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共(92)页,3.840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1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优点:◼高效;◼自控;◼产品质量较稳定;◼节约且使负荷均衡合理。◼缺点:◼菌种易退化;◼易污染杂菌;◼营养物的利用率一般低于单批培养。◼连续发酵生产时间受以上因素限制,一般只能维持数月~1年。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2◼复壮:是指采用适合原种生长的良好培养条件使发生衰退的菌种恢复
原来性状的一种培养方法。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抑制、死亡、消毒、灭菌、防腐、化疗◼抑制(inhibition):是在亚致死剂量因子作用下导致微生物生长停止,但在移去这种因子后生长仍可以恢复的生物学现象。◼死亡(death
):是在致死剂量因子或在亚致死剂量因子长时间作用下,导致微生物生长能力不可逆丧失,即使这种因子移去后生长仍不能恢复的生物学现象。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名词术语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消毒(Disinfection):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利用某种方法杀死物体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一种措
施。◼杀菌和溶菌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6◼防腐(antisepsis):是在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作用下,能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措施。◼化疗(chemotherapy):是指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
以达到治疗该宿主传染病的一种措施。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7比较项目灭菌消毒防腐化疗处理因素强理化因素理化因素理化因素化学治疗剂处理对象任何物体内外生物体表,酒、乳等有机质物体内外宿主体内微生物类型一切微生物有关病原菌一切微生物有关病原菌对微生物作用彻底杀灭杀死或抑制抑制或杀死抑制
或杀死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8温度辐射干燥渗透压微波与超声波过滤除菌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9温度◼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生长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0℃~100℃◼极端下限为-30℃,极端上限为105~300℃◼生长温度三基点:◼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
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10★超过最低生长温度时,微生物不生长,温度过低,甚至会死亡。★超过最高生长温度时,微生物不生长,温度过高,甚至会死亡。★处于最适生长温度时,生长速度最快,代时最短。微生物生长的三个温度基点生
长速度温度停止生长致死最低最高最适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11温度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12低温控制微生物的方法◼常用于保存水产品、肉类、蛋、奶等食品。◼菌(毒)种、疫苗、免疫血清及生物制品等。◼在冬季,水产动物的很多疾病不发生,这主要是病原生物被低温抑制的结果。微生物的控制医
学知识13◼菌种保藏液氮的温度(-196℃)、干冰温度(-70℃)、-20℃和4℃。◼食品冷藏冷藏(0~4℃)与冻藏(-18℃)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14常用的高温消毒灭菌法主要是引起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重要生物高分子发生降解或改变其空间结构等,从而变性或破坏。微生物的控制医学
知识15干热灭菌法◼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h后,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此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如移液管和培养皿等的灭菌。培养基、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不能用干热灭菌。◼优点是可保持物品干燥。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16★焚烧法(incineration):是将
被灭菌物品在火焰中燃烧,使所有的生物质碳化。★特点:简单、彻底,但对被灭菌物品的破坏极大。★适用于无经济价值的物品灭菌,及不怕烧的实验器具,如接种环、镊子、试管或三角瓶口的灭菌等。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17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利用热蒸汽直接在水中加热对物体进行消毒或灭菌。◼在
湿热温度下,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60℃左右处理5~10min后即被杀死;酵母菌细胞和真菌的孢子要在80℃下才被杀死;细菌的芽孢一般要在120℃下处理15min才被杀死。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18在同等条件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原因:1)菌体内含水量越高则蛋白质
凝固温度越低;2)蒸汽具有潜热,当蒸汽与被灭菌的物品接触时,可凝结成水而放出潜热,使温度迅速升高,加强灭菌效果。3)饱和水蒸汽穿透力强;4)湿热易破坏细胞内蛋白质大分子的稳定性,主要破坏氢键结构。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19常压法◼巴氏消毒法:巴斯德提出的低温消毒牛奶、酒类和酱
