅炉尾部烟道应当装设可靠的疏水装置。疏水装置的作用1、排除尾部烟道内由于烟气中水蒸汽冷凝而产生的冷凝水。2、防止尾部烟道内的造成严重的金属腐蚀。三、设计三、设计
3.17防爆门作用1、预防炉膛和烟道发生严重的爆炸事故。2、泄放炉膛和烟道爆燃所产生的压力。3、降低炉膛和烟道爆燃对炉膛和烟道的破坏程度。3.18门孔锅炉上开设门孔的作用满足安装、检查、检修、运行监视和清洗清扫的要求。1、人孔尺寸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进入筒体内部。2、头孔、手孔是为了方便
检修人员头(手)部自如地进入筒体内部。3、清洗孔便于清洗人员清洗锅炉内部的杂质。4、检查孔便于工作人员对锅炉内部进行检查。5、观察孔便于工作人员对锅炉内部进行观察。3.19平台、扶梯•作用•1、方便锅炉作业人员进行操作、检验、修理等日常活动。•2、保证锅炉作业人员在工作中
的人身安全。•3、防止发生人身跌落伤亡事故。四、制造主要变化内容:1、增加了采用外径控制法和管子壁厚减薄率控制法两种控制胀管质量的规定;2、焊接工艺评定采用NB/T47014(JB/T4708)《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替代了《蒸规》“附录Ⅰ
焊接工艺评定”;3、增加了超声检测的使用范围,新增了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无损检测方法;4、大量减少了产品焊接试件的数量;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采用JB/T4744《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替代了《蒸规》和《水规》
原有关规定;5、对无损检测比例按锅炉设备级别作了较大调整,总体减少了无损检测比例。4.1胀接胀管原理:管端塑性变形,管板弹性变形,保证管端与管板的紧密配合。胀接工艺:试胀及试胀工艺评定的目的1、检查胀管器的质量,
胀管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胀接质量。2、检查管子的胀接性能,通过试胀检查的结果对管材胀接性能加以评定。3、通过对试件对比性检查结果确定合理的胀管率,也就是选取一个最佳胀管率值。四、制造4.2焊接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1、评定施焊单位是否有能力焊出符合规程、标准和产品
技术条件所要求的焊接接头。2、验证施焊单位事前所编制的预焊接工艺规程是否正确。3、为制定正式的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作业指导书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焊接工艺评定范围:1、对接接头:受压组件之间焊接2、要求全焊透的T形接头:1)受压
组件之间焊接。2)受压组件与承载的非受压组件之间焊接。3、角接接头:1)受压组件之间焊接。2)受压组件与承载的非受压组件之间焊接四、制造4.3氩弧焊打底(下脚圈需要)目的1、由于电弧受到氩气(惰性气体)流的压缩作用,电弧集中,焊接熔池较小,焊接速度快,热影响区窄。2、电弧在氩气(惰性气体
)流的压缩作用下,电弧稳定,焊接时飞溅物少,焊缝较为致密。3、电弧保护气体(氩气)中基本没有氢气,可以减少发生裂纹的倾向。4、实践证明,氩弧焊打底能够有效地防止焊缝发生焊缝泄漏的事故。4.4焊缝返修(资料中有)返修次数的要求:1、
同一位置上的返修不宜超过2次。2、超过2次,应当经过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4.5焊接接头外观检验1、对接焊缝高度不低于焊缝母材表面。2、对接焊缝与母材平滑过渡。(1)锅筒(锅壳)、炉胆、集箱的纵(环)缝及封头(管板)的拚接焊缝无咬边。(2)其余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管子焊缝两侧咬边
总长度不超过管子周长的20%,且不超过40mm。3、焊缝与热影响区表面无裂纹、夹渣、弧坑和气孔。四、制造4.5热处理目的1、消除焊接残余应力2、细化金属颗粒,改善金属组织3、降低材料硬度,提高材料塑性4、防止延迟裂纹的产生。4
.6无损检测技术等级及焊接接头质量等级(1)锅炉受压组件焊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AB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Ⅱ级;(2)锅炉受压组件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Ⅰ级;(3)
