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课件

PPT
  • 阅读 3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136.081 KB
  • 2023-05-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课件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课件.pptx,共(22)页,136.081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88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白细胞:正常值:⑴成人为(4.0-10.0)×10^9个/L⑵新生儿为(15-20)×10^9个/L⑶6个月到2岁为(11-12)×10^9个/L⑷4到14岁为8×10^9个/L⑸儿童(5.0-12.0)×10^9/L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白细胞计数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第1页/共

28页2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11~15秒•高值:30秒•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第2页/共28页•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

T:35~45s•高值:70秒•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a、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b、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

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c、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d、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等;•e、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第3页/共28页•纤维蛋白原:2~4g/L•高值:8g/L(1)增

加•①生理性高龄者、妊娠后期、雌激素制剂内服者、运动后等。•②后天性妊娠中毒症、感染疾病、恶性肿瘤、脑梗死、心肌梗死、手术、胶原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液制剂长期或大量输入(AHG抗人球蛋白制剂、新鲜冻血浆)等。(2)减

少①生理性新生儿。②先天性(A.无纤维蛋白原血症B.低纤维蛋白原血症C.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一部分)③后天性(A.生成障碍慢性肝炎、肝硬化B.消耗增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症、大出血、使用蛇毒制剂等C.纤溶亢进休克(电击)、

手术(一次纤溶)、DIC(二次纤溶)•结果偏低可能疾病:•羊水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肌梗死•结果偏高可能疾病:•脑梗死、肝硬化、慢性肝炎第4页/共28页血红蛋白(HGB):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

/L新生儿:170~200g/L低值:20g/L高值:200g/L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细

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男性180g/L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和不饱和B12结合力、氧分压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以放血治疗

。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必须立即施行放血治疗。第5页/共28页•血球压积HCT:男:0.40~0.50女:0.35~0.45。•低值:0.15高值:0.60•1.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

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2.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

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第6页/共28页•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个/L•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

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

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第7页/共28页•血钾的正常范围:3.5~5.5mmol/L•低血钾的临床表现:低值2.5mmol/L•1..神经肌肉系统•常见

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可累及呼吸肌而出现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大都正常,神志清醒,可有表情淡漠,抑郁,思睡,记忆力和定向力减退或丧失等精神方面的症状。•2.心血管系统•轻症者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重症者发生阵发性

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纤颤,缺钾可加重洋地黄和锑剂中毒,可导致死亡,周围末梢血管扩张,血压可下降;心肌张力减低可致心脏扩大,重者发生心衰,心电图改变出现u波,常提示体内失钾至少在500mmol/L。•3.泌尿系统•长期低钾可使肾小管受损而引起缺钾性肾病

,钠排泄功能或重吸收钠的功能也可减退,结果导致代谢性低钾,低氯性碱中毒。•4.内分泌代谢系统•低钾血症可有糖耐量减退,长期缺钾的儿童生长发育延迟,低钾血症患者,尿钾排泄是减少的(24小时),但由肾小管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者,尿钾排泄量增多的(>40mmol/24

小时)。•5.消化系统•缺钾可使肠蠕动减慢,轻度缺钾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者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第8页/共28页低钾的处理:•多吃含钾较多的粮食,以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含钾元素较高。•2、多吃含钾较多的蔬菜,以菠菜、苋菜

、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笋、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含钾元素较高。•3、多吃含钾较多的海产类。海藻类含钾元素相当丰富,如紫菜每百克含钾1640毫克,是含钠的175倍;海带含钾是含钠的22倍;羊栖菜含钾是钠的3.1倍。因此,紫菜汤、紫菜蒸鱼、紫菜肉丸、凉拌海带丝、海带炖肉等都是夏季

补钾菜肴的上品。•4、多吃含钾较多的含钾较高的水果,如:香蕉、芭乐、番茄、柳丁、桃子等。•低钾血症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1、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2、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

泌量,不利于病情的治疗。•3、戒烟戒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第9页/共28页•高血钾的临床表现:高值6.5mmol/L•心血管症状:易发生心律失常但不发生心力衰竭。•神经肌肉症状: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觉

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血钾浓度达7mmol/L时四肢麻木软瘫,先为躯干后为四肢,最后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其他症状:可引起恶心呕吐和腹痛,

可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停止。第10页/共28页•血钠的正常范围:135-145mmol/L•增多:高值160mmol/L急性高钠血症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淡漠、嗜睡、进行性肌肉张力增加、颤抖、运动失调、惊厥、癫痫发作,甚至昏迷而死亡。婴幼儿且可表现为呕吐、发热和呼吸困

