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材解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3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21.0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材解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材解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材解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doc,共(4)页,12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8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材解析:第10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可以通过图片成吉思汗像或

放映录像《成吉思汗》片断,了解铁木真童年经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铁木真的坚强和机敏留下深刻印象。突出蒙古政权的建立,是成吉思汗最大功绩。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对于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可以指导列出元朝建立和统一的线索图

(如下)进一步明确元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2)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元朝统一后,再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其特征表现为:第一,元朝的民族

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

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第三,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2.难点:“行省制度”的理解是个难点。此概念对于初一学生认识有一定难度。关键要解决以下知识点:施行行省制度的目的,行省制度的内容,行省制度的作用,西藏成为

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讲述行省制度之前,可以先出示《元朝疆域》图,或将元朝的疆域与汉、唐版图进行对比,突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这是行省制度施行的目的。行省制度的内容介绍,

应力求简捷。突出以下几点:①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②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可指出地图中如岭北、辽阳、云南等行省的范围);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④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

球。对于行省制度的作用,应指出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二、学法指导(1)纲要信号法:通过纲要信号,浓缩本课知识要点,既清晰又便于记忆。如下

图再比如回族的形成也可以通过下面的纲要信号来记忆:(2)人物评价法:本课中涉及三个重要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对于这些人物要学会作简要的评价。如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既要看到他最大的贡献是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又要认识到他发动的一些战争给人民也带来灾难

。再如对文天祥的评价,点明他是抗元英雄即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人物。(3)读图学习法: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图、《元朝疆域》图都需要注意。如观察《元朝疆域》图,会获取很多知识点,如行省制度,元朝加强对西藏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元朝还

加强对琉球的管辖等。(4)要点提炼法: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把要点提炼出来,帮助记忆,可以把本课内容归纳为:三个年代、三个人物、四件大事。三个年代:1206年1271年1276年三个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四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

立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加强(5)歌谣学习法:将每一课主要内容编成歌谣或顺口溜,既提高学生兴趣又帮助其记忆,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本课内容可以编成如下歌谣:忽必烈战功高,1271建元朝;次年定都在大都,1276灭宋朝(南宋),中央设立中书省,省级行政始元朝,西藏正式归元管,琉球台

湾也管到,重视农业治黄河,开通运河有两条,海上运输大发展,大都繁华景象好。三、中考命题分析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是古代史考查的一个重点,中考出题大多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出现居多,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围绕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

四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民族融合),并注意元朝与前后朝代有关的知识点的联系与比较。四、中考试题分析1.(2007年,沈阳市)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

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解析:此题考查少数民族建立的主要政权,分析四个选项,契丹族建立辽,女真族建立金,党项族

建立西夏,蒙古族建立元朝,由此确定正确答案。答案:D。2.(2007年,常德市)秦朝和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分别是()A.科举制行省制B.科举制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行省制D.郡县制丞相制解析:此题前后知识联系,考查对重大事件的理解、分析能力。秦朝和元朝都是古代史上两个重要朝

代,都开创过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秦朝的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一直沿用到今天,而元朝的行省制度奠定了今天省级行政区的基础。分析四个选项,C项是正确的。答案:C。3.(2007年,常德市)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和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和的基本因素是()A.封建统治者采取

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B.各民族间的交往C.封建经济的发展繁荣D.少数民族大量内迁解析:此题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分析各选项,明确经济的发展繁荣是基础,是民族融合的主要因素,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促使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民族间的交往更密切,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所以选C最为合适。答案:

C。4.(2007年,济宁市)与右图相关的朝代是()A.隋朝B.唐朝C.元朝D.明朝解析:此题为图片式选择题,考查观察、阅读地图的能力。首先仔细观察地图,从图中看出,设立了很多行省,且疆域辽阔,再对照提供的四个选项

,很容易确定是元朝,且元朝才开始设立行省制度。由此确定正确答案。答案:C。5.(2007年,常德市)马可·波罗在中国有可能看到了()①《红楼梦》②随蒙古大军东征西讨③使用汉语穿汉服写毛笔字④读唐诗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解析:此题

的关键是要明确马可·波罗生活在哪一时期或他在何时来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马可·波罗是在元朝时来中国的,在元朝之前出现的景象,他都有可能看到,仔细分析提供的选项内容,除《红楼梦》是清朝创作的作品,根本看不到,其他景象马可·波罗在中国都有可能看到的。

由此确定正确答案。答案:B。6.(2007年,湘潭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解析:此题考查民族融合的问题。自唐朝以来

,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尔等长期杂居相处,逐渐融合,从而在元朝出现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断定这个民族最早生活在元朝。答案:B。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