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素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doc,共(2)页,4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0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中心以及初步胜利。2.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五四精神。【学习重点、难点】[来源:学科网]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五四精神。难点
:新民主主义“新”在哪?。【教学过程】:一、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完成下表填空阶段前期(1919.5.4-6.3)后期(1919.6.5以后)导火线口号地点参加者主力军斗争形式结果意义二、合作探究:学科网]1、从课文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忧国忧民
、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最求真理、用于献身、不怕牺牲、坚持不懈、勇于斗争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你认为“新”在哪?新的力量出现:无产阶级、广大人民、学生等新的领导阶级出现:工人阶级新的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的目标:彻底的反帝反封三
、课堂训练1、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的召开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召开3、五
四运动是,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下列口号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D.扶清灭洋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D)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游行C.
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5、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这次运动最让我们铭记的核心精神是(D)A.和平B.自由C
.平等D.爱国6、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B)A.巴黎和会的召开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C.废除二十一条D.严惩卖国贼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