油等不耐热物质的方法。可杀灭物料中的无芽孢病原菌,又不影响其原有风味。◼低温维持法(lowtemperatureholdingmethod,LTH),例如用于牛奶消毒只要在63℃下维持30min即可。◼高温瞬时法(hightemperatureshorttime,HTST
),用此法作牛奶消毒时只要在72℃下保持15s。◼超高温巴斯德灭菌法(Ultrapasteurization):让液体食品停留在140℃左右3-4s,急剧冷却至75℃,经匀质化后冷却至20℃。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20◼煮沸消毒法:即将消毒物品如注射器、金属用具、解剖用具等在
水中煮沸15min或更长时间,以杀死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营养体和少部分的芽孢或孢子。◼间歇灭菌法:又称分段灭菌法或丁达尔灭菌法。即流通蒸气(或蒸煮)反复灭菌几次。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灭菌,缺点是麻烦、费时。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21加压法◼常规加压蒸气灭
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是利用密闭的高压蒸气灭菌锅进行增压升温灭菌的方法。◼加水盖上锅盖打开放气阀加热煮沸蒸气驱尽锅内原有的空气关闭放气阀继续加热,使锅内蒸气压逐渐上升,随之温度也上升至100℃以上。演示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
22★方法:121℃(1kg/cm2或15磅/英寸2)维持15-20min。112℃(0.5kg/cm2或8磅/英寸2)20-30min。115℃(0.75kg/cm2或11磅/英寸2)20-30min。★适用:耐高温物品,玻璃仪器、含水或不含水的物品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23高压
蒸汽灭菌锅•注意事项:——排净冷空气;——灭菌终了,缓慢降压;——灭菌结束,趁热取出物品。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24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25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26◼连续加压蒸气灭菌法:也称“连消法”。让培养基在管道的流动过程中快速升温、维持和冷却,然后
流进发酵罐。◼仅用于大型发酵厂大批量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一般加热至135~140℃下维持5~15s。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27影响加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灭菌物体的含菌量➢灭菌锅内空气排除程度➢灭菌对象的pH值:pH在6.0-8.0时微生物不易死亡,pH<6.0时,最易引起死亡。➢灭菌对
象的体积➢加热与散热速度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28辐射❖可见光(400~800nm)➢光能自养和光能异养微生物的唯一或主要能源。➢强烈可见光只有在有氧时对不含色素的细菌起伤害作用。❖紫外线(136~400nm)使DNA分子中相
邻的嘧啶形成嘧啶二聚体,抑制DNA复制与转录等功能,杀死微生物。❖X-射线和γ-射线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29干燥❖降低物质的含水量直至干燥,就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食品、衣物等物质的腐败与霉变。❖干燥方法可分为两类,即自
然干燥(熏干、晒干、冷冻干燥)和人工干燥(常压干燥如热风、喷雾、冻结、微波等;真空干燥如真空和冷冻真空干燥)。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0◼等渗溶液对微生物生长有利。◼细胞处于低渗溶液中会吸水膨胀乃至破裂。◼细胞处于高渗溶液中会脱水引起质壁分离
,导致死亡。◼主要用于保存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常用10%~15%食盐或50%~70%的糖来腌渍食品,使微生物不能生长,防止食品腐败。渗透压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1◼根据微生物对高渗透压耐性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三类:高度
嗜盐细菌(20-30%食盐溶液中生长)嗜盐细菌中等嗜盐细菌(5-18%的食盐溶液中生长)低等嗜盐细菌(2-5%的食盐溶液中生长)耐盐细菌(可在10%以下的食盐溶液中生长)耐糖细菌(可在60%以下的含糖高渗溶液中生长)普通微生物一般在0.85~
0.90%的食盐溶液中生长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2微波:是一种波长短而频率较高的电磁波。机理:微波产生热效应,使蛋白质、酶等物质变性,导致微生物死亡。特点:加热均匀,热能利用率高,脱水时间快,加热时间短。应用:食品消毒、灭菌。微波与超声波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3超声波◼频率为200
00~200000Hz的声波人听不见,称为超声波。◼机制◼空穴作用;◼机械能转变成热能。◼应用:裂解菌体和细胞,处理含病毒的组织悬液,提取病毒。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4过滤除菌◼膜滤器◼它是由醋酸纤维素或硝酸纤维素制成的比较坚韧的具有微孔(0.22~0.45μm)的膜
,灭菌后使用,主要用于实验室。漏斗滤膜玻璃座底橡皮塞待灭菌的培养基手持夹抽真空无菌培养基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5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6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7◼化学药剂◼化学治疗剂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8化学
药剂◼杀菌剂是指能杀死一切微生物及其孢子的药物。◼消毒剂是指能迅速杀死病原微生物的药物。◼防腐剂是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表面消毒剂是指对一切细胞都有毒性,不能用作活细胞或机体内治疗用的化学药剂。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39酸和
