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十四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课件.ppt,共(38)页,552.5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44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四章抗癫痫和抗惊厥药第一节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Drugs癫痫(epilepsy)是一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其病理基础是大脑皮质病灶神经元异常放电并向周围扩散。原发性:(病因未明)继发性
:脑瘤、脑寄生虫、脑血管畸形、脑外伤等所致。脑部存在病灶,异常高频放电,病灶所处部位,放电侵犯区域大小,决定临床发作类型及症状轻重。癫痫分类较复杂,尚未一致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一)大发作:最常见,又叫强直-阵挛性发作,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先是全身强直性继而转为阵挛性抽搐,持
续数分钟。(二)小发作:多见于儿童,又叫失神性发作,突然意识丧失,两眼凝视,动作停止,持续30秒以内,自然恢复,每日可发作数十次甚至百余次。(三)精神运动性发作:又叫综合性限局性发作,冲动性精神异常伴有无意识的行动,
持续2分钟以内。(四)癫痫持续状态:多指反复大发作,间歇期甚短,持续抽搐和昏迷。(五)局限性发作:无意识障碍,表现为一侧面部或肢体肌肉抽搐或感觉异常。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drugs)发展较慢,
自1912年发现苯巴比妥后,直到1938年才发现苯妥英。两种传统药物一直应用至今。1964年发现了丙戊酸钠。近20余年,又合成了许多新的药物,仍然停留在对症治疗水平。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或防止发作其作用机制从电生理学角度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作用于病灶周围
正常神经组织,遏制异常放电扩散作用基础: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干扰Na+、Ca2+、K+等阳离子通道的开放抗癫痫药根据主要临床用途可分为:1主要用于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的药物1)乙内酰脲类:苯妥英,美芬妥英,乙苯妥英2)巴比妥
类:苯巴比妥,扑米酮(去氧苯巴比妥)3)亚氨芪类: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2主要用于失神性发作的药物:乙琥胺3广谱抗癫痫药:丙戊酸,氯硝西泮,抗痫灵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大仑丁)药理作用*抑
制异常放电的扩散*抗外周神经痛*抗心律失常HNNHoO苯妥英钠(phenytoin)❖作用特点:1、起效慢,一次给药后约12小时血浆达峰浓度,连续服用的治疗量6~10天达稳态血浓。2、个体差异大,吸收慢且不规则,制剂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有条件最好在临床药物监控下给药,剂量个体
化。3、在治疗量下,不产生中枢抑制(与巴比妥类不同),过量可致兴奋,治疗期间不影响病人工作学习。4、不影响智力发育。RelationshipbetweenPhenytoinDailyDoseandPlasmaConcentrati
onIn5PatientsDose(mg/day)PlasmaConcentration(mg/L)作用机制膜稳定作用—各种可兴奋组织(神经元和心肌)*治疗浓度阻滞电压依赖性Na+、Ca2+通道有使用依赖性:对高频异常放电的神经元的阻滞作用明显,而对正常低频放电无明显作用;抑制钙调素激酶活性,影响
突触传递功能;抑制突触传递的强直后增强(PTP)*较大浓度:抑制K+外流,延长AP时程和不应期;*高浓度:抑制神经末梢摄取GABA,诱导GABA受体增生,间接增强GABA介导的CL-内流而出现超级化,抑制异常高频放电的发生
和扩散临床应用:1、抗癫痫大发作(首选)、精神运动性发作效好;小发作无效(由于兴奋小脑,可诱发)i.v.用于癫痫持续状态。2、治疗外周神经痛、三叉神经、坐骨神经、舌咽神经痛(机理:膜稳定作用)3、抗心律失常室性,特别是强心苷中毒(首选)。体内过程*吸
收口服慢而且不规则,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宜肌注(强碱)*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90%*代谢主要经肝药酶羟化代谢低于10μg/ml一级动力学消除t1/26-12h高于10μg/ml零级动力学消除常用剂量时个体差异较
大,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由于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较大,不良反应较常见,但多不严重。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大致平行。10ug/ml有效,20ug/ml毒性反应所以应根据血药浓度及临床表现调整用量1、局部刺激胃肠道反应,静注可致静脉炎(少用)。2、齿龈增生久用常见胶原
代谢障碍,引起结缔组织增生所致。停药后可消失。注意口腔卫生,防牙龈炎,经常按摩可减轻。Phenytoin300mg/dfor2years.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3、神经系统反应主要小脑前庭功能障碍(眼球震颤、眩晕、共济失调等)停药3-6个月可消退。4、过敏反应粒细
胞↓,血小板↓,再障,肝功能损害。定期检查血常规,如有异常及时停药。5、妊娠禁用(致畸):胎儿妥英综合征6、骨骼系统:诱导肝药酶,加速VD代谢,小儿长期应用可致佝偻病、骨软化症、低钙血症(加服VD)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7、其它:女性多毛症,男性乳房肥大症久服骤停使癫痫发作加剧,甚至诱发癫痫持续
状态治疗持续状态时,iv过快可使血压下降,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抑制药物相互作用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0%),肝药酶诱导作用,可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保泰松、避孕药、糖皮质激素、双香豆素等)。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酰胺
咪嗪)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与苯妥英相似卡马西平具有治疗抑郁-躁狂症的作用*作用机制与苯妥英相似:减慢电压依赖性Na+通道自失活态向备用态恢复的速率,抑制癫痫病灶及其周围神经元放电增强GABA在突触后的作用临床应用*复杂部分发作
有良好疗效,2/3发作可得到控制和改善;*局限性发作和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之一;*癫痫并发精神症状,锂盐无小的躁狂、抑郁有效;*治疗中枢性痛症效果优于苯妥英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Tpeak2-6h肝内代谢为有抗惊活性的环氧
化物(与不良反应相关)药酶诱导剂,连续用药3-4W,t1/2可缩短50%不良反应早期不良反应多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鲁米那)扑米酮(primidone)药理作用苯巴比妥:抑制异常放电发生及扩散增强GAB