表面检测的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Ⅰ级。无损检测技术等级射线等级: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B级--高灵敏度技术超声等级:超声检测技术等级:A、B、C三级4.7水压试验目的(1)用水压试验验证受压元件的严密性
。(2)用水压试验验证受压元件的强度。四、制造水压试验过程控制(1)进行水压试验时,水压应当缓慢地升降。当水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应当暂停升压,检查有无漏水或者异常现象,(2)然后再升压到试验压力,达到保压时间后,(3)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检查期
间压力应当保持不变。整体水压试验整体水压试验保压时间为20分钟,试验压力按照表4-3的执行。水压试验合格标准的规定1、在受压组件金属壁上没有水珠和水雾;2、当降到工作压力后胀口处不滴水珠;3、铸铁锅炉锅片的密封处在降到额
定工作压力后不滴水珠;4、水压试验后,没有发现明显残余变形。五、安装、改造、修理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1、增加了锅炉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单位资质的规定。2、增加了锅炉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告知的规
定。3、按照部门管理分工的要求,把锅炉房建筑、消防方面的标准直接引入,不再单独设立锅炉房一章对锅炉房提出详细要求。4、增加了锅炉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后整体水压试验时允许的压降值。5、增加了电站锅炉安装调试
验收等要求。6、增加并完善了锅炉改造、重大修理的含义以及要求。5.1基本要求施工单位资质的要求1、锅炉制造单位可以安装本单位制造的整(组)装锅炉,也可以修理改造本单位制造的锅炉。2、锅炉的安装、改造和重大修理单位,应当取得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方可从事许可证允许范围内的锅炉安装改造修理工
作。对施工单位施工告知的规定1、告知的时间:在施工前。2、告知的内容:将拟进行的锅炉安装、改造、重大修理情况告知。3、告知的部门:施工的当地安全监察机构4、告知并且邀请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后,即可施工。五、安装、改造、修理5.2安装位置对建筑物的要求:1、规定:
锅炉一般应当安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2、理由:1)锅炉具有爆炸危险性。2)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可以避免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伤害。锅炉安装位置的要求:1、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1)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2)GB50016《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3)GB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锅炉房位置限制不能单独建造时的要求1)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的场所。2)严禁设置在主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置以及主干道、疏散口的两旁。3)应当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的外墙部位。4)设置应当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5.3
安装标准锅炉:1)B级及以下锅炉应当符合GB50273〈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相关标准2)热水锅炉还应当符合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管道:B级及以下锅炉应当符合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和GB50236<现场设备