碱重金属及其盐类有机化合物氧化剂卤素及化合物染色剂表面活性剂表面消毒剂(surfacedisinfactant)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0酸和碱微生物细胞中的DNA,RNA,Pr,E只有在中性条件下才能体现活性,因此酸碱具杀菌作用。酸类主要有乳酸、
醋酸、硼酸、水杨酸、山梨酸、苯甲酸、柠檬酸等。碱类主要是生石灰和氢氧化钠。5-10mL/m3醋酸(熏蒸)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1重金属及其盐类所有的重金属盐对微生物和动物机体都有毒性,作用最强的是Hg、Ag、Cu。作用机理:与-SH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活。0.05~0.1%Hgcl2(
升汞)溶液对大多数细菌有致死作用。0.1~0.5%CuSO4杀真菌、藻类,波尔多(CuSO4+碳)防植物病害。另外还有砷,铋、锑的化合物是治疗梅毒的特效药。0.1~1%AgNO3可消毒皮肤,滴新生儿眼睛可预防眼炎。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2有机化合物醇、醛、酚是常用的杀菌
剂。杀菌机制①损伤细胞膜②蛋白质变性③抑制脱氢酶、氧化酶活性。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3有机化合物甲醛:纯甲醛为气体,35~40%水液为福尔马林。醇是脱水剂、蛋白质变性剂,70%乙醇杀菌效果最好。酚:3~5%
的石炭酸溶液几分钟即可致死细菌。甲酚杀菌力最强。2%煤酚皂液(来苏尔)为甲酚和肥皂的混合液,可用于皮肤的消毒。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4氧化剂K2MnO4使菌体蛋白质氧化,使酶失活。0.1~3%浓度可用于皮肤、果品、餐具消毒。H2O2可清洗伤口。臭氧(O3)是很强的氧化剂,有可能取代氯气
用作饮水消毒。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5卤素及化合物碘杀菌力强,碘酒又名碘酊,是常用的外科消毒杀菌剂,常用的是含碘2%~3%的酒精溶液。氯及氯化物常用于水及食品消毒,其作用机制是产生次氯酸和原子氧而具有杀菌作用。氯,碘是常用的消毒剂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6染色剂干
扰菌体氧化还原电位。阻碍芽孢的形成。亚甲蓝、丫啶黄、利凡诺已应用在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中。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7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表面张力效应的物质叫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新洁尔灭、去污剂、肥皂等➢作用机制:蛋白
质变性,破坏细胞膜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8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49影响因素◼化学药剂的特异性(择优选用)◼化学药剂的浓度(选择既有效又安全的杀菌或抑菌浓度)◼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性◼作用时间和其他环境条件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0化学治疗剂◼一类能选择性地杀
死或抑制人和动物体内病原微生物,并可经口服或注射给药的特殊化学药品。◼磺胺类:磺胺甲噁唑(新诺明)◼抗菌增效剂:三甲基苄二氨嘧啶(TMP、甲氧嘧啶)◼呋喃类:基本禁用◼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咪唑类抗真菌药:克霉唑(三苯甲咪
唑)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1抗代谢药物◼又称代谢拮抗物或代谢类似物。指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结构相似,并可干扰正常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是有机合成药物,如磺胺类、氨基叶酸、异烟肼、6-巯基
腺嘌呤等。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2磺胺药(PABA类似物)磺胺的结构与细菌的一种生长因子——对氨基苯甲酸(PABA)高度相似,是它的代谢类似物,因此两者之间会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3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4生物学方法◼抗生素◼竞争性
和拮抗性微生物◼寄生性微生物◼溶菌酶◼抗体和疫苗◼干扰素◼吞食微生物的生物◼抗微生物的中草药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5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干扰它种生物
(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6抗菌谱◼各种抗生素有其不同的制菌范围,此即抗菌谱。◼青霉素和红霉素主要抗G+细菌;◼链霉素和新霉素以抗G-细菌为主,也抗结核分枝杆菌;◼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和头孢霉素兼抗G+和G-细
菌;◼氯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土霉素同时抗G+、G-细菌以及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称广谱型抗生素;◼放线菌酮、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和制霉菌素对真菌有抑制作用;◼对于病毒性感染,至今还未找到特效抗生素。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7◼作用机制抑制细胞
