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培训课件.pptx,共(141)页,1.042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68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LOGO第四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外汇与汇率外汇外汇的概念外汇的特征外汇的分类汇率汇率的涵义汇率的标价方法汇率的种类美元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汇率的决定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西方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
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汇率制度及我国的汇率制度⚫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一国货币一般不能在另一国流通,国际上又没有统一的世界货币,而从事国际经济又要涉及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由此便产生了汇率和外汇。一、外汇(一)外汇的概念外汇(Foreignexchan
ges)的概念有动态和静态之分。1.动态的外汇是一种汇兑行为,指把一个国家货币兑换为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的金融活动。第一节外汇与汇率假定中国出口商向日本进口商出口一批商品,货款100万美元。日本进口商中国银行日本银行中国出口商汇票美元汇票美元汇票日元人民币存款2.静态的外汇
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或工具,或者说是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支付工具。(1)广义的外汇(2)狭义的外汇(1)广义的外汇❖广义的静态外汇泛指一国拥有的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如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纸币和铸币、存款凭证、股票、政
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和息票等。❖IMF对其的解释是:“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国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持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的外汇是指
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①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SDR);❖⑤其他外汇资产。(2)狭义的
外汇⚫狭义的外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支付手段,其主体是在国外银行的外币存款。世界上主要货币名称$外汇动态意义上的外汇静态意义上的外汇国际汇兑广义上说狭义上说外国货币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
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其它货币资产不包括广义外汇中的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等(二)外汇的特征❖外币性❖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二、外汇的价格—汇率(一)汇率的概念❖汇率(ExchangeRate)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一个国家的货币用
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所表示的价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货币的对外价值。也称汇价、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或外汇兑换率。USD1=CNY6.800USD1=JPY98.00外汇牌价表(二)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间接标价法(Indi
rectQuotation)❖美元标价法(USDollarQuotation)1.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个、100个、10000个)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
币的价格。也称应付标价法。❖USD1=CNY6.800❖外币是基准货币本币是报价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下,数值增加,体现外汇汇率上升,数值减少,体现外汇汇率下降。例如:在我国USD1=CNY6.8600USD1=CNY6.8700数值增加外汇汇率(美元汇率)上升在东京USD1=JPY99.00US
D1=JPY98.00数值减少外汇汇率(美元汇率)下降2.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个、100个、10000个)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即以外国货币来表示本
国货币的价格。在纽约USD1=JPY98.00本币是基准货币外币是报价货币伦敦外汇市场上,英镑兑换美元❖目前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只有英国、美国(自1978年9月1日起除了对英镑之外)、澳大利亚、EUR等。❖在间接标价法下,数值增加,体现外
汇汇率下降,数值减少,体现外汇汇率上升。例如:在纽约USD1=JPY98.00USD1=JPY99.00数值增加外汇汇率(日元汇率)下降USD1=CHF1.1710USD1=CHF1.1700数值减少外汇汇率(瑞士法郎汇率)上升3.美元标价法❖美元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兑换多少其
他各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法。❖在美元标价法下,美元的数额始终固定不变,汇率的变化通过其他国家货币数量的变化来表现出来。❖瑞士苏黎士某银行面对某一外国客户的询价,报出的货币汇价为:USD1=CAD1.0188USD1=AUD1.0924USD1=JPY90.14。❖1、下
面两种牌价分别属于()。伦敦外汇市场汇率:GBP1=USD1.7529;中国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HKD100=CNY103.72。A、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C、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D、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2、在美国,美元对英镑按()计价。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应收标价法❖3、以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是()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应收标价法❖4、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
