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输血治疗方案制定精选课件.pptx,共(67)页,1.339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28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题要临床用血现状输血治疗方案的制订急性失血及应急用血2597份临床输血病历用血合理性调查分析2597份临床输血病历用血合理性调查分析某省40家三级医院调查丽水地区临床输血主要存在的问题◼书写的规范性◼输注指征偏宽(特别是
血浆)◼输血过量◼紧急抢救的输血、疑难配血的输血◼输血管理◼输血技术◼其它等级医院复评标准decreasingEPO-sensitivity主动脉破裂、伤口持续性大量出血或创面弥漫性出血、纠正低血容量后缺氧症状明显、心肺代偿功能不良、高龄患
者的手术,维持Hb70-100g/L1.PT或APTT>正常1.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3:手术及创伤时输注后Plt为输注后1小时测量值,Pre-EPO-dependentcell24小时CCI可以了解血小板寿命,确定输注频率胸外、神外等大
手术,手术前后维持Hb≯100g/LABO血型系统紧急情况下异型血输注中度以上贫血患者,术前24hr纠正贫血并维持Hb70-80g/L决定输血的最重要因素是病人状况而不是实验室检查结果AB型RHD(+)红细红细胞无效输注的判断标准5-7天后可能出现迟发
性的血管外溶血反应RHD(-)血液紧急情况下异型血输注原则(4)A型RHD(+)红细胞5-7天后可能出现迟发性的血管外溶血反应,可采取预见性的治疗与预防,为抢救赢得时机。(3)慢性失血,病人有耐受力,Hb30--40g/L时也能生活自理。2、红细胞压
积耐受下限为80%。等级医院复评标准08×(100-60)6、非同型血的配合性输注Hb升高,缺氧症状未能改善-微循环因素;少数可考虑第2次输血。拒绝输者Hb<70g/L的死亡率为0.⑹有无心脑血管的基础疾病晶体+胶体+FFP+Plt+Cryo红细胞无效输注的判断标准大多数凝血因子被提高到正常水平的
25%就能有效止血。受血者AB型RHD(-)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下降。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RHD(-)受血者,无ABO血型相同的RHD(-)血液时男性成人贫血患者,体重60Kg,输红
细胞前Hb为60g/L。decreasingEPO-sensitivity24(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40%甘油-65℃以下(24小时)5-7天后可能出现迟发性的血管外溶血反应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4:内科患者输注原则H
b80-100g/L,避免输血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Pre-EPO-dependentcell等级医院复评标准题要临床用血现状输血治疗方案的制订急性失血及应急用血输血治疗方案制定要素•输还是不输•自体输还是异体血•输什么品种•输多少量•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
6月1日卫生部卫医发[2000]第184号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从输血目的看合理输血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纠正止凝血功能除了这2个目的以外的输血,基本为不合理输血输血的目的指南不是教条决定输血的最重要因素是病人状况而不是实验室检查结果考虑两个原则:1、不可替代原则2、
利大于弊原则◆可供选择的红细胞制品•悬浮红细胞移去上层血浆加入添加剂(35天)•少白细胞红细胞滤除白细胞(过滤法24小时)•洗涤红细胞生理盐水洗涤3-4次(24小时)•冰冻红细胞20%甘油-120℃、40%甘油-65℃以下(24小时)•辐照红细胞25-30Gyr-射线照射(72小
时)•全血血液采入含有抗凝剂的保存液中不作任何加工(35天)。红细胞的申请红细胞输注的适应证指征内科输血指南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
虑输注.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
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如冠心病、急性肺炎、依赖呼吸机维持呼吸;代谢率增高:严重感染、高热;严重缺氧:脑猝中、昏迷休克;耐受力差:70岁以上的老年人;小儿;指南不是教条决定输血的最重要因素是病人状况而
不是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⑴年龄•⑵贫血的程度•⑶贫血的速度•⑷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⑸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⑹有无心脑血管的基础疾病贫血临床表现影响因素临床输