壁的形成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干扰蛋白质合成抑制核酸复制和固醇结合影响细胞膜透性作用于呼吸链影响能量利用和蛋白结合影响膜屏蔽作用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8●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59某些抗生素的作用部位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60微生物的耐药性◼微生物对以
抗生素为主的药物的抗性简称为抗(耐)药性。◼超级细菌◼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基因突变而产生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61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V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包括NDM-1)◼多重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泛耐药不动杆菌(PDR-AB)◼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XTB)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63日本公布首张“超级细菌”照片◼该细菌长约2μm。同普通大肠菌相比,超级细菌的鞭毛更多,更具灵活性,感染能力也
更强。◼超级细菌的特征是表面覆有一层可抵御白血球攻击的膜,并可以改变形状。拥有“NDM1”基因的"超级"大肠菌照片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64超级细菌袭击全球夺6条命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65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66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机制❑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某类药物作用的结构
缺失❑细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和吸收能力降低❑激活膜上抗药泵蛋白将进入到胞内的药物泵出胞外❑合成某种酶将化学治疗剂变为无活性的形式❑药物受体的亲和性或数量下降❑被药物阻断的代谢途径发生遗传改变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67为了避免出现细菌的耐药性
,用药时的注意事项①第一次使用的药物剂量要足②避免在一个时期或长期多次使用同种抗生素③不同的抗生素(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④对现有抗生素进行改造⑤筛选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这样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又不会使细菌产生抗药
性。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68水产禁用药◼磺胺类:磺胺噻唑、磺胺脒◼呋喃类: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那斯、呋喃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抗生素类:氯霉素、红霉素、杆菌肽锌、泰乐菌素、阿伏霉素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
69渔业禁用药物及替代品简介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70前言◼2002年,农业部此次颁布的渔用禁药为31种(地虫硫磷、六六六、林丹、毒杀芬、滴滴涕、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呋喃丹、杀虫脒、双甲脒、氟氯氰菊酯、五氯酚钠、孔雀石碌、锥虫胂胺、酒石酸锑钾、磺胺噻唑、磺胺脒、呋喃
西林、呋喃唑酮、呋喃那斯、氯霉素、红霉素、杆菌肽锌、泰乐菌素、环丙沙星、阿伏帕星、喹乙醇、速达肥、乙烯雌酚、甲基睾丸酮),这31种按医药学分类,大至可分为十几大类。现将各类药物的特性、危害及其替代产品做如下归纳: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7
1一、有机氯制剂◼1、特性◼在有机氯制剂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有:六六六别名为六氯化苯,还有林丹(丙体六六六)和毒杀芬、DDT等。它们的性状一般都为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体。◼2、作用◼主要作用是杀灭鱼虱、水蜈蚣等敌害。◼3、危害◼以上四种杀虫剂的最大特点是毒性高、自然降解
慢、残留期长,有生物富集作用,长期使用,通过食物链传递,有致癌性,对人体的功能性器官有损害。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72◼4、禁用情况◼在我国六十年代已开始禁用。在国外该类物也已被禁用。◼5、替代品◼在我国有机氯制剂禁用后,取而代之的是有机磷制剂。因此,在日常的养殖
生产上杀虫剂一般选择敌百虫。采用全池泼洒的方法可以预防和治疗三代虫、指环虫、鱼虱、水蜈蚣、锚头鳋、中华鳋等病。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73二、含汞制剂◼1、特性◼含汞制剂主要是甘汞,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氯化汞。此外还有硝
酸亚汞、醋酸汞、吡啶基醋酸汞等。它们均为白色晶状颗粒,遇热还原成汞。汞是一种重金属,对人、牲有毒。◼2、作用◼硝酸亚汞在渔业生产中,主要用于治疗小瓜虫病且显著疗效。同时对车轮虫、斜管虫、白头白嘴病白皮病也有一定的疗效。◼3、危害◼此类产
品是一种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极易产生富集性中毒的一种药物,有较强的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汞在生物体内富集后,不能随代谢排出体外。同样在鱼体内富集后,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汞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当汞在体内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出现肾损害等症状。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74