定❖5、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价值的上下波动与相应的外币价值的变动在方向上(),与本币价值的变动在方向上()。A、一致、相反B、相反、一致C、无关系D、不确定(三)汇率的种类❖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汇率可划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按
制定汇率的不同方法划分,汇率可划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按外汇买卖成交后交割时间的长短不同,汇率可划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按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不同,汇率可划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按纸币制度下是否考虑通货膨胀率,汇率可划分为名义汇率和实
际汇率❖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汇率可划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按适用范围划分,汇率可划分为单一汇率、复汇率1.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汇率可划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买入汇率(BuyingRate)又称买价或银行出价
,它是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卖出汇率(SellingRrate)又称卖价或银行要价,它是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如何区分买入价和卖出价?❖例如:中国USD1=CNY6.800
5~6.8015银行买入价卖出价客户卖出价买入价伦敦GBP1=USD1.4870~1.4890卖出价买入价区分汇率的买价和卖价的注意事项❖买价和买价都是站在银行的角度来讲的,而不是客户的角度。客户如果是要买入外汇,则需要按照银行的卖价进行交易,因为对银行来讲是卖出外
汇;如果客户需要卖出外汇则要遵循银行的买价。如果是两家银行进行交易,这个买价和卖价则是报价行的买价和卖价。❖买价和卖价的对象是外汇,而不是本币。如在中国市场上,买价和卖价指的是人民币以外的货币。❖如果在一个汇率等式中,没有本币可
以参考,我们可以这样对买价和卖价进行区分:处于等式左端的基础货币,其买价在前,卖价在后。而处于等式右端的报价货币,其卖价在前,买价在后。注意:⑴买入或卖出都是站在报价银行的立场来说的,而不是站在进出口商或询价银行的角度。⑵按国际惯例,外汇交易在报价时通常可只报出小数(如上例中的05/35
或70/90),大数省略不报(如上例中的1.75或1.88),在交易成交后再确定全部的汇率1.7505或1.8870。⑶买价与卖价之间的差额,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中间汇率(MiddleRate)又称中间价,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
均数,用公式表示为: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现钞汇率也成钞价,是指银行买卖外币钞票(包括铸币)的价格。❖现汇汇率是指银行买卖外币现汇的价格。❖现钞买入价一般比现汇买入价要低,现钞卖出价与现汇卖出价一般相
同。中国工商银行人民币即期外汇牌价2.按制定汇率的不同方法划分,汇率可划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基本汇率——在众多的外国货币中选择一种货币作为关键货币,根据本国货币与这种关键货币的实际价值对比而制定出的汇率。❖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在
各国基本汇率的基础上换算出来的各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交叉汇率的计算方法.ppt(参教材124页)练习(1)已知:EUR1=USD:1.2600-1.2630USD1=CNY:6.6800-6.6824求:EUR/CNY的汇率(2)已知:USD1=CHF:1.16
30-1.1660USD1=CNY:6.6800-6.6824求:CHF/CNY的汇率(3)已知:USD/CHF:1.1630-1.1660USD/HKD:7.7510-7.7550求:CHF/HKD的汇率
练习(4)已知:EUR1=CNY7.1125-7.1625USD1=CNY6.5401-6.5663求:EUR/USD的汇率❖(1)解:EUR/USD1.26001.2630USD/CNY6.68006.6824得:EUR/CNY=8.4168-8.4399❖(2)解:USD/CNY6.6800
6.6824USD/CHF1.16301.1660得:CHF/CNY=5.7290-5.7458同边相乘交叉相除❖(3)解:USD/HKD:7.7510-7.7550USD/CHF:1.1630-1.1660得:CHF/HKD=6.6475-6.6687❖(4)解:EUR1=CNY7.11
25-7.1625CNY1=USD1/6.5663-1/6.5401得:EUR/USD=1.0832-1.0952交叉相除★交割(Delivery):双方各自按照对方的要求,将卖出的货币解入对方指定的账户的处理过程。即期汇率(SpotExchangeRate)又称现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
的双方在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手续时所使用的汇率。远期汇率(ForwardExchangeRate)又称期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的双方事先约定,据以在未来约定的期限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3.按外汇买卖成交后交割时间的长短
不同,汇率可划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远期汇率的两报价方法:(参教材124-126页)⑴完整汇率(OutrightRate)报价方法又称直接报价方法,是直接将各种不同交割期限的远期买入价、卖出价完整地表示出来。⑵远期差价报价方法,又称掉期率(SwapRate)或点数汇率(Poi
ntsRate)报价方法,是指不直接公布远期汇率,而只报出即期汇率和各期的远期差价即掉期率,然后再根据掉期率来计算远期汇率。升水(atpremium)表示期汇比现汇贵;贴水(atdiscount)表示期汇比现汇便宜;平价(atpar)
表示两者相等。升贴水的幅度一般用点数来表示,每点(point)为万分之一,即0.0001。远期汇率与利率的关系远期汇率与利率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是升水还是贴水,升水或贴水
