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PPT
  • 阅读 5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4 页
  • 大小 598.697 KB
  • 2023-05-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7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ppt,共(74)页,598.697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0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糖是一类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衍生物的有机化合物。❖糖在生命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碳源和能源,人体所需能量的50~70%来自于糖。❖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体内的主要以葡萄糖和糖原两种形式存在。❖葡萄糖在体内转变成多种非糖物质;一些非

糖物质又可以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的某些代谢中间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糖的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是糖最主要的生理功能。❖糖是机体重要的碳源❖糖也是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体内还有一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糖蛋白❖糖

的磷酸衍生物可以形成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第一节糖的消化和吸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3植物淀粉异麦芽糖麦芽糖麦芽三糖α-临界糊精动物糖原蔗糖乳糖食物α-淀粉酶麦芽糖酶α-葡萄糖

酐酶异麦芽糖酶α-临界糊精酶葡萄糖❖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另外包括一些双糖及单糖,多糖及双糖都必须经过酶的催化水解成单糖才能吸收。乳糖酶葡萄糖半乳糖蔗糖酶葡萄糖果糖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

4Na+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吸收机制示意图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5❖细胞膜上存在葡萄糖转运体(GLUT),血液中的葡萄糖通过GLUT转运进入细胞内。❖目前已发现5种GLUT,分别存在于不同的组织的细胞膜上,GLUT-1主要存在于红细胞,GLUT-4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脂肪

组织细胞。❖糖代谢主要是指葡萄糖在体内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它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的代谢途径有所不同。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6第二节糖的无氧酵解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7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3-磷酸甘油醛丙

酮酸乙酰CoA三羧酸循环乳酸1-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5-磷酸核糖糖原无O2有O2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8❖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这个代谢过程常见于运动时的骨骼肌,因与酵母的生醇发酵非常相

似,故又称为糖酵解。❖糖酵解是生物最古老、最原始获取能量的一种方式,是人们研究得最透彻的一个过程。❖糖酵解的代谢反应中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又称为糖酵解途径,是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共有的过程,其全部反应均在胞浆中进行。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

讲5/17/20239一、反应过程❖己糖磷酸化❖1分子磷酸己糖裂解为2分子磷酸丙糖❖2分子磷酸丙糖氧化为2分子丙酮酸❖2分子丙酮酸还原为2分子乳酸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0CH2OHOHHOH

HOHHHHOOPOCH2HOPOHHHOHCH2OHOHOCH2HOPOHHHOHCH2OHOP己糖激酶ATPADPMg2+6-磷酸果糖激酶1ATPADPMg2+CH2OHOHHOHHOHHHHOHO

磷酸己糖异构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1❖哺乳动物体内已发现4种己糖激酶同工酶,分布于不同的组织中。其中Ⅳ型只存在于肝细胞中,对葡萄糖有高度的专一性,又称为葡萄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的Km值比其他己糖激酶高,且受激素调控。①在生理血糖浓度范围内,此酶处于一级反应状态。当餐后血中葡

萄糖浓度升高时,有利于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内被利用,维持血糖浓度;②当血葡萄糖浓度正常或偏低时,则有利于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供能。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2OCH2HOPOHHHOHCH2OHOPCH2OPCCH2OHOCHOOPC

HOHCH2磷酸丙糖异构酶醛缩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3CHOOPCHOHCH2COPCHOHCH2OOPCOOHOPCHOHCH2COOHOHCCH2HOPCOOHCCH2OPCOOHCCH3ONAD+NADH+H+PiADPATPH2O烯醇化酶Mg2+、K+ATPA

DP丙酮酸激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4❖将底物的高能磷酸基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这种ADP或其他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底物的脱氢作用直接相偶联的反应过程称为底物水

平磷酸化。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5❖除葡萄糖外,己糖激酶等可催化果糖、半乳糖等其他己糖转变成磷酸己糖而进入糖酵解途径代谢转化。COOHCCH3OCOOHCCH3OHHNADH+H+NAD+乳酸脱氢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6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1-磷酸

葡萄糖糖原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乳酸ATPADPATPADPAPNAD+NADH+H+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7