A介导的Cl-电流的时间较高浓度也可抑制Na+内流、K+外流阻断Ca2+介导的递质释放扑米酮:代谢产物为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扑米酮本身有类似苯妥英钠的抗痫作用临床应用苯巴比妥:广谱抗癫痫药(小发作疗效差)特点:起效快,疗效好,毒性低,但
CNS抑制作用明显,一般不作首选扑米酮:对部分发作和大发作优于苯巴比妥对复杂部分发作疗效不如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与苯妥英钠合用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苯巴比妥:多于用药初期,表现CNS抑制症状扑米酮:早期有CNS抑制症状
用量过大(15以上),20%出现小脑综合症,偶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WBC和Pt减少乙琥胺(ethosuximide)是治疗小发作的主要药物之一,疗效虽稍弱于氯硝西泮,但不良反应也少(首选)。作用机制:抑制与小发作有关的T电流(T型钙通道),抑制异常放电
不良反应:胃肠道,CNS,骨髓抑制C2H5CH3OONH丙戊酸钠(sodiumvalproate,敌百痉)广谱抗癫痫药对小发作,疗效优于乙琥胺,因肝毒性不作首选对复杂部分发作,疗效近似卡马西平对大发作,不如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作用机制:增加GABA产量,减少其代谢,使GABA含量增加,GAB
A能神经活动增强;减慢电压依赖性Na+通道从失活恢复到备用状态的速率,类似于苯妥英,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抑制引起小发作的T电流。不良反应:消化系统症状中枢系统症状严重肝损坏苯二氮卓类地西泮:ivgtt作为癫痫持续
状态的首选硝西泮:肌阵挛性癫痫、不典型小发作和婴儿痉挛有较好疗效氯硝西泮:对多种类型有效,尤对小发作、肌阵挛性和不典型小发作为佳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1、根据癫痫类型合理选择药物;2、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时须静脉注射给药;3、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4
、一年之内偶发1-2次者,无需用药,即时对症处理即可。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5、单纯型癫痫者,最好应用一种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到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然后维持治疗。因为很多抗癫痫药物需要连续应用数日之后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所以增加剂量不宜过急。6、对于混合型癫痫患者,可以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种类不宜超过三种。药理作用相似、不良反应或毒性相似的药物不宜合用。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7、治疗癫痫需要长期规律性地服用药物,一般需要服药3-4年以上。然后根据治疗效果,再考虑缓慢减量。
注意不可突然停药,否则容易引发癫痫持续状态。8、大多数抗癫痫药物在长期应用中,可致粒细胞减少,注意定期查血相,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在治疗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及时处理。抗癫痫药用药原则:对症选药剂量渐增先加后撤久用慢停随时检测小结发作类型临
床特征治疗药物局限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激活皮层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不影响意识,发作持续20~60秒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复杂部分性发作(颞叶性,精神运动型)影响意识,常伴有无意识活动,如唇抽搐、摇头等,发作持续30~120秒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阵挛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可发展为伴有意识丧失的强
直-阵挛性发作,然后进入阵挛状态,可持续60~120秒小结发作类型临床特征治疗药物全身性发作失神性小发作(小发作)短暂意识丧失,伴有对称性阵挛,3HzEEC呈高幅同步棘波,持续5~30秒乙琥胺、丙戊酸、氯硝
西泮非典型失神发作与失神发作相比发作和停止较慢,EEG多样性肌阵挛性发作部分肌群发生短暂的(约1秒)休克样抽动,EEG伴短暂爆发多棘波丙戊酸、氯硝西泮幼儿肌阵挛性发作幼儿全身肌肉节律性阵挛性收缩,意识丧失和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糖皮质激素、丙戊酸、氯硝西泮强直-阵挛
性发作(大发作)突然意识丧失伴剧烈强直性痉挛-阵挛性抽搐-较长时间中枢抑制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丙戊酸癫痫持续状态持续昏迷中,大发作连续发作-间隙较短,昏迷渐深,体温较高静脉注射:地西泮、苯巴比妥、丙戊酸第二节抗惊厥药惊厥: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过度
兴奋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全身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常用抗惊厥药: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和地西泮等硫酸镁作用机制竞争性拮抗Ca2+的功能。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Ca2+,Mg2+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发挥它的中枢及外周抑制作用,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尤其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从而抑制
了肌肉收缩临床应用1)硫酸镁注射(肌注、静注、静点)治疗子痫(可以全面缓解症状,如止痉、降压和抑制子宫兴奋)、破伤风引起的惊厥和新生儿抽搐等2)高血压危象、先兆流产、输尿管结石、胆道蛔虫症、胆绞痛和胃肠道痉挛疼
痛的辅助性治疗3)补充Mg2+也可用于防治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和其他心律失常。也可用于心衰、心肌梗死等辅助治疗注意事项1.硫酸镁安全范围小,过量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巨降、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等,甚至死亡。2.注射时随时检查腱反射(呼吸抑制的先兆)以判断抑制的程度,3.一旦过量立即进行人工
呼吸并缓慢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解救。4.孕妇、经期妇女、无尿者、急腹症和胃肠道出血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低血压或呼吸衰竭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