的具体数字以及升水或贴水的年率,受两种货币之间的利息率水平与即期汇率的直接影响。远期外汇的升贴水受两地利差制约银行经营外汇业务通常遵循买卖平衡原则。假设英国某银行卖出远期美元较多,买进远期美元较少,二者之间不能平衡(空头)。该银行必须拿出一定英镑的现汇,购买相当上述差额的美元现汇,将其存放于
美国某银行,以备已卖出的美元外汇到期时办理交割。若纽约利率低于伦敦,该银行将在利息上受到损失。该银行要把由于经营该项远期外汇业务引起的利息损失,转嫁给远期外汇美元的购买者,即客户买进远期美元的汇率应高于即期美元的汇率,从而发生美元升水。举例说明假设:伦敦的市场利率(年率)为9.5
%,纽约是7%,伦敦市场的美元即期汇率为£1=$1.9600。英国银行卖出即期美元现汇19600,向顾客索要10000英镑;如果银行出卖3个月期的美元远期外汇,向顾客索要10062.5英镑。为什么?因为该行为能补进3个月远期美元外汇,必须动用自己的资金10000英
镑,按£1=$1.9600比价购买19600美元即期外汇,存放于美国某银行,以备3个月后向顾客交割。该行的利差损失是2.5%,具体金额为10000×2.5%×3/12=62.5(英镑)。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远期汇率会升水,利率高的国
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贴水。②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差异,决定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异,并大致和利率的差异保持平衡。4.按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不同,汇率可划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官方汇率(OfficialRate)又称外汇牌价或法定汇率,是一国货币当局规定的,要求一切外汇交易都采用的汇率。❖市场
汇率(MarketRate)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自由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它由市场上外汇供求关系所决定,随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5.按纸币制度下是否考虑通货膨胀率,汇率可划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名义汇率(NominalExchang
eRate)一般指汇率的市场标价,即外汇牌价公布的汇率。❖实际汇率(RealExchangeRate)有两种涵义(1)是相对于名义汇率而言,是名义汇率与各国政府为达到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目的而对各类出口商品进行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之
和或之差,即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2)是指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汇率,反映了通货膨胀对名义汇率的影响。它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通过同一时期两国相对物价指数调整而得来的,计算公式为:E=SP﹡/P其中,E为实际汇率,S为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下)
,P﹡为外国的物价指数,P为本国的物价指数。❖有效汇率:是一种以某个变量为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它指报告期一国货币对各个样本国货币的汇率以选定的变量为权数计算出的与基期汇率之比的加权平均汇率之和。❖有效汇率又可分为实际有效汇率以及名义有效汇率。(
参教材76页)6.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汇率可划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固定汇率(FixedRate)是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汇率保持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以内。固定汇率是在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安排的主要形式。❖浮动汇率
(FloatingRate)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的固定比价,也没有任何汇率波动幅度的上下限,而是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浮动汇率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崩溃以来各国汇率安排的主要形式。7.按适用范围,汇率可划分为单一汇率和复汇率❖单一汇率
(FixedRate)是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对本国货币只规定一种买卖价格。❖复汇率(FloatingRate)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对本国货币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买卖价格,分为双重汇率和多重汇率。第二节汇率的形成与变动一、汇率形成机制二、汇率的变动1、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铸币平价(Mint
Parity,两种货币含金量之比)就成为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可表示为:英国曾规定:1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开金(24开为纯金),即含金量为113.0016格令(合7.3224g纯金)。美国则规定:1美元金币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90%,即含金量
为23.22格令(合1.504656g纯金)。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113.0016/23.22=4.8665或7.3324/1.504656=4.8665即1英镑折合4.8665美元(一)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AABB国货币的含金量一单位的国货币若
干单位的国货币国货币的含金量2、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变动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统称黄金输送点,是指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和输入国境的界限。黄金输送点(GoldPoint):是指在金本位制度下外汇汇率波动引起
黄金输出和输入国境的界限,它等于铸币平价加(减)运送黄金的费用。❖例:在两国之间运送黄金,要支付包装费、检验费、运费、保险费和运送期间的利息。一战前,在英美两国之间运送一英镑黄金的费用为所运送黄金价值的0.5%
