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23例的临床治疗课件.ppt,共(43)页,238.0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23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23例的临床治疗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眼科1【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的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所有复视患者行医学验光、眼肌运动、复像等检查,用眼镜,
三棱镜等保守治疗及眼肌手术等积极治疗。2【摘要】◼结果在复视23例中(单眼复视9例,双眼复视14例)几乎全部症状消除。◼结论经早期积极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患者可获得满意视觉。3引言◼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的患者,术眼视力往往比较好,但由它引起的视觉紊乱常令患者头晕,头痛,[2][3]生活工
作极为不便,甚至要求医生破坏视力以达舒适。◼在我国由于视光学起步晚,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患者视觉修复缺乏系统认识,尤其复视的治疗。4现将我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23例临床治疗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3-7--2
004-3,在我院门诊接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周出现复视患者23例,年龄30--71岁。◼复视诊断标准:凡单眼或双眼看视标双影或多影者(裸眼或普通验光后)51.2方法◼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所有复视患者,首先判断是双眼或单眼复视;◼单眼复视患者,行裂隙灯、眼底及医学验
光等检查,查明原因,对因治疗。6方法◼双眼复视患者,行裂隙灯、眼底检查,以及医学验光,Worth四孔灯,交替遮盖等检查及双眼平衡治疗,◼如无效,眼位及眼肌功能检查,在医学验光指导下,眼镜加三棱镜消除复视,◼手
术3月后,如需三棱镜度>10-15▲(每眼>6-7▲),眼肌手术治疗7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白内障手术(前、后)视觉检查◼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一.症状◼8一.视力和屈光情况主导眼(右、左)右眼左眼视力裸
眼/矫正裸眼/矫正检影电脑验光综合验光仪处次MPMVAJackson镜再次MPMVA双眼平衡处次MPMVAJackson镜再次MPMVA(是、否)试片9三.隐斜检查瞳距眼位:33厘米眼注视另眼隐斜BIBO加正镜至模糊加负镜至模糊6米////4
0厘米////33厘米40厘米+1.0010◼六.眼镜远用处方OD--◼OS—◼ADD近用OD--OS—◼七.矫正后情况◼签名年月日112结果(本组双眼复视14例,单眼复视9例)◼2.1双眼复视中6例均为单眼白内障术
后屈光参差所致(尤其戴镜后复视明显)。◼其中4例,术前为双眼近视(-3.00DS----5.00DS),术后术眼正视或轻度屈光不正。医学验光后,未见明显隐斜,双眼平衡后症状仍明显,减少非注视眼的镜度后,复视消失;建议另眼手术或配戴接触镜
。12结果◼是屈光参差引起的矛盾性复视,术眼视力好,转变为注视眼。◼但这些老年人不喜欢接触镜。◼由于近视眼的视力差,这种复视可以忍受◼一段时间后,部分融合,部分抑制。◼〉5.00的少复视的13屈光参差建议白内障组的同仁◼如果术前有近视的患者,》-2.50及《
-5.00告知患者有复视的可能,尤其非手术眼视力较好的。◼如果无复视,视疲劳的可能性也大。◼建议双眼都手术,或双眼视力都差时手术。14结果◼另2例术眼散光较大且斜轴:◼OD-1.75DS,OS-2.50DC×130◼和OD+.050×180,OS-3.50DC×135,◼医学验光后
,未见明显隐斜,双眼平衡后症状消失,予配镜。15内隐斜◼1例为双眼高度近视且双眼白内障术后。医学验光后发现明显内隐斜◼6米BO14▲,40厘米BO10▲,+1.00DS40厘米BO9▲,融合范围:6米向外11/13/6,向内13/17/10,16内隐斜◼矫正轻度的屈光不正后,
双眼平衡(OD;-1.00DS/-0.75DC×85—1.0OS;-0.75DS/-1.25DC×115)--0.8,看远用BO10▲(双眼),近用BO8▲,ADD+2.50DS,试片舒适,给予配镜。17散光轴向不一◼1例双眼白内障术后散光轴向不一,OD;-0.50DS/-2.25
DC×1.75,OS;+0.25DS/-3.00DC×90,医学验光后,未见明显隐斜,双眼平衡后症状消失,配远近两副眼镜,ADD+2.25DS。18外斜◼1例双眼白内障术后外斜,-10°(-25▲),右眼外直
肌后徙9毫米,复视消失,术后BI6▲。◼但白内障组介绍的其他外斜较大患者术后未见复视。无同时视功能。19外伤性白内障◼3例外伤性白内障,时间》2年,无明显屈光不正,外斜5°左右,均<12▲,单配三棱镜后,复视消失,2例在2