、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的有关技术规定。5.4燃料管路与燃气报警装置1安置在多层或者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燃料供应管路应当采用无缝钢管、其管道焊接时应当采用氩弧焊打底。二、对燃气报警装置的要求用气体作燃料时,应当有燃气检漏报警
装置。五、安装、改造、修理5.5水压试验同锅炉制造水压试验的规定。锅炉整体水压试验的试验压力允许的压力降>20t/h(1.4MW)B级锅炉△P≤0.15Mpa;<20t/h(1.4MW)B级锅炉△P≤0.10Mpa;C、D
级锅炉△P≤0.05Mpa;5.6锅炉改造锅炉改造是指锅炉受压部件发生结构变化或者燃烧方式发生变化的改造。一、锅炉改造设计的原则1、锅炉改造的设计应当由有相应资质的锅炉制造单位进行;2、锅炉改造后不应当提高额定工作压力和额定工作温度;3、不应当将热水锅
炉改为蒸汽锅炉;二、对锅炉改造施工技术的要求1、锅炉改造与锅炉制造和安装的关系锅炉改造是锅炉制造和安装的延续,在施工工艺有不少共同之处,应该参照锅炉制造和安装的专业技术标准。2、锅炉改造施工技术要求锅炉改造应当参照相应锅炉专业
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规定并符合锅炉制造和安装的专业技术标准的相关技术规定五、安装、改造、修理5.7锅炉修理B级及以下锅炉重大修理的含义1)筒体、封头、管板、炉胆、炉胆顶、回燃室、下脚步圈和集箱等主要受压组件的更换、挖补;2)受
热面管子的更换,数量大于该类受热面管(其分类分为水冷壁、对流管束、过热器、省煤器烟管等)的10%,并且不少于10根;直流、贯流锅炉整组受热面更换。锅炉修理技术的原则1、锅炉受压元(部)件更换应当不低于原设计要求。2、不应当在有压力或者锅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修理受压元(部)件。3、在锅筒、(
锅壳)挖补和补焊之前,修理单位应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工艺试件应当由修理单位焊制。4、锅炉受压元(部)件采用挖补修理时,补板应当是规则的形状;如果采用方形补板时,四个角应当为半径不小于100mm的圆角(若补板的一边与原焊缝的位置重合,此边的两个角可以除外)。5、锅炉受
压元(部)件不应当采用贴补的方法修理。6、锅炉受压元(部)件因应力腐蚀、蠕变、疲劳而产生的局部损伤需要进行修理时,应当更换或者采用挖补方法。受压元(部)件修理后的检验1)受压元(部)件修理后应当进行外观检验、无损检测(其中挖补焊缝应当进行100%无损检测),必
要时还应当进行水(耐)压试验,其合格标准应当符合本规程第4章有关规定;2)采用堆焊修理时,焊接后应当进行表面无损检测;六、安全附件和仪表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1、增加了对安全阀制造许可、产品型式试验和铭牌的要求。2、要求装设高低水位报警装置的蒸汽锅炉由2t/h改为所
有蒸汽锅炉。3、增加了对电站锅炉、室燃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余热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的要求。4、增加了对油、气体和煤粉锅炉燃烧器的安全技术要求。6.1安全阀基本要求:安全阀制造许可、产品型式试验及铭牌等技术要求应当符合《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1)规定。6.1.1
设置一般要求:1、要求:每台锅炉至少应当装设两个安全阀(包括锅筒和过热器安全阀)。2、理由:1)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2)万一一个安全阀发生故障,另一个安全阀仍然可以部分泄压,避免发生事故。二、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可以只装设
一个安全阀:1、额定蒸发量≤0.5t/h的蒸汽锅炉;2、额定蒸发量<4t/h且装设有可靠的超压联锁保护装置的蒸汽锅炉;3、额定热功率≤2.8MW的热水锅炉。六、安全附件和仪表6.1.2安全阀选用(1)蒸汽锅炉的安全阀应当采用全启式弹簧安全阀(2)对于额定工作压力≤0.1M