~0.7%,按平均数0.6%计算约为0.03美元,那么,铸币平价4.8665美元加、减0.03美元就是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4.8665+0.03-0.03>$4.8965从美国购买黄金运往英国<$4.8365用英镑购买黄金运回美国3、汇率波动的原则❖汇率围绕铸币
平价,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在黄金输出点与输入点之间上下波动。金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原则4.89654.86654.83655.00003.0000(二)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1、汇率的决定(1)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各国货币与美元的货币平价(2)
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纸币的购买力2、外汇市场的供求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S>D),外汇汇率就会面临下跌的压力;外汇的供给小于需求(S<D=,外汇汇率就会面临上涨的压力。只有当外汇的供给和需求相等于时,外汇市场在汇率处达到均衡
。3、汇率波动的原则(1)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各国货币与美元的货币平价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波动(2)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波动❖(一)货币的升值与贬值❖(二)汇率变动幅度的计算❖(三)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四)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二、汇率的变动(一)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法定升值和贬值如果政府正式宣布提高本国货币的法定平价,或者提高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基准汇率,即是法定升值,反之则是法定贬值。❖上浮与下浮指货币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
动,但其法定平价并未调整。汇率上升,称为上浮;汇率下降,则称为下浮。❖高估与低估汇率的高估与低估是指货币的汇率高于或低于其均衡汇率。(二)汇率变动的幅度()()()%100−=值后的新汇率贬升值后的新汇率贬升原汇率值率贬升1、对于报价货币,汇率变动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100−=原汇率原汇率值后的新汇率贬升值率贬升2、对于基础货币,汇率变动幅度的计算公式为:计算结果为正为升值率,结果为负为贬值率。(三)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利率水平差异市场心理预期中央银行干预影响汇率变
动因素短期因素长期因素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1.国际收支Q1Q0Q2E1D2SQQ1Q0Q2S0S1DS2EE1E00E2EQD1E0E2D0国际收支状况对汇率变动的影响2.通货膨胀率差异E1E0QS0S1D0E
0D1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动的影响1、生产率↑→生产成本↓→商品的价格↓→顺差→(经常项目)2、投资机会↑→资本内流↑→本币需求↑→(资本项目)3、经济实力↑→储备↑→干预能力↑→货币信誉↑→(国家实力)4、升值预期出现→本币买入↑→本币需求↑→(外汇投机)经济增长本币升值3.经济增长率差异(1)
经济增长导致本币升值:(2)经济增长导致本币贬值经济↑:内需↑→供给不足→进口↑→如果出口增长慢于进口→国际收支将恶化→本币贬值。(经常项目)较高的经济增长、较高的通货膨胀→资金外流→本币贬值。(资本与金融项目)4.利率差异(1)本国利率↑→短
期资本流入↑→该国货币需求↑→本币汇率↑(资本与金融账户)(2)本国利率↑→抑制总需求→进口↓→国际收支顺差→本币汇率↑(经常账户)利率与汇率的变化是同方向的;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短期的。(历史上:美国的高利率,于是美元坚挺;瑞士的低利率和倒收利息,缓解瑞士法
郎升值的负效应。中国利率上升,人民币升值)瑞士倒收利息缓解瑞士法郎升值压力瑞士银行制度发达,每年资本大量流入:瑞信宣布对瑞士法郎存款实施负利率_财经_腾讯网.htm资本流入↑洗钱、走私、贩毒瑞士法郎需求↑瑞士法郎↑出口↓失业率↑企业利润↓财政收入↓GDP↓倒收利息中国利率上升
2007年6次加息2008年1-6月人民币升值超7%历年人民币存款利率变动表.doc5.市场心理预期❖预期某种货币升值→买入↑→求大于供→货币升值货币政策利率↓准备金率↓买入证券经济增长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升值投资机会↑资本内流↑本
币升值升值预期投机资本流入↑本币升值6.中央银行干预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美媒称缘于中国央行干预_参考消息专区.htm(4)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以本币贬值为例:出口:❖本币贬值后,等值本币的出
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会折合为比以前更少的外币,使国外销售价格下降,竞争力增强,出口扩大(用间接标价法较容易理解)CNY1=USD0.8CNY1=USD0.6❖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外币售价不变,本币贬值后,会使等值外币换回比以前更多的本币
,国内出口利润增加,从而提高出口商的积极性,出口数量增加(用直接标价法较容易理解)USD1=CNY6USD1=CNY8❖本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会使出口商利润增加,使出口规模扩大。❖本币贬值对进口的影响:与出口相反,本币贬值后,以外币计价的进口商品在国内销售时,折合的本币价格比贬值前高
,进口成本增加,利润减少。USD1=CNY6USD1=CNY8❖本币贬值会自动抑制商品进口故一般情况下,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有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不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逆差,增加贸易顺差;而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后,则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不利于本国商品
的出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第三节西方汇率决定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说资本市场说购买力平价理论一、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简称PPP)是西方