血技术规范附件4:内科患者输注原则红细胞无效输注的判断标准Hb80-100g/L,避免输血AB型RHD(+)红细6、非同型血的配合性输注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儿童生长发育期宜将Hb提高到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为准Hb<100-130g/L;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RHD(-)血液紧急情况下异
型血输注原则(4)受血者A型RHD(-)50-100×109/L代谢率增高:严重感染、高热;血浆蛋白为6~8g/%;纤维蛋白原0.考虑两个原则:1、不可替代原则受血者A型RHD(-)5-7天后可能出现迟发性的血管
外溶血反应,可采取预见性的治疗与预防,为抢救赢得时机。100期望达到的Hb值为100g/L期望达到的Hb值为100g/LCCI大于10表示输注有效男性成人贫血患者,体重60Kg,输红细胞前Hb为60g/L。红细胞无效输注的判断标准症状的影响因素•(1)一般Hb小于80—90g/L时才出现症状。
•(2)急性失血20%时---直立性低血压急性失血50%以上时---休克。•(3)慢性失血,病人有耐受力,Hb30--40g/L时也能生活自理。贫血临床表现影响因素输血指征尚有争议•过去认为Hb100g/L,Hc
t30%(10/30规则)。•现在认为Hb100g/L不尽合理:1.关键是维持足够血容量;2.人的携O2能力是O2量的四倍。•拒绝输者Hb<70g/L的死亡率为0.5~1.5%,Hb<50g/L的死亡率达40%。害>利利>害血红蛋白g/L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在此范
围病人因素决定输血阈值短期内能恢复氧运输受其它因素损害为什么不输?为什么输?红细胞输血指南J.P.IsbisterITransfusionandApheresisScience27(2002)19-28慢性贫血的红细胞输注➢Hb
<60g/L,且短期内无法去除病因者可以考虑输注➢Hb<60-80g/L,可通过减少活动量尽量避免输血;➢Hb80-100g/L,避免输血➢儿童生长发育期宜将Hb提高到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为准Hb<100-130g/L
;➢根据病人对Hb降低发生代偿反应的能力来决定个性化输血•贫血原因不同,输血指征和方法不同。如:•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IDA、MA等,输血指征为:休息时有明显贫血症状,Hb<40g/L或Hb<60g/L伴有下述情况之一:冠心病、高血压心脏
病、贫血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待产孕妇和因外科情况需要手术者。1次输注2U红细胞。每2周1次。•G-6-PD:贫血症状严重者,Hb<40g/L,或住院后仍有显著血红蛋白尿者。1次输注2U红细胞。少数可考虑第2次输血。红细
胞生成的模型(TheKouryandBondurantmodeloferythropoiesis)C)IncreasedEPOproductionPre-EPO-dependentcellEPO-dependentcells(withdecreasingEP
O-sensitivityorincreasingEPOrequirement)MatureredcellB)BluntedEPOproductionA)NormalEPOproductionKouryetal.Transfusion1990;30:673–6
74.Cazzolaetal.Blood1997;89:4248–4267.手术失血的红细胞输注外伤、宫外孕等急性失血,Hb<70g/L要输中度以上贫血患者,术前24hr纠正贫血并维持Hb70-80g/L胸外、神外等大手术,手术前后维持Hb≯100g/L主动脉破裂、伤口持续
性大量出血或创面弥漫性出血、纠正低血容量后缺氧症状明显、心肺代偿功能不良、高龄患者的手术,维持Hb70-100g/L红细胞输注剂量剂量核算:Wt×V×(期望Hb值-输注前Hb值)输注RCC单位数=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注:Wt患者体重(Kg)
V每公斤体重的血容量,成人0.08L/Kg.BW,婴幼儿0.09L/Kg.BW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按24g计(200ml全血制备)儿童剂量:(目标Hb%-实际Hb%)×体重Kg×3如12%-8%x5Kg×3=60ml红细胞
输注剂量举例男性成人贫血患者,体重60Kg,输红细胞前Hb为60g/L。期望达到的Hb值为100g/L60×0.08×(100-60)输注RCC单位数==8(单位)24(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该患者应输200ml全血制备的RCC制品8个单位。外科用血:申请红细胞量(
U)=(出血量—600ml)/200•如果患者不存在明显活动性出血或免疫性溶血,输血后15min血红蛋白即可升到较稳定水平,并且24h后测得同15min检测结果一致。•如果效果不佳,查明原因。红细胞输注效果的评估红细胞输注效果的评估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该查
患者Hb值,计算血红蛋白恢复值60×0.08×(90-60)WtxVx(输血后Hb值-输血前Hb值)血红蛋白恢复率=×100%=75%输入Hb总量(24×8)•疗效评估–血红蛋白恢复率>80%显效–血红蛋白恢复率>50-79%有效–血红蛋白