pa的蒸汽锅炉可以采用静重式安全阀6.1.3蒸汽锅炉安全阀的总排放量1)安全阀流道直经应当≥20mm2)蒸汽锅炉锅筒(壳)上的安全阀总排放量,应当大于额定蒸发量。。3)热水锅炉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当满足所有安全阀开启后锅炉
内的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1.1倍6.1.4安全阀整定压力:(锅炉上有一个安全阀按照表中较低整定压力进行调整)蒸汽锅炉安全阀整定压力当P≤0.8:工作压力加0.03;工作压力加0.05。0.8<P≤5.91.04倍工作
压力1.06倍工作压力。P>5.91.05倍工作压力1.08倍工作压力热水锅炉上的安全阀整定压力:1.1倍工作压力但不小于工作压力加0.07Mpa1.2倍工作压力但不小于工作压力加0.10Mpa6.1.5安全阀的启闭压差概念:是指安
全阀整定压力与回座压力之差作用:压差太大,泄放时间长,热损失大。压差太小,安全阀开启后,回座慢,易颤震。要求:应当为整定压力的4%~7%,最大不超过10%。整定压力小于0.3Mpa时,最大启闭压差为0.03Mpa六、安全附件和仪表6.1.6
安全阀安装要求:锅筒(锅壳)、集箱的最高位置铅直安装中间不能有取用蒸汽或者热水的管路和阀门对于螺纹连接的弹簧安全阀:应当与带有螺纹的短管相连接,而短管与本体连接应当采用焊接结构。几个安全阀如果共同安装在一个锅筒(锅壳)直接相连的短管上,短管的流通截面积应
当不小于所有安全阀流通截面积之和。6.1.7安全阀上的装置1)弹簧式安全阀应当有提升把手和防止随便拧动调整螺钉的装置。2)静重式安全阀应当有防止重片飞脱的装置。六、安全附件和仪表蒸汽锅炉安全阀排汽管作用:保证安全阀动作时排汽畅通运行时安全可靠。设置的要求:1、直通安全地点、足够的流通
截面积、应当预以固定。2、底部应当装有接到安全地点的疏水管,在疏水管上不应当装设阀门。3、两个独立的安全阀的排汽管不应当相连热水锅炉安全阀排水管前面都是和蒸汽锅炉一样,热水锅炉比蒸汽锅炉多排放管上不应当装设阀门,并且应当有防冻措施。6
.1.8安全阀校验1、每年至少校验一次2、可以在锅炉(蒸汽)上也可以在校验台上3、校验后安全阀应有铅封、标牌、校验报告(存入锅炉挡案)6.1.9安全阀使用1、应当定期进行排放试验(工业锅炉每周进行一次自动排放试验)2、严禁锅炉运行中安全阀随便解体,任意提高
安全阀的整定压力或者使安全阀失效。六、安全附件和仪表6.2压力表安装位置:1、蒸汽(热水)锅炉锅筒(锅壳)上;2、给水调节阀前;3、省煤器出口;4、热水锅炉进水阀出口和出水阀进口;5、热水锅炉循环水泵的出口、进口;6、燃油锅炉、燃煤锅炉的点火
油系统的油泵进口(回油)及出口;7、燃气锅炉、燃煤锅炉的点火系统的气源出口及燃气阀组稳压阀(调压阀)后。选用:精度应当不低于2.5级、量程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5倍~3.0倍,最好选用2倍、压力表盘大小不小于100mm(清楚地看到压力指示)。校验:每半年至少校验一次、安装前应当
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校验后应当加铅封。安装:1、装设在便于观察和冲洗的位置。2、锅筒与压力表之间应当有存水弯管(缓冲弯管)。3、弯管内经应当不小于10mm。4、压力表与弯管之间应当设置三通
阀门,以便吹洗管路、卸换、校验压力表。使用:1、吹洗压力表的连接管,检查压力表的连接管是否畅通;2、同一部件内两压力表的读数是否一致、正确;3、有无影响观察压力表指示的缺陷(如玻璃、刻度、指针跳动)4、封印损坏或
者超过校验期。六、安全附件和仪表6.3水位测量与示控装置每台蒸汽锅炉锅筒(锅壳)至少应当装设两个彼此独立的直读式水位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可以只装设一个直读式水位表:1)额定蒸发量≤0.5t/h的锅炉
;2)额定蒸发量≤2t/h,且装有一套可靠的水位示控装置的锅炉;3)装有二套各自独立的远程水位测量装置的锅炉;4)电加热锅炉。6.3.1水位表基本要求1、应当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上下可见边缘25mm)2、玻璃管
式水位表的应当有防护装置,并且不应当妨碍观察真实水位,玻璃管的内经应当不小于8mm。3、水位表应当有放水阀门和连接到安全地点的放水管。6.3.2使用水位是否清晰可见、照明是否良好、两只(或一二次)水位表显示的水位是否一致、冲洗水位表,检验汽、水连管是否
畅通。、水位示控装置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六、安全附件和仪表6.4温度测量装置位置:(1)铸铁省煤器出口水温(2)排烟温度(3)热水锅炉进口、出口水温;量程:一般为工作温度的1.5倍~2倍。检验:温度仪表经法定计量单位的校验有效期内。6.5排污和放水装置要求:1、蒸汽锅炉锅筒(锅壳)、立式锅炉下脚