难。••减少:低值100mmol/L轻微的无力,食欲不佳,到恶心、呕吐,甚至是抽搐到昏迷第11页/共28页•钙的正常范围:•高血钙的临床表现:高值1.5mmol/L•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最常见,伴有体重减轻,便秘、腹胀、腹痛。有多尿、烦渴、多饮

。•轻者情绪低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和表情淡漠等。重者有嗜睡、恍惚、幻觉、妄想、低张力、低反射、深腱反射消失、僵呆,甚至昏迷。•影响心脏传导,有心动过速或心动徐缓,心律紊乱,易发生洋地黄中毒。•低血

钙的临床表现:低值1.5mmol/L•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常会出现惊跳、手足抽动或震颤、惊厥等现象,并且在抽搐发作的同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改变、心跳加快、面色发绀、严重呕吐、便血的症状,最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喉肌痉

挛、呼吸暂停。第12页/共28页•血氯的正常范围:98-106mmol/L低值80mmol/L高值120mmol/L增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尿路梗阻、呼吸性碱中毒、氯化物摄入过多、高渗性脱水等。•减少:见于消化道

液体大量丢失、呕吐、胃肠造瘘、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低氯血症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所以表现出碱中毒的症状,会造成低钙,如全身抽搐等,低氯还会使脑脊液晶体渗透压下降,严重时可以抑制呼吸第13页/共28页•血糖正常值: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

mmol/L•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低值2.5mmol/L•精神萎靡、嗜睡、激惹、多汗、苍白、无力、哭声弱、喂养困难或饥饿感、心动过速等,继而出现烦躁、震颤、眼球异常转动、阵发性青紫、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血糖高的临床表现:高值1

8mmol/L•(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2)极度口渴•(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6)血糖测试值升高•(7)尿糖测试呈阳性反应。第14页/共28页•肌酐高的临床意义:高值530mmol/L•

(1)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肌酐可升高。同时应在已知内生肌酐清降率的基础上穿插着测定血肌酐值作为追踪观察的指标。•(2)尿素氮与肌酐值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二者同时升高,说明肾脏有严

重损害。第15页/共28页•尿素氮正常值为2.86-7.14mmol/L•临床意义:•增高:•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⑴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肿瘤、多囊肾等所致的慢性肾衰竭。⑵急性肾衰竭肾功能轻度受损时。•2、肾

前性少尿:如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灌注不足导致少尿。•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高蛋

白饮食等,但血肌酐一般不升高。以上情况矫正后,血BUN可以下降。•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第16页/共28页•血氨正常值18-72μmol/L高值:176μ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肝昏迷、重症肝炎、肝肿瘤、休克、尿毒症、有机磷中毒、先天性高氨血症及婴儿暂时性高氨血症。减低:见于低蛋白

饮食、贫血等。•血氨在100~200μmol/L之间时,可能表现为兴奋、行为性格异常、呕吐、喂养困难、厌食蛋白倾向;血氨在200μmol/L以上,则出现意识障碍、惊厥;血氨在400μmol/L以上,将出现昏迷、呼吸困难

,甚至猝死第17页/共28页•肌红蛋白的正常值:男性19~92μg/L;•女性12~76μg/L。•高值:150μg/L•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在心肌梗死后1.5h即可增高,但1~2d内即恢复

正常。第18页/共28页•肌钙蛋白的正常值:CtnI<0.1ng/ml•高值:0.3ng/ml•增高:①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TnT)及心肌肌钙蛋白I(TnI)在2.7~4.9小时开始升高,5.8~29小时达到高峰值,83~168小时恢复正常。所以,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测定

,有助于早期及中后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尤其对于微小的、小灶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更有价值。②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手术期心肌损害及其他心肌损害等,心肌肌钙蛋白也均可增高。③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4天,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TnI)浓度之比,可作为溶栓是否成功的指标之一。

第19页/共28页•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值13ng/ml•高值:15ng/ml•临床意义1CK—MB升高常被当作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很有价值,CK—MB大幅度增加往往提示心肌梗塞面积大,顶后较差。2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手术后均可出现CK

-BB增高。3肌肉损伤及肌肉注射时CK同工酶CK—MM增高,故血清CK—MM是骨骼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第20页/共28页•谢谢!第21页/共28页感谢您的观赏!第28页/共28页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