二、糖酵解过程的能量变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1-12×12×1反应步骤ATP变化/每分子葡萄糖净得2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8CH2OOHHOHHOHHHHOHOP糖

原(Gn)糖原(Gn-1)PiCH2OHOHHOHHOHHHHOOP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19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在缺氧时迅速提供能量❖正常情况下为一些细胞提供部分能量❖糖酵解

途径是有氧氧化的前段过程,其一些中间产物是脂类、氨基酸等合成的前体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0四、糖酵解的调节❖己糖激酶活性的别(变)构调节❖6-磷酸果糖激酶-1的别(变)构调节❖丙酮酸激酶的别(变

)构调节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1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2❖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后,在有氧条件下,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及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它获得

能量。❖肌组织等进行糖酵解生成的乳酸,最终仍需在有氧进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3一、反应过程O2O2O2H2OH++eCO2乙酰CoA丙酮酸丙酮酸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胞液(第一阶段)线粒体(第二阶段)TAC

(第三阶段)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4(二)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丙酮酸+NAD++CoA~SH乙酰CoA+NADH+H++CO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5COOHCCH3OOHCH

TTPTTPCH3HSHS(CH2)4COOHSHS(CH2)4COOHCH3COOCSCH3CoAFADH2NADH+H+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CO2SS(CH2)4COOHFADNAD+FADTPPHSCo

A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作用机制①②③④⑤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6(三)三羧酸循环❖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要彻底氧化,这个氧化过程以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含有三羧基的柠檬酸到开始,因而被称为三羧

酸循环;❖此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柠檬酸,故也称为柠檬酸循环;❖该循环是HansKrebs于1937年正式提出了三羧酸循环学说,故此循环又称为Krebs循环。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7COOHCH2COOHH

OOCOHCHHCHOOCCOOHOCH2CH2CCoA~SCCH2COOHOCH2COOHCH2COOHCH2COOHCHCOOHCHHOCOOHHCCH2COOHHOOCOCCOOHCH2NAD+NADH+H++CO2NAD++HS~CoANADH+H++CO2GTPGDP+

PiFADFADH2H2ONAD+NADH+H+CH3COS~CoAHS-CoAH2OCOOHCH2CH2COOHOHCHOO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①柠檬酸合酶②顺乌头酸酶③异柠檬酸脱氢酶④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⑤琥珀酰CoA合成酶⑥琥珀酸脱氢酶⑦延胡索酸酶⑧苹果酸脱氢酶1.

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8❖三羧酸循环的总反应为:❖同位素示踪实验显示:CO2中的C原子来源于循环开始时的草酰乙酸,新合成的草酰乙酸中,2个C来自于乙酰CoA,另外2个C来自循环开始时的草

酰乙酸。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2CO2+3NADH+3H++FDAH2+GTP+Co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291.三羧酸循环的特点❖三羧酸循环是乙酰辅酶A的彻底氧化过

程❖三羧酸循环是能量的产生过程❖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是反应的关键酶,是反应的调节点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302.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的最终代谢通路❖三羧酸

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三羧酸循环本身并不是释放能量、生成ATP的主要环节,而是为氧化磷酸化反应生成ATP提供NADH+H+和FADH2❖三羧酸循环在提供某些物质生物合成前体中起重要作用糖代

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31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胞质内反应阶段线粒体内反应阶段-1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1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2×2.5或2×1.5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1磷酸

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2×1丙酮酸→乙酰CoA2×2.5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2×2.5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2×2.5琥珀酰CoA→琥珀酸2×1琥珀酸→延胡索酸2×1.5苹果酸→草酰乙酸2×2.5净生成32(或30)ATP反应过程生成ATP数二、糖的有

氧氧化生理意义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32三、糖有氧氧化的调节❖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调节❖三羧酸循环的调节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33四、糖有氧氧化和糖酵解的相互调节❖巴斯德效应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糖有氧氧化抑制糖无氧酵解。肌组织也存

在这种情况。❖在一些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中,即使在有氧的条件下,仍然以糖无氧酵解为产生ATP的主要方式,称为Cratree效应或反巴斯德效应。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34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