诸多汇率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1802年,英国经济学家桑顿(H.Thornton)最早提出了购买力平价思想。1922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在其出版的《1914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首次清晰而强有力地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后人公认卡塞尔为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创立者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核心观点卡塞尔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某国的货币,是因为这些货币在该国市场上具有购买力,可以买到该国的商品和劳务。因此,货币的价格取决于它对商品的购买力,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就由两国货币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比率决定
,购买力比率即是购买力平价。(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PurchasingPowerParity)➢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PurchasingPowerPa
rity)➢绝对形式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相对形式说明的是在两个时间内汇率的变动1.绝对购买力平价❖基本观点:在某一时点上,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之比决定的。由于货币的购买力可表示为一般物价水平
(通常以物价指数表示)的倒数,故两国货币的汇率就由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公式为:❖其中,E——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本国的一般物价水平——外国的一般物价水平*PEP=P*P(二)购买力平价说的假定条件➢绝对购买力平价暗含着一个重要假设:在国际范围内一价定律(theLaw
ofOnePrice)能够成立。一价定律: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PEP=2.相对购买力平价❖基本观点: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动要与同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相对变动成比例。
❖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分别表示计算期和基期的汇率,❖、分别表示两国基期的物价水平,❖、分别表示两国计算期的物价水平tt0tAABBPPEEPP=()(0)()(0)tE0EAP(0)BP(0)tAP()tBP()❖由于❖上式可变为❖两边同时
除以E0再减1,得即:汇率变化等于同期本国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tt0t1+1ABiEEi=+()()t0tt0ABEEiiE−=−()()(三)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直接把通货膨胀因素引入汇率决定的基础之中;把物价水平与汇率相联系。
但把汇率的变动完全归之于购买力的变化,忽视了其他因素;绝对购买力平价方面的“一价定律”失去意义;该理论的运用有严格的限制和一定的困难。虽然如此,但该学说至尽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
学模型。二、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RateParityTheory)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23年出版的《货币改革论》一书中提出的,后来经济学者相继对远期汇率、即期汇率与利率关系进行了探讨,逐渐形成了现代利率平价理
论。(一)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观点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而且高利率国货币远期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远期必定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牟取利润。但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源共享产生的收益率时,不仅会考虑两种资产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还会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
所产生的收益变动。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结合进行,以避免汇率风险。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货币的现汇汇率下降。远期差价为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由此低利率国货币就会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国货币则会远期贴水。伴随抛补套利
活动的不断进行,远期差价就会不断加大,直到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这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远期差价正好等于两国利差,达到了利率平价。(二)利率平价理论❖定义:套利者在套利的时候,在期汇市场上签订与套利方向相反的远期外汇合同(掉期交易),确定在到期日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水平。
❖若Ia为本国即A国一年期的存款利率,Ib外国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即期汇率为e(直接标价法)。远期汇率为f。❖1单位本币投资于本国一年后的收益为(1+Ia);若投资于外国,首先可兑换为1/e单位的外币,投资一年后的收益为1/e(1+Ib),为规避风险,投资
者按外汇市场上的远期汇率,卖出一年后交割的远期外汇;兑换成本币为f/e(1+Ib)。❖只有当两国的收益相等时,市场才会处于均衡状态,即(1+Ia)=f/e(1+Ib)❖整理并把(1+Ib)看作1,即可得到抛补的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abIIfe
e−=−❖该式的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必将升水,即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必将贴水,即本币在远期将升值。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