◼4、禁用情况◼国外已经在水产养殖上禁用这类药物,我国也已禁用。◼5、替代品◼用福尔马林可替代硝酸亚汞。此外中草药合剂(干辣椒粉、生姜、五倍子土荆芥等煎煮)治疗小瓜虫病虽治疗时间长,但疗效比较彻底。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75三、呋喃类◼1、特性◼呋喃类的药物
主要有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那斯、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酸钠及制剂。它们都是柠檬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极易溶解。◼2、作用◼呋喃类的药物在养殖生产上主要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鱼病,如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等。◼3、危害◼长期使用和滥用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险
,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病。◼呋喃唑酮最初应用于人体,用于治疗腹泻。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如果呋喃唑酮残留鱼体,会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可引起溶血性肝坏死等疾病。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
识76◼4、禁用情况◼目前该类药物在欧盟国家已被禁用。我国农业部在禁用渔药中已明确规定:渔业养殖生产禁用此药。在出口食品检测中绝对不允许检出。不仅是水产品,而且是所有食品动物中均不得使用。◼5、替代品◼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氯制剂,如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
、三氯异氰尿酸等。以上这些都可以替代呋喃类的药品。◼此外,对一些皮肤不耐刺激的或某些标明对氯制剂敏感的名优鱼类可使用碘制剂。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77◼4、禁用情况◼该药早已被列为养殖生产禁用药品。◼5、替代品◼用于清
塘消毒的药物很多,主要有生石灰、漂白粉,新产品有氯制剂、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等,以上这些都可替代五氯酚钠。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79五、孔雀石绿◼1、特性◼本品是一种颜料,翠绿到绿色,是一种商品颜料。◼2、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水霉病
,具有杀菌、杀虫抗真菌的作用。用于鱼巢消毒等。◼3、危害◼孔雀石绿有较大的副作用:它能溶解足够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更严重的是孔雀石绿是一种致癌致畸药物,可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4、禁用情况◼此药也被列为养殖生产禁用药品。◼5、替代品◼福尔马林为其替代品之一
,氯制剂也可作为其替代品。此外,亚甲基蓝与孔雀石绿虽同属于染料药物,但较孔雀石绿毒性低,效果好。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80六、抗生素◼1、特性◼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指的是氯霉素、红霉素等,它们都是属于微生物合成
制剂。一般为白色针状晶体,微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2、作用◼氯霉素在渔业生产中主要是用以治疗鳗鱼的赤鳍、红点病,鱼类的弧菌病、痘疮病等。◼红霉素用于治疗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等。◼3、危害◼此次农业部公告第193
号禁用清单规定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制剂。该药对人类的毒性较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此外,该药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形成,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81◼4、禁用情况◼对于氯
霉素及其制剂,国家规定所用食品动物均不可使用,且水产品中不得检出。而红霉素为限用药品,其在水产品中的允许含量指标为100微克/公斤。◼5、替代品◼可选择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恶喹酸(喹诺酮类)等替代。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82七、磺胺类药物◼1、
特性◼这次被禁用的磺胺类药物有两种:磺胺噻唑别名消治龙和磺胺咪别名为磺胺胍。该类药物为白色针状结晶粉末,无臭、无味、难溶于水,遇光易氧化。◼2、作用◼磺胺脒在养殖上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磺胺噻唑在养殖上主要用于治疗赤皮病和球虫病等疾病。◼3、
危害◼磺胺类药物可引起人类过敏反应表现在皮炎,同时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药热等。还可引起肾脏损害,特别是乙酰化磺胺在酸性尿中溶解度降低,析出结晶后损害肾脏,使肝肾等器官负荷过重,引发不良反应,例如颗粒性白细胞缺乏,急性及亚急性溶血
性贫血等症状。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83◼4、禁用情况◼此药在养殖上被列为禁用药品。◼5、替代品◼如果发生细菌性疾病可选择氯制剂、碘制剂作为替代品进行治疗。◼如果发生肠炎,可以选用大蒜、大蒜素、大黄等作为替代品,还可选择未被禁用的新诺明、新明磺治疗鲤科鱼类的肠炎。微生物的控制医
学知识84八、喹乙醇◼喹乙醇的别名为喹酰胺醇。它的化学性质稳定,无臭、味苦、冷水微溶、热水溶解。因其性能稳定、效果显著、用量少、在人工合成的喹恶啉化合物中是一种理想的畜禽抗菌促生长剂。近几年来,喹已醇已被用作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在鱼虾养殖应用增重效果显著。◼作用:一、抑制动物肠
