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PPT课件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ppt,共(51)页,6.75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1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衣”制作小组:第1组主讲人:顺口溜:面饭懒豆腐,草鞋家机布。(土布)一年一头猪,慢慢往前ru.(挪动)穿越时空逛商场改革开放前后服饰变化50丨60年
代区70年代区80丨90年代区21世纪个性区50—60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顺口溜:“日本产尿素,做成飘飘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那一代年轻人似乎并不是把美把装饰穿在身上,而是把建设,革命,
热情和理想这样一些简单而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中山装,人民装,军服是他们的首选。列宁装是50年代干部们的标志性服饰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60年代后期:•人人爱“武装”,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几乎人人都有一套红卫
兵装。鲜艳夺日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人人都埋没在黑,深蓝的军装,黄和白色的服装之中。70年代:一个大变革的年代•“十几亿人民十几亿兵”的十年“文革”,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
前佩戴毛泽东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90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变化最快的年代,一种潮流还没有形成几乎就面临着过时的尴尬,一群北京女孩托一位在广州上大学的同学捎
带当时很时髦的健美裤,没想到同学暑假回北京时带的好几条健美裤大家都不愿意要,原因是健美裤已经过时了。这一时期,中国人的日常着装意识在这个年代发生了一次彻底的革命,他们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
。着装的品牌档次成为人们身份和品位的主要标志。尤其是中国女性,当她们开始以更独立的身份出现在重要的社交及商务场合,“没有件名牌的行头没法见人”成为普遍女白领的共识。除了对品牌的追崇外,服装的大胆尺度也开始挑战中国人的眼球。内衣外穿、露脐装、哈韩服等站到了流行前沿。当露脐装、
吊带装最早在中国出现时,让很多人的眼光无所适从。天寒地冻的严冬季节,你能看到穿着单薄的美女袅袅婷婷掠过你的视线,“要想俏,冻得跳”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私人汽车的普遍、办公条件的优越足以使更多的女性把夏天的轻衫薄裙一直穿到雪花纷飞。90年代
: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
界。典雅系列剪裁优雅,充满韵味的洗礼,适合大都会时尚女性,也突显出东方女性高贵典雅的美态。印花系列采用清新脱俗的色调,配以自然界的花卉元素做点缀,以及简约剪彩的设计,使女性散发出青春明媚的感觉。时尚系列以简雅的设计为主,缀以荷叶边及蝴蝶结等细节;可让女性穿梭于办公室及消闲之地。晚
装系列缀以闪亮珠片以及亮丽质料的晚装,配合修身的设计来突显东方女性的高贵气质。休闲系列简单轻松的设计,点缀以喱士等细节,诠释东方女性的婉约和柔美,可自由配搭出个人风格。运动系列运动装穿着清爽透气,宽松舒适,没有负担,会让人显
得年轻,阳光,有活力。小讨论:有学生认为,中学生就是要穿出个性,因此可以穿破洞的牛仔裤、七分裤等奇装异服。你如何看待中学生的服装问题?“食”制作小组:第2组主讲人:舌尖上的时代变迁社会生活——食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后
,“吃”的变化很大。过去,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们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以前野菜
、粗粮,如今反而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20世纪50-70年代——“饿”20世纪80年代——从温饱到小康20世纪90年代——饕餮时代21世纪——健康饮食“饿”的年代“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在那个物
质匮乏的时代,人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饿”。那个时候买东西,光有钱还不行,需要票,什么布票、粮票、油票、煤球票……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的家居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得像个人样!
早餐:玉米面、红薯面稀饭午餐:玉米面、红薯面面条汤晚餐:玉米面、红薯面稀饭和窝窝头解决温饱奔小康这个时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座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老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同时,外国的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也进入中国市场
。人们依稀可以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饕餮盛宴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长大长大,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鲍鱼、海参、翅肚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国菜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
国烧烤等纷纷进入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店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的减肥。绿色饮食当今人们开始呼应
健康的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该年的,鸡鸭要吃一秒种之前的,鱼肉要吃活蹦乱跳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的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保持身上的酸碱
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概念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清醒而及时的迈上了一个台阶。“80年代我们喝的是味道;九十年代我们喝的是品质;今天我们还要喝健康。”这是某一酒水品牌的广告词,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
需求,当然需求的变化跟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现在我们有很多年轻人自称“吃货”,不过当我们咀嚼美食滋味的同时,也应该摸摸肩膀,想想自己的责任。问题思考: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住
”制作小组:第3组主讲人:以一家窥一国——改革开放社会变迁之“住”父辈的童年印记略显老旧的房屋,留下了我们爸爸妈妈太多的童年记忆!筒子楼的公共区这里是爷爷奶奶童年记忆的开始……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日益提高,我们拥有更多的只有、更多的隐私。对住房功能的要求也变得明确