,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三)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优点:利率平价理论阐明了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及相关国家利率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角度从商品流动转移到资金流动,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
有助于人们对外汇市场形成机制的认识和了解,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被广泛运用于外汇交易中,成为央行对外汇市场调节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有:❖利率平价说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假定资金能顺利,不受
限制地在国际间流动。❖利率平价理论没有考虑交易成本。并且忽视了市场投机。❖利率平价说还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故套利者能不断进行抛补套利,直到利率平价成立。三、国际收支说(一)国际收支说的早期形式——国际借贷说(TheoryofInternationalIndebt
edness)这一理论产生于金本位制时期,于1861年由英国学者戈逊(G.J.Goschen)在其著作《外汇理论》一书中提出。由于在金本位制下,铸币平价是汇率决定的基础,故客观上需要说明的仅仅是汇率的变动。❖基本内容:1、国际借贷关系的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原因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求,而外汇的供求又源于国
际借贷,因此国际借贷关系的变化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2、只有流动借贷的变化才会影响外汇供求固定借贷是指借贷关系已经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流动借贷是指已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外汇收入)>流动债务(外汇支出)时,外汇汇率下降。❖反
之,外汇汇率上升。❖如果流动借贷平衡,则汇率处于均衡评价:虽然戈逊提出了流动借贷影响外汇供求进而影响汇率,但并未进一步解释究竟哪些因素通过作用于国际收支而影响汇率变化的。(二)现代国际收支说(Balanceofpaymenttheoryofexchang
erate)一些学者在国际借贷说的基础上,利用凯恩斯模型来说明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国际收支作用于汇率,从而形成了现代的国际收支说。❖基本内容:1、假定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2、汇率是外汇市场上的价格,它通过自身变动来实现外汇市
场供求的平衡,从而使国际收支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即:CA—经常账户差额,KA—资本账户差额❖经常账户简单视为商品、劳务进出口。其中进口主要由本国国民收入(Y)和相对价格(p/ep*)决定,出口由外国国民
收入(Y*)和相对价格决定。这样影响经常账户收支的主要因素可表示为:0CAKA+=1(,*,,*,)CAfYYPPe=❖而资本账户收支则主要取决于本国利率(i),外国利率(i*)、以及两国货币之间汇率变动状况的预期〔(Eef-e)/e〕,Eef是投资
者预期未来的即期汇率,e为当前的即期汇率,则:❖将上面两式综合,可得:❖国际收支说的现代形式:2(,*,,)efKAfiieE=(,*,,*,,*,,)0efBPfYYPPiieE==(,*,,*,,*,)efefYYPPiiE=根据该公式,可以得出一国汇率的决定因素
及决定方式,具体为:1、本国国民收入Y↑→M↑→对外汇的需求↑→e↑本币贬值2、外国国民收入Y*↑→X↑→外汇供给↑→e↓本币升值3、本国物价水平P↑→本国产品竞争力↓→CA恶化→e↑(,*,,*,,*,)efefYYPPiiE=4、外国
物价水平P*↑→本国产品竞争力↑→CA改善→e↓5、本国利率i↑→资本内流↑→对外汇的供给↑→e↓6、外国利率i*↑→资本外流增加↑→外汇需求↑→e↑7、对汇率变动的预期市场预期外汇汇率上升时,即Eef↑→资金外流↑→外汇需求↑→e↑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个变量对汇率影响的分析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出的,而实际上,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因此,它们对汇率的确切影响很难简单确定。对国际收支说的评价1、国际收支说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存在的关系。2、国际收支
说的分析基础是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是一种流量,所以是关于汇率决定的流量理论,认为国际收支引起的外汇供求流量决定了汇率水平及其变动,而根据流量分析得出的结论常常与现实不符,例如:外汇市场上交易流量很小的情况下汇率却发生了大幅变动,是常见的事情。对国际收支说的评价3、国际收支
说不能被视为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4、其前提假设较严。四、资产市场说资产市场说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汇率决定理论。这是在国际资金流动获得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汇率变动极为频繁而且波动幅度很大,呈现出与其它资产价格变化相似的特点,这启发人们将汇率视为
一种资产来探讨其价格的确定。从资产市场均衡(存量均衡)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而非国际收支流量均衡来探讨。与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相比,资产市场分析法有着显著的不同:1、决定汇率的因素是存量而不是流量2、预期在汇率的决定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
用。一国金融市场供求存量失衡后,市场均衡的恢复不仅可以通过商品市场的调整来完成,在各国资产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条件下,还能通过国外资产市场的调整来完成。均衡汇率就是指两国资产市场供求存量保持均衡时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因此,资产市场说的分析
方法是将国内外商品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结合起来进行汇率决定的分析。❖在这些市场中,国内外商品之间和资产之间有一个替代程度的问题;在一国国内的各市场间,则有一个受到冲击后进行调整的速度问题。由此,资产市场
说可以划分为:资产市场说的分类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国内外资产之间是否具有完全替代性是货币论否资产组合模型国内各市场调整速度是否相同是弹性价格模型否粘性价格模型(一)汇率的弹性价格分析法(汇率的货币模型)1、基本模型三大假定:(1)AS曲线垂直(总供给固
