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糖适平经典病例-医生沙龙-二甲双胍联合治疗-1004012课件.ppt,共(25)页,1.26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8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糖适平经典病例分享—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联合糖适平治疗病例一患者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0岁•主诉:口干伴多饮、夜尿增多2年,加重3个月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同时伴夜尿3—4次/晚,日尿量约3000ml,一个月内体重下降3kg。检查FBG7.8mmol/L,2hPPG14
.3mmol/L。尿常规:尿酮体阴性。HbA1c为7.9%。诊断“2型糖尿病”。•自行控制饮食及加强运动,拒绝用降糖药治疗。•6个月前血糖结果,FBG8.6mmol/L,2hPPG15.2mmol/L。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均正常,眼底
检查及心电图均无异常。•开始服用二甲双胍0.25g,每日3次。治疗3个月后血糖控制不佳,增加二甲双胍剂量至0.5g,每日3次。•继续治疗3个月,2hPPG仍在14.0mmol/L以上,并且口干、多饮及夜尿增多症状加重,夜尿5—6次/晚。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史•既往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
家族史:母亲及姐姐均患2型糖尿病。•个人生活史:吸烟,10支/日;无酗酒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身高173cm,体重86kg,BMI28.73kg/m2血压150/90mmHg脉搏80次/分•心肺腹检查心肺未见异常体征。•其它必要的
阴性、阳性体征无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实验室检查馒头餐试验:FBG7.8mmol/L,0.5hPPG10.5mmol/L,1hPPG11mmol/L,2hPPG14.5mmol/L,3hPPG10mmol/L;血
浆胰岛素测定空腹15μU/mL,餐后0.5小时22μU/mL,餐后1小时45μU/mL,餐后2小时35μU/mL,餐后3小时16μU/mL。HbA1c9.2%。•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青年男性、肥胖•病程短,胰岛素释放试验提示早时相胰岛
素分泌缺陷,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稍高,伴有胰岛素抵抗•单独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和HbA1c控制不佳糖尿病治疗调整的原因•患者超重、存在胰岛素抵抗,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基础上,应首选二甲双胍治疗。目前二甲双胍剂量已经足够大,血糖仍
控制不佳,应考虑与其它在降糖机制上互补的药物联合治疗。•患者存在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缺陷,可考虑联合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临床研究显示,磺脲类药物可使HbA1c降低1%-2%,是公认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糖适平作为短效磺脲类药物,兼顾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适用于本例患者。糖尿病
治疗调整的经过•给予二甲双胍0.25g,每日3次+糖适平30mg,每日3次,联合治疗•治疗4周后,复查FBG6.8mmol/L,PPG9.6mmol/L,糖适平剂量增加至60mg,每日3次•维持此剂量治疗8周后,复查HbA1
c为7.5%•治疗期间无低血糖发生•体重减轻了2.0kg,随着体重的减低,血压也有所下降调整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表时间体重(kg)血压(mmHg)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HbA(%)糖适平(mg/日)用药前8
6150/907.814.59.2用药4周后84.5140/906.89.690用药12周后84130/806.48.67.5180糖适平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案有以下优点:•作用机制互补:二甲双胍通过促进组织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而糖适平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改善胰岛素敏感
性降低血糖,二者联合用药在作用机制上互补;二甲双胍有减重作用,而糖适平作为短效促泌剂,对体重影响很小,因此,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同时看到了本例患者体重的下降。•有效控制血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糖适平能够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对空腹血糖的控制也很好。本例患者证明了糖适平良好的
临床疗效。•安全性更高:糖适平作为短效磺脲类药物,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很低;本例患者在为期12周的治疗中无低血糖和其它副作用发生。病例二患者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75岁•主诉:夜尿增多1年,加重2个月现病史•患者
1年前出现夜尿增多,夜尿3-5次/晚,夜尿量约1000ml,伴有轻度排尿困难、尿滴沥。无明显口干、多饮及体重变化。前列腺超声检查:轻度前列腺增生。进一步检查血糖,FBG6.5mmol/L,2hPPG13.4mmol/L,H
bA1c为8.5%,诊断“2型糖尿病”。•自行控制饮食及加强运动,未服用降糖药治疗。•3个月后,因血糖控制不佳,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卜可)1.0g,每日1次。服药1个月后,剂量增加至1.0g,每日2次。•近2个月血糖较高,且夜尿增
多症状加重。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史•既往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家族史:无患糖尿病家族史•个人生活史:无吸烟饮酒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身高168cm,体重96kg,BMI34kg/m2血压140/9
0mmHg脉搏65次/分•心肺腹检查心肺未见异常体征•其它必要的阴性、阳性体征无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实验室检查FBG6.3mmol/L,2hPPG12.0mmol/L,HbA1c8.2%。肝肾功能正常。•诊断2型糖尿
病患者临床特点•老年男性,肥胖•糖尿病病程1年•单独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后FBG控制尚可,2hPPG和HbA1c控制不佳糖尿病治疗调整的原因•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基础上,应首选二甲双胍治疗。本例患者
经二甲双胍缓释片(卜可)治疗后,FBG控制尚可,2hPPG和HbA1c未达标,应考虑与其它在降糖机制上互补的药物联合治疗。•临床研究显示,磺脲类药物可以使HbA1c降低1%-2%,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
尿病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糖适平作为短效磺脲类药物,在餐后血糖的控制方面表现更优,适用于本例患者。糖尿病治疗调整的经过•二甲双胍缓释片(卜可)1.0g每日1次+糖适平30mg,每日1次,联合治疗•治疗4周后,
复查FBG5.8mmol/L,2hPPG9.6mmol/L•维持此剂量继续治疗8周后,复查HbA1c下降至7.1%•为期12周的治疗未发生低血糖症状•在调节饮食与运动后,体重减轻4.0kg,血压也较前下降调整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表时间体重(kg)血压(mmHg)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
(mmol/L)HbA(%)糖适平(mg/日)用药前96140/906.312.08.2用药4周后94135/905.89.690用药12周后89130/855.37.87.190糖适平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卜可)的治疗方案有以下优点:•作用机制互补:二甲双胍通过促进组织利用
葡萄糖来降低血糖,并有减重作用;而糖适平通过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作为一个短效促泌剂,对体重影响很小。因此,二者联合治疗使本例患者的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并看到了体重的下降。•有效控制血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糖适平能够全面控制血糖,特别在餐后血糖的控制方
面表现更优。本例患者经二甲双胍缓释片(卜可)治疗后,FBG控制尚可,2hPPG和HbA1c未达标。当联合应用糖适平后,有效降低了餐后血糖,并改善了HbA1c水平。•安全可靠:磺脲类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原则是宜选用半衰期短、排泄快的短、中效药物,同时尽可能不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这是因为老年人
常伴有肾功能下降,降糖药物排泄缓慢,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低血糖。老年人多伴有动脉硬化,如频发低血糖,则易诱发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塞,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特别要防止低血糖。糖适平主要优点是:1).作用时间短,排泄快,血浆
中半衰期仅为1.5小时,持续时间8小时;2).仅少量(不足5%)经肾脏排泄。因此非常适合于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本例患者显示在为期12周的治疗中无低血糖和其它副作用发生。糖适平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卜可)的治疗方案有以下优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