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依法履行义务》PPT课件2-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ppt,共(38)页,3.64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前宪法诵读《宪法》第33条指出,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宪法》第53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宪法》第42条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宪法》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学习目标1.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二者相统一。2.明确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的责任,违反义务应承担责任。自主学
习阅读教材P52----57,思考下列问题:•1、权利和义务二者的关系怎样?•2、如何处理权利义务二者的关系?•3、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4、公民应如何依法履行义务?•5、违反法定义务,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一:权利义务相统一新闻事件•2018
年1月5日16时44分,高铁1747次列车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1.乘客和铁路公司分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呢?2.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乘客铁路公司权利义务1.
凭票乘车;2.获得安全权利;3.对承运方的过错有权要求赔偿;1.支付运输费用;2.遵守国家法令和铁路运输规章制度;3.爱护铁路设备、设施,维护公共秩序和运输安全。1.收取运输费用;2.要求旅客遵守国家法令和铁路规章制度;3.对损害他人利益和铁路设备、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消除危险和要求赔偿。
1.确保旅客运输安全正点抵达;2.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服务;3.对运送期间因过错造成的旅客损失予以赔偿。合作探究一:权利、义务?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关系:2.公民
既是合法权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第33条指出,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我劳动,我光荣我学习,我成长《宪法》•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再多一点点义务,不能再多了小组合作要求:时间3分钟;同学负责记录;代表整理发言。亲,你怎么看?情境问答:1.权利和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2.权利义务是统一的,因此权利即义务,义务即
权利。3.履行多少义务,就该享受多少权利。4.义务比权利重要。5.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总结】第四课公民义务权利公民在法律上是二者的主体义务实现需要履行履行促进实现是统一的,二者相对应而存在释义:主人公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大
步向前走释义:主人公享有权利多,履行义务少,结果艰难前行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怎样坚持权
利与义务相统一?二:法定义务须履行合作探究二:自愿、索要?小颖和妈妈将钥匙落在商店的书包里,捡到钥匙的店员却要求买一杯饮料作为“报酬”。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谈谈的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道德角度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一百零九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
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拾得人将拾得物拒为己有,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捡到失物归还失主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履行。法律角度1.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1)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2)自
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刘某、张某两夫妇近年来大小病疼开始增多,每年要自费承担医药费近万元。但其儿子及媳妇从不主动照顾看望两原告,在两原告疾病期间也未出钱为原告治疗,未尽赡养义务。刘某、张某两夫妇无奈,为此感到心寒,于是一纸诉状,将自己的儿子及媳妇告上法庭。以案说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1.法律规定必须做出的行为以案说法法院最后决定两夫妇儿子每月给父母1000元赡养费,并与其它子女共同承担医药费。以案说法2017年3月26日,上海天潼路,一位
11岁男孩在使用ofo共享单车过程中与客车相撞,被卷入车底身亡。2017年7月19日,死者父母将ofo连同肇事方诉至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道路安全管理条例》中就明确规定,“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2.法律
规定禁止实施的行为以案说法2017年7月19日,死者父母将ofo连同肇事方诉至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索赔878万元,最终败诉,ofo不承担任何责任。2.如何履行法定义务?(1)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
必须去做。(2)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以案说法2017年7月19日,死者父母将ofo连同肇事方诉至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索赔878万元,最终败诉,ofo不承担任何责任。刘某、张
某两夫妇无奈,为此感到心寒,于是一纸诉状,将自己的儿子及媳妇告上法庭。法院最后决定两夫妇儿子每月给父母1000元赡养费,并与其它子女共同承担医药费。公民实施了宪法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
,都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违反义务须担责合作探究三:违法、责任?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以上镜头中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行为。◎以上镜头中的行为分别需要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根据违反法律的性质,违法行为可分为:对应的法律责任性质《民
法总则》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刑法》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违反义务须担责!民事法律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行政责任小成的爸爸违规停车,被交警处以100元罚款和
扣驾驶证扣3分。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刑事法律刑事责任2016年8月,昆山市张某被金某所养的狗咬伤,诉至法院,法院经查明事实,判定金某赔偿张某16688.51元。连连看:拓展空间➢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领域,撰
写积极履行义务的倡议。学校家庭社区旅游景点交通课堂小结依法履行义务1.权利义务相统一2.法定义务须履行3.违反义务须担责表现要求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是合法权利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③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①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②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①为什么?
(强制性、职责)②怎么样?(该做的、不该做)①民事责任;②行政责任;③刑事责任;感悟分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些什么呢?课堂练习: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表明()①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相同的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
依存、密不可分的③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④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B课堂练习:2.包工头杨某在广东惠州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制作假工资表煽动工人向项目部索要工资,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这说明因不承担责任而造成
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必然受到()A.民事处分B.刑事处分C.行政处分D.治安处罚B课堂练习:3.下列能反映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是()①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公民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但不得侮辱他人人格③公民有通
信自由权,但不得泄露国家秘密④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A4.下列观点中,符合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是()A.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B.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C.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D.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D5.下列
选项体现了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的行为有()①爱护公共财产②保护野生生物③遵守公共秩序④参加献血活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6.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它是()A.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B.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行为C.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D.违反行政法律的行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