/17/202335❖磷酸戊糖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又一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功能不是生成ATP,而主要是为合成反应提供NADPH+H+和生成用于核酸合成的5-磷酸核糖。❖磷酸戊糖途径在肝、脂肪组织、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红细胞、睾丸和哺乳期乳腺中活性较强,在红细胞中占葡

萄糖分解代谢的5~10%。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36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第一阶段:氧化反应(磷酸戊糖的生成)第二阶段:非氧化反应(基团转移反应)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376-磷酸葡

糖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6-磷酸葡萄糖酸5-磷酸核酮糖5-磷酸木酮糖5-磷酸核糖5-磷酸木酮糖3-磷酸甘油醛6-磷酸果糖4-磷酸赤藓糖7-磷酸景天糖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NADPH+H+NADP+H2OCO2葡萄糖分解途径

②②②6-磷酸葡糖脱氢酶内酯酶转酮醇酶转醛醇酶磷酸戊糖途径①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①②异(表)构酶NADPH+H+NADP+转酮醇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38C6CO22NADPH+2H+C6CO22NADPH+2H+C6C

O22NADPH+2H+C5C5C5转酮酶C3C7转酮酶C6C4转酮酶C3C6磷酸戊糖途径简图3×6-磷酸葡萄糖+6NADP+2×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6NADPH+6H++3CO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39二、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一)提供NADPH+H+❖NA

DPH+H+作为供氢体参与生物合成反应❖NADPH+H+参与羟化反应❖NADPH+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二)5'-磷酸核糖为核苷酸、核酸的合成提供原料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40第五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41❖糖原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主要以肝糖原和肌糖原形式存在。❖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主要是为了维持血糖尝试的相对恒定;肌糖原是肌肉糖酵解的主要来源。❖

糖原由许多葡萄糖残基为基本单位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带有分支的大分子多糖,其存在于细胞质中。❖糖原合成是指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糖原分解则是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

17/202342α-1,4-糖苷键α-1,6-糖苷键还原末端❖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反应都是从糖原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的,分别由两组不同的酶催化。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43一、糖原合成(一)糖链的延长(二)糖链分支CH2OHOHHOHOHHHO

HOHH葡糖磷酸变位酶ATPADPMg2+UTP+己糖激酶UDPG焦磷酸酶CH2OHOHHOHOHHHOOHHPCH2HOOHHOHOHHHOOHHPCH2HOOHHOHOHHHOOHHPP尿苷PPi糖

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44❖在糖原合酶的催化下,UDPG上葡萄糖C-1与糖原分子末端葡萄糖残基上的C-4形成糖苷键,释放出UDP。❖糖原引物是指原有的细胞内较小的糖原分子。❖糖原合酶是糖原合酶催化的反应是在预先存在的糖原分子或糖原引物的基础上进行的。❖糖原合酶催化形成α

-1,4-糖苷键,只能延长糖链而不能形成分支。糖链的分支形成是由分支酶催化的。UDPG+糖原(Gn)UDP+糖原(Gn+1)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45α-1,4-糖苷键α-1,6-糖苷键分支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46二、糖原分解❖在限速

酶糖原磷酸化酶的催化下,糖原从分支的非还原端开始,逐个分解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形成1-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后,肝及肾中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使其水解变成游离的葡萄糖,释放到血中,维持血糖浓

度的相对恒定。❖糖原磷酸化酶只能催化α-1,4-糖苷键水解,分支点α-1,6-糖苷键水解需要脱支酶作用。❖脱支酶为转寡糖基酶及α-1,6-糖苷酶两种活性的多功能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

347脱支酶(葡聚糖转移酶)磷酸化酶脱支酶(α-1,6-糖苷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48糖原Gn+11-磷酸葡萄糖UDPG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合酶糖原Gn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PiUDPPPi

UTP糖原合成与分解PiH2OADPATP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49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磷酸化酶——有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两种形式,当其14位丝氨酸被磷酸化后,活性很低的磷酸化酶(磷酸化酶b)转弯成活性很强的磷酸型磷酸化酶(磷酸化酶a);磷酸化过程由