圈和水循环系统的最低处(集箱)都需要装设排污阀。2、排污阀的公称通经为20mm~65mm,卧式锅壳锅炉锅壳上的排污阀的公称通经不小于40mm。3、额定蒸发量>1t/h的蒸汽锅炉和B级热水锅炉,排污管上装设两个串联的阀门,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排污阀,且安装在靠近排污管
线出口一侧。4、锅炉的排污阀、排污管不宜采用螺纹连接。六、安全附件和仪表6.6安全保护装置1、高、低水位报警:报警信号应当能够区分、≥2t/h的锅炉,还应当装设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2、超压报警:≥6t/h的锅炉,应当装设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动作整定值应当低于安全阀较低整定压力值。3、超温
报警:B级锅炉及额定热功率≥7MW的C级锅炉,应当装设超温报警装置和联锁保护装置、层燃锅炉应当装设当锅炉的压力降低到会发生汽化或者水温超过了规定值以及循环水泵突然停止运转时,能够自动切断鼓、引风的装置
。4、点火控制与熄火保护(室燃炉)室燃锅炉危险性:1、室燃锅炉的点火前,如果没有充分吹扫炉膛内存积的可燃物,而盲目点火,可能会发生炉膛爆炸。2、锅炉运行中突然灭火,而未立即停止燃料供应,进入炉膛的燃料达到一定的份额,就会发生炉膛爆炸事故。在点火过程控制中-总通风量>
3倍的从炉膛到烟囱进口烟道总容积、通风时间>20s(水管锅炉的通风时间水管锅炉的通风时间至少持续>60s)熄火保护装置动作时-应当保证自动切断燃料供应5、燃烧器点火、熄火安全时间的规定概念:燃烧器启动时,从燃料进入炉膛点火失败到燃料快速切断装
置开始动作的时间称为点火安全时间。燃烧器运行时,从火焰熄灭到快速切断装置开始动作的时间称为熄火安全时间。时间:额定燃油量(kg/h)≤30-点火安全时间≤10S;其它≤5S熄火安全时间均是≤1S七、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1
、增加了对燃烧设备及燃烧系统的要求。2、增加了煤粉锅炉制粉系统的要求。3、增加了锅炉水处理设备及系统的内容和要求。燃烧系统配置的影响配置不好,会导致燃料燃烧困难,不易着火、燃料燃烧不尽,增加能耗、增加污染物排放,恶化生态环境、设备损坏,造成人身伤
亡事故。7.1燃油(气)锅炉燃烧器:应当符合《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TSGZB001)的要求,按照《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TSGZB002)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取得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方
可投入使用。燃油(气)锅炉燃料供应主管路:燃油:在主控制阀前的主供应管便于操作、安全的地方设有手动快速切断阀;燃气:在燃气供气主管路上,应当设置具有联锁功能的放散阀组;(放散阀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排放一定量气体的阀,通过泄放管排到安全区域)七、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
7.2汽水系统锅炉给水系统的组成:水源(软水箱)、给水泵(包括备用水泵)、给水管道、给水阀门等。要求1、应当保证对锅炉可靠供水2、给水泵的总流量是额定蒸发量时所需水量的1.1倍3、额定蒸发量>4t/h的蒸汽锅炉应当装设自动给水调节装置同时在便于操作的地点装设手动控
制给水的装置。4、给水泵出口应当设置止回阀和切断阀,给水止回阀应当装设在给水泵和切断阀之间,并与切断阀紧密相连。(切断、调节、水倒流)5、铸铁省煤器的出口也应当装设切断阀和止回阀。6、主汽阀应当装设在靠近锅筒、多台锅炉并联运行时,锅炉
与蒸汽母管连接的每根蒸汽管上,应当装设两个切断阀,切断阀门之间应当装有通向大气内经>18mm的疏水管和阀门,锅炉出口与第一个切断阀(主汽阀)间应当装设放汽管和阀门;7、对于锅筒(锅壳)、省煤器可能聚集空气的地方应当装设排气阀。8、水处理系统设
计符合GB/T50109《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9、管道阀门应当有明显标志。八、使用管理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1、修改了使用登记的要求。2、增加了锅炉使用管理制度的要求。3、明确了锅炉使用管理纪录的要求