定),价格完全弹性(2)实际货币需求稳定(3)购买力平价成立(短期长期均成立)❖2、各因素变动对汇率变动的影响(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国货币当局一次性增加货币供给,将导致在现价格下货币供给过剩,由于价格具有完全的弹性,引起物价上
涨而对产出与利率不发生影响,通过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币同比例贬值。(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引起价格下降,通过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币升值。(3)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本国利率的上升,将降低货币需求,在现价格下货币供给过剩,引起价格上升,通过购买
力平价效应,本币贬值。(二)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超调模型超调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于1976年提出。该模型认为:从短期来看,商品价格由于具有粘性,对货币市场的失衡反应很慢,而证券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反应却很灵敏,因而利率与汇率立即发生
变动。短期内,利率与汇率的调整超过了其长期均衡的水平。所以,从长期来看,利率与汇率又会慢慢回到其长期均衡的位置。1、超调模型的基本假定(1)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在长期内较好成立。(2)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不是垂直的。(3)非抛补的利率平价成立,货币需
求稳定。❖2、汇率超调模型是货币论的动态模式当本国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时:(1)长期效应:长期内,价格具有充分的收缩性。由于经济已经处于均衡状态,货币的供给最终导致价格的上升,利率不变,根据购买力平价效应,本
国货币贬值。(2)短期效应:商品价格具有粘性,价格没有变动,而利率和汇率作为资产的价格则可以迅速调整。短期内,货币供给的增加只会造成利率的下降,本币汇率水平超出长期均衡水平。(3)从短期向长期平衡调整:在较长的一个期间内,价
格水平可以进行调整。由于总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时的总产出,引起物价的缓慢上升。货币需求随之上升,造成利率的逐步回升,从而本币缓慢升值。这一升值是在原有过度贬值的基础上进行的,体现为汇率逐步向长期均衡水平靠拢。3、对超调模型的评
价(1)超调模型是对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一种综合,成为开放经济下汇率分析的一般模型。(2)超调模型首次涉及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创立了汇率动态学。超调模型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忽视了流量的分析,很显然,货币贬值带来经常账户的变化,这又会进一步影响一国(三)汇率的资产组合分
析法❖鉴于货币论片面强调货币市场均衡的作用、各国资产完全替代假定等不足,布朗、库礼等学者认为:(1)国内外资产之间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性,国内外资产的风险差异除了汇率风险外,还包括其他风险,因此,主张用“收益-风险”分析法取代套利机制的分析。❖(2)接受多恩布什关于短期内价格粘性的
看法,短期内资产市场的失衡是通过资产市场国内外各种资产的迅速调整来加以消除,而汇率是使资产市场供求存量保持和恢复均衡的关键变量。❖由于引入了一国资产总量,从而将影响资产总量的各种因素纳入分析,尤其是经常账户的变化对这一
总量的影响分析。因此,这一模型是将流量因素与存量因素结合分析。❖1、资产组合分析法的分析假定(1)本国居民持有三种资产:本国货币(M)、本国债券(B)、外国债券(F)。(2)在短期内不考虑持有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的利息收入对资产总量的影响。(3)预期未来汇率不变,则仅有外国利率变
动影响外国债券的收益率。(4)一国资产总量分布在以上三种形式中,根据组合投资的原理决定具体分布情况。比如:某资产收益率上升,投资者处于分散风险的目的,投资者不会全部将资产转化为该资产。❖三大相关市场【本国货币市场
、本国债券市场、外国债券市场】上对应资产的供求不平衡都会带来本国利率和汇率的调整;只有该三大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时,该国资产市场才平衡;因此,在短期内各种资产的供给量既定的情况下,该市场的平衡才确定本国利率和汇率水平。❖长期内,资产市场平衡除要求三大市场平衡外,还要求经常
帐户处于平衡状态2、对资产组合分析法的评价❖优点:一般模型,综合性强。资产组合分析法具有特殊的政策分析价值。❖不足:模型过于复杂,影响实证检验的效果。对流量因素本身未作更专门的分析。第四节汇率制度及我国的汇率制度一、汇率制度的概念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
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表明货币比价确定的原则和方式,包括货币比价变动的界限、调整手段以及维持货币比价所采取的措施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年对汇率制度重新分类❖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2、货币局制度❖3、其他传统的固定盯住制度❖4、盯住平
行汇率带❖5、爬行盯住❖6、爬行带内浮动❖7、不预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8、自由浮动二、固定汇率制度(一)涵义固定汇率制度是指货币比价基本固定的汇率制度。包括:1、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汇率决定于铸币平价;汇率波动幅度一般不会超过黄金输送点。(自
发形成)2、纸币流通下的固定汇率制(黄金—美元本位制,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决定于黄金平价;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汇率在一定的波动幅度内。(人为规定)(二)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1、优点:(1)汇率变动风险较小(2)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主体进行成本、利润核算,从而有利于国际经济
交易的进行与发展❖2、缺点:(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2)维持固定汇率制有时会以牺牲内部均衡为代价(3)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经济变动(4)容易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与混乱三、浮动汇率制度(一)概念:浮动汇率制度指在
纸币流通制度下,允许汇率主要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的汇率制度。(二)类型:❖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单独浮动与联合浮动❖钉住汇率制、有限弹性汇率制和较大弹性汇率制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政府完全放弃汇率干预