恢复率20-49%效果不佳–血红蛋白恢复率<20%无效简易估算:成人60kg体重输2个单位(400ml),Hb可增高10g/L;婴儿每kg体重输红细胞10ml,可使Hb升高30g/L;洗涤红剂量:成年病人输3个
单位洗涤红可提高Hb10g/L1、临床表现:出血的改善红细胞输注剂量举例A、B、AB型RHD(-)A型RHD(+)红细胞AB型RHD(+)红细Hb<60-80g/L,可通过减少活动量尽量避免输血;100%80%20%(血容量)Hb<60g/L,且短期内
无法去除病因者可以考虑输注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AB型RHD(+)红细临床血液成分合理有效应用血小板输注剂量受血者A型RHD(-)红细胞输注剂量举例EPO-dependentcells(withA)Norma
lEPOproduction08×(100-60)人体容量指标的耐受限度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升高值约为脾功能正常患者的1/3。人体容量指标的耐受限度代谢率增高:严重感染、高热;洗涤红细胞生理盐水洗涤3-4次(24小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4:内科患者输注原则红细胞无效输注
的判断标准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升高达不到预期值;Hb短暂升高后又很快下降,甚至比输血前更低。查:➢有无持续失血、有无隐形失血➢注意延迟性溶血反应Hb升高,缺氧症状未能改善-微循环因素;▪将全血或添加剂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6次,最后加少量生理盐水即制成▪该制品通过洗涤已去除98﹪以上的血
浆蛋白和80﹪以上的白细胞理论上输3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10g/L洗涤红细胞特点及适应证•适应证:•1、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血浆蛋白过敏),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水肿、过敏性休克等•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3、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4、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
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5、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未达到换血指征的成分输血•6、非同型血的配合性输注洗涤红细胞特点及适应证血浆输注指征•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1.PT或A
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
。•内科输血指南•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1、单纯
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2、因大量输血而出血者•3、肝衰竭伴出血者•4、口服香豆素类药物过量引起出血者•5、抗凝血酶III的缺乏•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7、治疗性血浆置换术•8、大面积创伤、烧伤血浆的输注适应证•一般凝血因子
缺乏首次剂量10~15ml/kg,以后半量•大多数凝血因子被提高到正常水平的25%就能有效止血。•大出血初次输注剂量30~60ml/kg•平均剂量5~15ml/kg血浆的输注剂量过早给予FFP是不恰当的。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B型RHD(-)红细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4:内科
患者输注原则受血者O型RHD(-)红细胞输注的适应证指征关键是维持足够血容量;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血小板数/L*109,输注血小板数换算为1011注:体表面积(M2)=1+3、如果继续失血达到80%,大致约4000ml时,已是凝血因子耐受下限。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受血者B型RHD(-)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升高达不到预期值;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输入血小板数2.血小板存活期平均为5天,应2-3天输注1次,直至出血停止。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Pre-EPO-dependen
tcell洗涤红细胞特点及适应证过早给予FFP是不恰当的。受血者O型RHD(-)•1、临床表现:出血的改善•2、凝血功能指标改善血浆输注的效果评价•补充血容量?•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中性粒细胞小于