。4、增加了锅炉水(介)质处理作业人员的要求。5、增加了电站锅炉的有关特别规定。8.1基本要求:使用登记:使用单位使用前后30日到质监部门逐台办理技术档案:使用单位逐台建立。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的规范性文件是单位管理水平的一种象征。1、岗
位责任制2、巡回检查制度3、交接班制度4、锅炉及辅助设备的操作规程5、设备维护保养制度6、水(介)质管理制度7、安全管理制度8、节能管理制度。使用记录:是锅炉安全运行的见证、锅炉事故分析的依据。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1)锅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运
行记录;(2)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汽水品质化验记录;(3)交接班记录;(4)锅炉、燃烧、辅助设备维修保养记录;(5)锅炉、燃烧、辅助设备检查记录(6)锅炉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7)锅炉停炉保养记录。八、使用管理8.2安全要求:运行:运行前做好各种检查然后操作规程启动和运行,
运行中不得提高运行参数,压火时保证参数正常范围。发现影响安全运行时应当立即停炉。检修:进入锅炉前要有效的隔断蒸汽、水、烟气、油、燃气的来源并打开各孔使空气流通一段时间。进入锅炉照明电压不能超过24V,禁止明
火。8.3水处理:依据:《锅炉水(介)质处理监督管理规则》(TSGG5001-2010)目的:防垢,节约能源;防腐,延长锅炉使用寿命;防止蒸汽带水,保证蒸汽品质。标准: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时机(频次):额定蒸发量≥4T/h、额定热功率≥4.2MW每4小时一
次;额定蒸发量≥1<4(T/h)、额定热功率≥0.7<4.2(MW)每8小时一次。项目:工业锅炉一般为硬度、碱度、PH值(有除氧要求的还水溶解氧含量)对于蒸汽锅炉还应当检测锅水和给水氯离子含量并且计算排污率。八、使用管理8.4定期排
污依据:根据锅炉锅水水质进行确定、按照水质变化进行调整。目的:排除聚集在锅筒(锅壳)或者集箱底部水垢或水渣、含盐分较高的锅水及锅水中的腐蚀物及沉淀物操作要求:蒸汽锅炉排污要在低负荷时进行同时严格监视水位。8.5锅炉化学清洗依据:TRGG5003-2008《锅炉化学清洗规则》条件:锅炉受热面被水
垢覆盖80%以上且平均水垢厚度达到或超过下列数值1mm,锅炉受热面有严重的锈蚀。要求:锅炉酸洗间隔时间不宜少于二年。8.6停炉保养目的:减少空气中的氧气与金属表面接触防止设备停炉期间发生氧腐蚀。方法:湿法保养、干法保养8.7事故报告和处理按照《特种设备事故
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事故分级是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1、特别重大2、重大3、较大4、一般九、检验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1、增加了首次内部检验的规定。2、增加了不能按期停炉检验的处理规定。3、调整了
水(耐)压试验周期的规定。4、增加了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处理的原则规定。5、增加了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耐)压试验结论的规定。9.1监督检验: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过程都需进行监督检验并出具检验证书。9.2定期检验:概念
:按照一定的周期,对在用锅炉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出结论性结论的过程。种类:停炉状态下的内部检验、水(耐)压试验、运行状态下的外部检验。周期:外部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内部检验,一般每二年进行一次;水(耐)压试验,检验人员或者使用单位对设备安全状况有怀疑时,应当
进行水(耐)压试验;因结构原因无法进行内部检验时,应当每3年进行一次水(耐)压试验。特殊情况内部检验:首次内部检验在锅炉投入运行后一年进行;移装锅炉投运前;锅炉停止运行一年以上恢复运行前;检验前准备:使用单位提前1个月向检验