月后,可以取下眼镜而无复视,但检查仍有外隐斜,角度变化不大。20不明原因◼2例单眼白内障术后复视,医学验光后,未见明显隐斜,双眼平衡戴镜后症状不消失,或时有时无,但3月内复视逐渐消失,有单视功能。212.2单眼复视◼9例单眼复视中
5例均为单眼白内障术后散光所致。2.50DC—5.00DC间,轴向不一,患者诉单眼视物某一方向重影,验光后,症状消失。白内障手术中控制散光的办法多,这里不重诉。22单眼复视◼2例后发障,后囊中心浑浊明显,YAG激光光切后,症
状缓解,验光后,视力好,无复视。23单眼复视◼1例角膜外伤后疤痕,不规则散光,白内障术后视力提高,复视明显,加大远视球镜+3.00后,视力下降,复视不明显。◼患者不同意配镜,未复查。24单眼复视◼1例晶体偏斜的,用综合验光台试片,矫正晶体的视力好,复影不明显。25
3讨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的发生率较少,但它所引起的视觉紊乱常令患者难以接受,常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许多不便。◼并且对顺利完成的白内障手术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26*讨论◼我们遇到白内障术后的复视原因◼1.屈光不正多,双眼视觉输入的不等:及◼2.融和性聚散不能代偿眼位的偏斜(斜视)27目前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报道显示:◼人工晶体术后复视多为斜视性复视,以眼外肌麻痹者最多◼发病原因◼1麻醉和固定缝线的副损伤。◼2麻醉药物对眼肌的毒性作用。◼3人工晶体位置异常。◼4既往有斜视病史,白内障长期视觉剥夺继发废用性斜视[28*我们的报道
与他们不同◼1,表麻的使用,减少了麻醉药物对眼肌的毒性作用;◼2,不注射药物,无固定缝线不会伤肌肉;◼3.CCC法使人工晶体位置异常几乎不可能;◼4.外伤后一般3个月内手术,不会长期视觉剥夺继发废用性斜视。29*主视眼的转变
[1]。◼白内障的患者一般先手术差眼,术后视力好转成为主视眼,原有的双眼视觉系统发生转变,◼如,有微小斜视的黄斑偏中心注视眼成为主视眼后,原来的主视眼无抑制性暗点,常引起复视。◼但一段时间后,可以消失。30*单眼复视处理◼单眼复视处理中,手术医生提高手术技巧,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最重要的
[2][3]。◼术后的补救只是缓解症状。31双眼复视矫正◼双眼复视病因中,屈光不正多,双眼视觉输入的不等,使原来稳定的视觉融合系统无法工作[1],如屈光参差的6例和双眼手术而散光轴向不一的1例。◼矫正
的方法主要是医学验光中的平衡双眼视觉及调节的步骤,或压低非注视眼的视力。32医学验光(用5分制打分的话)◼1分为:主觉插片法;◼2分:电脑验光仪+主觉插片法;◼3分:电脑验光仪+他觉检影+主觉插片法;◼4分:3分+红绿测试
+交叉柱镜+双眼调节平衡;◼5分:4分+眼位检查+双眼单视功能+调节状况+屈光度状况+集合功能等,作出综合判断,给予验光处方。33医学验光(用5分制打分的话)◼其中1~3分的验光可以称为常规验光,也可称为初级验光;◼4~5分则可称为医学验光。◼复视的应用多的是双眼平衡及眼位和集合的检查(
4—5分)34*原则◼双眼复视的患者,同时视功能好,无某眼的抑制,有重合点。◼治疗方法1.恢复融和功能2.破坏一级功能(同时视)35一定要会治疗视疲劳◼1.融和性聚散不能代偿眼位的偏斜是复视◼2.融和性
聚散能代偿眼位的偏斜但储备少引起肌性视疲劳◼3.融和性聚散能代偿眼位的偏斜且储备多是正常隐斜◼BI8BI12/17/1036白内障后眼位的改变◼白内障后,尤其单眼视力明显下降,不能产生双眼视或减弱,双眼的外斜角度逐渐加大,(废用性外斜或外隐斜);◼同时,长期的废用,使得内直肌
缺乏锻炼,融和范围逐渐减少。◼手术后,现有的融和功能不能克服外斜或外隐斜,引起复视;◼如3例外伤性白内障和1例斜视的。37*矫正的方法◼主要是三棱镜,Risler旋转棱镜检查隐斜,检查融和功能(内、外),用Sheard准则,
融像储备应该至少为需求的两倍,(1)R=2D,(2)观察而获得,(3)P=2/3D-1/3R。◼但三棱镜>10-15后建议手术,目的使眼位控制在融和范围内.38矫正的方法◼我们的观察◼用AC/A的计算,用球镜附加减轻
复视效果不佳。◼三棱镜效果好◼单眼的三棱镜要《639矫正的方法◼最后一定试片◼结果同Sheard准则预测的不一样,有出入◼Sheard准则只是预测,大概范围及方向,最后试片》20分钟40替代综合验光台◼用隐斜计替代综合验光台上的Risley旋转棱镜。◼结合复视的
方向,复视像的远近41替代综合验光台◼用验光箱的设备检查、治疗复视。42综上所述◼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应全面检查,术中提高手术技巧,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在重视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提高的同时,还需注重术后恢复双
眼视觉。◼有复视说明有同时视功能,积极治疗可以恢复融和及立体功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