0.5*109/L伴有严重感染抗生素无效时可考虑)•维持胶体渗透压?血浆的输注几个误区•新鲜冰冻血浆(FFP)含有全部凝血因子。血浆蛋白为6~8g/%;纤维蛋白原0.2~0.4g%;其他凝血因子0.7~1单位/ml规格:自采血后6-8小时内(AC
D抗凝剂:6小时内;CPD抗凝剂:8小时内)速冻成块规格:200ml,100ml,50ml,25ml-20℃以下一年(三联)作用:扩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适用:①补充凝血因子;②大面积创伤、烧伤。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37℃摆动水浴融化普通
冰冻血浆(FP)FFP保存一年后即为普通冰冻血浆规格:200ml,100ml,50ml,25ml-20℃以下四年作用: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作用:①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如Ⅱ、Ⅶ、Ⅸ、Ⅹ因子缺乏;②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
或血浆大量丢失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须输注血小板计数10~50×109/L可考虑输注酌情血小板计数<5×109/L立即输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3:手术及创伤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4:内科患者输注原则血小板计数
>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血小板计数50-100×109/L根据伤口情况酌情决定血小板的输注指征临床血液成分合理有效应用血小板输注剂量输注血小板数=(期望达到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数)×体表面积×2.5例:输血小板数=(60-10)
×1.7×2.5=212.5×109=2.1×1011体重(Kg)+身高(cm)-160注:体表面积(M2)=1+100经验估算:50Kg.BW=1.6M260Kg.BW=1.7M22.5为每M2体表面积含血量(L)血小板计数单位:血小板数/L*109,输注血小板数换算为1011•单采
血小板每袋>2.5×1011/L在脾功能正常的患者,输注1个治疗单位血小板升高的血小板值为30—50×109/L。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升高值约为脾功能正常患者的1/3。血小板存活期平均为5天,应2-3天输注1次,直至出血停止。血小板
的申请•1、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判断:临床表现•2、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判断:1小时和24小时PLT计数,计算PPR或CCI1小时CCI可以了解输入血小板量是否足够•24小时CCI可以了解血小板寿命,确定输注频率血小板疗效判断血小板输
注疗效评估血小板校正增高指数(CCI)(60-10)1.7CCI=(输注后Plt-输注前Plt)(109/L)×体表面积(㎡)输入血小板数2.5(×1011/L)=血小板数/L*109,输注血小板数换算为1011输注后Plt为输注后1小时测量值,CCI大于10表示输注有效输注疗效主要看止
血效果,临床出血症状好转,不能单纯以血小板计数评判疗效题要临床用血现状输血治疗方案的制订急性失血及应急用血(TheKouryandBondurantmodeloferythropoiesis)要求与受血者AB
O血型相同或相容37℃摆动水浴融化普通冰冻血浆(FP)FFP保存一年后即为普通冰冻血浆规格:200ml,100ml,50ml,25ml-20℃以下四年作用: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贫血原因不同,输血指征和方法不同。输注指征偏宽(特别是血浆)5*109/L伴
有严重感染抗生素无效时可考虑)orincreasingEPOrequirement)6、非同型血的配合性输注受血者O型RHD(-)受血者B型RHD(-)血红蛋白恢复率=×100%=75%24小时CCI可以了解血小板寿命,确
定输注频率A型RHD(+)红细胞A)NormalEPOproductionB型RHD(-)红细胞胸外、神外等大手术,手术前后维持Hb≯100g/L大多数凝血因子被提高到正常水平的25%就能有效止血。输入血小板数2.08×(100-60)24小时CCI可以了解血
小板寿命,确定输注频率A型RHD(-)红细胞严重缺氧:脑猝中、昏迷休克;作用:①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如Ⅱ、Ⅶ、Ⅸ、Ⅹ因子缺乏;人体容量指标的耐受限度在手术造成失血时,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存在程度不一的代偿能力。因而,几个与容量治疗相关的指标对于低血容量也存在程度不一的耐受下限。
1、血容量耐受下限为100%。换句话讲,低血容量时,必须保持血容量的正常。这就是低容量和休克治疗时的基本原则中提到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持正常血容量”的理论根据。2、红细胞压积耐受下限为80%。失血达20%(大约1000ml),方需要提高HCT