磷酸化酶b激酶催化。❖糖原合酶——糖原合酶也有两种形式,糖原合酶a有活性,磷酸化后的糖原合酶b无活性。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50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ACAC(有活性)ATPcAMPPKAaPKA磷酸化酶b激酶磷酸化酶b激酶-PPi磷蛋白

磷酸酶-1磷酸化酶a-P磷酸化酶bPi磷蛋白磷酸酶-1Pi磷蛋白磷酸酶-1糖原合酶a糖原合酶b-P胰岛素磷蛋白磷酸酶抑制物-1-P磷蛋白磷酸酶抑制物-1(二)糖原合酶的调节(一)糖原磷酸化酶的调节葡萄糖Ca2+AMPATP、G-6-P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5

1❖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激素信号放大的连锁反应称为级联放大系统。❖级联放大系统的意义:放大效应;级联中各级反应都存在可被调控的方式。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52四、糖原贮积病❖糖原贮积病是一类遗传性疾病,

表现为异常种类和数量的糖原在组织中沉积,产生不同类型的糖原贮积病。❖引起糖原累积症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糖原储积病主要累及肝和肌肉,其次是心脏。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53正常肝肝脏磷酸化酶激酶缺陷Ⅷ分支多,外周糖链短肝、肌肉脱支酶缺失Ⅲ正常所有

组织α-葡糖苷酶Ⅱ正常肝、肾葡萄糖-6-磷酸酶缺陷Ⅰ分支少,外周糖链特别长肝、脾分支酶缺失Ⅳ正常肌肉肌糖原磷酸化酶缺失Ⅴ正常肝肝糖原磷酸化酶缺陷Ⅵ正常肌肉、红细胞磷酸果糖激酶1缺陷Ⅶ糖原结构受害器官缺陷的酶型别各种类型糖原积累症糖代谢汇总医学

知识宣讲5/17/202354第六节糖异生作用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55❖糖异生是指非糖物质如生糖氨基酸、乳酸、丙酮酸及甘油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肝是糖异生作用的主要器官,肾在正常情况下葡糖异生能力只有肝的1/10,长期饥

饿时肾葡糖异生能力大大增强。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56一、糖异生反应过程❖糖异生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反应的逆反应,也包括部分三羧酸循环逆反应。❖在糖酵解途径中,由于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

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因此,要完成葡萄糖酵解的逆反应,必须使这三步反应能逆向进行。❖在葡糖异生途径中,这三步逆反应由另外四个关键酶催化完成。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57(一)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OHCCH2OPCOO

HCCH3OCOOHCCH2OCOOHATP+CO2ADP+PiMg2+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GDP+CO2GTPMg2+、K+ATP丙酮酸激酶ADPCOOHCCH2OPCOOHCCH3O(生物素)糖代谢汇总医学

知识宣讲5/17/202358基质侧胞液侧线粒体内膜苹果酸草酰乙酸NADH+H+NAD+草酰乙酸苹果酸NADH+H+NAD+苹果酸脱氢酶草酰乙酸天冬氨酸谷氨酸α-酮戊二酸谷草转氨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谷草转氨酸苹果酸脱氢酶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

/202359(二)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OCH2HOPOHHHOHCH2OHOHOCH2HOPOHHHOHCH2OHOP1,6-二磷酸酶-1OCH2HOPOHHHOHCH2OHOHOC

H2HOPOHHHOHCH2OHOP6-磷酸果糖激酶-1ATPADPMg2+PiH2O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60(三)6-磷酸果糖转变为葡萄糖CH2OHOHHOHHOHHHHOOP葡萄糖-6-磷酸酶CH2OHOHHOHHOHHHHOHOCH2OHOHHOHH

OHHHHOOP己糖激酶ATPADPMg2+CH2OHOHHOHHOHHHHOHOPiH2O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61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乳酸再利用❖糖异生促进肾脏排出H+

、缓解酸中毒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62❖肌肉组织糖异生活性低,肌肉收缩通过糖酵解生成的乳酸,需通过细胞膜扩散入血液,经血液运输到肝,在肝内经糖异生生成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被肌肉组织摄取利用,这种循环过程称为乳酸循环或Cori循环。❖乳酸循环的形成是因为