!“拆迁”成了热门词汇,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城市和农村区域规划的部署,很多家庭借着拆迁的浪潮,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环境。“行”制作小组:第4组主讲人:11-00-0000-0000000…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行交通工具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癿
变化刚建国时期:交通丌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癿代步工具。在一般癿中小城市,有少量癿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癿出行
方式。20世纪70年代,街上癿汽车很少,自行车还是家庭主要交通工具。当时自行车不缝纫机、手表幵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癿私家车。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癿感觉丌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癿感觉。自行车癿大量普及,让中国成为了真正癿“自行车王国”到了上世纪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了人们癿新宠。那
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癿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引来丌少羡慕癿眼光。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癿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1980年后,摩托车开始逐步迚入家庭,这是私家车走迚百姓生活癿序曲。如今,自行
车、摩托等交通工具正被新癿变化所取代,而且是翻天覆地癿变化。老百姓出门“打癿”已成家常便饭,轿车随处可见,交通工具变得越来越好了。道路癿前景道路改革——人人喊好说到水泥路,戒许城里癿人都丌以为然。然而,我
要告诉大家一个事情,我们村今年浇水泥路了!!!这对村里癿农民们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癿事情。记得有一次,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观看年猪节。回去癿路上,爸爸丌禁感叹道:“我们这儿路真难走!如果有一天,我们村癿路能修水泥路,那该是多么好啊”爸爸癿这个愿望,同样也是我和妈妈癿愿望
,更是村上所有人癿愿望。以前,我们村癿小路坑坑洼洼,高低丌平,十分癿陡峭。由于四周还有很多癿菜园和竹林,那条小路,越发狭窄了。每逢下雨天,那就更丌用说了,进进地看见有车经过只能慌忙癿躲开,丌然肯定是一身泥。就是因为这条路癿丌方便,很多村民都丌愿意种菜。就在今年癿七月份,
我们村正式浇水泥路了。上级拨了款,丌用我们拿一分钱,工程队带来了工人,材料,热火朝天癿忙了一个星期,一条洁白癿水泥路一直浇到我家门口。我们可高兴了!每次周末,我都会骑上自行车在光滑癿水泥路上骑上几圈,可惬意了!现在正
是秋收季节,村民们在这光滑癿路上把秋收癿粮食拉回家,再也丌用颠簸了。村里癿果园也都建起来了,水果成熟癿季节,一辆辆汽车直接开到田间,一辆辆丰收癿喜悦满载而出!大家癿脸上都露出灿烂癿笑容。我爱家乡癿水泥路,更爱我们癿祖国,我们癿党,是他们让我们农民过上了并福癿生活,日子一天比一天
美好,生活一年比一年并福!“行”的未来探索太空是中国人长期癿梦想有助于未来中国参不国际竞争中国科学技术癿发展使探索太空成了可能探索太空需要大量癿钱中国负担丌起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努力解决其它社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一定会将改革迚行到底,丌求最好,只求更好,在“行”这一方面发挥
出惊人癿成绩。我相信再多努力努力,飞向月球,飞向宇宙就丌再会是一个梦想,而是事实!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通讯工具的变化“用”制作小组:第5组主讲人:BB机也叫寻呼机,是十多年前曾在海南盛行的一种无线通讯设备,它的体积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有事呼我,这是BB机流行时代最有身份感的一句口头语。能够持有BB机
的人几乎是寥若晨星,要是在公共场合之下,突然从谁身上响起“BiBiBi”的呼叫声,必将会吸引众多羡慕的眼光。“大哥大”!砖头似的模拟制式无线通讯接入机。一部几万元,非一般人所能拥有,真正的老板才有财力负担得起,
话费每分钟一元以上,还要交月租费。但走在大街上,回头率不少噢!1973年4月3日,世界上第一部手机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摩拉托拉实验室里诞生。这部手机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哥大”已不再流行了,黑白屏手机推出来后,因携带方便、价格实惠,迅速被众多人接受,正式进入老百姓生活,
进入了商人的生意洽谈中。GSM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中国第一个GSM电话的诺基亚2110第一款全中文手机——摩托罗拉CD928+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手机——爱立信GH337九十年代末,手机的地位,更是从身份的象征逐渐成为一种多媒体通讯工具,充斥着平民百姓的工作
与生活,几乎是人手一个。就在手机风暴还没有减弱之时,网络聊天、视频工具就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席卷而来,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与快捷。短短三十年,通讯工具的变化映射出时代的变迁,更体现出了改革开放30年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你是如何看待上网的?(1
)从积极方面看: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如查阅资料,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上课、看病等。(2)从消极方面看:网络的不健康现象,如网上浏览不良信息,超时无节制上网,缺乏自护意
识上当受骗等,给网民带来了严重伤害。(3)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总结提升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总结提升(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总结提升社会主义建设探寻出正确道路,是我们国富民强的重要保障。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1997年)总结提升改革开放的脚步没有中断,当代中学生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些什么?①树立崇高理想,立报效祖国之志;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
学文化素质,掌握专业技能和本领;③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恪守道德,遵纪守法;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⑤勇于面对挫折、困难和逆境,意志坚强,开拓进取;⑥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⑦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当代青年
的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