。方法就应该是给予红细胞制剂。失血量不到20%给予红细胞制剂,或者给予全血都是不正确的。前者过早的给予,既不能有效提高氧供,还增加了输入血液制品带来的危险。3、如果继续失血达到80%,大致约4000ml时,已是凝血因子耐受下限。这时,必须给予FFP纠正出
血倾向。过早给予FFP是不恰当的。4、血小板的补充应放在最后,其耐受性最强。人体容量指标的耐受限度•生理盐水•胶体液悬红FFP血小板•100%80%20%(血容量)AABB急性失血输血指南急性失血的红细胞输注指征及剂量估计失血量ml轻度<1000中度100
0-2000重度2000-4000大量失血>4000占全身血量%<2020-4040-80>80输血指征-+++RCS输注剂量200ml/单位3-56-15>15其它制品晶体溶液晶体溶液胶体溶液晶体+胶体+FF
P+Plt+Cryo晶体+胶体+FFP+Plt+Cryo输血加温器加温控制在35~38℃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配合性输注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条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十五条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该查患者Hb值,计算血红蛋白恢复值儿童生长发育期宜将Hb提高到不
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为准Hb<100-130g/L;2、利大于弊原则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下降。A型RHD(+)红细胞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儿童剂量:(目标Hb%-实际Hb%)×体重Kg×3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4、血小板的补充应放在最后,其耐受性最强。24小时CCI可以了解血小板寿命,确
定输注频率大出血初次输注剂量30~60ml/kg贫血临床表现影响因素血小板存活期平均为5天,应2-3天输注1次,直至出血停止。如12%-8%x5Kg×3=60ml血红蛋白恢复率=×100%=75%自2000年10
月1日起施行血红蛋白恢复率>80%显效⑹有无心脑血管的基础疾病期望达到的Hb值为100g/L受血者AB型RHD(-)该制品通过洗涤已去除98﹪以上的血浆蛋白和80﹪以上的白细胞10~50×109/LABO血型系统紧急情况下异型血输注原则适用情况ABO血型系统
紧急情况下异型血输注考虑原则异型血配合性输注可配合血型O型红细胞受血者A、B、AB型A型红细胞受血者AB型B型红细胞受血者AB型临床反应不会出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RHD(-)血液紧急情况下异型血输注原则(1)适用情况RHD(-)受血者,无ABO血型相同的RH
D(-)血液时考虑原则优先考虑RHD(-)血液可配合血型O型RHD(-)红细胞受血者A、B、AB型RHD(-)A型RHD(-)红细胞受血者AB型RHD(-)B型RHD(-)红细胞受血者AB型RHD(-)临床反应不会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RHD(
-)血液紧急情况下异型血输注原则(2)适用情况RHD(-)受血者,无RHD(+)抗原免疫史,患者体内无抗-D抗体,如果没有ABO血型异型血的RHD(-)血液时考虑原则可进行RHD(+)血液输注,ABO同型可配合血型A型RHD(+)红细胞受血者A型RHD(-)B型RHD
(+)红细胞受血者B型RHD(-)O型RHD(+)红细受血者O型RHD(-)AB型RHD(+)红细受血者AB型RHD(-)临床反应初次免疫不会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RHD(-)血液紧急情况下异型血输注原则(3)适用情况RHD
(-)受血者,有RHD(+)抗原免疫史,患者体内抗-D检测不出或较弱时,如果没有ABO血型异型血的RHD(-)血液时考虑原则首先执行前1原则(可进行RHD(-)血液输注,ABO配合),如果没有ABO血型异型血的RHD(+)血液时可配合血型A型RHD(+)红细胞受血者A型R
HD(-)B型RHD(+)红细胞受血者B型RHD(-)O型RHD(+)红细受血者O型RHD(-)AB型RHD(+)红细受血者AB型RHD(-)临床反应5-7天后可能出现迟发性的血管外溶血反应RHD(-)血液紧急情况下异型血输注原则(4)适用情况RHD(-)受血者,有RHD(+)抗原免疫史,患者
体内抗-D可检测到,如果没有ABO血型异型血的RHD(-)血液时考虑原则首先执行前1原则(可进行RHD(-)血液输注,ABO配合),如果没有ABO血型异型血的RHD(-)血液时,输同型阳性血液。如果抗体性质为IgM时且效价比较高时,输注阳性血要慎用,防止急性溶
血的发生。可配合血型A型RHD(+)红细胞受血者A型RHD(-)B型RHD(+)红细胞受血者B型RHD(-)O型RHD(+)红细受血者O型RHD(-)AB型RHD(+)红细受血者AB型RHD(-)临床反应5-7天后可能出现迟发性的血管外溶血反应,可采取预见性的治疗与预防,为抢救赢得时
机。Thankyou!临床用血现状输血治疗方案的制订急性失血及应急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