肝脏有葡萄糖-6-磷酸酶,糖异生活跃;而肌肉组织糖异生活性低,又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避免肌肉生成的乳酸损失,防止乳酸堆积引起的酸中毒。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63血液葡萄糖葡萄糖乳酸NAD+NADH+H+丙酮酸葡萄糖丙酮酸NADH+

H+NAD+乳酸乳酸糖酵解途径糖异生途径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64三、糖异生的调节❖诱导、抑制关键酶的合成❖关键酶的共价修饰调节❖关键酶的别(变)构调节(1)乙酰CoA作为别构剂的作用;(2)AMP

、ATP作为别构剂的作用;(3)2,6-二磷酸果糖作为别构剂的作用。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65F-2,6-2PG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磷酸果糖激酶1果糖-1,6-二磷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异柠檬酸α-

酮戊二酸琥珀酸CoA磷酸烯醇式丙酮酶羧激酶丙酮酶羧化酶丙酮酸激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异柠檬酸脱氢酶葡萄糖分解葡萄糖异生AMP、ADPATP柠檬酸F-2,6-2PAMPADPATP丙氨酸ATP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乙酰CoANADH+H+

ADP乙酰CoAATPNADH+H+G-6-P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cAMP胰高血糖素ACcAMP-蛋白激酶系统Ca2+磷酸酶PKAG-6-P己糖激酶ATP琥珀酰CoANADH+H+ADP、Ca2+ADP、Ca2+胰高血糖素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

讲5/17/202366第七节血糖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67❖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体内血糖浓度是反映机体内糖代谢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人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为3.89~6.11mmol

/L(葡萄糖氧化酶法),餐后可升高,禁食时会降低,但均可保持在一定范围。❖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高于7.0mmol/L称为高血糖;低于3.9mmol/L称为低血糖。❖要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必须保持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动态平衡。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

/17/202368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食物中糖肝糖原非糖物质(乳酸、甘油、氨基酸等)血糖CO2+H2O+能量肝、肌糖原其他糖(戊糖等)非糖物质(脂肪、氨基酸等)消化吸收氧化分解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转变转变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69二、血糖浓度的调节❖器官调节❖激素

调节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70(一)胰岛素❖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细胞膜GLUT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通过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从而使糖原合酶活性增强、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

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从而加快糖有氧氧化;同时为脂肪合成提供大量原料(乙酰CoA和NADPH),还能诱导乙酰Co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系以及ATP-柠檬酸裂解酶的合成,从而促进脂肪的合成;❖通过促进氨基酸进入组织并合成蛋白质

、减缓脂肪动员的速率减少糖异生原料而抑制肝内糖异生。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71(二)胰高血糖素❖经肝细胞膜受体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从而抑制糖原合酶和激活磷酸化酶,迅速使肝糖原分解;❖通过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2,激活果糖双磷酸酶-2,

从而减少2,6-双磷酸果糖的合成,抑制糖酵解、加速糖异生;❖促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抑制肝L型丙酮酸激酶,加速肝摄取血中的氨基酸,增强糖异生;❖通过激活脂肪组织内激素敏感脂肪酶,加速脂肪动员。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72❖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肌肉蛋白分解,

诱导肝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表达,增强糖异生;它还可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使肝外组织对血糖的利用减少。❖肾上腺素与肝和肌肉细胞膜上受体通过cAMP-蛋白激酶A途径激活糖原磷酸化酶,促进糖原分解;促进肌糖原酵解成乳酸,转入肝脏异生成糖。肾上腺素主要在应激状态下发

挥作用。❖此外,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均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糖代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73❖从体外实验了解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可能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获得的糖耐量试验曲线加

以理解。❖正常人由于存在精细的调节机制,空腹血糖浓度是3.89~6.11mmol/L,在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小时后血糖浓度<7.8mmol/L。❖糖耐量减退患者,一般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在口

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0.5~1小时后浓度<11.1mmol/L,2小时血糖浓度≥7.8mmol/L,称为亚临床或无症状糖尿病。❖典型的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试验为: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在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糖代

谢汇总医学知识宣讲5/17/202374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