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共(25)页,774.168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6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1、血管收缩2、血小板止血血栓的形成3、血液凝固2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二、血液凝固: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态凝块的过程。实质:3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4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血清:在全血或血浆
凝固之后,静置数小时,可见血凝块回缩,有清澈淡黄色不凝固的液体析出,称为血清。5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血清和血浆的区别: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增加了凝血过程中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和激活了的凝血因子。6生理性止血医学知
识(一)凝血因子(bloodcoagulationfactor):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7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二)、凝血过程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thrombin)最终使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变为纤维蛋白(fibr
in)的过程。9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XXaⅡⅡaⅠⅠa1、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生成2、凝血酶原激活生成凝血酶3、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10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内源性凝血(intrinsicpathway):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外源性凝血(extrinsic
pathway):只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的因子Ⅲ来参与因子Ⅹ的激活途径。11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特点:1、凝血过程是一个正反馈过程。2、Ca2+在多个环节上起促凝作用。3、凝血过程本质上是一种酶促反应连锁反应。12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三、止血栓的溶解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
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纤溶系统的四种成分: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两个过程:纤溶酶原的被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13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一)、纤溶酶原的激活纤溶酶原是一种蛋白质,可以在许多组织中合成,以血浆的的含量最高。14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第一型:组织型纤溶
酶原激活物:产生:血管内皮细胞第二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产生:肾小管、集合管内皮细胞第三型:激肽释放酶15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正常情况下体内的血液为什么不会在血管内凝固?1.体内有体液抗凝系统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TFPI和肝素。2.体内有
细胞抗凝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3.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Ⅻ,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因子Ⅲ,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4.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5.血液中具
有纤溶系统,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16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第四节血型和输血的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血型(bloodgroup):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7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血型不同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
中的红细胞及凝集成簇。18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的分型2、ABO血型的发生与分布19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20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21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二)Rh血型系统1、Rh血型
的发现与分布2、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3、Rh血型的特点与临床意义22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23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三、输血的原则•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育龄期妇女和需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Rh血型相合。•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24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
1、两侧均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2、主侧凝集,不管次侧是否凝集,绝对不能输血3、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可少量、缓慢输血25生理性止血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