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准备好锅炉的技术资料和运行纪录;内部检验时应停炉、放水、清灰、打开各孔冷却并通风换气;有效的隔断蒸汽、水、烟气、油、燃气的来源;根据检验需求进行相应的配合。九、检验检验缺陷:内部:1、裂纹2、腐蚀3、沟槽4、变形
5、过热6、磨损7、积灰8、结垢外部:1、检验问题的整改2、设备及人员登记持证3、管理制度及各类记录见证;4、设备运转;5、安全附件及联锁保护装置;6、水处理情况;水压试验:1、严密性2、强度水压试验压力:P(工作压力)<0.8MPa,试验压力1.5P,但不小于0.2Mpa;0
.8Mpa≤P≤1.6Mpa,试验压力P+0.4Mpa缺陷处理:按合乎使用的原则进行处理,明确缺陷性质,存在的位置,危害程度。例如:水管管子直段弯曲变形量不超过本身长度的2%或直径,烟管管子直段弯曲变形量不超过管子本身直径时,可以不做处理进行监控,变形超
过规定时应进行修理(复位、挖补、更换)。十、热水锅炉及系统主要内容:1、锅炉超温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由原来的4.2MW放宽至7MW。紧急情况,能够自动切断鼓、引风。2、热水系统的要求直接引用GB50041《锅
炉房设计规范》。3、在出水阀前出水管的最高处应当装设集气装置。4、锅筒(锅壳)最高处或者出水管上都应当装设紧急泄放管,内经不小于25mm。泄放管上应当装设泄放阀运行时关闭。5、对除污器定期进行内部清理。以清除热水系统回水干
管中沉积的杂质。6、启动顺序:先开循环泵。系统水循环正常后,才能提高炉温。7、停炉顺序;先停炉待出口水温降到50℃以下时才能停泵。8、排污:根据运行情况及水质化验结果,锅水温度小于100℃时,才能进行排污防止失压而汽化。十二、铸铁锅炉要点:铸铁炉参数范围:1、蒸汽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小于0.
1Mpa。2、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低于120℃且额定工作压力不超过0.7Mpa。铸铁锅炉的优点:1、耐腐蚀性高2、安装方便3、使用寿命长4、制造成本低。5、燃油(气)铸铁锅炉燃烧效率较高。设计要求:额定工作压力应当不低于额定出水温度加40℃对
应的饱和压力;结构应当是组合式的,锅片之间连接处应当可靠地密封。锅片的最小壁厚一般不小于5mm,锅片之间的紧固拉杆直经一般不小于10mm;容易积垢的部位应当设置内经不小于25mm的清洗孔。水压试验:1、锅片毛胚件、机加工后、修理后及其它受压
铸件应当逐件进行水压试验。2、组装后应当整体进行水压试验:蒸汽锅炉不小于0.4Mpa;热水锅炉1.5p,且不小于0.4铸件修补:不应当采用焊补的方法进行修理。13、D级锅炉蒸汽锅炉,(1)P≤0.8Mpa,并30L≤V≤50
L;(2)汽水两用锅炉,P≤0.04Mpa并且D≤0.5t/h;(3)仅用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并且t≤95°C;要点:(1)汽水两用锅炉和热水锅炉受压元(部)件可以采用铝、铜合金以及不锈钢材料,管子可以采用焊接管。锅筒(锅壳)、炉胆的封头、管板可以采用插入式全焊透的T形连接结构。(2)在满足强度
计算的情况下,锅筒(锅壳)、炉胆(顶)、管板(封头)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3mm,铝制锅炉锅筒(锅壳)或者炉胆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4mm。(3)锅炉禁止改造。(4)锅炉本体上至少装设一个弹簧式安全阀,流道直经应当≥10m
m,一个压力表和水位计,可靠的超压、低水位报警或者联锁保护装置。(5)排污管与排污阀可以采用螺纹连接(6)除汽水两用炉外其它不需要安装告知、不实施安装监督检验。(7)汽水两用锅炉应当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其它锅炉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14、常压锅炉要点:1、锅炉本体开孔或者用连通管
与大气相通,在任何情况下锅炉本体顶部表压为零的锅炉。2、应当满足JB/7985《常压热水锅炉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3、额定热功率应当≤2.8MW。4、严禁改作承压锅炉使用。5、大气连通管开孔当量直径Dd=20+88Q6、操作人员应经
过培训,持证。7、水质应符合GB1576规定。8、安装前应告之特种设备监察同意、经检验合格办理常压锅炉使用证。9、检验周期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