道中微生物繁殖生长、减少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二、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道的寄生,增强动物免疫力。三、提高蛋白质同化率,加强氮储存。四、促进动物对粗蛋白、脂肪的消化。◼它的抗菌作用是次要的,它是一种化学促生长剂。主要是添加在饲
料中,促进鱼体生长。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85◼有学者研究发现:喹已醇在鲤鱼血液中蓄积后消失较慢,应激出血可能是因为血液中的喹已醇改变了毛细血管的脆性。◼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如果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此药,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肝、肾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引起肝脏肿大、腹水、鱼类鳞片松弛、脱落,
造成死亡。◼对人类的危害:如果长期使用此类药物,还会造成耐药性,导致球菌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喹乙醇在欧盟国家已被禁用,此次也被农业部列为渔业养殖生产禁用添加剂。在水产品中不得检出。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86九、激素类◼激素类的药物主要有甲基
睾丸酮和乙稀雌酚。这两种都是性激素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较慢,极小的残留都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前者为雄性激素药物,后者为雌性激素药物。◼它们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性别控制,从而使生物体达到性反转。
即:雄体用药后,可变成生理雌鱼,而雌体用药后,可变成生理雄鱼。但本身的遗传性状不改变。◼此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代谢较慢,研究表明在鱼体内极小的残留量都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87◼甲基睾丸酮较小剂量,对妇女会引起类似早孕的反应。大剂量应用将影响肝脏的功能
;引起水肿或血钙过高,有致癌危险。如果是孕妇,可以造成女胎男性化的特征,也可造成畸胎及新生儿溶血症、黄疸等。◼乙稀雌酚,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反应,同时损害肝脏和肾脏。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孕妇胎儿畸形。◼这两种药物此次也被农业部列为禁用鱼药。在水产品中不得检
出。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88十、杀虫脒、双甲脒◼农业部、卫生部在公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把杀虫脒列为高毒药物,1989年已宣布杀虫脒作为淘汰药物;而双虫脒不仅毒性高,其中间代谢产物对人体也有致癌作用。◼这两种药物主要是杀虫作用。在北方此类药物
接触的较少。◼该药为高毒药物。对鱼有较高的毒性。双甲脒不仅毒性高,其中间代谢产物对人体也有致癌作用。该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体造成潜在的致癌危险。◼代替以上两种的杀虫剂目前可选用高锰酸钾浸洗、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等,用于预防可选用食盐等。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89十一、锥虫胂胺和酒石酸锑钾◼锥虫
胂胺是一种杀虫剂。由于砷有剧毒,其制剂不仅可在生物体内形成富集,而且还可以对水域造成污染,因此,它具有较强的毒性,国外已被禁用。规定禁止作为杀虫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即禁用于水生食品动物。◼酒石酸锑钾是一种毒性很大的药物。
尤其是对心脏毒性大。能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早博、甚至发生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症;该药还可使肝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出现黄疸,并发展成中毒性肝炎。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90十二、喹诺酮类◼喹诺酮是近些年来研制开发的化学合成新药,是一种广谱抗菌素。主要应用于人
体的疾病治疗,后应用到水产业上。◼今天禁用的环丙沙星为喹诺酮类的第三代产品。◼在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中规定为禁用渔药,在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为300微克/公斤。◼环丙沙星在水产养殖上主要应用于治疗肠炎病。◼喹诺酮类对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头痛、
幻听、视觉模糊。对胃肠道的刺激主要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该药已被列为禁用渔药。如果养殖池塘鱼类发生肠炎,可以选用大蒜、大蒜素、大黄等作为替代品,还可以选用磺胺嘧啶、新诺明等。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识91思考题◼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并各举若干实例。◼常用的高温灭
菌方法有哪些?◼影响加压蒸气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什么叫表面消毒剂?试举5例并说明其作用机制。◼水产禁用药有哪些?◼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分几类,各举一例。◼什么叫抗菌谱?试举5例。◼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有哪些?微生物的控制医学知
识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