、听任它由外汇市场自发调节的汇率制度。❖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货币当局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国际收支和干预市场汇率的制度。单独浮动与联合浮动❖单独浮动:指一国货币不与任何其他国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浮动汇率制。❖联合浮动:指在货币集团内成员国之间维持固定货币比价,这些国家货
币对集团外国家货币共同浮动的汇率制度。钉住汇率制、有限弹性汇率制和较大弹性汇率制❖钉住汇率制:指一国使本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有限弹性汇率制:指货币当局只允许本国货币对被
钉住的货币或货币篮有较小的波动幅度的汇率制度。❖较大弹性汇率制:指货币当局允许汇率有较大波动幅度的汇率制度。(三)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1、优点:❖增加了推行本国经济政策的自主性❖汇率能发挥其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无需太多的外汇储备,可以使更多的外汇资金用于经济发展2、缺点:❖给国际贸
易和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使一国更有通货膨胀倾向❖汇率波动对国内资源的配置形成不利影响❖浮动汇率制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混乱四、两种汇率制度的争论❖现实经济之中,不存在完全的固定制度和完全的浮动制度。五、我国
的汇率制度(一)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1、单一浮动汇率制度(1949-1952年)❖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1953-1973年)❖3、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盯住“一篮子货币”时期(1973-1
980年)❖4、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阶段(1981-1984年)❖5、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阶段(1985-1993年)❖6、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阶段(1994-2005年)❖7、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从2005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
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浮动。第五节外汇管制一、外汇管制的含义外汇管制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平衡国际收支,维护汇率和国内经济稳定,指定或授权某一
政府机构(财政部、中央银行或专设的外汇管理机构)通过法律、法令或法规的形式对外汇买卖、外汇汇率以及外汇资金来源与运用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在金本位时期,由于汇率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故无须实行外汇管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因发生巨额国际收支逆
差,汇率剧烈波动,资金大量外流,因而实行了外汇管制。一战结束后,国际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各国先后取消了外汇管制。1923-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各国又重新实行外汇管制。外汇管制的历史演进国际上外汇管制的概况1、全面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其货币一般是不
可以自由兑换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及东欧国家均属此类。2、实行部分外汇管制的国家❖对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不加限制,但对资本项目的收支还是有限制;❖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及经济状况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均属此类。3、基本上不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允许货币自由兑换,对所有项目均无限制;❖主要有美、英、德
、加等工业发达国家及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资金充裕的石油输出国。二、外汇管制的内容与方式(1)贸易外汇收支的管制出口申报与结售汇制度;进口许可证和配额制度;进行易货贸易和记账贸易避免使用外汇。(2)非贸
易外汇收支的管制限额供汇(旅游、探索、留学等),与贸易相关的从属费用参照贸易外汇收支的管制措施。(一)外汇管制的内容(3)资本输出入管制资本输出入申报审批制度,禁止对外借债,O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4)汇率管制实行差别汇率
制度,频布法定汇率,按法定汇率买卖外汇和进行债权债务结算。(5)黄金、外汇、本币出入境管制禁止私人输出输入黄金;限制私人输出输入外汇、本币现钞。外汇管制措施主要包括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两方面:数量管制就是对外汇交易的数量进行限制,如进出口结汇制度、外汇配额制度、进口许可
证制度、外汇分成制度等。价格管制主要是实行差别汇率制度或复汇率制度、本币币值高估政策等。(二)外汇管制的方式(三)货币自由兑换与“第8条款国”1、货币自由兑换当一种货币的持有人能把该种货币兑换为任何其他国家货币而不受限制,则这种货币就被称为可自由兑换货币。2、“第8条款国”指货币自
由兑换的国家。由于自由兑换的条款集中出现在基金组织协定的第8条,所以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又被称为“第8条款国”。三、外汇管制的利弊分析1、有利方面(1)保护民族产业,促进国内市场发展(2)防止资本外逃,改善国际收支(3)稳定汇率,保证本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顺利推行。(4)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的
危害。2、不利方面(1)不利于参与国际分工,阻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2)不利于外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造成价格扭曲,成本失真,资源配置不合理,外汇市场混乱(3)增加外汇交易成本和纳税人负担(4)加剧国家间的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